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体验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城市广场作为各地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展现的核心载体,不仅能够充分反映出该城市的历史文化与艺术魅力,还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层次民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体验需求。基于地域文化,城市广场设计师必须及时转变自身设计理念,科学有效创建出具有丰富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广场,强化广场与城市地域文化的联系,促使其能够成为城市地域文化最为凸显集中的地方,吸引到更多的海内外游客。文章对地域文化下的城市广场设计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以其优越的冰雪自然环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率先发展现代冰雪文化,形成地域特色。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纪念品承载着黑龙江独有的冰雪文化,艺术纪念品的开发要通过提升创新设计,加强人才培养,丰富销售结构,开拓多元化市场几方面来完成。  相似文献   

3.
地域文化是得天独厚的、鲜活的地域资源。随着以文化产业为核心的非物质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因素对国家或地区核心经济环节与核心生产力结构体系介入作用越来越大。地域文化元素和资源的开发利于提升城市的外在影响,培养其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有利于地方经济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曾被誉为"东方芝加哥"的武汉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地域特色显示出巨大的潜在价值。如何传承好这些独一无二的"东方芝加哥"地域文化资源,把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富含的文化元素,使文化元素创造产业价值,成为武汉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和增强经济竞争力面临的时代性课题。  相似文献   

4.
地域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所在,滨水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重要区域,不仅承载着人们基本生活需求,也是展示地域文脉特色的场所,其空间设计品质与城市文化发展和居民归属感紧密联系。从城市家具对地域文化传达的意义入手,结合相关研究,以江苏省镇江市滨水公共空间为例,结合空间现状,提取地域文化特性应用在具体设计中,并提炼出一套针对城市家具的设计流程,从而通过应用设计提升人们对城市文化特色建设及滨水空间的认同感,提升城市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在城市建设中,需要不断地引入许多具有现代特征的艺术形象,从而使得原本城市中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特色,在体现地方生活习俗以及人文特征的元素被忽略了,特别是在城市的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公共艺术本来承载的文化特色已经严重缺失。本文阐述地域文化的内涵,然后分析城市公共艺术的地域特征缺失的原因,最后分析城市地域特征在公共艺术方面的体现形式,使得在城市建设中,恰当地将地域特征与城市的公共艺术相结合,体现城市的独特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而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的独特载体,在打造城市形象、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彰显城市精神等方面意义深远。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中挖掘民族文化元素,将之应用于城市公共艺术实践中,来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与城市的人文、宜居环境相适应。这些独具民族情感的优秀传统文化符号,丰富了城市公共环境的艺术内涵,提升了城市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审美需求越来越高,对能够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审美的事物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滨水景观不仅能够给市民提供休憩的场所,也能够通过景观的营造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城市精神进行很好的诠释。但是,当前大部分城市滨水景观均存在同质化严重、景观特色不明确的普遍性问题,无法唤起人们对滨水空间环境的记忆。而地域文化对彰显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提升民众对场所的归属感、传承与延续地方历史文化能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因此,如何将地域文化转化为景观元素呈现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是景观设计师们要解决的难题。论述城市滨水景观中地域文化缺失的普遍现象,对比分析地域文化融入城市滨水景观的优秀案例,探索地域文化在兰州水车博览园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为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延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化是每个国家的瑰宝,其中包括了大量的文化符号,这些符号蕴含了丰富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及民族特色,将这些文化符号应用于建筑与环境设计中,能够有效改善现代建筑单一简约、没有特色的问题,使现代建筑更具地域特色。在建筑设计中应用文化符号时不仅要继承传统的民族文化,更要融入当代的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9.
