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面对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人们对绿色、生态的人居环境提出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广大规划者、设计人员如何规划设计出兼具公众性、艺术性,与环境相契合的宜居空间,已然成为当前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对此,从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绿色理念的内涵特征入手,分析了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绿色理念的必要性,阐述了绿色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原则,探讨了绿色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2.
杨震 《美与时代》2024,(2):55-57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同时,人们对于工作、生活所需的空间环境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城市公共空间是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所需的公共使用空间,具有公共性和开放性,其与所处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自然生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近年来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设计成为人们在新时代追求幸福生活和高质量生活的载体,同时也是吸收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文化载体,更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生活幸福指数的关键点。为了改善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效果,加大对城市文化的建设,深入分析传统文化与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结合,希望能够加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文化性和艺术性,将传统文化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帮助居民提高文化认同感,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3.
李田 《美与时代》2023,(8):54-56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是一种将人类生活空间完全包围起来的艺术形态。在城市化进程中,要对城市开展全面规划,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功能,实现更好的发展。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既是关键又是难点。当前在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人们要么注重空间的可利用性而忽视了环境的特定需求,要么将注意力集中在了环境状态上,从而产生了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不管是哪一种设计,都会对城市的整体布局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必须进行设计的调整和优化。对地铁这一公共空间的环境艺术设计方法展开论述,具体介绍艺术表现方式、艺术设计要点、陶瓷艺术的运用,以期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品质。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合理的环境艺术设计可以为人类提供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有意识地引导人们的行为,使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环境艺术设计是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对室内外环境进行规划和设计的一门艺术。从现代城市建设的现状出发,分析基于实用唯美主义的现代城市建设,结合新的设计观念,提出现代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手法的创新路径,以进一步提升中国城市建设中的环境艺术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5.
计承 《美与时代》2021,(3):51-52
在人类文明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城市一直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代表。环境创造、公共艺术表现、人类对视觉感受追求的高标准都表明了当前地域文化所处的发展阶段。文章主要根据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艺术开发中的具体表现和使用情况,说明了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对任何地域的人文特点、外在风貌都有深远的影响,地域文化不仅继承了人类发展所积累的文明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以及改善了地域公共环境,表现出独有的特点与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6.
王妍  贾春光 《美与时代》2023,(12):86-88
基于寒地城市的概念,阐述寒地城市在气温、日照、降雪、寒风方面独特的气候特征及对景观设计的影响,由此总结寒地城市景观设计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以期为寒地城市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王思天  王芃 《美与时代》2014,(12):18-19
为了能够给城市居民营造一个美观、宽松和谐的城市环境,加强对城市环境的艺术设计是目前城市规划建设中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就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城市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浅显的分析,旨在能够对有关单位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共空间内适老性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老龄化现象不断加深的现状,对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设计策略的分析研究。通过对现有的相关理论、政策以及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探究,结合当下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对老年群体的心理、生理及行为进行探究,从而通过适老性景观的设计,更好地提升老年群体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城市都是基于集市贸易、政治权利、防御和区域管理等功能建立起来的,但在城市的历史和城市生活的变迁中可以看出,除了基本功能外,人们也更加注重生活的方式、品质、状态等等,在解决基本需求之后慢慢形成了一定的文化,追求更加自由、舒适的生活。这样一来也有助于资源优势的创造性发挥,并由此产生了城市文化。在众多的城市文化中最能够体现并且能够长期影响市民审美活动和体现城市精神的,要数城市中开发的公共空间、艺术作品以及雕塑景观等等,所以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生活决定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影响着市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寒地城市冬季景观使用率低,市民冬季无处活动,然冬季景观不只有劣势,更有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优势,更能够体现寒地城市的特色,只有了解冬季景观的优势与劣势,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1.
王佳誉 《美与时代》2014,(11):36-36
装饰色彩的运用,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将空间、人和物进行合理的组合,用洗练的笔触,描绘出丰富动人的空间效果,在简洁轻快的现代生活环境中彰显出时尚个性,才能品味出优雅的生活环境。可以说,装饰色彩是东方传统的一种内在审美文化情结,与人们生活不可分离。在现代城市规划合计中,景观作为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息息相关。在大众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需求的背景下,如何安排巧妙地在城市景观中运用装饰色彩表现元素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艺术建设之风愈发蓬勃。但从创作层面而言,多数公众艺术作品却如“无根之水”,更有甚者仅是简单复制。通过从公共艺术的属性研究出发,提出了公共艺术应具有传播性、城市性、公众性三层具象属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两个层面上的创作策略,以期为城市公共艺术创作贡献出一份切实的实践指导力量。  相似文献   

