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正当的离婚是受法律保护的,是合法的。因此,正当的离婚是道德的。然而,这个简单的结论在中国人的社会心理、道德观念和道德舆论中却往往不能被人们所接受。今略抒己见,作引玉之用。 近年来,离婚,特别是妇女提出离婚的现象明显增多,情况是复杂多样的,但无论多么复杂都可概括为两类,正当的和非正当的。恩格斯说:“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如果感情确实已经消失或者已经被新的热烈的爱情所排挤,那就会使离婚无论对于双方或对于社会都成为幸事”。恩格斯的这段话给我们指出了正当离婚的  相似文献   

2.
王荣伟 《天风》2016,(9):57-57
近日,诗班的一位姊妹第二次复婚了,邀请我这个“调解人”及多位诗班员一起感恩聚餐,算是对我极力促成他们夫妻破镜重圆的感谢……当下,离婚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国家民政部公布的《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中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夫妻共有384.1万对,粗离婚率为2.8‰。中新网记者统计,相比2002年中国粗离婚率仅有0.90‰,13年来,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妇女的地位极其低下。在婚姻方面,女子更是毫无权利。既不能在婚前自由选择“如意郎君”,更不能在婚后提出离婚。在古代,离婚称为“休妻”或“出妻”,这是男子在婚姻方面所享有的一种特权。 但是,为了维持封建宗法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相对稳定,在剥夺妇女离婚权的同时,也不准男子滥用“休妻”的特权,因此,我国古代对于离婚,有所谓“七出”和“三不去”的限制。 所谓“七出”,又称“七去”。  相似文献   

4.
离婚原因     
──“你为什么要与妻子离婚?” ——“因为她每天晚上要去酒吧。” —— “她爱酗酒,是吗?” ──“不,她总是到酒吧缠着我回家。”离婚原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离婚不离家现象不再仅是电视小品或文学作品中的情节,而是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经常见到的事情。如《城市晚报》“离婚不离家”中的例(1):“王女士和她的丈夫,他们平静地吃了‘离婚饭’,照了“离婚照’,也让周围的朋友同事知道了他们离婚的实情。王女士与丈夫便分室而居,象朋友一样相敬如宾地生活在一起……”。例(2):“老曲在单位上放风说他已离婚了,但人们却没看出他有任何离了婚的迹象。他们决定离婚后暂不离家,表面上还维持家庭生活的原样,让孩子适应一段时间,再从长计议”。例(3):“市歌舞团青年舞蹈演员小A与丈夫离了婚,但从此以后,每当她丈夫从海南回来,就象没离婚时一样住在她家里,和没有发生任何事情的家庭别无二样”。这种离了婚不离家的现象引起人们的各种议论:有的说,离  相似文献   

6.
金童 《天风》2004,(3):50-51
时程进入21世纪,离婚的现象在教会中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基督徒是不能离婚的”,这种保守的神学观念面临极大的冲击。我们在调整神学思想的同时,端正教会对“离婚”的观念,调整离婚者的心态很有必要,不然,我们会失去肢体中很多“小子中最小的一个”,也将使救恩福音的真理蒙上“靠行为得救”的阴云。笔者曾是一个传道者,也曾行过“离婚”的幽谷,在此有几点不很成熟的看法,愿与读者同作思考。盼望能拨开离婚者心中的弥彰,让离婚者重新看到永不改变的神的丰富的恩典,以致在  相似文献   

7.
刘世阳 《天风》2006,(8):34-35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然而,时下家庭纠纷、家庭暴力、离婚……成了司空见惯的事。一个和谐、充满温馨和幸福的家庭是人们所追求、羡慕的。基督徒是这个社会的良知,是这个时代的“光”和“盐”。一个基督徒的家庭应当是充满爱、喜乐、和谐的家庭,荣耀、见证主名的家庭。因为家庭是我们心灵  相似文献   

8.
逻辑病院     
这个活又脏又累,谁也不愿干。小万二话没说,把上衣一甩,跳进了又脏又臭的粪水里,和几个工人一道干了十四、五个小时。《中国法制报》138期(一九八三年三月十八日号)载《从劳教人员到劳动模范》前面讲“谁也不愿干”,后文接着“和几个工人一道干……”,这几个工人来自何方?如果是早在粪水里干着的,那就和“谁也不愿干”相矛盾,如果是受小万的精神感动后跟着下去的,那么文章中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教法知识答问(续八)赛生发132.教法怎样看待“离婚”?答:教法认为,离婚是一项既使人厌恶,又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穆圣说:“真主虽然准许休妻,但却认为是一件最厌恶的事情。”(艾卜·达乌德圣训集)教法要求,夫妻间的纠纷,以调解为原则,不可轻易离婚...  相似文献   

10.
<正>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要不是为了孩子,我早跟他(她)离婚了”“我不离婚是因为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等类似的话,但是不离婚就一定对孩子好吗?离婚似乎是解决父母冲突的一种很高效的方法,但部分家长不愿意让孩子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中,于是选择勉强维系婚姻关系。那么当孩子生活在看似完整但高冲突的父母关系中时,对他们来说,究竟是爱还是害?  相似文献   

