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同价值体系的变化与发展过程,建筑艺术也对应着不同阶段的人类价值体系。建筑艺术形态的发展显示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体现着人类对于居住、生活环境的内心需求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审美能力不断提升,对于建筑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简单的建筑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多种类型的建筑艺术形态应运而生,不仅在功能上使人们得到极大的满足,而且使人们的内心精神世界有了寄托。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审美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建筑门窗设计中所包含的艺术语言是多种多样的,也是现代建筑装饰设计师所努力追求的。文章将从传统建筑门窗的艺术特色形象传达入手,进一步展开对古代门窗造型、纹饰以及艺术意境的分析和探讨,旨在为现代建筑设计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建筑起源于人类劳动实践,最初是以日常生活遮风雨、避群害为实用目的的,其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而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建筑领域发生了越来越大的变化,越来越明显的具有美观的因素。本文就从艺术的角度,简单的阐述建筑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物质生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也在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其精神生活,在这种形势下,如何使现代书籍设计所呈现的审美特征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也逐渐成为了当前书籍设计人员所面临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现代艺术对传统审美理想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冲撞的过程也是相互适应和融合的过程,促进了现代艺术的发展。现代艺术作为人类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传统审美理想在与现代艺术发生冲突的同时也为艺术创作者在新领域的探索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6.
李静 《美与时代》2020,(2):19-20
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增长,社会大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追求人与生态自然和谐共处。岭南建筑风格本身强调人与自然环境优化融合,具有明显的自然协调性特征,将该种风格科学有效地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中,能够帮助提升环境艺术设计水平,满足不同层次民众对于环境艺术设计师的要求。因此,现代环境艺术师要积极转变自身艺术观念,提高自主创新实践意识,基于传承发展岭南设计风格,推动我国岭南建筑艺术建设稳定持续发展。文章阐述了岭南建筑艺术特征与表现手法,进一步探讨了岭南建筑风格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人类历史几千年的发展,建筑的功能从最基本的可使用性逐步向艺术性发展,而两者兼备的建筑实体也成为了人们对生活、自然的理解以及社会变化的一种物化体现。建筑演变发展的实质其实就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种记录。为理解从古至今东西方建筑的不同,文章从不同的社会发展基础、不同的社会延续核心、不同的群体特性进行了诠释,并对日后建筑艺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简短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美的追求也不断提升,而且在各个领域中都有所表现。建筑领域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建筑美术艺术也在建筑设计中占据着极为关键的一部分。人们对美的追求,在建筑行业就是色彩与建筑的融合,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从古至今,人类对装饰艺术的发展都极为重视,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装饰艺术从西方引入到中国时,与中国本土文化进行了简单的融合,借助其美术建筑的思想,倡导建筑的艺术性。美术建筑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需要根据建筑设计方案来定,美术建筑的质量与建筑设计的方案和建筑美术施工质量等有关。我国现代建筑装饰工程中将美术艺术进行融合,将艺术魅力与现代建筑风格进行有机结合,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建筑装饰美学设计,而且在我国建筑装饰工程中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9.
城市建筑是人们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打上人工环境标记的现代城市建筑倾注了人类对建筑美的理解和渴望,其中,中国建筑最主要的美学原则之一,就是以“和谐”作为建筑美的本体,中国城市建筑在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之后,仍不断寻求真正适合人类居住和生存的“和谐”建筑。从中国现代城市建筑中寻找和谐要素,以不同地域为为线索,对不同建筑的和谐要素进行分析,并由此结合发展的脉络,才能预见中国现代城市建筑未来审美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浅析中国染织纹样从动物纹向花草纹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染织纹样的题材、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动物纹、花草纹、几何纹等,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艺术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审美观念的变化,染织纹样的风格、特征也不断变化,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隋唐以前,我国染织纹样处在以动物纹为主的动物纹时期;隋唐以后进入到以花鸟植物为主的花草纹时期.用花草纹作装饰并不是自唐代才开始的,如汉代的茱萸纹、六朝的忍冬纹等.但是由于受到政治、经济、宗教、哲学、民俗等因素的影响和约束,花草纹只能处于陪衬地位.中国传统染织纹样的演变进程是人类生活发展、拓宽和深化的进程,也是人类文化从低级到高级.从简朴到丰富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周悦 《美与时代》2004,(2):76-77
美无处不在,美学无处不在,它虽然是抽象的,但当它以语言为工具而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时,又显现了其具体的一面。而语言更是贯穿了整个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其独特的格局折射了不同的文化现象,其中也包括一个民族的审美心理。中华民族的中庸思想则像其它审美观念一样也正是因着语言才得以符号化,中庸之学指导下的审美观念,使语言具有了对称之美和圆融之美。  相似文献   

