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早期胃癌内镜下切除的安全性取决于严格的术前分期、肿瘤直径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研究证实早期胃癌组织分型、肿瘤直径、淋巴结微转移与E1AF、MMP-7mRNA表达具有相关性,并使其具有侵袭转移的生物行为。根据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组织内E1AFmRNA、MMP-7mRNA表达选择治疗方式,以获取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探讨MMP-9和TIMP-1在胰腺癌癌细胞及间质的表达与胰腺癌分化程度、分期之间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9和TIMP-1在胰腺癌细胞及间质细胞的表达.MMP-9在胰腺癌细胞和间质组织中均有表达.TlMP-1主要表达在胰腺癌细胞中.MMP-9在胰腺癌间质细胞中的表达高于胰腺癌癌旁组织间质细胞,与胰腺癌的病理分级、分期呈正相关.结论认为MMP-9在胰腺癌间质细胞的表达可能参与胰腺癌的浸润和转移,对预后判断、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探讨MMP-9和TIMP—1在胰腺癌癌细胞及间质的表达与胰腺癌分化程度、分期之间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9和TIMP—1在胰腺癌细胞及间质细胞的表达。MMP-9在胰腺癌细胞和间质组织中均有表达。TIMP—1主要表达在胰腺癌细胞中。MMP-9在胰腺癌间质细胞中的表达高于胰腺癌癌旁组织间质细胞,与胰腺癌的病理分级、分期呈正相关。结论认为MMP-9在胰腺癌间质细胞的表达可能参与胰腺癌的浸润和转移,对预后判断、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神经迁移蛋白Slit2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并探讨两者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癌组织和36例癌旁组织中Slit2蛋白的表达水平及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Slit2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3%和16.7%。两者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53,P〈0.01);食道鳞状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MVD计数分别为(44.07±17.44)/mm^2,(25.26±7.91)/mm^2,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r=7.383,P〈0.01);Slit2表达阳性的肿瘤组织MVD明显大于Slit2阴性表达的肿瘤组织[(49.30±15.78)/mm^2对(34.44±17.06)/mm^2,P〈0.05)],Slit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MVD计数与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肿瘤组织中Slit2蛋白的表达与MVD计数呈正相关(r=0.683,P〈0.01)。结论认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lit2蛋白表达和MVD计数与其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是通过Slit2基因介导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实现的,Slit2是调节食管癌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5.
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神经迁移蛋白Slit2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并探讨两者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癌组织和36例癌旁组织中Slit2蛋白的表达水平及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Slit2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3%和16.7%。两者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53,P〈0.01);食道鳞状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MVD计数分别为(44.07±17.44)/mm^2,(25.26±7.91)/mm^2,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r=7.383,P〈0.01);Slit2表达阳性的肿瘤组织MVD明显大于Slit2阴性表达的肿瘤组织[(49.30±15.78)/mm^2对(34.44±17.06)/mm^2,P〈0.05)],Slit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MVD计数与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肿瘤组织中Slit2蛋白的表达与MVD计数呈正相关(r=0.683,P〈0.01)。结论认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lit2蛋白表达和MVD计数与其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是通过Slit2基因介导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实现的,Slit2是调节食管癌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6.
早期胃癌内镜下切除的安全性取决于严格的术前分期、肿瘤直径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研究证实早期胃癌组织分型、肿瘤直径、淋巴结微转移与E1AF、MMP-7mRNA表达具有相关性,并使其具有侵袭转移的生物行为.根据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组织内E1AFmRNA、MMp-7mRNA表达选择治疗方式,以获取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Livin蛋白在小细胞肺癌(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Caspase-3的关系,我们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Livin和Caspase-3在30例SCLC及癌旁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Livin在SCLC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大小无关。Caspase-3在SCLC组织中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Livin表达呈负相关。因此,Livin与Caspase-3的异常表达可能在SCLC癌变中起协调作用,并有望成为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Ⅰ-CAMs)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粘附分子,涉及细胞-细胞粘附。它在维护正常组织的稳定、介导炎症细胞的迁移及肿瘤转移等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研究发现在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患者中Ⅰ-CAMs高水平表达,并在血液循环中发现其可溶性分子。它们可能在恶性血液病的发生、转移、评估预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及抑制物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3(TIMP-3)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本文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86例结肠癌,40例结肠腺瘤和4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MMP-3和TIMP-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MMP-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3在正常结肠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结肠癌组织和结肠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组织中MMP-3和TIMP-3蛋白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器官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MMP-3与TIMP-3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TIMP-3和MMP-3表达程度及TIMP- 3/MMP-3可为结肠癌的浸润转移提供诊断依据,并为临床治疗结肠癌的浸润转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观察不同剂量丙酸睾丸酮对MCF-7荷瘤裸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和临床意义。