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年9—10月,经过激烈的竞争,获得高等教育人学资格的莘莘学子,带着或喜悦、或无奈、或向往、或新奇的种种心态跨入大学校门,进入人生发展极为重要的新起点。大学生活无论在生活环境、学习要求、人际关系、管理制度等方面都与中学生活有极大差异。经过报到、军训、上课等短暂的生活体验后,许多新生新鲜感消褪,各种各样的适应问题凸现,进入心理的动荡期。据调查,大部分一年级新生都可能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适应困难,有些甚至出现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一年级新生到心理辅导中心求询的比例  相似文献   

2.
大学新生生活困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研究尝试对大学新生的生活困扰问题做一个初步的调查。在广州市某大学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末对 2 97名新生用大学新生适应量表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 :( 1 )大学新生的生活困扰涉及人际关系、专业与职业期望、独立生活、资源信息利用和学习等五大方面。 ( 2 )平均而言 ,大学新生明显感到困扰的三个方面依次是资源信息利用、人际关系和学习方面 ;而在专业与职业期望和独立生活两个方面没有感到明显的困扰。 ( 3 )在上述新生生活困扰的五个方面没有发现显著的性别差异。结论 :大学新生的生活困扰问题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 ,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由高中走进大学,是其生后、学习和心理都发生巨大变化的重要环节。入学教育工作对其以后的发展有着久远的影响。因此,应该教育大学新生要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心理调整,建设优良班集体,使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4.
高中毕业考入大学后,学习、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面临同龄人的共同特征外,还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和特色,这些问题如若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因此尽早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是新生入学后的首要课题。一、生活环境的适应。新生入学之前,多数居住在家,部分寄读校内,从小学到中学,都存一些从小在一起的同学、老师,班主任,一教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性格,相似的语言,共同的习俗,构成自己所熟悉的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全国各地,素昧平生,陌生的校园,大楼,陌生的人,这一切都使其产生一种陌生感,从依赖性的家庭生活,改变为独立性的集体生活,尤其是远离家  相似文献   

5.
本案例中,求助者是大一新生,主要因为刚进入大学,不适应大学生活走进心理咨询室,主要表现:想家、情绪低落等,影响了日常学习生活。本文主要运用认知情绪疗法和现实疗法,改变求助者一些不合理的认知,引导鼓励求助者承担起一个大学生的责任,努力解决她目前面临的问题。经过十次咨询,求助者基本适应了大学生活,并确立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成为班上同学学习的榜样,咨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金色的几月,又一批新生载着高考的喜讯踏进了大学校门。半个多月的军训一过,大学的学习生活便实实在在地摆在了同学们的面前。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如何走好第一步对大学四年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对刚刚入学的大学新生来讲,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对自己对新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大学新生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不仅影响其学业,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走上社会以后的适应问题。因此,本文拟就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社会因素进行探讨,试图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大学校园里,每年都上演着同样的一幕幕:送走了一批毕业生,又将要迎来一批新的学生。大一新生初进大学校门,将要真实地体验大学的生活,接触自己选择的专业。应该说,进入大学,是一个阶段的结束,是对自己十年寒窗苦读生活的总结和告别,但同时,更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列将来美好生活所作的懂憬和设想的起步。不管你选学的什么专业,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也不管你有多少欣喜或是无奈,事实上,从你进入大学起,你已经开始对你将来的职业、生活等作出了最初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采用卡特尔十六项人格特质测验和情绪症状自评量表时我院部分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居良好占大多数,但在部分项目上有较为突出的问题。如整个专业成就因素偏低,新生对新环境适应能力普遍较差,强迫及人际关系敏感是大学新生中出现较多的心理障碍.针对这种状况我们提出了一些教育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新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教育内容确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柳友荣 《心理科学》2004,27(5):1242-1244
对大学新生实施入学教育几乎是高等院校的一件例行性事务,本研究对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负性生活事件进行了必要的调查研究,并依据负性生活事件确立了相应的新生心理教育内容。通过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对大学新生实施心理教育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适应能力,是新生入学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解军 《心理学探新》2001,21(1):49-53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新时代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他们的心理特点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大学新生与毕业生的心理需求不同,所产生的心理障碍也不同,但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们保持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适应不良是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求助者因升入大学不久出现了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人际交往不适、失眠等问题,内心痛苦前来咨询,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采用认知疗法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认知,经过6次咨询,求助者的焦虑情况基本消失,能愉快地生活和学习。咨询结束后半年回访,显示咨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大学新生常见心理困扰的类型、原因以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多临床咨询案例和献资料显示,大学新生面临众多的心理问题,经过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出现在大学生身上的大多数心理问题本质上并非真正的心理问题,而是适应过程中的心理困扰,这些心理困扰的类型有哪些,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化解它们,我们结合本校的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团体辅导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实际观察与体验出发,综合已有研究成功,具体讨论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大学新生主要面临的适应、人际关系、学习与自我意识的心理问题,并对团体辅导在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中的运用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对高校政工干部与辅导员开展新生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新生是个特殊的群体,正处“成年”与“成人”的交界地带。他们心理机能的发展已相对成熟.但还缺乏自主掌控和熟练运用的能力;他们对大学满怀美好的期冀,但却对怎样才能适应大学生活,怎样才能走好自己的成才之路感到迷茫困惑,了解扣把握大学新生的心理特殊性,抓住大学第一年这个对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和身心健康极为关键的时期.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自我认知的能力,提高他们对大学的环境、学习、人际交往以及个体价值体现标准的分析与适应的能力,这是当前高校学生教育中一个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来访者是一名大一新生,自升入大学一个多月来,由于其个性内向,认知上存在偏差,导致对大学生活适应不良。神情悲观,精神不振,易发怒;食欲差,睡眠差;学习兴趣下降。咨询师根据来访者个性特征和问题的特点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干预。经过5次咨询,求助者情绪好转,学习兴趣提高,能够与同学正常交往,取得了比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来件回复     
第一封信亲爱的心理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大一新生。大学生活并非如高中老师所言如此轻松,虽然我相信,一切都是上帝的最好安排。但回想起最近两个月的大学生活,那灯光将夜色割碎的一个个夜晚,总会害怕努力和付出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我决定写一封信,希望得到您的建议和帮助。从乡村到上海这座国际化的大城市,我感到有些欣喜若狂,随之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18.
应用冯廷勇等人2006年编制的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对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楚雄师范学院300名大学新生进行学习适应性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状态总体水平偏好;在各人口学变量的对比中,学习态度和教学策略的适应性农村学生优于城镇学生;在性别上对比上,学习态度和环境因素适应女生略优于男生,但差异没达到显著水平;在不同专业对比上,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文科优于理科,在不同民族比较上没发现显著差异。在这些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医科大学的本科生,并获医学“学士”学位,现从事医学临床工作已有10年。可一年前因生活、工作上的不良刺激,导致心理调节失衡,竟糊里糊涂地患上了“抑郁症”,作为医生却陷入“心理障碍”的泥潭不能自拔,令许多人费解。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在国外俗称“心理感冒”,尤其发达国家此病的发病率是很高的,在我国“心理障碍”类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抑郁症”多发于性格内向、对自己要  相似文献   

20.
王洪礼  胡寒春  潘运 《心理科学》2006,29(6):1464-1465,1473
对555名大学新生进行研究,探讨了大学新生的交流恐惧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新生的交流恐惧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2自我概念与交流恐惧存在较高的负相关;3个人自我、身体自我、现实自我对大学新生交流恐惧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