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城市的公共空间如同一面镜子,彰显着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科学发展水平,公共空间还是城市视觉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当代装置艺术融合科技和地方特色文化,以艺术性的形式应用到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规划,提升了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性高度。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装置艺术将会朝着智能化、人性化、艺术化的形式继续发展。文章主要阐述了当代装置艺术应用的必要性以及应用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策略,旨在促进当代装置艺术和城市公共空间更好地融合,从而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满足广大居民的艺术性需求。  相似文献   

2.
西安城墙的完整格局是西安城市空间规划和设计的重要限定要素。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西安城墙景观是西安古城风貌的靓丽城市景观,承担的价值功能由之前的城市防御体系转向城市空间规划和设计的价值源泉。依托西安明城墙修建的环城公园、护城河景观、顺城巷街区等都成为集园林建设、健身休憩、艺术建设等为一体的新型城市空间。历史遗留建筑景观对城市空间规划和设计是一个重要课题,在西安城墙的历史发展基础上,分析如何在城市空间规划和设计中发掘和利用西安城墙景观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共艺术指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向公众所展示的艺术,是一种装点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独特的城市文化的载体。艺术的公共性和公共的艺术性是城市公共艺术的两个重要属性。在时代和科技不断发展的当下,各类新的媒介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会不断变革,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数字技术融入城市公共艺术可以给人们带来沉浸式、交互式和全景式的综合体验,因此数字化与城市公共艺术的结合是信息时代背景下艺术与城市、社会和大众关系的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防控中重要的治理工具,无论从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角度,还是从管理的角度,城市的公共空间都是最重要的。重新审视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领域,建立科学的城市应急管理防控机制,提升城市突发应急管理防控能力,离不开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相关规划。文章提出城市公共空间的应急管理防控能力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有着必然联系,探索了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应急管理防控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贯穿城市的河流为城市带来了宝贵的滨水绿地,为创造城市绿色空间提供了重要的资源。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这就需要设计师们更注重景观设计的艺术性。对于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而言,点、线、面是造型的关键要素。点状空间具有重要的节点意义,线性空间则在形态构成里面体现出轴线特征。点和线的完美结合,可以给绿色开放空间点缀色彩,搭建出具有展示性的城市绿色景观。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对于城市设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小娟 《美与时代》2022,(8):119-121
墙作为城市空间要素之一,在中国城市空间发展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其设计与建构对城市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今,墙与城市空间的关系逐渐多元化,其形式与功能日益多样化,墙逐渐成为城市公共景观的一部分,墙的设计趋于互动性、体验性及艺术性。基于此,论述墙在中国城市空间中角色演变的三个主要阶段与未来趋势,以促进城市墙体艺术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震 《美与时代》2024,(2):55-57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同时,人们对于工作、生活所需的空间环境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城市公共空间是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所需的公共使用空间,具有公共性和开放性,其与所处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自然生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近年来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设计成为人们在新时代追求幸福生活和高质量生活的载体,同时也是吸收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文化载体,更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生活幸福指数的关键点。为了改善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效果,加大对城市文化的建设,深入分析传统文化与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结合,希望能够加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文化性和艺术性,将传统文化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帮助居民提高文化认同感,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文化视角下开展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时,不仅需要强化城市文化的实际表现,还应在考虑城市文化的条件下确定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要点,严防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与城市文化相排斥,并将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优势和文化内涵表现出来。同时,还应在各项基础原则条件下确定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要点,保证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连贯开展,确保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可以满足城市文化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电影业发展突飞猛进,影院建设持续升温,设计者需结合先进技术工艺及合理设计理念,建设具备优质的装修环境、尖端的放映设备、顶级的视听效果的一流电影院。本文从以人为本、合理布局以及科学性与艺术性并重三个角度对当下影院空间的室内设计理念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设计建议。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住区建设进步明显,人们对生活环境也有了更高品质的追求。从20世纪50年代起电影  相似文献   

