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注重思想阐发的王凌注《孙子》《隋书·经籍志》著录:“孙子兵法一卷,魏武、王凌集解。”此书已佚。王凌死于嘉平三年(252),其成书当在此前。《通志·艺文略》亦有著录,似此书在南宋初尚存。此书内容大体如何?曹注《孙子》内容已众所周知,王凌注《孙子》则所知者甚少,今据所见资料试做一粗略勾勒。孙星衍《孙子十家注序》说:疑《通典》“用曹公、王凌、孟氏诸古人注,故有‘王子曰’,即凌也。”笔者为此查阅了《通典》,发现其所引“王子”注虽如凤毛麟角,但仍可看出其注文较为通俗、注重思想阐发、善用比喻、语言也较洗…  相似文献   

2.
《孙子》是兵家传世至今的第一部兵经,它的深刻的军事思想,不仅示人以致胜之道,而且蕴含深刻的哲理。军事家们视《孙子》为“兵家必备”、“兵家必读”,哲学家们认为,《孙子》是一部杰出的军事哲学名著。本文试从《孙子》的价值论、认识论与方法论方面,探讨其军事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孙子十家注》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子十家注》考辨谢祥皓《孙子十家注》,又称《十家孙子会注》、《宋本十一家注孙子》、《孙子注解》、《孙子集注》等,它汇集了自魏武帝曹操至宋代梅尧臣等十一家对于《孙子》的注解。如果连同郑友贤的《十注遗说》,则包括了十二家注释者的见解。一则由于这些注解出...  相似文献   

4.
刘秀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其长期的经国治军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并形成了柔武制胜的军事思想特色。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刘秀柔武思想对《孙子》兵学理论发展的贡献:宽仁恤民,注重教化,发展了《孙子》的道胜思想;远交近攻,不战屈人,完美诠释《孙子》的全胜思想;以智克力,以谋胜敌,灵活运用《孙子》战术思想;"文吏典军","泛爱容众",补充完善《孙子》治军思想。  相似文献   

5.
孙子“知彼”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子“知彼”思想颜晓峰一、彼难知《孙子》中曾两次提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都把"知彼"列在首位。这样排列不是随意的,反映了孙子的军事认识论思想。把知彼摆在知己之前,既点明了在军事斗争中"知彼"的重要性质,也道出了在军事认识中"知彼"的困难程度。正因...  相似文献   

6.
《孙子十家注》考辨(续)谢祥皓四、关于孙星衍《孙子十家注》(一)孙星衍《序》与华以《叙录》究竟说明了什么?时至清代,对《十家注孙子》用力最大,而且也影响最深、流传最广的,就是孙星衍所刊《孙子十家注》了。其书最初刊于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封面题曰...  相似文献   

7.
古代中国与希腊、罗马皆有“兵学盛国”之称,作为其军事思想主要载体的军事著作,更是世界军事艺术宝库中的珍奇瑰宝。《孙子》是公认的中国兵学代表作,被誉为古希腊、罗马军事名著的则有《历史》、《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长征记》、》高卢战记》、《内战记》、《谋略》、》亚历山大远征记》、《论军事》等书。由于它们所产生的时代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大体相近,这就为我们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他们的差异之处,揭示东、西方军事理论不同发展道路的历史源头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广饶县位于黄河入海口东营市的南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孙武的故里,其著作《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军事名著,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精华,早已蜚声中外,名扬古今。孙子文化在孩子们心中深深扎下了根,我们带领学生们,深入开展了对孙子文化的探究,从孙子文化的审美意识和内涵着手,将孙子文化融入到美术教育教学中,为学生架起了美术与地方历史文化学习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正>举世闻名的《孙子兵法》(下文简称《孙子》),既是理论经典,又是应用之学。自古以来,《孙子》思想的应用与研究就包含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军事领域的创新实践,二是非军事领域的拓展渗透,二者均为孙子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全球性孙子热的兴起,《孙子》在非军事领域的应用研究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孙子思想应用拓展至政治外交、商业竞争、企业管理、体育竞技、教育教学、中医治病等各个领域,相关成果也不断累积。在上述各个行业和领域中,以兵法经营的实  相似文献   

