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适中方为美     
上帝问三个凡人;“你们来到人世间是为了什么呢?”第一个回答:“我来这个世界是为了享受生活。”第二个回答:“我来这个世界是为了承受痛苦。”第三个答道:“我既要承担生活给我的磨难,又要享受生活赐予我的幸福。”上帝于是给前两人打了50分,给第三个100分。为什么呢?因为前两人的思维各执一端,认识偏颇。而第三个巧妙地将两者融合,运用适中的思维方式获得了正确的认识。当两个对立的观点相峙的时候,“适中”就是使两者“统一”起来、用公式表述:正确认识=既要A,又要B。有一位老作家,少年时就学私塾。有一天,乡里来了个戏…  相似文献   

2.
很久以前,一个小山区住着个盲人。他医术超群,远近闻名,乡亲们有个大疾小病的都来请他。盲医生上了年纪,耳朵也变得不灵光起来,因此出诊经常要儿子随行。这天,邻村有个猎户全家突然得了急症,托人捎信来请盲医生。偏巧他儿子不在家,盲医生便独自上了路。好在这段山路他已经走了无数次,每个弯,每个坎,他都了如指掌。盲医生翻过山岭,没费多大周折就到了病人家。号脉、开方、抓药,等一切安排停当后,天色已晚,盲医生起身告辞。主人家有病人不便相送,很过意不去,硬塞给盲医生一盏硕大的灯笼“。我是瞎子,要它没用。”盲医生推辞。猎户坚持说:“您…  相似文献   

3.
用人之长     
在一次工商界的聚会中,几个老板大谈自己的经营心得。其中一个说:“我有三个不成才的员工,我准备找机会将他们炒掉。”另一位老板问道:“他们为何不成才?”“一个整天嫌这嫌那,专门吹毛求疵;一个杞人忧天,老是害怕工厂有事;另一个整天在外面闲荡鬼混。”第二个老板听后想了想,就说:“既然这样,你就把这三个人让给我吧!”三个人第二天来到这个公司报到。老板给他们分配工作:喜欢吹毛求疵的人,负责质量管理;害怕出事的人,让他负责安全保卫及保安系统的管理;整天在外闲荡的人,让他负责商品宣传,整天在外面跑来跑去。三个人不…  相似文献   

4.
正一我曾看过一则新闻:英国有家报社,向社会有奖征答"谁是最幸福的人",然后排出第一种最幸福的人,是一个妈妈给孩子洗完澡,怀抱着婴儿;第二种最幸福的人,是一个医生治好了病人并目送他远去;第三种最幸福的人,是一个孩子在海滩上筑起了沙堡。备选答案是,一个作家写完了著作的最后一个字,放下笔的那一瞬间。看完这则报道,那一瞬间,我真的像被子弹打中一样,感到  相似文献   

5.
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确实,语言是一柄双刃利剑,善用者能横扫千军、杀敌致果,拙运者则磕磕绊绊,因辞害意。而在这个世界上,你几乎找不到一个不希望别人给自己美好祝愿的人。且不说我们常常会忘记给别人一个真挚的祝愿,就是有这种想法,表达出来的话语也往往辞不达意,甚至会愿望与效果南辕北辙。由此可知,不仅批评人要讲艺术,恭维人也有艺术性。 恭维人要看情景。著名语言学家孟君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个四十多岁的副教授在除夕之夜对他说:“将来我写缅怀你的文章,我就……”在孟君先生明确表示不快后,他还是说“我说这话你又会不高兴了——以后我写回忆你的文章……”他每次这样说,孟君先生心里真的不高  相似文献   

6.
首先要向读者表示歉意,在上一期的漫画中有两个字印错了。一是第九幅小和尚说的“於一切法不悭吝”,误印为“放一切法……”这大约是现在这个於字已不太用的原故,二是第十幅胖和尚说:“……也不应向大根说小令退堕。”“误印为“说小令近堕。”这很可能是我写得太潦草之故,总的来说都是因为未最终仔细校阅,务请读者原谅。本期漫画真谛的内容,是小和尚以一个印度民间故事来启发胖和尚,这个小和尚是很有智慧的,希望他能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如果你们在哪里发现有三个和尚的故事,希望提供给我,谢谢!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衣服破烂,满身补丁的男孩,跑到摩天大楼工地向一位衣着华丽、口叼烟斗的建筑承包商请教:“我该怎么做,长大后才会跟你一样有钱?”这位高大强壮的承包商看了小家伙一眼,回答说:“有三个掘沟人,一个拄着铲子说,他将来一定要做老板;第二个抱怨时间太长,报酬低;第三个只是低头挖沟。  相似文献   

8.
《操纵世界经济的犹太人赚钱绝招》①一书在“42,犹太人的教育法——除自己之外不相信任何人”这一小节里写道:“这样重复欺骗了他三、四次,以后他也不敢相信我了,我的目的是要给他灌输一个观念: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信任的,连亲生的父亲也不例外,唯一可以信任的就是我自己!”  相似文献   

9.
禁口     
有4个人去找一位老和尚,希望他能收他们做徒弟。但老和尚说有一个条件:必须通过“禁口”的考验,测试方式就是从山洞的入口走到出口,如果一个字都没说,就算通过。于是那4个人手持蜡烛从山洞入口开始走,当他们快到出口的时候,吹来了一阵风,把走在第一位的烛火吹熄了。“啊。熄了。”第一位叹道。“师父不是叫我们不能说话吗?”第二位连忙提醒他。“叫你别说你又说。”第三位赶紧纠正。“还好。我没说。”第四位松口气道。禁口@江承骐  相似文献   

