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什么是卢卡奇的总体性原则呢?这得从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谈起。卢卡奇说:“让我们为了论证而假定:现代的研究彻底驳斥了马克思的每个个别命题,即使这点得到了证明,每一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这一科学发现而不考虑马克思的全部命题,同时又一点也不必抛弃他的正统性。所以,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指对马克思研究成果的非批判接受,它既不是对这本书或那本书的‘信仰’,也不是对一本‘神圣的’书的注释;相反,正统性唯一指的是方法。”(《历史  相似文献   

2.
郭为 《天风》2017,(3):53-53
《时代勇者》是一本谈论“勇气”的书,确切地说,这本书是写给那些愿意过得胜生活的弟兄的一本书:帮助男人恢复和塑造神创造原初的男人气质。当然,这也是为每一个愿意为主勇敢刚强之人所预备的一本好书。  相似文献   

3.
人的自然性是否人的本质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我认为,人之为人,不仅在于它的社会性,而且在于它的自然性。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基本观点之一。它深刻地包含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之中。在集中阐述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经典文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劳动异化出发,全面揭示了人的本质的异化,即不仅揭示了人的社会本质的异化,而且揭示了人的自然本质的异化。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与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者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中异化问题的讨论,一般总是围绕着社会主义中能否出现异化这个问题。马克思的“正统”解释者否认这种可能性,他们认为,根据异化的定义,只有在资本主义下(或者更广泛地说,只有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制度下)才有异化现象。反对这些“正统派”的人们则指出社会主义中出现的种种不可否认的事实,这些事实如果我们不愿称之为“异化”,也可代之以别的名称,但这些社会现实却是不能抹杀的。这确是一场典型的关于词义的争论,虽然如此,因为我们已经同那些冒充的正统派与假教条主义者(他们并非象时常错误地认为的那样,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变为教条,而是干脆拒绝它,打着“正统派”的幌子当作真正偏离马克思主义的烟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战,我们将不得不研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则要说:家家有本当念的经——圣经。念了这经,我们就明白人生的意义;念了这经,我们就知道婚姻和家庭是怎么回事;念了这经,许多难念的经就变成易念的经。一、圣经是一本家书 旧约主要是写给以色列家的书,教导这个家庭的人知道他们的神和祖宗是谁,要他们信守与神立下的约。新约主要是写给“神的家”(提前3:15)——教会,要教会明白神的旨意。总的说,圣经是一本家  相似文献   

6.
然而,我并不打算谎称,书中的所有观点无一例外都是错误的。例如,在第一篇论文的引言中,我为正统马克思主义下了一个定义,现在我认为,这个定义不仅在客观上是正确的,而且恰恰在作为马克思主义复兴前夜的今天,它能够产生一种重要影响。我指的是这样一段话:“让我们假定,现代研究已经一劳永逸地证明,马克思的每一个别命题都是错误的。即便如此,每一位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旧可以无保留地接受所有这些现代结论,并因此抛弃马克思的任何一个单独命题。而且,在  相似文献   

7.
关于马克思主义之前的异化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前关于异化问题的讨论中,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之前的异化理论,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这种探讨有助于我们认识今天种种异化理论的思想根源,在特定意义上,也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的异化观点。但是,为了能够把握历史上不同形态的异化理论,必须对于异化的本质有一个比较全面和比较具体的理解。因此,在正文之前,有必要简述一下本文关于异化本质的基本观点。 首先,异化是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是人的社会本质的表现,而不是人的自然本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异化理论中的“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经问世,就立刻引起了马克思主义学界的广泛重视,特别是其中关于异化问题的论述更是直接促成了一场持续不断的、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中人道主义思想的研究热潮。在这场人道主义的热潮中,有两种观点比较具有代表性: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凸显了他对人的个性与自由的重视与关注;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是从构成人性的一般观念即“类本质”出发论述异化概念的。在这里,本文将主要立足于后一种视角,以人的类本质、人的类存在、存在与本质之间的关系这三个方面作为基本的线索,概括地考察异化理论所包含的关于“人”…  相似文献   

