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曲跃厚 《哲学动态》2001,(12):30-34
过程神学是一种哲学神学 ,其主题是上帝论。过程神学起源于 2 0世纪 2 0年代中期怀特海在哈佛大学讲授哲学的时期 ,经 30— 50年代哈茨霍恩和芝加哥学派 ,特别是 70年代以后科布和格里芬的发展 ,迄今已成为在西方颇有影响的一个神学流派。但中国的过程神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一、国内过程神学研究的现状中国的西方宗教神学研究可以从不同角度考察。从教派的角度 ,可以划分为天主教神学、新教神学、东正教神学和犹太教神学 ;从和传统神学的关系的角度 ,可以划分为正统派神学、新正统派神学和自由派神学 ;从其神学特征的角度 ,可以划分为希…  相似文献   

2.
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英国著名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1925年自英国伦敦大学退休后来到美国哈佛大学任哲学教授,开始了其学术生涯中又一个辉煌的时期。他的主要哲学著作《科学与现代世界》(1926年)、《形成中的宗教》(1926年)、《过程与实在》(1929年)、《理性的功能》(1929年)、《观念的历险》(1933年)、《思想方式》(1938年)等,都是在美国完成的。怀特海哲学又称机体哲学、过程哲学,它以其原创性、深邃性、兼容性、超越性堪称当代西方哲学中的一块瑰宝,对当代西方哲学发展的后现代走向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但是长期以来,怀特海哲学在我国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成果也寥寥无几。近年来,随着后现代哲学特别是建设性后现代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建设性后现代哲学重要源头之一的怀特海哲学也日益为我国学者所关注。为了进一步推进国内的怀特海哲学研究,我们选译了他的部分重要论述,并且介绍了怀特海哲学的一些主要概念,目的在于引起学者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另外,我们认为,当代著名后现代思想家、美国克莱尔蒙特大学过程研究中心主任J.B.科布(John B.Cobb,Jr.1925-)教授的两篇论文对我们了解怀特海哲学的当代意义,特别是它和当代中国的相关性,也是颇  相似文献   

3.
受怀特海宗教哲学的影响,谢扶雅转向个人内在的宗教体验和沉思,逐渐形成自己的宗教思想。谢扶雅的宗教思想,大体可分为"宗教的哲学反省"与"神学思想的综合创新"两个阶段。1926-1946是"由社会倾向而至个独沉思"时期,此即"宗教的哲学反省"阶段,他对宗教的本质、演进及理性化等问题的思考,其中可见怀特海宗教哲学的清晰烙印。1946年之后的阶段是"由沉思而更至综合"时期,此即"综合创新阶段",他把中国传统的"中和思想"与怀特海的"过程上帝观"相互融会而形成"中和神学",这是中国基督教本土化的代表理论之一。就上帝观来说,谢扶雅与怀特海之间有很大的相契性。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批判思想,实质上是19世纪以来越来越鲜明的世俗化过程中反叛宗教神学的一种极端形式。不能从唯物主义世界观直接推出信仰层面的无神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以及唯物史观形成,同时也是对无神论的明确的扬弃。马克思对宗教持激进的批判与否定态度,至于把这样的态度解读为宗教精神的再度复活,其实是引伸开来的思想,同马克思本人的宗教批判思想无关。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从宗教产生的经济与政治关系入手展开对宗教及其社会现象的意识形态批判,也是一种宗教社会学。马克思的社会概念以及社会主义,意在通过从哲学到共产主义实践的转变成为无神论时代社会共同体的新的信仰,但涂尔干与韦伯则以不同的的方式证明了现代性社会的信仰及其认同依然是诉诸于宗教理解方式。如何面对现代世界宗教现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是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思想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1929~2004)是当代西方著名的哲学家、社会理论家,他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涉及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宗教神学等,他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哈贝马斯虽然涉猎广泛,但他主要提出的是一种哲学思想。虽然在他的哲学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宗教神学思想,但却一直没有得到哲学界和宗教学界应有的重视和研究。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从哈贝马斯整个哲学的主流旨趣上看,哈贝马斯不仅不把宗教神学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他本人也没有写过一部真正的宗教神学方面的著作。即使哈贝…  相似文献   

