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若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脸”与“面子”加以界定,我们可以简单地说,“脸”是一个中国人通过印象整饰和角色扮演在他人心目中形成的良好形象;“面子”是一个中国人在社会交往时依据自我评价希望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所应有的心理地位。据此,其特征可以清楚地表现为:1、他们是中国人独有的心理和行为;2、他们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才能形成;3、“脸”是通过装束、言辞、表情或动作形成的形象;“面子”是因社会角色的差别而在别人心理上产生的重视程度;4、他们和身份、地位、角色相联系。  相似文献   

2.
所谓面子,人之外表也,就是没有盖住露在外面的地方。笔者对面子略有所感,现随笔写下,与大家交通。面子用途甚广,无论什么器皿和任何一件物品,都要的是面子好看。只要面子好就受人欢迎,所以世人就在面子上狠下功夫,用在面子上的资金叫人无法计算。如:各种商品的包装,商店等的门面,均不惜任何代价进行设计以招徕行人。光是人用在面子(脸)上的膏油、香水、粉剂都是无计其数的。看来人对于面子确确实实十分重视。虽然  相似文献   

3.
“面子”是丰富的中文词汇里一个古老的概念,熟悉得以至于让人熟视无睹。近些年来,香港、台湾地区、内地心理学者把面子、人情、关系等中国社会中极其普遍的现象,在抽象化层次上提炼成为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范式。通过对面子心理的研究进行初步的回顾和梳理,展望其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人是要面子的,尤其是女人往往把面子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比如,饿着肚子的男人会坦然地走出家门,而污头秽面的女人起码也要洗好脸才敢出门。由此证明,女人的面子观特别强、也特别奇特。这种奇特在于:为了面子常常煞费苦心描眉涂红着  相似文献   

5.
“面子”定义探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子研究是中国国民性研究的基础性内容。通过面子现象的要素归纳和面子行为的归因分析,借鉴面子既有定义的合理思想,给出了全新的面子定义。面子是个体藉由行为或社会性资源展现其自我价值,寻求他人的确认且受到意外的认同时,凸现于个体内心的自我价值感与相应体验。面子实质上是个体对自我在他人心中的价值与地位的关注,自我价值是面子的内核,社会性资源是面子的象征。自我价值的认同诉求与回应的冲突即评价冲突是面子产生的直接诱因。个体在交往中表现“相符行为”或允许他人利用自己的社会性资源是赢得面子的基本途径。确认个体价值的“他人取向”是面子现象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6.
体面     
正行走世间,谁都想体面点。穿戴得干干净净,打扮得整整洁洁,出落得大大方方。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这张脸,就是体面。有没有面子,对相互陌生的人来说,首先是看外表。男人头发梳得纹丝不乱,甚至油光可鉴,胡子刮得寸草不生,如剥光的鸡蛋,走在街上,神气活现,自觉很有面子的样子。女人出门前,第一桩事就是收拾自己的脸,描眉画唇,涂脂抹粉,哪怕有再急的事,也要稍加淡妆,容不得半点马虎。女人这张脸,是名副其实的面子。脸面有了,接着就是  相似文献   

7.
以我的感觉来说,“面子”是人生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成语“嗟来之食”说的是发生在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当时齐国发生饥荒,有人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说:“嗟,来食”,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食“嗟来之食’,才到这个地步的。终于不吃而死。由此可见即使是...  相似文献   

8.
面子问题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上至国家政要,下到市井平民,都要讲面子,它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在对面子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界定了中国人面子的内涵以及外在表现,同时利用进化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从生物、历史、区域、心理的角度分析了面子的心理进化机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尚红习俗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是一个对红色情有独钟,将红色运用最广的民族.红色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蕴涵着哪些独特的审美特质和象征意义?为什么中国人会对红色情有独钟呢?在今天,如何让古老儒雅的中国红走向世界,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应该思考和值得做的事.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伦理文化中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叫“隔代亲”。地无论南北,家不分贫富,祖父母辈的老人对于第三代人的疼爱,似乎都要比对儿女辈即第二代人的态度,来得温和亲切慈祥得多,“子孙绕膝”、“含怕弄孙”是中国人天伦之乐中最为温馨美满的~种境界,换个角度说,儿子心目中的严父,在孙子眼中完全可能换了个人──是须发如霜、快乐慈祥、有求必应、最疼自己的爷爷(或姥爷人对于相当一些中国人来说,释迪牟尼可能正是这样一位慈爱的“祖父”,在这位老人家与中国人之间,有隔,有不隔。先说“隔”,释祖与我们中国人至少有三层之隔。首先,…  相似文献   