9.
要有知识,就得参加实践以前我对那些心灵手巧办法多的人,打心眼里羡慕,特别是看到他们的革新成果,“眼热”极了。可是总觉得人家是“天生的聪明”或读过很多“厚本书”,象我这样一个没念过多少书的人,自然难以做到。因此我这也不敢碰,那也不敢想,没有搞出什么革新成果来。学习毛主席著作以后,  相似文献   

10.
多看了一眼     
有一回,一位老人对我讲:“我年轻时自以为了不起。那时我打算写本书,为了在书中加进点‘地方色彩’,就利用假期出去寻找。我要去那些穷困潦倒、懒懒散散混日子的人们当中找一个主人公,我相信  相似文献   

11.
这本书是我近四十年前开始写的,因为事务冗忙,时作时辍。原来计划,除现在书中的五章外,还有三章是有关中国与外国佛教关系史的,因佛教协会已有这方面资料的编辑和著作,所以不重复了。我写成第一章后,曾以《楞严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句话中提出“饮水”二字作为笔名,陆续在《现代佛学》杂志上发表。有一位朋友问我:“你为什么用这样一个小题目?”我说:“我喜欢‘小题大做’,而不愿‘大题小作’,更害怕有题空做。”这本书名很合我的心意。几年前,一位青年僧人用日文翻译这本书,我应他的要求写《序》时,曾记下与本书有关的一件事:一九五…  相似文献   

12.
一个搞文学创作的人,为一本颇带专门性的军人伦理学普及著作写序,说起来似乎有点不大合适,甚至有些不伦不类。然而,我还是写了,而且是热情地写了;虽然我自知这热情写下的未必能激起读者的热情。 门外谈文,一个理论的外行来介绍一本理论书,自有我这样做的缘由。首先,我喜欢这本书;  相似文献   

13.
圣经和我     
孙秀康 《天风》2018,(12):28-29
2001年初,我刚刚来到上海工作,住在租的房子里。床头柜的抽屉里有一本很小的黑皮书,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小字,我也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总之就觉得这本书不是普通的书。但当时我既没多看也没多想,后来也没有理会过它。2012年一个夏日的傍晚,我在下班之余去了一家书店,在数不胜数的书籍中我拿起了一本书,偶尔翻到一页,上面写着:“许多流行书籍、电影和讲座都会告诉你——可以借着自我反省寻获人生的意义,但事实并非如此。人是为神所造,必须要以造你的神为起点,只有从神那里才能找到人生的意义。”这段话吸引了我,于是我买下了这本书,也就是这本书让我第一次走进了教堂。  相似文献   

14.
很早以前马克思主义者就争论这样一个问题:是否可以把人的哲学当作马克思主义中一个比较独立的哲学探索领域而加以研究?在战后的波兰马克思主义历史中,这一争论在讨论A.沙夫所著《马克思主义和人类个体》(1956)一书时,达到了高潮。参加讨论的人,有些人对此书抱欢迎的态度,认为它打开了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那些一向属于存在主义者和人格主义者研究的问题的局面,他们感到需要有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及其教育模型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因而强调沙夫这一著作的重要意义。还有些人反对提倡马克思主义人的哲学,认为提倡这种哲学的人态度片面,根本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这  相似文献   

15.
(1984年3月26日至同年4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谈谈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问题兰海理论 月刊1984年第8期“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只能是一个bJl 象人道主义的命题郭保珠段德元理 论月刊1984年第4期“社会主义劳动异化论”不是马克思主义观点 王延礼社会科学辑刊1984年第l期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学说和所谓“社会主义的 异化”胡宝深社会科学辑刊1984年 第l期马克思著作中的异化概念与社会主义异化论 陈荣富江西大学学报 1984年第1期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标志着早期异化理论 的终结何建辉江西大学学报198成年 第1期论马克思抛弃异化范…  相似文献   

