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强迫症、抑郁症的治疗问题。 问:我是一名临近毕业的中专生,但有几件事令我烦恼:我母亲前几年患了某种精神障碍后,我自己心理负担重,也患了强迫症,总是反复检查门是否关好,已有四五年历史,从2000年夏季开始患上了抑郁症,什么事都不想做,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无端发火,  相似文献   

2.
“您是马老师吗?我有病,看过不少心理学方面的书,是强迫症,病得很厉害。请您帮帮我,我太痛苦了。” 周六晚,我刚刚放下话筒,一位女士又立刻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不少求询的朋友常常这样,一开口就给自己的心理问题定性,说自己得了什么什么病。可是心理咨询师不能就此作出诊  相似文献   

3.
强迫症是一种主要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症状的心理障碍,是一种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重复呈现的观念、情绪和行为。我国12个地区的调查表明,该病患病率为0.30‰,本病发病以青少年居多,男女无明显差异。它的发生除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与心理、社会因素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强烈而持续的精神刺激作用及激烈的情绪体验的影响是此症发生的直接原因。有一位男子头脑中产生一种自己也知道是很荒唐的想法:“我如果一旦管不住自己,就可能去拿菜刀,如果再一激动就可能去砍妻子。”所以他就把家中的刀子、剪子、刮脸刀锁在抽屉里,把钥匙交给妻子,并告诉她:“我要的时候你千万不要给我。”这是典型的强迫症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强迫症病理的认知–行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行为领域对强迫症(OCD)的病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强迫症的认知–行为理论认为功能失调性信念、应对策略及中和行为对强迫症的发生和维持有重要作用; 强迫症的安全动机模型把强迫行为归因于安全动机系统不能产生停止安全防卫行为的信号, 在此基础上有研究表明, 在做停止强迫行为的决策时, 强迫症患者依赖于主观停止标准, 导致决策困难, 延长了强迫行为持续的时间。通过整理近年来此领域的研究, 认为趋–避冲突存在于一些强迫症患者中, 且可能是导致强迫症的又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强迫表象?强迫症按其内容不同划分,有强迫思想和强迫行为两大类。前者包括强迫观念、强迫回忆、强迫表象等;后者包括反复洗涤(清洁癖)、反复核对检查、反复询问等;也有二者相结合的混合强迫症。 显然,强迫表象属于强迫思想范畴,即患者在一定条件下强迫自己脑中反复出现某种没有意义的形  相似文献   

6.
父母总把孩子放在自己的掌心,孩子却渴望一片自己的天空。“关怀”或者“关心”别人,一直被认为是好的行为,你把它们和“强迫症”连起来,好像关怀、关心别人倒成了问题了?家长爱孩子,才会去关心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这还有错吗?对孩子所有的关心爱护,有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幸福。你要爱孩子,就要让他将来生活得好。你要让他将来生活得好,就要让他有生活的能力,有足够的经验。要让他有足够的经验,你现在就不能剥夺他获得经验的机会。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关心。有个17岁男孩的家长说:“我的孩子特别傻,什么都不懂,所以我必须得替他…  相似文献   

7.
1 概念二次焦虑的概念是指对原发的焦虑反应及与此反应有相对固定联系的症状产生的 ,并使之维持和加强的焦虑。如 ,惊恐发作患者对自己惊恐发作的焦虑 ,社交恐怖症患者对自己因为焦虑而出现的脸、红口吃等症状的焦虑 ,强迫症患者对自己那些与焦虑相连的强迫症状的焦虑 ,疑病症患者对自己因焦虑、专注而有的症状的焦虑 ,甚至身心疾病患者对自己被焦虑反应加强的症状的焦虑 ,这些焦虑都是由原发的焦虑反应和症状引起的 ,又产生或加强这些反应和症状的继发性焦虑。2 作用2 1 理解某些焦虑症状螺旋上升和迁延持续的原因。正常焦虑随刺激的消…  相似文献   