10.
故事一上帝来到人间,遇见三个人,分别问道:你到这个世界来为的是什么/第一个回答:我来这个世界是为了享受所有的生活。第二个回答:我来这个世界是为了承受一切痛苦。第三个回答:我来这个世界,既要承担生活给我的磨难,又要享受生活赐予我的幸福。上帝给前二人各打了)"分  相似文献   

11.
感悟人生     
在金钱与世界之间一个富人去拜访一位哲学家,请教他为什么自己有钱后变得越发狭隘自私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问:“向外看,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了外面世界的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银子。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世界了。”人们都知道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个著名的慈善家,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洛克菲勒也曾被薄薄的一层银子蒙住了双眼。洛克菲勒出身贫寒,创业初期勤…  相似文献   

12.
反常合道     
有这样一个传说:绍兴才子徐文长自幼聪明过人。一天,他和六位文人一起喝酒,这六个人事先商量好要捉弄他一下。桌上一共摆了六个菜,按年龄大小行酒令,酒令要说出一个典故,只要典故和桌上菜肴有关,就可以独享这盘菜,否则没菜吃。第一个人说:“姜太公钓鱼。”说罢就把桌上的一盘鱼端到自己面前。第二个人说:“时迁偷鸡。”于是将一盘鸡肉端走。第三个人说:“张飞卖肉。”话音刚落顺手将一碗猪肉拿去。第四个人说:“苏武牧羊。”把羊肉也拿走了。第五个人说:“朱元璋杀牛。”牛肉也就归了他。第六个人面对最后的一盘菜,说声“刘备…  相似文献   

13.
论时代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光远 《学海》2001,(3):9-14
经过许多年的观察与思考 ,特别是在对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中 ,我觉得应该认真研究“我们现在究竟正处在一个怎样的时代”的问题。我考虑了一下 ,认为世界百多年来经历了四个时代 :1 .从 2 0世纪初 (也许应该再提前到 1 9世纪末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是现代世界历史的第一个时代。2 .从俄国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是现代世界历史的第二个时代。3.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冷战时期 ,是现代世界历史的第三个时代。这三个时代都不是我想研究的时代。我想研究的是我们正处在的时代。它是现代世界历史的第四个时代。这第四个时代…  相似文献   

14.
一个叫威廉·约翰的青年请教培根,他说他虚荣、好斗、嫉妒心太强。他讨厌自己心中常常冒出邪恶之念,可又无法改变自己,怎么办?培根说:“孩子,你敢于坦率地道出这些,已表明你不是一个邪恶的人。其实,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是极善良或极邪恶,而是介于善良和邪恶之间。”约翰兴奋地问:“那么,我是一个很正常的人?”培根摇头:“我只是说你不是一个邪恶的人,你可以努力成为一个善良的人。”约翰有些丧气,他问:“善良有些什么特征?”培根告诉他,譬如,如果一个人对外邦人也能温和有礼,那么他就可以称作一个“世界的公民”———他的心与五洲四海是…  相似文献   

15.
教堂幽默     
《天风》2020,(2)
正奸像在动讲道时,牧师问信徒:"当有一天你躺在棺木里,你希望别人对你说什么?"第一个人说:"我希望别人说我是个顾家的人。"第二个人说:"我希望别人说我乐于助人。"第三个人说:"我希望别人说:'瞧,他好像在动!'"[提示]除了复活的大能临到,死了的人是不会再动了!  相似文献   

16.
善良的回馈     
在云南的少数民族聚集地,生活着智慧的哈尼族人。哈尼族有位著名的接骨医生,他的医术很高超,自配的接骨草药有着神奇的疗效。接骨医生的医术却并非祖传,而是一次善良之举,让他成为神医。有一年,他背着背篓去采药,在一处断崖旁没有抓牢,失足跌下了悬崖,好在悬崖不太陡,他只是摔断了一条胳膊。医生挣扎着起身,寻找带来  相似文献   

17.
一位秀才进京赶考,住在一家旅店里。考试前两天的晚上他做了3个梦:第一个梦是梦见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着伞:第三个梦是梦见跟心上人脱光了衣裳躺在一起背靠着背。这三个梦意味着什么,秀才摸不着头脑,第二天他便去找算命先生解梦。算命先生听完他诉说三个梦后一拍大腿对他说:“我看你还是打道回府吧,没有什么希望了。  相似文献   

18.
《天风》1998,(9)
经文 以赛亚书42:1ff “上主说:‘看哪,我的仆人,我扶持他,我拣选他,喜爱他。我以我的灵充满他;他要为万国带来正义。’” 在以色列人被掳的那段时期,圣经中像上面引用的章节那样的句子太多了。一言以蔽之,他们憧憬着未来的黄金时代,他们知道不久的将来,上帝要差遣一位弥赛亚来拯救他们。那时候,他们整个命运会不同了。 这是以色列人在被掳时代第三个觉醒(第一,独一的真神;第二,一套律法)是  相似文献   

19.
谁胜谁负     
星期天,小赵和小李进行象棋比赛,他们一共对奕了三盘棋,事后有人问他们战绩如何,小赵和小李作了如下回答: 小赵说:“第一盘我要和而他不肯和,所以没有和成。”小李说:“第二盘他没有赢。”小赵说:“第三盘他没有输,反正三  相似文献   

20.
换一种眼光     
有一个人对自己正住着的房子不满意,就在报纸上登出广告,要把房子卖给别人,自己另外再建一座。过了一段时间,他的一个朋友碰上他,关切地问:“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你出售房屋的广告,现在你的房子已经脱手了吗?”这人说:“噢,那则广告是房屋中介公司刊登的,可是现在我已经不想卖了。”“为什么?”朋友问他。“因为我看了中介公司对这幢房子的描写,觉得它正是我理想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