12.
建筑是人类赖以生存必不可少的,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社会环境的交融,成了当今时代人类的需求。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要解决的头等问题,平衡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成为人类的共同目标。如何做到让建筑影响环境,让建筑融入环境,创建绿色发展建筑体系是关系到社会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乡村也受到城市化发展的波及,乡村中原有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大量的乡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使乡村中滞留了很多的废弃建筑,然而这些乡村废弃建筑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使其存在的矛盾不断激化。文章通过把乡村中废弃建筑在保持原有乡村建筑古朴特色的同时改造成为活动中心,充分利用乡村现有人文环境、地理环境、经济状况等进行分析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衣、食、住、行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四大问题,住就离不开建筑,建造房屋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之一。人类早期的建筑最主要的就是体现其功能性特点,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除了功能性以外,人们也对建筑美观性和个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需要技术,同时建筑也涉及艺术。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建筑空间进行了分析,结合点、线、面三个要素来阐述建筑空间的构成,同时,由于建筑设计也受到社会生产方式、周围自然环境、民族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在对此充分考虑的基础上,分析了建筑空间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使建筑更具艺术美感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5.
关于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的诊断和矫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邵志芳 《心理科学》1999,22(2):167-168
1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的由来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活环境不断丰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当今的青少年显得比较轻松活泼、思想开放,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较强、容易接受各种不同的文化,他们的竞争意识显著增强,情...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人类在满足于物质生活需要的背景下,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新型的建筑墙体材料逐渐成为了现当代众多建筑研究者不断探索的重要话题。文章主要研究现代城市建筑中对新型建筑墙体材料的应用,针对新型的建筑材料以及节能建筑所表现出来的保温技术进行探究,不断改善我国的建筑构件体系,为我国提升能源的利用率、增强新型墙体功能以及实现节能建筑保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以及价值取向等也不断发生相应的变化,对包括宗教在内的文化意识形态也产生深刻的影响,推动它们不断进行自我调适和变革。作为古老的世界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新的世纪必须与时俱进才能继续生存并  相似文献   

18.
疾病给人类带来痛苦,也迫使人类不断寻求药物。随着社会发展,疾病种类不断增加,各类新型药物层出不穷。当今药物已不仅仅是治病的工具,其效用也在不断外延。然而,药物既能治病也可"致病",尤其在当今生活医学化和医学社会化的境况中,如何处理药物与疾病的关系是人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人类需要不断反思与调整、不断提高人类的健康素养,妥善处理药物与疾病关系,只有合理用药才能实现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全面健康。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个人的审美追求,审美趋势,与艺术教育和社会发展向来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社会不论物质中的精神建设还是精神中的物质生活;不论是人的个性生存还是生存中的个性,美都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从另一角度说,艺术也标志着某一时期社会的发展进程,标志着文化的进步和落后,同时强化人们的意识及世界观,推动着社会审美趋势的变化发展。为此,许多艺术家总是要通过艺术作品来向人们传达自己的理想、感情和审美观念,去影响人们的性情,改造人的灵魂。优秀的艺术品不仅使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丰富的忠实的生活情景,并且还因为它体现了艺…  相似文献   

20.
书籍是人类记载自己思想、文化、社会经济活动等一系列内容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阅读书籍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些知识,帮助我们成长,也帮助人类社会在经验和教训中不断前行。书籍阅读对于文明和文化的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阅读者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因此阅读书籍对我们是有着非常巨大的帮助的。随着传媒行业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图片、视频、影视作品和电子书籍等占据了人们的生活,纸质书籍面临着被读者抛弃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传统书籍的设计者应该积极进行创新,采用全新方式对书籍进行设计,以便重新赢得市场的青睐。文章主要对多媒体图书市场中书籍设计的延伸与变化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