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态的觉醒     
刚上学的时候,阿德勒算术科目很糟。老师断定他大脑迟钝,抽象思维能力太差,将来不可能有什么出息,并把这一看法告诉了  相似文献   

2.
权欲的潜流     
弗洛伊德有两个最得意的学生,一个是阿德勒,一个是荣格,他们都认为“梦是种具有预期性的东西”也承认精神分析的技术,但是他们都不同意弗洛伊德的“唯性论。”阿德勒接受了尼采的“超人哲学”,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向上意志”的支配,实际上也就是受所谓“权力意志”的支配。在他看来,一个人生来就有一种内驱力,将人格各方面汇合成一个总目标,这个总目标就是优越性,就是要求高人一等,同时,由于自我本身的内在需要,对他人的估价,也常在无意中比“上下”,比“胜负”,比“优劣”,或者是比“强弱”,换句话说,人们的一切动机,不论好歹,都是向着一个方向,追求征服,追求优  相似文献   

3.
2004年5月12日,在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牵头组办的全球儿童论坛上,一位身高只有1.2米的中国男孩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他就是安徽省合肥市38中16岁的残疾少年姚跃。他的讲演令人刮目相看,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小姚跃虽然长不高,但他一点儿也不自卑,对自己充满自信,从不放过“表现自己”的机会,干什么都不甘落后。小学5年级时,学校开展小发明比赛,规定每个班都要选送作品,老师要求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参加,可同学们因他身材矮小都不选他。姚跃失望之余找到师:“老师,能让我参加小发明比赛吗?我做过许多手工作品……”老师同意了。结果姚跃做的可…  相似文献   

4.
方富熹   《心理科学进展》1984,2(3):45-50
近年来认知发展心理学对儿童数学思维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发现和积累了大量的关于儿童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特点和规律性的知识,把这些知识应用到实践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对儿童的算术能力作认知诊断。这是根据学校里算术教学实践的需要而提出的。例如算术老师通常会发现某个学生在课堂上算术成绩很差,但在其它课外活动中却表明他至少具有一般的智力水平,而这儿童既不象智力落后也不象情绪上受了挫伤。因此老师要求对这一儿童作一正式的诊断,以弄清造成他学习困难的认知的或其他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管,说啥都听不进去。”我曾听到过很多家长、老师,甚至是我自己也都如此抱怨。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和摸索,我倒觉得家长和老师们板着面孔的说教对孩子们来说显得“曲高和寡”。如果你说一些他们想听的话,寓教于乐,肯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自卑(inferiority)心理学上自卑指一个的自我评价偏低一按照个体心理学派阿德勒(A.Adler)的理论,自卑感在一个人心理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缺欠,这就决定了人们的潜意识中都有自卑感存在。每个人解决其自卑感的方式影响他的行为模式。许多精神病理现象的发生与对自卑感处理不当有关。按照精神动力学派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1岁是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倾向是勤奋向上还是自卑、自暴自弃的关键阶段:自卑感也是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中一个基本概念。他认为人对“优越性”的渴望是起源于人的“自卑感”,而人的自卑感是肇端于在.幼年时的无能。儿童对自卑感的对抗叫“补偿作用”。补偿作用是推动一个人去追求卓越目标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7.
一种特定的生活风格——阿德勒关于神经症的解释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阿德勒(Adler,A)稍前,对神经症进行系统研究和治疗并产生较大影响的是弗洛伊德。他认为,神经症在本质上是由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本能冲动和欲望所引致的,而当患者能对此有所认识和理解时,症状就会减轻或消除。故治疗的过程便是治疗家采用“自由联想”(freeassociation)技术帮助患者去探查和挖掘隐藏于潜意识中的病因的过程。阿德勒曾与弗洛伊德有过密切的交往并对他的个别观点表示赞同,但其后终因理论上存在的根本分歧而与之分道扬镳。正是在弗氏的学说远播四方、声誉日隆的时候,阿德勒提出了与之有着显著区别的关于神…  相似文献   

8.
读书有味     
郭峰 《天风》2011,(1):41-42
我曾在《报刊文摘》上读到一则故事,说在一个大学的毕业晚会上,一位教授为他的学生们临别赠言。他的话语言简意赅,就是希望他的学生在毕业后每年能看12本课外书,每月一本。这番话引起学生的笑声,毕竟刚从书堆里爬出的“幸存者”,每月一本,简直是小菜一碟。过了30年,这个班的学生举行同学聚会,昔日的青苗,现在个个成才,他们也请回了他们的老师,  相似文献   

9.
聆听的艺术     
世界级的大文豪伏尔泰说过一句名言:“通到心的大路是你的耳朵。” 生活在这个迅速变迁,各种资讯排山倒海般地冲向我们的信息时代,聆听已经逐渐成为稀有罕见的事了。 不少夫妻彼此抱怨对方不愿“听”他或她说话,作父母的也埋怨子女不肯“听”他们说话。青少年们也在抱怨自己的父母从来不愿“听”他或她们说话。 形成如此普遍的“怨”之因由,我认为在于“聆听  相似文献   