11.
有一天,两个学生去请教他们的希腊老师。“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呢?”希腊老师望望两个学生,想了一会儿,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作客,一个很爱干净,一个很脏。我请两个人洗澡,你们想想,他们两人中谁会洗呢?”学生a脱口而出:“那不用说,当然是那个脏的。”希腊老师连连摇头说:“不对,是干净的去洗,因为他养成了爱清洁的习惯;而脏人却不当一回事,根本不想洗。你们再想想看,是谁洗澡了呢?”学生连忙改口:“爱干净的!”“不对,是脏人,因为他需要洗澡。”老师反驳后再次问学生,“这么看来,谁洗澡呢?”“脏人!”学生只好又改…  相似文献   

12.
意雯 《天风》2017,(11):57-57
【中国经济网】近日,一份命题人是主审法官、评卷人是原告和被告的“离婚考卷”在网络上火了。这份考卷是四川的一位法官在和同事讨论后制作的,其中既有“结婚纪念日、孩子最喜欢的零食、家务事是怎么分工的”等客观题,也有“陈述对婚姻和家庭现在的想法”等主观题。法官称,通过让原、被告夫妻做题考试,可以对双方感情做个考察。主张离婚的女方在做完考卷以后态度趋于冷静,最终法院判决不支持离婚诉求。  相似文献   

13.
作为心理医生,无论是心理咨询,还是心理治疗,都必须通过“语言”这个桥梁,去与当事人沟通。因而,不少人戏称心理医生就是“卖嘴皮子”的,亦有不少人羡慕我们“能说会道”、“善解人意”,询问我们有什么诀窍?有什么决窍呢?我的体会是:一、理解尊重为上“医生,如果你觉得我戴着‘绿帽子’,没本事,看不起我的话,你就直说吧!”一位青年男子因妻子有了外遇欲与妻子离婚,妻子却死活不肯,表示一定痛改前非。为此,他内心十分矛盾:离  相似文献   

14.
《内经》除体现出中华文化某些特有的思维特点,也有大量现代科学常用的基本方法,如直接观察并加以归纳。《内经》对有关情志的认识,归纳出一些基本的理论:人的情绪是人体正常功能的常态;对情志分类,主要按良性情绪和不良情绪来归类;情志致病的规律主要是“喜脏不节则伤脏”和“喜脏伤气”。  相似文献   

15.
女人最想听什么话?婚后觉得最沉重的又是什么事?该如何点燃太太的热情,让她永远明亮动人? “我们不是好好的吗?怎么她突然说要离婚?而且说走就走。” “我必须说,离婚真的很痛苦,天啊,我只能说,真的很痛。” 这是几位男士离婚后,内心痛苦的呻吟。 男人真的很迟钝,像美国电影《克拉玛对克拉玛》里的情节,当太太提着箱子离家,先生才知道太太不高兴了,也才负起照顾儿子小克拉玛的工作。烧  相似文献   

16.
最近,离婚后随前妻生活在另一座城市新家庭中的女儿放假来看我,她向我说起了一个令我吃惊的故事。不料想,这个故事的“制造者”竟然是我。 在同学眼里,女儿的后爸才是她真正的爸爸。因女儿的姓已改成后爸的姓,且她与后爸的关系也很亲密,所以没有任何同学知道女儿的“家庭内  相似文献   

17.
张锦霞 《天风》2001,(8):34
我国婚姻法规定男女有结婚自由,也有离婚的自由。但按圣经的教训,离婚的条件是很严格的。请看马太福音19章3至9节:“有法利赛人来试探耶稣说:‘人无论什么缘故都可以休妻(离婚)吗?’”耶稣回答说:“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并且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所以,上帝配合的,人不可分开。”法利赛人说:“这样,摩西为什么吩咐给妻子休书,就可以休她呢?”耶稣说:“摩西因为你们  相似文献   

18.
陈丰盛 《天风》2014,(8):36-36
有人因为钱而结婚,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有人因为钱而结不起婚,无奈只好奔向“裸婚时代”;还有人结了婚,却为钱闹离婚、假离婚.婚姻本是慎重之事,却被各种金钱利益毁了其神圣性.那么,夫妻之间该怎样看待金钱?如何管理金钱?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需要处理好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现代家庭中的离婚问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黄海刚同志在《怎样看待离婚》(见《道德与文明》1985年第3期,下称黄文)一文中提出了一些看法,本文认为其中一些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现提出来求教于各位同志。一离婚的标准是什么?黄文认为,“不能过多地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而应更多地从导致离婚现象的社会因素和历史因素来考虑。这  相似文献   

20.
恩惠 《天风》2011,(7):63-63
不少人认为婚前同居有助于增进伴侣间的相互了解,还能够对婚姻进行“婚前测试”。但美国一项最新研究结果称,有过婚前同居经历的夫妻,婚后离婚几率大大高于结婚后才住在一起的夫妻。调查显示,婚前同居的伴侣离婚几率为19%,而结婚后才一起生活的夫妻离婚几率为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