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父亲文化不高,平时也不大爱说话,可是他却对汉字很感兴趣,经常给一些汉字加上自己的独特见解。那年,我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父亲在家里准备了一桌子酒菜,要和我喝上几杯。父亲向来不能喝酒,可那天他却喝了很多,脸红如关公,话也多了起来。他对我说:"现在,你长大成人了,在今后的道路上,你要明白,人这一生  相似文献   

2.
际与口才 我们常常羡慕一些人,这些人的人缘好,他们给人们带来的总是欢笑和愉快。可是有些人却相反,这些人总是显得形影相吊,落落寡合,人们都不愿意同他们打交道。 你的人缘怎么样?请试着回答下面15个由心理学家提出的问题。 1你最近一次交朋友,是因为: a.你发现这些朋友令人愉快、高兴:b.他们喜欢你;c.你认为不得不结交。 2.当你度假时,你是否: a.通常很容易就交到了朋友;b.喜欢独自一个人消磨时间;c.希望交到朋友,可是发现难以做到。 3.你已经与朋友约会,可是你却疲惫不堪,这时你会: a.不赴约了,…  相似文献   

3.
智慧语丝     
正今天,就是你从今往后最年轻的一天。你再也过不着昨天了,明天的你就比今天老了,后天呢,你又比明天老了……——张丽钧自行车的两个轮子,相邻而不相依,却可以走向同一个目标;人的两只眼睛,也是相邻而不相依,却看得清同一个东西。——贾宝泉天上有那么多星星,没有那个陪你看星星的人,天空还  相似文献   

4.
知识和能力固然重要,也是人在职场上赖以生存的根本。但如果两人的能力相当,而你却比对手的容貌丑得多,往往在面对同一个职位竞争时,你竟屡屡遭受失败或歧视?抑或你有一副好容貌,使你的求职如虎添翼顺利无比?下面三个女孩的故事,或许能引起你的共鸣和同感。  相似文献   

5.
所谓成功     
所谓成功就是,当你不需要名的时候,名却铺天盖地而来。伙前你想认识而又不认识你的人已经认识你了,现在你不认识也不想认识的人也认识你了.你在台上讲话的时候有人鼓掌了,你说一些连你自己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的时候也有人喝彩了。以至于你必须乔装打扮一番才能出行.要不,别人会找你签名,直至你签名签得手疼,为此可能还会影响交通。你想找昔日老友话旧,可等待你的却是摄像机、闪光灯。最终你会认为这名给你带来的仅仅是行动不便,自由缺乏。[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旅途闲话     
甲:我是《佛教文化》的老读者,这几年来在商品大潮冲击下每当我产生困惑烦闷时,常常燃一柱悠悠兰香,让《佛教文化》伴我灯下静坐。我不敢说自己增长了菩提智慧,但确实驱除了烦躁感到了清凉。乙:谢谢你,我相信这正是《佛教文化》同仁们的希望。甲:但是我也产生了另一种困惑。乙:嗅!那是什么?甲:我觉得在烦躁情绪日益消失的同时,我的激情也似乎减弱了。乙:这又是怎么回事?甲:上一期《佛教文化》菩提一叶栏目中说到名、利仅能使人产生一时的满足感,那只是一种短暂的感受,我觉得很对。原来我看到一些人并不做好事却得名得利,…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都有需求,每个人都试图以自己为圆心去评价别人,一旦需求不能被满足,就有飞短流长衍生。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尊重,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人当面恭谦礼让,背后却暗箭伤人。所以说,世上绝对没有单单受人非难或单单受人赞美的人,过去不曾有过,现在不会有,将来也不可能产生。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一个人该如何去面对他人的非议,如何才能不活在他人的眼中口中。纷繁芜杂的尘世,就算你  相似文献   

8.
快乐是幸福生活的核心和精髓,人人都渴望快乐,都希望天天有个好心情。但生活中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你认真工作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你的工作调动,眼看就要成功却前功尽弃;你的职称眼看到手,却因为意外而泡汤;你的孩子学习不好,让你十分恼火;你的家庭总是因为一些小事而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你做了好事,人们却认为你是在讨好别人。总之,你每天都可能碰到让你烦心、揪心的事。因而总有些人常常感到烦恼、压抑、枯燥、无聊,整天闷闷不乐,有的甚至患了抑郁症。故有人仰脸问苍天:“快乐在哪里?”我替苍天回答:“快乐就在你心中。”  相似文献   

9.
倾其所能,凭一己之力帮助过你的人,是你永远需要感恩的人。哪怕是一句话,一个温暖的眼神,还是他送给你的那一滴水。要永远懂得,这一滴水也许是他仅有的,仅能够做到的。要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尽管有些人富有汪洋,却连一滴水都不会付出,甚至贪婪地把别人仅有的一滴水也要据为己有,坐拥金山却狠心地偏要看别人的凄苦。须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守财者都不仗义,吝啬者都是自私的。  相似文献   

10.
亲爱的女儿:今天是你20岁的生日,继你爸爸上周出差,今天我也要出差,我把这封信留在生日蛋糕旁,这样你一回家就可以先读它了。你上月整整一个月没有回家,却来了封信,你在信上说:妈妈,究竟什么是爱情?你是大学生,你们这一代人有些不屑于向我们这一代人请教  相似文献   

11.
如果你正在找工作,你可能很着急、很焦虑,抑或很紧张;你也会有很多顾虑,犹豫不决,不敢行动……现在的求职,也有一些书告诉你应该怎么做,却忘了如果你整天恐惧不可终日,怕字当头,其实你什么也做不了,因此,认识害怕心理,找到解决恐惧心理的办法很重要。——你怕什么?在找工作过程中,很多人都会怕,那么,你会怕什么?害怕承认自己的现实  相似文献   

