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一个男孩,父亲要他学拉丁文,但他对拉丁文不感兴趣,便对父亲说:“我不喜欢拉丁文,能不能让我做别的事情?”父亲说:“可以呀,你去挖水沟好啦,牧场正需要一条灌溉渠道。”  相似文献   

2.
“盲人提灯笼”本是一则笑话,指一个人做事没用大脑想,尽做些多此一举的事。最近我从朋友那儿得到新诠释。 这位朋友是这么说的: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的时候,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勇敢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们特别是青年所渴望具备的品质。青年们总希望自己能成为勇敢的人,谁也不愿意被人称为懦夫和胆小鬼。但是,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勇敢,怎样才算是勇敢的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了解的。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看到有些人简单地认为什么都不怕或者别人不敢做而自己敢去做的就算是勇敢,以致故意违反纪律,借此表示自己敢作敢为;有的不分是非、善恶,把“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江湖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手     
正"早点睡了,少熬夜,多喝牛奶。"父亲边说边端上一杯热牛奶,我极不情愿地站起来,离开我心爱的书桌,接过父亲端过来的热气腾腾的牛奶,不经意地,我看到父亲那一双布满青筋的手,那是一双拘谨小心的手,显得有点局促不安。这是我记忆中的手吗?小时候的我,是一个淘气的男孩。我是不怕父亲的手的,我常常拍打他的手,把自己的小手放在父亲宽大温暖的手里,  相似文献   

5.
一个高三男孩走进心理咨询室:“马老师,听过您的心理辅导,我想……”他强作笑容却欲言又止。 “别紧张,你很相信我是吗?老师会当一个好听众,有难处尽管说。”我引导说。 “我想,我有病……” “先不下结论,讲讲你的事情好吗?”  相似文献   

6.
爱何必百分     
有个神话般的爱情故事,让我感动,让我难忘。解放前夕的福州,一对海哲山盟的恋人,由于女孩随父亲逃往台湾而不得不分离。临行前,男孩答应女孩一定会等她回来,女孩交给男孩一个精美的小盒子,说她把爱全都放进了盒子里不带走。泪水没有能阻挡住时间的流逝,女孩的背影终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母爱像涓涓细流滋润着孩子的心田,那么父爱就像滔滔江河推动着孩子的“独木舟”历经艰险,奔向那辽阔的大海。父亲是催人奋进的力量,孩子从父亲身上看到自己的未来。 对于男孩,父亲是自己的榜样,无形之中,儿子继承着父亲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事的方式。父亲对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常常是孩子努力学习的动力,父亲对朋友豪爽大方、侠肝义胆,孩子也会因朋友受欺而仗义直言。如果一个男孩子没有父亲的抚慰,他的个性中就会少一些阳刚之气,多一些阴柔之风。研究者发现,在具有男性女性化倾向的人  相似文献   

8.
偷杏     
小时候,我渴望做一个勇敢的人。有一天,小伙伴们打赌:看谁敢偷唐奶奶家的杏子。那棵杏树靠着院墙,用竹竿就能打到果实。但按“规定”,是不准用工具的,得亲自上树。有两个小伙伴率先爬墙上树,当时,唐奶奶也许正午休,没发现情况。直到树枝打上玻璃窗,她才走出屋子,喝道:“谁家娃儿?大白天敢偷别人东西!”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衣服破烂,满身补丁的男孩,跑到摩天大楼工地向一位衣着华丽、口叼烟斗的建筑承包商请教:“我该怎么做,长大后才会跟你一样有钱?”这位高大强壮的承包商看了小家伙一眼,回答说:“有三个掘沟人,一个拄着铲子说,他将来一定要做老板;第二个抱怨时间太长,报酬低;第三个只是低头挖沟。  相似文献   