8.
强迫症已经被认为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强迫症的认知行为模型在成人研究中得到了大量的实证支持,但这个模型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研究相对较少.从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的界定及其流行病学调查出发,回顾了强迫症认知行为理论的解释及儿童青少年强迫症认知行为理论实证研究,最后对该理论模型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位心理学博士在分析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现状时警告说,必须警惕另一种棍棒教育——过度关怀。他在说明这个问题时,使用了“关怀强迫症”这个词语。%所谓“关怀强迫症”,就是一个人特别需要别人依赖自己,总是爱向别人提供不需要的关怀。并且,这种人还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关怀,从而使别人不能独立,当别人依赖自己的时候,他就会感到满足,感到自己有价值。%专家指出,目前许多独生子女的父母都患有这种病症。二三十年前,父母采取棍棒教育的比较多,那时家中的孩子比较多,父母都忙于工作,顾不过来。所以平时对孩子的关心就少一些,一旦发生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强迫症是一种与许多因素相关的慢性精神障碍,涉及生物、心理、社会三个方面.通过分析强迫症患者社会人文特点,包括人口学因素、家庭环境因素以及生活事件的影响,探讨其中的危险因子和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希望对强迫症的病因病机有新的认识,对其治疗和预防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慧 《社会心理科学》2006,21(4):119-120,128
强迫症指一种以强迫症为主的神经症,在大学生当中发病率是很高的。尝试运用催眠的方法.对一名患强迫症的大学生实施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表明催眠是一种治疗强迫症的有效方式,可以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2.
强迫症已经被认为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强迫症的认知行为模型在成人研究中得到了大量的实证支持,但这个模型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研究相对较少。认知行为疗法被广泛认为是治疗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的有效心理治疗方案,但对于认知行为治疗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的实证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3.
强迫症已经被认为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强迫症的认知行为模型在成人研究中得到了大量的实证支持,但这个模型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研究相时较少.认知行为疗法被广泛认为是治疗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的有效心理治疗方案,但对于认知行为治疗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的实证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4.
强迫症的发病是抑制困难还是促进效应, 或者是两者共同起作用的缘故, 是当前强迫症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 本研究采用国际上较为新颖的抑制与促进范式, 探讨强迫症患者的抑制困难与促进效应, 并且进一步探寻了作为焦虑障碍一种的强迫症是否与其他焦虑障碍共同存在抑制与促进效应。结果发现: (1) 强迫症患者存在抑制困难与促进效应, 但是同正常个体组相比, 促进效应较为微弱, 而抑制困难作用则更为凸显; (2) 抑制困难是强迫症患者的特有的机制, 而不是与焦虑障碍患者的“共享物”。  相似文献   

15.
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是指在观念、意向、行为上存在着虽自觉却不合理或毫无意义,但又是被迫无奈地出于自己内心的自我强迫为突出症状的一种神经症。  相似文献   

16.
该文分析了强迫症患者在现实监控、知道感、元认知信念和责任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发现缺乏对不同类型强迫症元认知差异的研究、被试选取的典型性和代表型有待提高,现实监控障碍的身心原因尚不明确、责任-控制障碍形成的机制研究不足.指出元认知干预的强迫症治疗范式、强迫症与其他精神症元认知障碍的比较、强迫症元认知的认知神经科学探索和强迫性网络使用的元认知机制等是未来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何桂华  金志成 《社会心理科学》2004,19(2):103-105,98
强迫症是神经症的一种,其症状表现多样,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强迫动作。强迫症的症状既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多种同时出现。本文将在介绍这些症状的基础上,提出导致强迫症的因素,并指出治疗强迫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听众对强迫症公益科普讲座的反馈结果。方法:2017年9月19日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科和强迫症诊治中心联合举办了强迫症公益科普讲座。采用自制调查表对参加强迫症公益科普讲座的受众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97份有效问卷。结果:53.6%的参与者是通过医院公众微信号途径获知的。参与者大多数以女性为主,26岁至65岁之...  相似文献   

19.
强迫症的元认知模型认为, 元认知是理解强迫症病理的关键。强迫症患者存在错误的元认知知识信念、消极的元认知体验及不恰当使用元认知策略等问题。强迫症的元认知疗法强调思维过程(如自我聚焦注意、对担忧不变的思维风格和威胁调节的注意策略等)的重要性, 而非思维的具体内容, 并在个体心理干预、团体心理干预等研究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未来研究应从认知神经科学等视角考查强迫症的记忆等元认知特征, 并进一步验证和修正强迫症的元认知模型。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强迫症患者是否同时存在注意转换和在线元认知调节障碍,本研究使用线索性任务转换范式及数字跟踪击键范式并结合ERP数据,对16名强迫症患者的注意转换能力和在线元认知调节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强迫症患者同时存在注意转换及在线元认知调节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