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穆丽芳 《美与时代》2014,(6):107-108
艺术与生命是一种共存与共灭的密切关系,艺术的创造与发展离不开人类情感的倾注。在漫长艺术史中,人类的情感赋予艺术新鲜的活力,人类用抽象的艺术思维去创造尽量脱离物质而表现精神现象的世界。不管是音乐、美术还是诗歌、建筑,艺术无不以其别具一格的形式诠释人类的生命,艺术只有将情感对象化,并以各种形式变现出来,才能称之为艺术,因此我们感受艺术的美,艺术带来的幻想的同时,艺术越来越成为我们身边不可或缺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于雷 《美与时代》2006,(1):29-30
苏珊·朗格的美学专著《情感与形式》专门就艺术行为过程中的普遍情感问题作了深入探讨,认为艺术情感应当是人类社会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抽象化的、客观化的情感,而绝非艺术活动中的个人情感。当然,个人情感在艺术创作中可以成为表现普遍情感的媒介,与普遍情感存在一定的心理距离;普遍情感则可以表现为对个人情感的抽象化的移植与借用。  相似文献   

3.
张高松 《美与时代》2014,(11):64-65
从拉斯科岩洞壁画和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开始,人类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他们的“狩猎场景”,那生动的公牛形象,令无数人叹为观止。也是从那时开始人类便开始运用图形来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情感。这些用简洁的笔触记录生活碎片的场面,正式宣告了人类步入艺术创作的“儿童期”,那么同样是在人类自身成长的进程中,儿童绘画又是人类从事艺术创作的特殊时期。儿童绘画伴随着儿童的身心成长、展现了儿童的思维轨迹、映射了儿童的本真天性,所以儿童画是他们用来表达自身情感喜怒哀乐的独特情感寄托形式。显露出人类萌芽期艺术创作中最真实的一面。视觉传达设计是用视觉符号来沟通传播和通过文字、图像来解决问题的设计,包括形象设计、图像设计、展示设计、插图设计、编排设计等。儿童稚拙的笔触,独特的想象力,他们用画笔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这种质朴的艺术表达手法正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4.
彩陶纹饰是原始人类在漫长的实践中产生的艺术形式。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承载物,它体现了人类在生活中体验到的某种认知、感受、规律和情感,也体现了原始先民们早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彩陶纹饰起源于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模仿,并经历了由再现向表现的转变,走向符号化、抽象化。彩陶纹饰所呈现出的审美意蕴是独特的,主要体现在符号性、独立性和情感性三个方面。这一原始艺术从一开始便渗入交织着社会性观念内容,它启示着艺术创作中应将个人情感与时代共同情感、个体性与群体性交织积淀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作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艺术不仅仅是人类情感表达的物化形式,更是人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它记录着人类智慧的发展,表征着本真人性的哲思.人类艺术的审美历程,正是伴随着人类对自身的不断发现、对生存的不断探索而不断演进的.  相似文献   

6.
油画在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重要的艺术形式,油画自出现以来就得到了人们的喜爱。油画的对象可以是人物、动物、植物、自然风景、人文景观等,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油画可以表达喜悦的情感也可以表达悲伤的情感。在中国和西方,有大量的油画作品以灾难题材作为画面内容,这些灾难题材油画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首先,灾难题材油画能够满足人们悲剧性审美的需要;其次,灾难性油画不仅仅是展现灾难本身,更是展现在灾难面前人类真实的心理活动;最后,艺术的核心就是对人性的探索和考究。  相似文献   

7.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而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更是美术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1、思维和思维科学思维是人类特有的、经常从事的脑力活动,是心理过程中认知活动的高级阶段。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三个过程,其中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立党思维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此外还有一些颇带特殊性的思维形式,姑且称之为特殊思维(如维性思维、特异思维等)。人类从具体思维活动中超脱出来,把思维现象当作特定对象加以研究,于是产生了思维科学。人类对逻辑思维的研究比较充分,其中对形式逻辑思维的研究尤为充分,而对非逻辑思维的研究则刚刚起步。这是因为非逻辑思维带有“前…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的形成初期,先祖们在与自然作斗争的同时就创造了艺术。人们的交往需要多种形式来传递各种信息和自身情感。作为绘画艺术中的形态语言,特别是线化的形态语言,也正是人类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交流形式。线化的形态绘画语言,更能率直随意地表情达意,因为线是人类观察世界,力图尝试表现世界的直觉符号,是绘画最基础的,也是最为快捷的、直接的捕捉稍纵即逝思想  相似文献   