10.
新婚的尴尬     
电话预约后,一对新婚的年轻人在双方家长的陪同下,来到心理咨询室。与双方家长的沟通得知,新娘静宜和新郎嘉成都在23岁的年纪。两个人是一年前经红娘搭桥走到一起的,大家都说很般配。两个人交往一年多,也还挺好,来来往往。谁知婚前好好的,刚做几天新娘的静宜就闹离婚。静宜的父亲回忆说,这桩婚事是女儿自己同意的。此前谈过一个朋友,但是女儿说那个男孩太开放,接受不了这样的男友。嘉  相似文献   

11.
醒悟的浪子     
曹惠云 《天风》1997,(8):41-42
“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路15:17—19) “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路15:24,32) 今年新春,伊川县城关教会又一浪子回来了,他痛悔自己“离家出走”的所作所为。  相似文献   

12.
醒悟的浪子     
“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路15:17—19) “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路15:24,32) 今年新春,伊川县城关教会又一浪子回来了,他痛悔自己“离家出走”的所作所为,他向天  相似文献   

13.
偷换与诡辩     
(一)偷换儿子对父亲说:“爸爸,老师要我用‘爱戴’一词造句,我写的是‘我爱戴花帽’。老师说我写的不合要求,要我重写。”父亲说:“笨蛋!老师是教育你要艰苦朴  相似文献   

14.
客:前几天我跟一个朋友聊天儿的时候,说了句“车上太多人”。我朋友说,这句话不合语法,应该说成“车上人太多”。我说:“我讲的跟你讲的是一样的意思,你也听明白了。为什么你那句话合语法,我的就不合语法呢?再说,只要意思明白了,还用得着讲究什么语法呢?讲语法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把意思说明白嘛。”我朋友不同意我的说法。我们俩争了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你是搞这行的,请你评一评,“车上太多人”这句话究竟合不合语法? 主:恐怕你朋友是对的。客:为什么?!我有时候听别人也这么说。我自己这么说的时候,别人也能明白。我听说语法分析要以说话人的语感为基础。照这么说,我的感觉是  相似文献   

15.
活着     
“活着无论多痛苦,和死亡相比,都是一种幸福。”一位朋友曾这样说。她说她7岁那年某天晚上,一个人睡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忽然那么真切地感觉到了死亡的迫近,“……我简直快要窒息了,终于大叫一声,从房间里冲出来,朝着父亲哭喊,我不想死,我不想死!一家人都被我吓坏了……”  相似文献   

16.
正16岁的他年少轻狂,目空一切,常在学校惹是生非,父亲为此没少批评他。为了让他彻底和那些小混混断绝联系,父亲连着给他换了三个学校,但这些都无济于事。有一天,父亲从一个在货轮上做水手的朋友口中得知,朋友将从墨西哥启航,横穿大西洋,前往欧洲和非洲。父亲便请求水手带上他不争气的儿子去闯世界,改改劣性。起初,叛逆的他并不服从父亲的安排,他舍不得他的狐朋狗友。父亲劝道,我不要求你能学  相似文献   

17.
朋友:我不是搞天文的,我只是一个业余天文爱好者,然而,我还是想当一回“二道贩子“,外行人说内行话,给您讲一个天文故事.……  相似文献   

18.
奇思妙想     
驴和总裁的关系一个城里男孩凯尼移居到了乡下,从一个农民那里花100美元买了一头驴,农民答应第二天把驴带来。第二天,农民对凯尼说:“对不起,小伙子,我有一个坏消息要告诉你,那头驴死了。”凯尼回答:“好吧,你把钱还给我就行  相似文献   

19.
我原来有一个朋友,人很孤僻,而且行为乖张,身边几乎没什么特别近乎的朋友。有一次他又和别人吵架之后,我平静地问他:你感到幸福吗?他想了一阵说:“我没想过。”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宗教》2022,(7):8-10
福建山海交融、人文荟萃,是重要的统战工作大省。从1985年到福建工作起,习近平同志就与福建统战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父亲是做统一战线工作的,我对统战工作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在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常常这样说。带着这份特殊的感情,在17年半的不平凡岁月里,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习近平都亲自指导推动统战工作,广交深交党外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