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本文主要研究建筑环境设计理论上的困境带来了建筑环境上的难题。建筑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包涵的内容多种多样,比如设计生硬、缺乏参与活力;景观设计内容单调,缺乏层次感;建筑环境设计混乱;对人性化设计的忽视;风格雷同,缺乏可识别性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根据自己的研究初步给出了建筑环境设计策略:包括开放性设计;安全性设计;人性化设计;地域性与时代特征;节约型及可持续利用原则等等。一、建筑环境的定义  相似文献   

2.
沈宏 《美与时代》2007,(11):85-87
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科学技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发展的今天,人们似乎更注重建筑的精神性,更注重建筑群体间的关系,以及与整个周边环境的关系.人们对生存环境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成为当下建筑界讨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叶庆 《美与时代》2004,(2):38-40
壁画是特定空间环境和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壁画一方面受制于建筑独有的空间结构及功能形态;另一方面,它作为视觉艺术,以潜在的影响力改变并整理着空间,成为人与建筑和空间环境情感交流的媒介。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壁画与空间环境和建筑的关系,才能奠定壁画设计的良好基础,才能使之与建筑和空间环境构成统一语汇,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雕塑与建筑自古以来就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雕塑对建筑或建筑对雕塑的作用都很重要。从建筑的起源和雕塑的起源到最后它们各自的发展,从各自都是独立的一部分到最后二者的结合,它们的关系错综复杂,它们对彼此的意义更是各种各样。从建筑对雕塑的作用来看,建筑的空间化在雕塑的运用使得雕塑有了另一番滋味。从雕塑对建筑的作用来看,雕塑在建筑中的运用使得建筑形式多样。除此之外,它们彼此的相互运用在它们各自独立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了彼此的欣赏价值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5.
谈及人犬关系,亲密是大多数人的基本印象,可如今人与犬的关系却有趋于恶化之象。全国各地频发的残杀流浪狗事件、不法分子毒害流浪狗而引起的毒狗肉事件都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中国流浪狗救助相关机构随之出现,但多为民间自发,缺乏专业场所和专业管理,在解决人与流浪狗的问题上始终治标不治本。基于上述背景,探索人犬相处平等和谐的新型流浪犬救助建筑空间是文章的初衷。文章将从空间规划、人犬互动角度进行阐述,充分考虑空间的共享性及实用性,着重规划人犬交流、交往的共享空间以及犬只活动、居住的空间,以此初探基于人犬交往关系的建筑空间。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建筑环境空间范围逐渐扩大,城市规划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完善城市规划,稳定城市经济发展,保证居民生活质量。装饰艺术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装饰艺术更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逐渐摆脱以往单一的追求经济发展模式,在更大程度上,更多地要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对当代城市建筑环境空间中的装饰艺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对于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走出家门体验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欣赏各地独具特色的风景。不同城市独特的地域条件为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自然资源,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光环境为人们提供了绚丽多彩的城市风景,然而城市之间的差异正在逐渐缩小,复制粘贴式的光环境设计导致城市景观缺乏城市特色,体现不出城市的地域特色和个性,不当的光环境设计甚至造成了光污染,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结合地域独特的自然资源进行光环境艺术设计成为未来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从地域视角出发,结合民宿的独特性和光环境的艺术性进行探究,以期促进民宿和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建筑与环境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一种共生的关系。数个建筑物通过组合形成一个建筑群,而建筑群又以某种方式逐步形成外部空间,外部空间的组合又形成了城市形体环境,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建筑物的整体形象决定了城市的形态空间。因此,在实现建筑规划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反映建筑物的内在功能和结构造型,另一方面也要将建筑物以及所处的总体环境结合在一起,实现二者的有机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9.