6.
许多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已显示,当代资本主义思想形态越来越具有宗教性质,俨然成了当代人的宗教,因此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采取一种神学批判的进路变得极富挑战。在《资本论》,马克思把"市场体系"基本上看作是一个"宗教体系",认为基督教是最适合作为一种商品生产体系的一种宗教形式,他深刻地理解到金钱与宗教、资本主义与末世论愿景之间的深刻关系,这意味着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可以探取一种神学批判的。本文即是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置于与传统宗教社会学不同的进路,以神学批判的进路揭示马克思的批判不仅是历史的,也是哲学的,更是神学的。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关于《加强宗教问题的研究》的重要批示,从国际战略角度提出研究宗教问题的重要性。任继愈将毛主席的批示精神概括为"研究宗教,批判神学",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奠基者。坚持这一学术范式对于当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近些年来,宗教研究领域提出的"学术神学"范式,形成对"批判神学"学术范式的挑战。某些号称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学者,绝口不提科学无神论。这是一种危险的倾向。科学无神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最底层的基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科学无神论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占有重要地位。加强科学无神论学科建设,是抵御境外宗教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富瑜 《宗教学研究》2016,(3):210-216
弗朗西斯·克鲁尼是20世纪后期美国天主教比较神学的重要代表。他提出通过向非基督宗教传统学习重构基督教神学并身体力行多年从事耶印比较神学,成为宗教间对话的先行者和20世纪比较神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宗教多元性与现代性共存的今天,他所倡导的比较神学在国际宗教学界越来越引人注目。他的比较神学文本互读理论既是对传统基督教神学的重新解读,也是梵二会议后基督教神学家与非基督宗教展开文本型内部对话的实践成果。对克鲁尼比较神学思想的分析为汉语学界提供宗教间对话和经典文本互读的有效启示。  相似文献   

9.
黎新农 《天风》2003,(4):36-43
中国教会正在进行的“神学思想建设”既需要圣经的支持,也需要神学的思考。鉴于教会多从“救赎神学”思考问题,故本文特从圣经出发,对“创造神学”源流作一点探索。希望能从创造神学角度理解神学思想建设,积极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本文所观察和分析的有关“创造”的经文材料,是犹太宗教思想史的宝贵材料,更是基督徒释经和进行神学思考不可或缺的最重要“文本”。而基督宗教思想史上对“创造神学”的反思,则为中国基督徒今日从“创造神学”角度探索“神学思想建设”之路提供助益。本文提供“创造神学”思想“文本”的另一重要目的,是试图从创造神学层面理解“文化”,为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相适应相融会提供一点神学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中央提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既是党和政府对我国宗教提出的要求,也是我国宗教自身发展的要求。基督教要坚持好中国化方向,在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实现中国化的目标,应当将神学思想的中国化放在首要位置,把中国化的注意力和资源聚焦到神学思想建设上来。  相似文献   

11.
霍布斯是英国卓越的思想家,他在其代表作《利维坦》一书中全面表达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伦理思想以及教会与国家、神学与哲学之间关系的讨论。综观霍布斯的全部理论,其无神论思想和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对西欧各国进步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试通过对宗教神学本质的揭露和批判、神学与政治、宗教与哲学、宗教与社会秩序构建等四个方面对霍布斯宗教神学的基本精神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对卡尔·巴特神学产生过影响,推动了巴特神学政治的形成和发展,凸显在其反对20世纪以来的资本主义危机和追求宗教社会主义的政治理想。具体而言,一是巴特从神学政治范畴上吸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常年将牧师的工作服务于工人阶级和贫困人群;二是从神学政治方法上模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工人向资本家争取权益而斗争;三是从神学政治理想上借鉴马克思主义革命世界观,推动认信教会反对纳粹主义和希特勒的独裁,为教会和信徒争取自由而战。马克思主义对巴特神学的深刻影响启迪我们:一是要扩大和深化与基督教神学特别是巴特神学的对话交流,使世界宗教界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强大的思想力量和团结力量;二是要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来指导中国宗教工作,要服务于人民群众、时代需要和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3.
闻骏 《宗教学研究》2023,(2):168-172
诸多迹象表明,费尔巴哈宗教哲学思想的形成不仅与对黑格尔思辨神学的批判紧密相关,而且也同施莱尔马赫的情感神学具有内在的关联。从个人学术经历上看,费尔巴哈本人公开承认其当年曾跟随施莱尔马赫学习神学的学术历程。从思想实质内容上看,曾经支撑起施莱尔马赫情感神学的最基本概念——“直观”“情感”和“依赖”,在费尔巴哈的宗教思想中获得某种意义上的“崭新”处理与理论“重现”。因此,二者宗教思想之间的这种隐秘关联也同样是理解和研究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宗教哲学与宗教批判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思想维度。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03,(5):4-5
解放初,吴耀宗先生发起三自革新运动,后称之为三自爱国运动,至今已有50年。它始终坚持基督教在中国应是中国人自己的基督教,即自己的宗教。回顾这50年,三自爱国运动主要强调在政治上和教会组织上的独立,很少有人提出要在神学思想上独立自主。直到四、五年前,中国基督教感到在神学思想上也非独立不可,于是提出了神学思想建设。 神学思想建设是思想过程,不可能发展得很快。但在这五年  相似文献   