13.
从公共艺术的形式语言入手,分析其造型色彩语言的特性,以新疆公共艺术视觉造型语言的现状为脉络,通过分析案例,解读不同地域文化语境下的公共艺术视觉造型语言的精神内涵,分析具象、抽象和意象的造型语言所传达的文化精神和公共意识,为相关专业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论语》·雍也篇,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孔子认为:“聪明人喜欢水,有仁慈之心的人喜欢山;聪明人活泼,仁慈的人沉静简单。”由“知者乐,水。”可以看出聪明人的快乐像水一样,恬静而绵长。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对水情有独钟。长久以来人们“逐水而居”,各国、各族、历朝历代的文明都来自大江大河流域。所以,河道景观的设计就成为了城市景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代表城市形象,而且切实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公共空间类别众多,不同公共空间的性质决定了绘画语言在其中融入的具体形式。但本质上来说,绘画语言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以弥补、延伸、导向、平衡四个方向为主,这是因为绘画语言在公共空间中的功能相对固定。要想发挥出绘画语言的积极作用,创作者就需要保障目标创作与环境所需高度和谐,创作手法和场所效应高度统一。简言之,就是绘画语言需要与公共空间的实际所需保持一致,才能达成良好的艺术再塑局面。  相似文献   

16.
所谓都市美学,其研究的不是都市中的美学问题,而是立足都市,以都市的眼光和出发点来研究美学问题。当下,中国正在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小康社会而奋斗。在这个背景下,处于西部现代化建设前沿的大都市成都,与之相适应的美学形态和研究这种美学形态的学科,必然应该是崭新的,并且与社会实践密切相连的都市美学。因为在中国,现代化小康社会的美学形态与都市文化是密切相关的。由于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也是经济由农业占主要地位逐渐向工业占主要地位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导致民众的居住生活状态快速从村落化转向都市化,所以,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现代化小康社会与都市化有着不解之缘。都市社会的美学形态和审美文化属于都市文化之一种。都市美学的应运而生即与建设都市文化、打造都市精神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公共化设计的城市公共雕塑与环境的研究工作成为当前城市建设工作的重点,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将围绕公共化设计的城市公共雕塑的环境意识进行阐述,详细地分析城市公共雕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旨在为日后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材料是诠释公共艺术设计概念的物质基础,设计师应注意从材料的肌理美感、材质搭配及材料与工艺结合等方面积极探索材料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发掘材料的潜力,扩展材料语言的范围,探索优质公共艺术品营造模式.  相似文献   

19.
现在人们已经厌倦了被钢架盒子占据的城市,开始怀念自然的景观形态。乡土景观给予了城市景观设计的新启示,而且这些启示会让城市的景观设计变得温柔、怡情、适于自然。  相似文献   

20.
将公共艺术置于城市艺术设计大框架内,从大环境和系统设计的角度深入分析装饰艺术介入城市公共艺术的途径,探讨装饰艺术介入城市公共艺术的可行性与重要性,并从装饰艺术符号的提取彰显城市文化内涵、装饰艺术介入城市公共艺术构建地域特色和可识别性、装饰艺术介入城市公共艺术体现场所精神三个层面阐述装饰艺术介入城市公共艺术的表现与意义,以将装饰艺术更好地融入城市公共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