10.
晁罡 《现代哲学》2003,(4):85-91
《十一家注孙子》汇集了自魏武帝曹操至北宋张预等11家对于《孙子》的注解。关于治国之道,孙子与儒家的思想多有相通之处,同时又各有侧重、各有特点。11位注家在注释《孙子》过程中,既阐发了孙子的原意,又融合了诸多儒家的思想观念,体现出“以儒释兵”、“兵儒整合”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虽早已有之,但《十一家注孙子》的形成无疑又加强了这种倾向,它对历史上儒兵家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管子和孙子的兵学思想是齐鲁兵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体现于《管子》和《孙子》书中。由于二人所处地位和历史环境不同,导致二者兵学思想在有很多共同点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之处。主要差别在于:管子战略论述取向为强国称霸,孙子战略论述取向为全胜保民;《管子》一书的主要内容是论述"统帅之学",《孙子》一书主要内容是论述"为将之道"。在战争几个重大要素上管子和孙子也存在若干差别。  相似文献   

12.
任力 《管子学刊》2014,(2):102-105
从“立于不败”、“掌握主动”、“夺取先机”、“奇正并用”、“集中兵力”、“达成突然性”等六个方面系统概括和论述了孙子作战理论中提出的作战原则,并与毛泽东军事理论和西方经典军事理论相比较和印证,以探讨孙子作战理论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揭示其中蕴含的精髓要旨。  相似文献   

13.
《孙子》,也叫《孙子兵法》,是我国春秋时代著名军事家孙武编写的。近代,《孙子》一书流传国外,已经有英、法、德、日、俄、捷各种文字的译本。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发明,诸如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作为“硬科学”而促进世界近代文明,没有火药就不能摧毁封建割据,也就不能有近代的资产阶级集权,没有指南针就不能发现新大陆,没有印刷术就不能有近代的文化传播,而《孙子兵法》则具有更普遍的意义,它以“软科学”的形式影响着世界。现在,日本和美国正在出现一股研究《孙子兵法》的热潮,把《孙子兵法》的原理贯穿到各个行业中去。日本企业家大桥武夫所  相似文献   

14.
《孙子》对周朝兵学的批判与继承刘庆周朝兵学是《孙子》问世之前长期统治华夏战争舞台的主导性军事学说,也是到目前为止所知中国古代最早的比较成熟的兵学理论。据史籍载,周朝建立后,曾设有处理日常军事事务的专职武官“司马”,同时形成了规定如何行军打仗的“司马之...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经学史尤其是魏晋《论语》注释史上,江熙《论语集解》有着重要的地位。从经学史的角度说,何晏《论语集解》与江熙《论语集解》相比,前者主要为汉注的精粹集合,后者是两晋《论语》注的总结与汇集。它是在参考卫瓘、李充、孙绰与范宁等晋人《论语》注的基础上,根据己意筛选、编撰而成的。由于上述晋注在南朝时便大都散佚,因而江熙《论语集解》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而就其中的江氏注文及其思想而言,江注充分体现了东晋的解经特色:不仅凸显了江熙个人作为东晋中后期经学家的儒学立场,而且透射出魏晋玄学思潮在《论语》诠释上的某些特点,其思想价值更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6.
对于孙子及其兵法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成为军事、政治、经济、外交、体育等各个领域共同的热点课题。然而,全面、系统地评述孙子及其兵法的专著却不多见。最近读到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杨善群先生的新著《孙子评传》不觉耳目为之一新。《孙子评传》评述的是孙武、孙膑和司马穰苴的生平事  相似文献   

17.
金景芳先生说:“《孙子》十三篇之作,毋宁说就是以‘将’为对象来作的。”(金景芳《<孙子>十三篇略说》《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3期)“将”虽只是军事领域的领导者,但就其作为军队这样一个典型社会组织的领导者而言,孙子的将帅观也必然对于社会其它各领域的领导者,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本文仅就孙子所述领导者的基本素质系统试作剖析。  相似文献   

18.
孙子作为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他的著名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从战争问题、军队问题,论及作战的战略和战术,具有丰富的战略思想。在市场是战场、商战如兵战的今天,这部军事著作受到了中外企业界、商界的普遍重视。孙子所运用的  相似文献   

19.
《投笔肤谈》虽然是效仿《孙子》体例而作,但在具体内容上不仅有自己独立完整的体系,而且在诸多方面丰富与发展了孙子的兵学思想,如对孙子仁爱思想与先胜思想的提升与深化、对孙子攻守思想的整合思路、对孙子情报思想本质的深刻揭示、对孙子作战理论和兵学原则的具体化与实用化、对孙子借力思想内涵的有效拓展等等,甚至于部分观点超越孙子论兵之范畴而自成一家之言,它对中国兵学理论的杰出贡献是不容忽略的。  相似文献   

20.
《管子》中有关军事思想的论述是较丰富、精彩的。可以说是继《孙子》之后,在中国古代军事科学的园地里开放出的又一朵绚丽之花。长期以来,学者们对《管子》的政治、经济、哲学思想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对《管子》中丰富的军事思想遗产至今还没有引起重视,本文试图在这一方面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