10.
一天,一个高二的男生来找我说“老师,我能和您谈谈吗?”我笑着接待了他。他开门见山地对我说:“老师,我是把你当作朋友,才把我心里的秘密告诉您——‘我恋爱’了。”他便深情的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在进行人生道路的抉择、交往与友谊的寻求和生活意义的探索的时候,他们有他们的欣喜和执著,同时,他们也有无法逃避的苦恼和迷惘。作为教育者,我们可以通过学生口头或书面反馈给我们的信息对其内心进行“把脉”,“对症开方”,及时“会诊”,确保他们健康成长。一、情感:“对面有人看过来” A 那个男孩一直对我很好,我也很喜欢跟他交往。可我好害怕这是涉足“爱河”了……老师:除了“爱情”,还有“友情”,把握分寸。 B 我与那个女孩一碰面,只要她多看了我几眼,我心跳就加快,想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老师:“君子坦荡荡”,交笔友的感觉真好。何不一试?  相似文献   

12.
在圣殿次数 庆节已过了一半,耶稣就上圣殿里去施教。犹太人都惊讶说:“这人没有讲过学,怎么通晓经书呢?”耶稣回答他们说:“我的教训不是我的,而是派遣我来者的。谁若愿意承行他的旨意,就会认出这教训是出于天主或是由我自己而讲的。由自己而讲的,是寻求自己的光荣;但谁若寻求派遣他来者的光荣,他便是诚实的,在他内没有不义。”(若7:14—19) 复活后的显现 一周的第一天,清早,耶稣复活后,首先显现给玛利亚玛达肋纳:耶稣曾从她身上逐出过七个魔鬼。她去报告那些一向同耶稣在一起的人,那时,他们正在哀号哭涕。他们听…  相似文献   

13.
[案例一] 一个探头探脑的学生在家门前晃动,当我走到门口时,他神秘地问:“老师,你有空吗?”“什么事?”“我有件拿不定主意的事想求教您。”“行,来吧。”“你家里还有别人吗?”“没有。” 进了家里,这们学生顺手将房门关上。“老师,有几位哥们,叫我去报复一个以前在初中读书的同学,我过去因打架曾有过教训;如果不去帮忙又怕得罪他们,不知如何是好。”我严  相似文献   

14.
初学写作者往往有这样一种想法:自己之所以写不出好文章,主要是因为缺乏写作的方法技巧,因而总想让老师传授一些写作“诀窍”。相反,写过一些文章的人,有的认为“文无定法”,对写作的方法技巧不屑一顾,甚至把方法技巧看作是束缚写作的“条条框框”。这两种看法都有片面性。写文章要讲究方法、技巧,也有规律可寻,但是没有秘方绝技。金代王若虚正确地阐明了这一问题。他在《文辨》中说:  相似文献   

15.
励骅  郭本禹 《心理科学》2012,35(5):1267-1271
阿德勒为心理治疗提供了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综合理论。他对人类行为做了务实的概念化处理,并改变了程序使其可能整合当代心理治疗理论中众多有价值的见解。阿德勒心理治疗与当代实践之间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因为阿德勒治疗是一种现在与未来定向的、限时性的(即短程的)、整合性和折衷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认识自己     
“认识你自己”一词是希腊哲学用语,苏格拉底第一次看到此词之后,一生有着巨大的转变。有一种力量促使他不断去思索、反省……这是他今后成为希腊古典著名自然哲学家的根本之所在。保罗在“认识你自己”上达到登峰造极之境界,他说:“不要把自己看得过高,也不要把自己  相似文献   

17.
成绩好,同学称他“不是人”虽然才刚跨入中学几个月,但小航却已经在年级里大名鼎鼎了——平时嘻嘻哈哈跟大家一起打篮球,每次考试分数总是高得惊人,同班同学更是昵称他“不是人”。其实,小航在小学里就是老师同学交口称赞的好学生,还是学校里的大队长,一路走来一直很顺利。“他太强了,跟我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平时看到自己的分数和小航相差那么大,一些同学总会这样聊以自慰。而他们平时也不跟小航谈足球、动漫等同学间的热门话题,只是把他当作“解题高手”,在碰到难题时才想到他。父母严,从没听到表扬声当优秀成了习惯的时候,失败也就变得…  相似文献   

18.
他,大一新生,1米8几的个头,聪明、沉稳,英俊、潇洒,可说是“酷毙了”、“帅呆了”、“乖极了”。是老师、家长心目中的好学生、好孩子,是女孩理想的恋爱对象。但入学一个多月了,同学们谁都没见他笑过。他很少和大家接触,一说话就脸红,见到女孩更是“退避三舍”,这更对女孩有一种“神秘感”。听  相似文献   

19.
(一) 有个女生爱上了他的老师,有一次,当教室里就剩下他们两人时,曾红着脸问了老师一句:“老师,有句话想告诉您,可以吗?”老师看了看女生羞红的脸,猜到了三分,便挺爽快地说:“当然可  相似文献   

20.
明天的优势     
大学毕业那年,在写作方面小有成绩的他,本以为进县电视台没问题的,但偏偏是那个各方面平平的校友而不是他进了电视台。当他愤愤地向老师诉说心中不平时,老师先是讲起了他熟悉的老掉牙的成语故事──龟兔赛跑。尔后,意味深长地勉励他:“没错,你比你的校友更具备进电视台的优势,有优势也许有时碰不上好的机会,但耐心地等待,总会有施展的机会。”对老师的话,他自己没大往心里去,因为他太在意这次毕业分配了,输给一个各方面均不占优势的校友,似乎是他莫大的耻辱。从那以后,他对别人挺羡慕的自己那份工作也没兴趣,总觉得自己的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