16.
黄幸平 《天风》2012,(4):59
最近我在读一本书,一本"小书",一本"大师"写的"小书"。之所以说是"小书",意思是这本书不厚,篇幅不长,不需花太长时间就能读完。书名,《做个真门徒》;作者,神学大师斯托得。哲学家罗素有本书,书名叫《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很多人受其影响就以为所有宗教都是虚假有害的。若干年后,斯托得以"我为什么是基督徒"为题讲了几场道。后来他将讲道内容编写成书,就是这  相似文献   

17.
《学哲学用哲学》是按专题摘编、真实记录李瑞环同志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论著。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领导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思想观点的荟萃,体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学以致用、朴实无华的理论品格。一、《学哲学用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与中国哲学的智慧和人民群众生动的语言完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纵观本书,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理解得很深,运用得十分得体、娴熟,可以体会到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厚感情。在书中,作者写道:“我这一生最感兴趣的一门学问是哲学,下工夫最多的是哲学,对我…  相似文献   

18.
为了配合哲学界关于人性、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人民出版社将出版两本关于这方面的书。一本是《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讨论集》,另一本是《关于人的学说的哲学探讨》。前一本书,由《国内哲学动态》编辑部编辑。该论集汇集了近几年来国内关于人性、异化、人道主义等方面的有代表性的论文,书后还附有国内粉碎“四人帮”以来,关于人的问题的论文目录索引。其材料选自国内社会科学期刊和文辑  相似文献   

19.
在近年的“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中,出现了一种把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的人道主义和异化劳动论视为费尔巴哈的抽象人本论和人的本质异化的残迹的观点,这是对形成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的严重歪曲。我认为马克思《手稿》中的异化劳动论和实践的人道主义主要不是从对经济范畴的道德评价上所获得的道  相似文献   

20.
阿隆(Raymond Aron)生于1905年,法国资产阶级学者,现任巴黎大学文学部的教授。他和萨特尔是师范学校时期的同级生。他对现象哲学和社会学有很大的兴趣。著有《聪明的保守派》、《历史哲学入门》、《知识分子的鸦片》、《国家之间的战争与和平》等书。《萨特尔和马克思主义》一文发表于1964年10月末的《费加罗文学报》。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对萨特尔在《辩证理性批判》一书中所标榜的“革新”马克思主义的意图作了批判。作者指出,萨特尔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1.坚决否认唯物主义的、客观的辩证法;2.承认马克思的经济的一历史的社会学;3.在行动方面,是一个“准马克思主义者”;4,《辩证理性批判。一书并没有超出历史唯物主义或阶级斗争概念的界限。但是,作者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古代社会中的劳动分工和暴力是阶级斗争的根源,萨特尔却主张生活资料的稀有性使人与人之间互相威胁,不能共存,因而引起“异化”和阶级斗争,所以萨特尔的思想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毫不相干,只能把人们引导到霍布斯的“人对人是狼”的观点去。作者分析了萨特尔的关于“群集”和“集团”的辩证法、关于“实践的一惰性的”存在和革命的“实践”的辩证法。萨特尔所描绘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个人的自由实践,这种实践异化为“实践的一惰性的”状态,分散的个人为了反抗这种异化状态而形成有统一意图的集团的实践,集团一被制度化又成为使个人异化的东西,引起个人的反抗…。作者认为,萨特尔的这种辩证法表示着异化和革命的轮流发生是永无止境的,所以这显然不是马克思的辩证法。作者认为萨特尔并没有达到“革新”马克思主义的目的,他只是用了一些暧昧、艰涩的词句分析了仅仅与马克思思想中的那些与黑格尔有关的要素,没有对我们的时代作出独创性的解释。作者最后说,萨特尔要“革新”的如果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那是枉费时间,因为这些国家的“国家真理或官方的意识形态是服从它们自己的规律的”,这不是萨特尔的那种“自由研究”的规律。萨特尔想“革新”的如果是西方的那种马克思主义思想,那么他只从《资本论》追溯到《经济学—哲学手稿》或者企图在克尔凯郭尔和马克思之间进行调和,那是不行的,必须象马克思那样写出一部“二十世纪的《资本论》”才行。本文在翻译时参考了日本《自由》杂志今年第四期所发表的若规则雄的译文,并采用了它的小标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