构建MCF-7荷瘤裸鼠,再用不同浓度的丙酸睾丸酮(50mg/kg,400mg/kg)及化疗药物(表阿霉素)进行干预,比较各组实验鼠肿瘤的生长情况,并用微粒子发光法检测裸鼠血清睾丸酮的含量,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肿瘤中雄激素受体的表达。发现...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T1在40例骨肉瘤及20例骨软骨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MT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率(70%)明显高于骨软骨瘤(35%)(P〈0.05)。MT1的表达与骨肉瘤的Enneking分期、复发和转移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体积、Dahlin's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因此,MT1可作...  相似文献   

12.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IGFBP-6)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IGFBP-2及IGFBP-6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IGFBP-2及IGFBP-6蛋白的阳性表达及mRNA的表达量在三组组织中均存在异常表达情况,且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直肠癌组IGFBP-2、IGFBP-6的阳性表达在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存在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可以把二者作为结直肠癌诊断及预后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对比不同手术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收集我院自2008年10月到2012年12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6例,双盲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无头加压空心钉内固定,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12个月采用Jakim标准进行腕关节功能评定,同时对随访患者的腕关节功能进行临床评分.试验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0.45±5.14)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3.42±8.14)min(P<0.05),而试验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3.67±6.14)ml,少于对照组的(83.12±10.47)ml(P<0.05).术后随访试验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7.5%;对照组则为87.1% (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腕关节在功能、握力活动范围等方面评分存在显著差异,在疼痛评分上两组无明显差异.采用无头加压空心钉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以显著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提高腕关节功能而且在疗效上与传统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通过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血清肿瘤相关物质(TAM)水平,探讨血浆FIB在胃癌患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结果显示:胃癌患者较胃良性肿瘤、健康体检者的FIB、TAM水平高(P<0.05),后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B和TAM在胃癌中的水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关(P>0.05);FIB与TAM水平具有相关性(r=0.65,P<0.05).因此,血浆FIB水平有望成为胃癌患者有临床价值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探讨TSGF(tumor supplied group of factors肿瘤相关物质)检测在肿瘤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意义。用比色法测定恶性肿瘤患者、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查体者血清TSGF含量,用SPSS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是I期肿瘤患者TSGF阳性率66.67%和总阳性率75.67%之间统计学无明显差异;恶性肿瘤组阳性率(75.67%)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18.76%)和健康查体组(8.27%);特异性达84.57%;6种恶性肿瘤患者TSGF含量及阳性率无显著差异;恶性肿瘤治疗有效组TSGF阳性率(38.24%)明显低于治疗前(94.12%)。结论认为TSGF具有早期性、敏感性、特异性、广谱性。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替罗非班不同给药途径对糖尿病(DM)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及心肌灌注水平的影响,对149例DM合并急性STEMI患者进行研究,测定并比较经静脉(A组)、冠脉给药途径(B组)和无替罗非班(C组)的患者术前及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浓度、造影结果、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水平峰值及峰值时间、心电图变化。结果显示A、B两组术中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浓度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B组较A组降低更明显(P〈0.05),而C组未见明显变化(P〉0.05),A、B两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2h sumSTR、心肌酶及肌钙蛋白Ⅰ峰值及峰值时间的变化均优于C组(P〈0.05),且B组优于A组(P〈0.05)。因此,替罗非班可以降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浓度和改善心肌灌注水平,与静脉途径给药相比,经冠脉给药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探讨右旋柠烯(D-L)对癫痫幼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影响。利用尼氏染色及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匹罗卡品致癫痫的幼鼠经药物(左乙拉西坦、丙戊酸钠、D-L)治疗后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学变化和GFAP的表达。尼氏染色显示药物治疗后幼鼠海马胶质神经元脱失较未治疗的幼鼠明显减轻;海马GFAP免疫阳性细胞数在药物治疗后的幼鼠较未治疗幼鼠明显减少(P〈O.05)。幼鼠癫痫发作可能与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有关,D-L对发育期大鼠颞叶癫痫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及GFAP的表达似有抑制作用,推测D-L可能具有抗癫痫作用。  相似文献   

18.
塔斯基(Tarski)于1933年发表了他著名的真理定义,并相信该定义能够为其物理论的哲学立场服务;但费尔德(Field)批评说,塔斯基实际上所给出的真理定义并没能成功地达成这个目标。不过,费尔德同时也认为,一个部分奠基在塔斯基真理定义之上、并且是物理论者可以接受的化约性真理理论并非不可能。费尔德对于塔斯基真理定义的这些批评,在哲学家中曾经引起了许多意见不一的反应。本文的目的是想回答在这些讨论当中曾经被提出过的三个问题。首先,塔斯基实际上所给出的真理定义是不是一个物理论者可以接受的化约性定义?其次,费尔德所设想的那种可被物理论者所接受的化约性真理理论是否可能成功?最后,如果塔斯基实际上所给出的定义并不能符合物理论的化约目标,那么,一个物理论者是否便应该据此去反对塔斯基的真理定义?本文的最终结论是:这三个问题的正确答案都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