胡雪 《美与时代》2022,(8):17-19
羌族建筑受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有着区别于其他民族建筑的鲜明特色,从整体的选址布局到局部的空间营造都值得进行深入研究。不同的羌族建筑承载着不同的历史文化,有着不同的作用。对羌族建筑做好细致的分类,也是研究羌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赵慧宁 《美与时代》2004,(12):41-43
建筑文化不仅是一种物质文化,更是一种精神文化。建筑所处的大文化背景的价值立场是建筑文化的内核,对建筑文化的批判性考察要着眼于其内在的人文精神和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来临,我们需要对创造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创造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树立创造道德观,促进从以"仁"为核心的中国传统道德观向以"创"为核心的现代道德观的创造性转化,对激发全社会的智慧和创造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房屋最初是人类为了适应自然环境而创造的。不同的自然环境,民居建筑具有不同的风格,但同时为了优化住宅周围的环境,人们常借用大自然中的山水花木,或有目的地在传统民居村落周围经营种植,这样既美化了生活环境,还起到了改善小气候的作用。作为自给自足自然农耕经济传统文化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是融为一体的。体现了崇尚自然、天人合一、以人为中心的传统思想观念。这就是人、民居建筑、植被之间存在着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现今,探索人文精神、挖掘文化内涵正成为本土建筑师在设计时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居住环境,一直从不同方面或深或浅地影响着当代人居环境的设计和建设,如建筑中造型的象征意义、造型构成的空间视觉效果、空间中的运行秩序等基本元素在环境中的运用。这既是一种文化上的传承,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沿袭。文章将针对当代人居环境对传统建筑中造型、空间、秩序这三大基本元素的利用与营造作为切入点,对传统居住空间与当代人居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出具体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4.
人类从蒙昧中走出,开始了改造自然的活动,告别了茹毛饮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原始时代,在有了大量剩余产品的历史转折期,不仅产生了建立在物质资料不平等分配基础之上的特权贵族、豪权势要,更随之产生了与皇室贵胄个人欲望相匹配的特级建筑、造园景观。值得注意的是环境美学研究的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审美要求以及环境美感对于人的生理和心理作用。但是,不管是奴隶、农民乃至资本主义萌芽下的市民阶层都无法产生足以影响时代的美学思想,大多数情况下都只能被动接受贵族或者士族的上层审美趣味,换言之在奴隶和封建社会的贵族文化之下,世俗文化从来都缺乏话语权,因此,论文回顾人类与自然关系思想其实是在对过往上层阶级的美学思想的一次巡礼。  相似文献   

15.
人类对于建筑遗产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各国对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逐渐重视起来。概述建筑遗产保护的理念,从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原则入手,研究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关系和意义,分析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模式,以探索真实有效的保护建筑遗产、延续建筑遗产生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第三产业的崛起,旅游业发展迅速。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车水马龙,让忙碌中的人们应接不暇,于是人们对旅游地的选择趋向人文自然景区和历史遗迹景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等高原地区景区更加吸引人们去观光游览。高原景区独具其地域魅力,而且很多自然景区都是文明发源要地,有其独特的天然而成的风光,因此景区的开发与适应性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应随之加强。自然景区中建筑的构建是景区景观完整性、协调性的关键。高原景区大多分为以建筑为主的景区和自然景区。建筑为主的景区不应只突出建筑,还要考虑与其所属环境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17.
城市设计是一种综合化的设计,主要涉及到绿地、道路、建筑等诸多方面的元素,通过对其各方面元素进行合理规划,有利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环境水平,促使城市形成自身特色并营造良好的外界形象。除此之外,在目前城市设计过程当中要解决城市千篇一律、单调乏味以及环境杂乱无章等诸多的问题,要促使城市设计具备自然特色且富有人文精神,同时要彰显内涵。对于目前城市设计人员而言,要具备一定的思想文化以及较高修养,要端正工作态度,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对于城市的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和组织。文章主要研究建筑园林环境与城市设计,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一方面,从环境与健康素养的概念出发,对国内外环境与健康素养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另一方面,在明确环境与健康素养内涵及外延的基础上,从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行为四个维度对环境与健康素养的内涵进行构建和阐释。最后,从提升公众环境与健康意识和能力、弥补公众高关注度与低素养之间的断层两个方面探讨了环境与健康素养的意义,并提出环境与健康素养的培养策略,包括加强传播与普及工作、制定因人而异的目标、公众需知行合一等,以期为环境与健康素养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国内外城市交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出发,分析了现代城市交通发展和城市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提出了如何通过发展城市交通来改善城市环境,以及从城市环境规划入手来发展现代城市交通所应该考虑的几个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此对未来城市交通和城市环境的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悠久而又灿烂,其中的建筑文明更是让人眼前一亮,雄美壮观的建筑风格、精妙绝伦的设计图案,透过这些绚烂夺目的古老建筑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审美以及辛勤付出。宁远文庙具有古老的特色,不论对外观的整体把握还是细节的花纹雕刻,都是国人勤劳智慧的再现,建筑环境、建筑设计别具一格。在欣赏宁远文庙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其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传承中华文化、保护古老建筑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