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大与矮小     
正清晨,一只山羊在栅栏外徘徊,它想吃栅栏里的白菜,可是进不去。这时,太阳东升,斜照大地,山羊看见了自己被太阳拖得很长很长的影子。它想:我如此高大,肯定能吃到树上的果子,吃不吃这白菜又有什么关系呢?于是,它朝果园奔去。到果园时已是正午,太阳当顶,此时山羊的影子变成了很小的一团,山羊  相似文献   

2.
植下一棵树     
印象中只觉春节刚过还没几天,春风却已乍起,吹得人心烦气燥,阳光也一天天强烈起来.让人懒洋洋得像只猫。妻子从市场上带回一棵香椿苗,说:“找个地方栽上吧,明年春天抽芽的时候,就能吃到香椿了。”  相似文献   

3.
今年且留着     
陈辉江 《天风》2005,(11):10-11
“一个人有一棵无花果树,栽在葡萄园里。他来到树前找果子,却找不着,就对管园的说:‘看哪,我这三年,来到这无花果树前找果子,竟找不着。把它砍了吧,何必白占地土呢!’管园的说:‘主啊,今年且留着。等我周围掘开土,加上粪,以后若结果子便罢,不然,再把它砍了。’”“今年且留着”有着两层的意思:一、本已该命绝,是主人的恩慈得以幸存。二、显明了主人的信任与盼望。  相似文献   

4.
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 “有一个人曾将一棵无花果树栽在自己的葡萄园内。他来到树上找果子,但没有找到,便对园丁说:你看,我三年来在这棵无花果树上找果子但没有找到,你砍掉它罢,为什么让它荒芜土地?园丁回答说:主人,再容它这一年吧!待我在它周围掘土,加上粪;将来若结果子便算了,不然的话,你就把它砍了。”(路:三十,6—8) 耶稣时代的犹太地区,无花果与葡萄是两种较普遍也较珍贵的果树,因为它们繁殖力都很强,尤其是无花果,一年往往能三次结果。但问题是当看它们种在哪里。若种在缺水的荒凉地带,无花果也会结果。但果子…  相似文献   

5.
俯拾皆是     
我在小兴安岭的山中见过这样一种野生果树,果实如指甲般大小,红艳艳的,一串串地挂在树上。第一次遇见它是在路边,我惊讶于它的美丽。树不高,伸手可及枝叉,我摘下一枚果子,在掌心中鲜亮剔透,还未入口,便已觉出了那份清甜。[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开花的树小时候,我家的南园中有一棵杏树,每年春天都开满粉红的花朵。那时我常想,杏树真是奇怪,先开花后长叶。后来才知道, 原来许多树都是这样。有一年,面对着一树繁花,  相似文献   

7.
王志刚 《天风》2006,(3):19
在主耶稣荣入圣城后的第二天,他和门徒看到一棵无花果树。主饿了,就到树上找果子吃,竟然没有找到。主因为它只有叶子,没有果实就咒诅它“从今以后,永没有人吃你的果子。”到了次日,这棵无花果树竟然连根都枯干了。它不但从此不能结果子,而且连生命也枯萎衰败了。为什么这棵无花果树竟遭到主耶稣如此严厉的咒诅呢?首先,它徒有其表。这棵无花果树无论是从名称上,或实质上都可以说是一棵真正的无花果树,可谓如假包换。更重要的是它有蓬勃的生机, 有旺盛的生命力。这样的一棵树却没有结出果子,  相似文献   

8.
学由瓜得     
正古时有一位先生,学问高明,弟子众多。有一天,先生在园中散步,倦了,就坐在一株无花果树下乘凉。偶一回头,见地上种着西瓜,那斗大的瓜,却生在又细又软的藤上。看那无花果树,树身极粗,所结的果子却极小。那先生看了西瓜,又看了无花果,心里忽然起了个念头,想道:据我的意思,造物主应该把西瓜结  相似文献   

9.
正从前,有三棵树,它们都有各自的梦想。第一棵树想成为一只聚宝盒,里面装着金银珠宝等世界上一切珍贵的东西。第二棵树想成为一只雄伟的大船,上面载着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第三棵树想成为世界上最高的一棵树,这样没有哪一棵树能比它离上帝更近。许多年过去了,来了一群伐木工。第一棵树被砍倒,伐木工说:"这棵树看上去很结实,我  相似文献   

10.
正静谧的冬日寒夜里。雪花在时间河流的上空恣意地芬芳,飞扬的飘雪总会使我们的心灵浅吟低唱。这一刻,让我思念起那春天。我思念那春深处槐花的艳艳,我思念那春深处桃花的灼灼,我思念那春深处绿柳的依依,还有那春深处溪水的漾漾。这一切,又正如我思念远方的亲人,在这一刻,我心底总是有一种别样的情感,而它啊,又把我深深地灼伤。我思念那一株株春草,是它  相似文献   