11.
书法家给一个人题词,两个字:知止。 结果呢,“知”字写得硕大,“止”字略显卑琐,总之,凑在一起,有些不和谐。那个人一脸的不高兴,说,还书法家呢,写得这是个啥!  相似文献   

12.
王敏 《四川心理科学》2014,(21):103-103
倘若提起自己心目中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回答者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孔子。不止我们国人尊崇孔子,就连美国大百科全书都评价他说:“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圣贤和伟大的哲学家。用不着丝毫神化或把他抬高到神奇的地位,事实上孔子的学说己发挥了这种造型影响,以至于要把中国人的生活之道用一个词概括起来的话,那么这个词就是‘孔夫子主义’(或‘儒家化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中国人心理生活的“情境中心”以及“要面子”两个特点入手考查其是否会表现出自我增强。研究过程采用被试问设计,分别设计了两种实验情境(“大争组”与“自然组”),要求其中被试进行自我评价,结果显示处于为大我争面子情境之中的被试的自我评价较自然情境之中的高,进而证实中国人同样需要自我增强,而其是否会表现进行自我增强取决于情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访美散记     
访美的因缘在我的印象中,三十几年来,我们有些人对美国有着截然相反的评价:本来被说成是“人间地狱”的美国,曾几何时,在有的人的心目中变成了“人间天堂”。我同许多没有亲自领略过美国风光的中国人一样,对于这个西方大国多年来就怀有向往之情。需要稍加说明的是,我对美国的向往,与其说是对那里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钦慕,毋宁说是对居住在美国的旧雨新知的怀  相似文献   

15.
按理说,“面子”是“里子”的外部表现形式,两者应该是统一和谐的。可现实生活常常出现两者相悖,特别是徒有其“面”和徒看其“面”的不良现象: 一是只有“面子”,没有“里子”。某村墙上挂着50多块框子和牌子。按内容分类,其中隶属于党建的14块,计划生育12块,妇女5块,民调5块,青年4块,民兵4块,会计6块。框子一律是  相似文献   

16.
叶雯在生命的第35个春天来临时和丈夫平静地分手了。没有吵闹,也无需和解。“既然我不想勉强自己,也不想勉强他,那么分手对双方都好。”叶雯说这话时,一脸的淡然。“其实我也挺理解他,因为人一辈子只爱一个人,  相似文献   

17.
实践社区成员的面子意识对知识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钊  石文典 《应用心理学》2007,13(3):264-270
为研究中国人面子意识是否影响实践社区及其成员的知识传播过程,采用自编实践社区成员面子意识问卷以及知识传播过程与效果问卷对重庆、银川、南京和上海等地企业的430名实践社区成员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男性的面子意识显著高于女性;工作年限为11~15年的被试"面子—能力学识"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组别;"面子—人际交往"对"投入程度"、"区外获取"及"传播效果"的预测作用都为正向,而"面子—能力学识"对这三项的预测作用均为负向;"面子—人际交往"和"面子—能力学识"是面子的两个独立维度。  相似文献   

18.
"面子"的定义及其功能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吴铁钧 《心理科学》2004,27(4):927-930
面子是一个本土社会心理概念。有关面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面子定义的探讨,二是关于面子功能的分析。本文对面子的相关研究做了综述,并进行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9.
伤不起?     
计文 《天风》2012,(4):1-1
“伤不起”是一个眼下流行的网络词汇,大意是“伤害不起”。这里我借用这个词汇,并非为了赶时髦,而是想借此说说在教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 某堂会换届,差额选举时有两人落选。这本来很正常,既是差额,。必有人落选。可两位却从此与教会“拜拜”了,多次相劝也无济于事,说是“脸丢不起”,实在是“伤不起”啊!  相似文献   

20.
在职场中,随着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交往日趋密切,沟通日趋频繁,语言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讲话也是一门艺术”成为人们的共识。简单的一句话既可以把人说笑,也可以把人说跳。因此,在职场中,讲话时一定要讲究场合、策略和分寸,不可口无遮拦,以免“话聊”时伤到他人的“七寸”——面子、自尊或心理尊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