15.
1980年以"东西方宗教的相遇"为主题的国际会议在美国夏威夷大学举行,以此为契机,东西宗教交流学会于1982年在京都成立。该学会始终秉承着一种探求精神,即共同致力于探求可以让佛教与基督教同时成立的理论依据。因此,可以说泷泽克己的"以马内利哲学"、八木诚一的神学思想、京都学派的思想一直是学会整体的思想基础。本学会的共同语言并非单一的佛教教义或基督教神学语言,而是一种宗教哲学。此外,在召开国际学术会议方面,东西宗教交流学会也曾在美国佛教基督教学会国际大会上设立分会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心性本觉的修养论——禅宗伦理研究之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禅宗作为宗教也是一种神学世界观,可是它在本体论方面并没有多大的建树,其“万法尽在自性”的本体论命题的表述,所采用的完全是僧侣主义、神秘主义的独断论方法。应当承认,在对本体和现象的抽象思辨分析上,禅宗远不如唯识宗、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需要党和政府积极引导,也需要宗教界自身不断努力,支持宗教界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1998年,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正式启动。几年来,中国基督教举行过几次全国性的研讨会,确定了神学思想建设的基本方向和重要原则,在一些重要的神学观点上形成共识。神学思想建设,是三自运动的深化和发展,既关系到基督教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更好地维护、诠释基督教的基本信仰,也关系到如何使中国教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基督教的神学思想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调整。本刊特邀基督教界五位人士就神学思想建设发表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怀特海哲学及其当代意义怀特海过程哲学观概要〔英)A.N.怀特海(l)怀特海哲学若干术语简释曲跃厚(1)怀特海思想与当代中国的相关性 〔美〕J.B.科布(l)怀特海哲学和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 〔美〕J.B.科布(l)当代美国实用主义戴有人类面孔的实在论〔美〕H.普特南(l)普特南与相对主义的威胁〔美)R.罗蒂(l)普特南与罗蒂的对话:实在论能给我们 留下些什么?陈亚军(l)“是本身”与“上帝是”—“是”的存 在涵义探寻王路(l)书评从形式逻辑到先验逻辑张廷国(l)谈学论译关于建立翻译学的问题梁志学(l)学术争鸣“真”能代替“真理”吗”张桂权(l)学术…  相似文献   

19.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种思想、一种理论,要保持其蓬勃生机和持久活力,都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宗教思想也不例外。在新的时空环境下,宗教思想的与时俱进,不仅是宗教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途径。宗教思想的与时俱进,不是指宗教信仰和基本教义的改变,而是指对宗教基本教义的阐释要顺应时代的变迁,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基督教开展的神学思想建设和伊斯兰教开展的“解经”工作,就是这方面的有益探索。本期,我们约请了五大宗教的有关人士,就“宗教思想为什么要与时俱进”的问题进行笔谈,相信会让读者朋友开卷有益。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宗教简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入本世纪80、90年代以来,随着非线性系统科学的发展,一些原有的自然科学理论的局限性日益被发现,于是,自然科学之间的争论多了起来,对已有科学的批评多了起来,同时,各种各样的所谓新的思想体系也多了起来。名燥一时的后现代宗教便是其中之一。后现代宗教的代表主要是一些著名的宗教学者,如后现代宗教的倡导者、美国克莱蒙特神学院和克莱蒙特研究生院宗教哲学教授、现任圣巴巴拉“后现代研究中心”主任和“过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的大卫·雷·格里芬,美国佐治亚大学哲学系主任弗雷德里克·弗雷,美国克莱蒙特神学学校和克莱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