11.
正一位年轻人,遭遇了一次失败的打击后,总认为这次失败摧毁了他的整个人生,从此一蹶不振。父亲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一日,父亲路过一个果园,看见一枚果子从树上掉下来,心里一亮,欣喜自己找到了开导孩子的办法。回到家里,父亲问年轻人:"一枚果子从树上掉下来,会怎么样呢?""摔烂,最后烂进泥里。"年轻人悲观地说。"你看到的只是它的眼前,只是它的灾难,而没有看到它灾难背后的将来。"父亲说。  相似文献   

12.
一到春天,我就把一件软料长袖、直肩无领的黑上衣从衣柜最深处拎出来,对着它叹几口气,再带着遗憾的心情放回去。我喜欢它沿领口镶着的几粒黑色的小毛球,穿上别有风味,可惜洗第一水的时候不慎把三个毛球洗丢了,再也找不回来,于是这件衣裳只用了两天时间就一下子完成了由新到旧,由旧到残的过程,压了箱底。  相似文献   

13.
春天的启示     
经文:雅歌2:11—13 上面这一段经文,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天图画,正是春光华丽、景色鲜明、百鸟齐鸣、春花吐艳、百果庆丰收的景色。冬天已往,雨水止住过去了。不信,请你往窗外观看,现在正是一片春天的景色,百花开放、百鸟争鸣的时候。我从小就生活在乡村里面,我很喜欢大自然的春色。每年春天,我都喜欢到大自然里面去,感受、颂赞恩主耶稣的奇妙创造。我的心情不自禁地高声颂赞说:“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  相似文献   

14.
一哲 《思维与智慧》2003,(11):45-45
有这样一则寓言:在一个皇家园林里,栽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木和果树。有一天,国王到园林里散心,发现园中的花木和果树全部凋谢了。国王问橡树为什么枯萎,橡树说:“我不如松柏挺拔,所以痛苦得不想活了。”国王接着问松柏为何枯萎,松柏说:“我比不上葡萄树,它长有人们爱吃的果子,我自觉无用。”国王又问葡萄树,葡萄树说:“我自叹没有茉莉花的芳香,很失望。”国王叉问藁莉花……  相似文献   

15.
清淡的幸福     
“春天来了,我呆在院子里, 和黄鹂说活。它的声音柔媚,上面是蓝天,几块云跑过来跑过去。我想,我是恋爱了。看见那只邻居家的小狗,在追逐小猫。小猫飞快地爬上我家的葡萄架,喵喵叫着。大地在苏醒,暖了……”在写给老朋友狄尼的信中,一贯幽闭在家的诗人狄金森这么描述。  相似文献   

16.
她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转业后,喜欢摆弄一些花草。童年的张璨喜欢站在父亲身边,看他一次次地嫁接那些漂亮的花儿并成功种植出过一盆三色不同的杜鹃。这让她开始逐渐有了探索的欲望。少女时代,她的梦想简单得有些童稚,她想培育出一种植物,上面长西红柿,下面长土豆。因为这两种东西是她喜欢吃的蔬菜。  相似文献   

17.
夜莺     
正生命真的是一个奇妙的力量,当人将一颗并不起眼的种子种到地里时,伴随着水分、气候、光照和时间等的因素慢慢地它就会破土而出,绽放新的光彩。我有时会想这样一个问题:人类的原祖亚当和厄娃当初为什么不先吃那棵生命树的果子呢?如果那样的话或许会像《创世纪》上所记载的一样,"看,人已相似我们中的一个,知道了善恶;如今不要让他伸手再摘取生命树上的果子,吃了活到永远。"(创3:22)"活到永远"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啊!不过  相似文献   

18.
两颗相同的种子一起被抛到了地里。一颗这样想:我得把根扎进泥土,努力地往上长,要走过春夏秋冬,要看到更多美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9.
依靠     
朋友,你可知道,什么是你的依靠?也许你会想:我有强壮的身体,我有健全的头脑;如果再下功夫,就会平步青云,荣登高位,成为富豪。是啊!我也这样想过,也曾为此付出辛劳。但,有权有势就可靠?你看,世上,几多野心勃勃的风云人物;竟相角逐,尔沉我浮。他们所思,无非据夭下为己有,他们所欲,无非把一切都捞到,一生一世就这么没完没了!难道,权力地位在人生中就那么重要?请把目光移向小草。你看,在路边,它随着清风舞蹈;在河沿,它伴着流水欢笑;在田野,它陪着禾苗长高;在山坳,它和着树上的知了。它一头扎进土里,吮吸着大地的乳汁,沐浴着阳光雨露,根深叶茂。…  相似文献   

20.
记得在十多年前,香港道教联合会组团到北京访问,曾惠赠中国道教协会一枚纪念牌,上面“道一风同”四个大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近来我再读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在明初为道教订立的《道门十规》,对“道一风同”这四个字有了更深一层的感受。我认为,“道一风同”这样一个重要理念,不仅反映了港、澳、台、内地及海外道教界对道教一脉相承,共出一源的共同认识,而且在现代道教的发展中也应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在此,我想结合《道门十规》来谈谈对“道一风同”的一些感想。我们知道,道教以“道”名教,“道”自然是道教信仰的核心,更是道教修行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