10.
应用美术与纯艺术性美术都是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与娱乐息息相关,应用美术和纯艺术性美术密不可分。基于此,以应用美术和纯艺术性美术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应用美术与纯艺术性美术的历史渊源、鉴定与分类、联系与区别、发展与趋势等方面详细阐述应用美术与纯艺术性美术的相关分析,从而了解当下它们的情况,促进更好的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1.
缓压视角下的城市景观设计是以满足人类的情感需求与情绪宣泄为突破口进行的景观设计。以城市压力为研究切入点,力求在当代城市环境中塑造一个相对于自然环境与特定场所而言更便捷、快速、通达的空间,以此改变当下城市居民精神、心理层面的不良状态。以重庆市彩云湖为设计的空间载体,结合当下城市中常见的空间形态,通过缓压行为引导、空间序列、五感设计等多个维度,探索城市中户外解压行为的多种可能性及缓压景观的打造方式。  相似文献   

12.
王茜 《美与时代》2021,(3):47-48
城市雕塑属于环境艺术。不同于只追求自身作品艺术性和完整性的普通雕塑,城市雕塑以雕塑所在城市环境为背景,从时间、空间、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上与雕塑布局的城市空间环境形成相互联系的整体与系统。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西安市鄠邑区人民路广场为对象,通过实地体验、观测、采访、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数据整合和归纳,对该广场进行综合性的使用后评价分析,指出现存问题及改进意见,促进县域城市公共空间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公共艺术是处于公共空间中与公众之间产生互动的艺术,它本身具有公众性和艺术性,公共艺术不仅仅是单个简单的艺术作品放置在某个特定城市公共空间中才能成为艺术作品,它应该更多地结合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来进行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同它所在周围各种空间环境联系得很紧密,这些空间环境所体现的特征对于公共艺术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将对公共艺术和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解读,从中总结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空间环境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这些特征对公共艺术作品创作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文章围绕跨市域协调发展,基于现有的同城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对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做具体实证研究,发现坦洲镇存在职住失衡、空间结构分散等问题,同时发现作为中山市与珠海经济特区的毗邻地区,坦洲镇的发展更加依赖珠海经济特区。现阶段城市毗邻地区由于受到行政划分的割裂,空间发展受到较大约束。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大背景下,重构空间规划体系需要破除原有行政界线的限制与传统城市边缘区发展认识,以设施互通、产业互补、收益共享的方法推动城市毗邻地区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各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孙幸阳 《美与时代》2021,(2):110-112
广州综合性公园具有较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城市主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其功能的变迁体现了一个城市发展的时代需求。历经百年,广州综合性公园的功能倾向依次体现为以公共、绿化、生产、商业和生态文化主导的五个阶段。随着当下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广州综合性公园出现了功能定位同质化、功能分区老龄化和功能设施老旧化现象。文章通过对广州综合性公园功能倾向性发展的历程进行梳理,对当下公园所面临的功能问题进行剖析,从而提出优化提升的策略,明确公园在新时代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用地紧张,城市中的灰色空间具有发展的可能性,重新利用被遗忘的空间,有利于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与增加城市面貌的作用。文章选取乌鲁木齐高架桥为研究对象,寻找城市中的灰色空间,对乌鲁木齐高架桥下存在的空间现状提出问题,对国内外的优化空间进行比较,最后对今后高架桥的空间开发提出几点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从工业革命时期,设计开始从传统手工业中分离出来,以莫里斯为代表的设计师们开始思考如何将技术与艺术完美融合。科技与网络技术发展到今天的高度,全球已进入信息数字化时代,新媒体技术不断迅猛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一直是艺术设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过挖掘分析不同设计领域中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实例,阐述科学技术对设计艺术性表达的重要性,从而总结当下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融合的路径方式,为现代设计艺术性表达的发展优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城市的滨水区是一个城市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广大市民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重要场所。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广大人民对美好环境的向往,越来越多的滨水城市开始积极治理和规划滨水区的景观设计,希望通过滨水区景观设计改善城市景观面貌,打造地方人文景观特色。文章简要介绍了影响当下城市滨水区景观改造和设计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探讨一些滨河区景观设计的原则,为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的整体规划和布局积累一些研究素材。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交往空间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营造一个体现人性化价值的和谐交往空间是设计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城市文化广场就是人们交往的"露天客厅".具有艺术性、时代性、功能与美观相结合的环境小品,点缀广场环境,活跃景色,烘托气氛,将成为营造人性化文化广场的核心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