10.
钢琴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情感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乐 《美与时代》2004,(10):60-61
任何艺术都是人类生活的真实写照,并生动地表现着人类的情感.人们从不同的视野探索情感开发与培养的奥秘,其中艺术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钢琴音乐也是如此.钢琴演奏是一门音乐表演艺术,它以特定的艺术符号及音响结构的运动形式直接展示着人的内心情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审美和情感在人的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强化钢琴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符号联想     
人类创造文明的过程也是不断创造文化符号的过程.人类文化的各种形式--科学、宗教、神话、语言、艺术等,无一不是人自身以他自己的符号化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产品,是人类创造文化活动的现实化和具体化,也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与外化.能够创造和运用符号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也是人和文化相联结的中介,可以说整个人类文化的世界都是由人所创造的符号共同构成的.艺术的语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符号,而是蕴含着人类丰富而复杂的情感意味的特殊的符号形式.苏珊·朗格认为主观世界呈现出来的无数形式以及无限多变的感情生活,都是无法用一般的语言符号来描述和论述的,但它们却可以在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中呈现出来.在这里,艺术形式与情感生活、生命体验,艺术语言与文化世界能够达到最直接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艺术作品与一般物品的性质由"意味"和"形式"两个因素构成,"意味"是"艺术品能唤起某种特殊的感情""赋予形式以意味的正是这种情感的本质和目的"。这种特殊的情感就是审美情感,这种情感来自于艺术作品。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不关注主题,只关注线条和色彩,关注它们的关系、用量和质量而获得更多更崇高的情感;"形式"即纯粹的形式,特定的形式安排和组合表达了创作者的情感,传达了艺术家所感受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诗可以兴"作为人类"轴心时代"所创造的诗学范式,与西方人类学批评存在巨大的差异,奠定了中国诗学的人类性探索的基础。"兴"的本义是祭祀礼仪,孔子首次提出"诗可以兴"这个诗学命题,是将《诗经》的功能与祭祀作用相提并论,不是在宗教的迷狂中而是从对祖先的崇拜中寻求精神文化原型;"兴"的内在意义就是"复礼",精神文化原型不是回归到人的原始自由状态,而是呼唤人的理性精神的勃发;"兴"在形式上"托物于事","草木鸟兽"等自然物象作为精神文化原型的外在形式,不是泯灭人的情感成为精神考古,而是在与人的情感的会通中形成的,具有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4.
张盾 《美与时代》2006,(2):51-52
建筑承担着为人类营造生存空间的职能,它在人类活动行为中具有系统化的特点,是一种理性活动的结果。然而情感在建筑创作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建筑设计是超越于实用功能之上的事情,而情感空间一直是城市生活中永恒不变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谢文郁 《哲学研究》2022,(1):84-96+126
认识论研究一直在持守经验论中拒绝引入情感因素,即使经验论在说明人类认识活动方面无法给出圆满的解释。事实上,情感在人的实际认识活动中从未缺失。然而,如何分析情感的认识论功能的确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问题。本文试图在分析中展示情感在认识活动中的主体性,以及情感所呈现的对象之实在性,追踪了烦恼、敬畏、信仰等情感在认识活动中的运作,还特别对情感命题的真值问题进行了初步演示。情感认识论涉及认识主体、认识对象和真理问题这三大认识论原则,尽管其运作方式与经验论不同,但是它们不仅在人类认识活动中有实际运作,而且在理论上也可以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16.
绘画语言是画面的基本结构,是人类表达审美情感的一种工具、是画家进行形象思维并把它转化为物质形式的手段.绘画语言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画家的感情是靠其特有的绘画语言表现出来的.无论何类画派的艺术家,他们都是借助其独特的语言形式来完成作品的情感体现的.绘画语言和写作手法的不同运用,则产生出多姿多彩,风格各异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也谈音乐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枫  程海云 《美与时代》2003,(10):18-19
音乐不是纯粹的艺术形式,它是人类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的情感的艺术表现。音乐作为一种艺术门类,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也有作为艺术的普遍性。除了表情的主要功能外,它还可以艺术地表达思想,也有可能在经济社会中更为直接地体现出它的功利价值。  相似文献   

18.
改良性设计是一种针对人潜在需求的设计,是创新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居产品作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用品,设计者在设计时需要避免造型的同质化,在为产品注入实用功能和形式美感的同时,还需加入文化内涵和情趣特性,实现人性化、趣味化的设计,将产品变成情感表达的一种载体。家居产品的改良性设计所追求的改变并非颠覆性的创新,而是推进设计的微创新,正所谓在不变中寻求变化,才能在不断的变化中坚守住设计的初心,从而同时满足人们对家居产品的物质需要和情感需要,避免将今天的设计变为明天的垃圾。  相似文献   

19.
古往今来,纪念性景观作为一种具有历史性、延续性的景观类型,往往能够激发人们对过往事件的回忆和缅怀,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纪念性景观对人类自身以及城市发展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纪念性景观的形式、空间结构分析,来表达一个完整的纪念意义所需要的景观纪念过程,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建立纪念性景观设计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景观的审美价值和功能来分析景观。景观作为情感反应的一种表达,不仅关涉自然美,也关涉人类世界,因为它一直以来对于我们视域的感受性不可或缺。我们在景观中找到了伦理真理,因为我们不仅歌颂野生的自然,也歌颂将人类与偶然和可能的场址统一起来的生活空间。本文对欧洲景观的当代意义的考察以近现代历史作为起点。景观无数的细节形象以及自然的"精神外貌"似乎回应了我们所有最隐秘的情感;我们坚信,超越相互分离元素的宽广全景的东西——即景观——必须存在。这不仅是部分的总和、散落在我们感受性的连续统中的个体感知碎片,也是心理过程的吸引力。它是关于形式的一种无尽的和神奇的联系的精神。景观概念和美丽景观在历史和在个体中发展,它是文化艺术的成果,是个体和社群的制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