12.
正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但如今职场中却总有一些人在抱怨命运的不公。其实,掌握你职场命运的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有一位做房地产生意的企业家正在工地上亲自督导一幢摩天大楼的建设工作。此时工地旁边有个衣衫褴褛的小孩儿,他小心翼翼地走到这位衣着光鲜的企业家身旁,问到:"我  相似文献   

13.
现实生活中,我们遗憾地发现一些人,尤其是那些初涉世事的年轻人,在一些非正式场合可以说得天花乱坠,一旦遇到开会、聚会以及庆典这些正式隆重的场合,却畏首缩尾不敢大胆发言,有的甚至胆怯到不知道如何开口说话。即使你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光芒四射,可你因为腼腆胆怯,不知如何开口说话,让别人怎么发现你这颗“珠宝”呢?不过,你也别灰心丧气,尝试着按以下方式做做看,说不定会对你有所裨益。在名言上切入,说出你的睿智练达有一定谈话经验的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如果在我们的谈话中,适时适当地引用一些名人名言,不仅显示了你的知识渊博,而且还可…  相似文献   

14.
训练记忆     
科学家按不同种类把记忆分为长期记忆、短期记忆和中期记忆几类。童年生活中的一些片断直至最小的细节人们都能记得很清楚;你问自己亲近的人,父母、爷爷和奶奶,他们会对你谈起几十年前的一些起事;童年时强记的乘法口诀永远留在记忆中。这就是长期记忆.你看了一部电影,读了一本书,但是过了很短一段时间,你就会把这部电影、这本书的内容志得一于二净.人家介绍你同某人认识,而你在重新和他见面时,却怎么也记不起他的名字。这是短期记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多次重复需要记住的东西。如“严寒和太阳——天气晴朗”……但是更好、更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一位朋友诗写得非常漂亮,在全国各地的诗刊发表了相当数量的作品,在这座城市,也算半个社会知名人士了,但圈子里的人却纷纷与他断交。他们最不能容忍的一点是此君待人没有半点诚意,时刻想着欺骗别人,比如明明是他有愧于人,却要在其他朋友面前散布中伤别人的言辞,好象是别人有负于他;再比如明明是他想从你腰包里掏钱,却要借助某个冠冕堂皇的名义,比如办诗报什么的……一句话,与他打交道,你时刻都要提心吊胆。 这位朋友也许并不缺乏照亮别人的能力,然而,他却把惟一的一束光对准了自己,只是把黑暗给予  相似文献   

16.
牧者的软弱     
李世峥 《天风》2008,(20):30-31
曾听一位牧师讲过这样一件事:他在医院看病时,遇到一位信主不久的肢体,问牧师:“你在这里探访吗?”牧师答道:“不是,是我自己看病。”那位肢体惊讶地说:“啊?牧师你怎么会生病?”这件事听起来让人有些哭笑不得,但现实中类似的情况却不在少数。虽然大多数人不会认为牧者就不可能生病,但对很多人而言.却忽略了牧者也有软弱,也需要代祷的这个事实。  相似文献   

17.
思维絮语     
指责和挑剔真是很容易的事,但你却很难不让别人也来指责和挑剔你自己。人就是这样浑身充满伤口。想得透了使人不致肤浅,想 得开了使人不致狭隘,但人们往往能够做到深刻却难以做到豁达。由此可以证明后者实在是一种高深的极致。有时候清晰是一种美,有时候模糊是一种美。这时,人需要一份安闲的消极,别把这模糊破坏掉。也许此时 你有遗憾,但如果不这样,你会有怨恨。反手取于刃,伤害的是自己。一个成年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打倒一个儿童,这个儿童长大后亦可轻而易举地打倒当年的成人。在这里,强有力的不是体力,而是时间。人在童年总是努…  相似文献   

18.
每一次用力     
正人生的每一次用力,都会是一场灾难。譬如,你用力于一个人,用力于一件事,就会因为这个人这件事而受到伤害。后来,这件事烟消云散了,这个人也消逝于江湖,但你依然活在过往的生活中,难以走出来。因为用情太浓,用心太深,所有的专注,成了回忆的疼痛;所有的热烈,成了人生的阴影。其实,若干年之后,你发现,那件事并不重要,那个人其实也并不重要。可是,那一刻,你却义无反顾,倾尽全部。  相似文献   

19.
<正>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你从睡梦中醒来,感觉头脑清楚,精力充沛,于是神清气爽地开始了新的一天;到了下午,你觉得有些困倦,感到自己的注意力不再集中,开始走神、做白日梦,自我控制能力也下降了。但你可能发现,有些人在一天中的状态恰恰与你相反:上午萎靡不振,到了下午或晚上,却变得精神抖擞,迸发出更好的工作状态。你还可能发现,在自己身心俱疲、精神不振的傍晚,却时常有灵感闪现,出现更多创造性的想法。为什么不同的人在一天中的状态不同呢?为什么同一个人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又有不同的思维状态呢?  相似文献   

20.
很多人在踏入工作岗位之前,总是心高气盛,自我感觉良好,也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可是在社会上一闯荡,却发现满不是那么一回事。你越摆谱,越没有人理你;你越自我感觉良好,越总是到处碰壁。人啊,越是被盲目自信蒙蔽了双眼,越是容易跌入失败的深渊。而此时如果看低自己一眼,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