在当下随着城市化及文化全球化的发展,继承与发扬城市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越发重要,文化也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一种体现。文章通过对古城西安特色商业街区北院门历史文化商业街的调研及分析,探究如何应用装饰纹样等文化符号在当下文化趋同化的背景下发展、展现地域民族特色文化,体现城市特色,为未来城市商业街的风貌展示及地域文化展现做出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毛茜  东桂迎 《美与时代》2022,(8):104-106
城市形象是城市的公共财富。当前,很多城市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千城一面”的尴尬现象,城市形象设计方面同质化问题严重。每个城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会逐渐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文化,而城市文化又是地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形象设计可以展现一个城市独特的精神面貌,能够塑造出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从地域文化在城市形象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出发,简单分析地域文化在城市形象设计中的作用以及城市形象设计应该遵循的一些原则,并提出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形象设计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各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地域文化的关注显著增强,城市需要从地域文化中获得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而地域文化景观为塑造城市特色,促进城市旅游发展等提供了必要需求。以延安市宝塔区景观为例,阐述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影响,重点理解地域文化,结合地域文化特征与景观设计要素,提出并利用"四位一体"的表达方式,使地域文化根植于景观中,达到保护和发展地域文化,从而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城市文化品牌是一个城市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品味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集中反映。因而,应该努力打造城市文化新品牌、提升城市竞争力、塑造城市新形象,并在其中融入特色的地域文化,打造独特城市品牌想象。文章主要论述了地域文化在城市品牌形象中的设计表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现代城市发展步伐加快,对城市各类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近年来大多城市发展实际看,各地均注重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但如何将地域特色文化内容与现代城市发展进行融合,在帮助推动城市建设的同时,也将城市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文章就此问题进行研究,明确传统文化元素表达方法与应用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城市发展中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4.
地域文化与现代设计教育的融合是现代设计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以湘东地域文化为例,探索地方高校在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的责任与使命、思路与多维度实践,既有利于实现地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的有机结合,又是突出地方高校突出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城市文化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旅游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要根据当地的特色文化进行开发、推广,促进城市旅游文化的发展和完善。成都作为四川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建设一个有历史底蕴的,符合人们审美情趣的城市品牌形象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成都地域文化为例,分别进行三星堆文化、大熊猫文化、休闲文化、川剧文化插画创作,梳理了数字插画传播文化的作用及数字插画造型设计方法,研究成都文化在数字插画设计中的应用。运用现代数字插画艺术表现手法,丰富了成都地域文化的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在现代化发展中,与文化产生了较为密切的联系。城市公共艺术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可以很好地展示城市形象,还能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彰显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文章基于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现状对优秀传统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实际运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出于发展城市经济和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城市公共雕塑已逐渐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雕塑作为城市地域文化的代表,关系到市民审美需求、城市文化传承等。文章就公共雕塑在现代城市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促进我国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怎样展现城市的特色,有效地保护本土文化已经成为最关键的问题。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假如能够通过保留、重现、明借、象征、重构等手法,优化植物配置,选择体现当地文化和园林功能的植物种类,将这些地域特色元素融入到园林绿地景观中,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够展现城市的特色,有效地保护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19.
王亚静 《美与时代》2023,(4):100-102
城市街道是人们对城市的第一印象,是城市地域文化和人文涵养的体现途径,亦是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方式。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街道逐渐丧失地域特色和文化温度,亟待改善。以金华市街道景观为研究对象,结合金华市地域文脉,从街道景观现状追根溯源,探讨如何提取金华市地域文化要素融入街道景观,寻找当今时代金华市街道景观的更新和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20.
牛杰 《美与时代》2024,(1):124-12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城市文化景观是意义深远的重要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不仅丰富了现代城市的文化生态,同时也是文化自信融入现代城市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的具体体现。现代城市文化景观中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既为现代城市创造了更加多元的文化环境,也为现代城市文化功能的发挥与文化承载力的提升提供了持续的动力。但是,在不同文化的冲击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城市文化景观中存在着被边缘化或被替代的发展困境。这是策略设计的趋利性、公民美育的有限性以及技术要素的挑战性等一系列因素所导致的现实结果。因此,健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城市文化景观的文化制度,加强现代城市文化景观的审查机制,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的审美要素融合,引导公众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赓续中华历史文脉,秉持高度的文化认同,提升文化审美水平,是重要的文化理论与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