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王朝在西周时期分封了大量驻守地方的诸侯国,这些诸侯国的家族中有不少与周王室同为姬姓,且据称这些姬姓诸侯国宗族均为周王室的分支。结合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中对这些诸侯国宗族谱系的记载,可以看到西周时期的同姓诸侯国往往并非直接从周王室分化而来,它们往往源于已经从王室分立出来的分支宗族,如周、召、毕等生活在王畿地区的世族。同姓诸侯国在政治和礼仪等级上通常逊于王畿地区的世家大族的现象,或许正和这些诸侯国在姬姓王室宗族中的地位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婚礼礼仪来源于儒家礼学经典著作《仪礼·士昏礼》中所反映的周代婚姻六礼,但这些礼仪是怎样影响中国古代的王室婚礼,时至今日没有任何学者对此作过全面系统的解释并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文章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议婚到结婚过程中的文辞话语和仪式要素两个方面,全面深入地比较了周代士婚礼与秦汉以后部分朝代王室婚礼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就此认为,中国古代以汉族为主的历代王室婚礼的基本范式均来自于周代的士婚礼,以其他民族为主建立政权而形成的王室婚礼则具有各自的区域民族特色,从而使得中国古代的王室婚礼在总体上形成了一种具有二元结构的仪式象征符号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道教在公元7世纪就已正式传入韩国,但是在道教传入后的很长时间里,韩国一直都没有出现专门进行道教活动的宫观。1直到高丽太祖七年(924)设立九曜堂后,2韩国才拥有了历史上第一座专门的道教机构。自高丽第十六代王睿宗(1105~1122)大力引进宋朝道教,效仿宋朝道观建造了高丽的王室道观福源宫之后,3道教在高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相继出现了  相似文献   

4.
明代是道教医学发展成就突出的一个时期,也是道教由社会上层精英阶层向社会广大民众普及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本文主要从明王室对道教医学的发展及明王室中普遍的外丹服食方面出发,列举明王室成员对中草药、方剂、方书及医学理论方面的发展并对其经典著作进行探讨;辩证分析明代历任帝王对外丹服食的态度并对金石丹药的服食进行论析;对道教医学在明代社会上级阶层的发展进行论证分析,得出明代王室对道教医学起到重要促进发展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历史进入到春秋时期之后,“王室衰微”、“政由方伯”,周天子的影响力不断下降,东周王朝再也不能象西周时那样对各诸侯国发号施令了。政治上的这一重大变化,也导致当时的军事领导体制发生了深刻的连锁变化。除周天子直接控制的少量王室军队之外,东周王朝实际上已经无...  相似文献   

6.
张倩红  朱晓 《学海》2011,(3):73-79
1290年英王爱德华一世对犹太人的驱逐是欧洲历史上发生的首次大规模驱犹事件,凭借犹太人对王权的依附,王室对犹太人严重剥削,导致犹太人对王室财政支持能力下降;犹太人从事放贷业引起中小地主的土地流转,集中到教会和大贵族手中,对王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爱德华一世企图鼓励犹太人改宗,但是犹太人对本民族宗教的坚定信仰使国王的政宗政策以失败而告终;英国国内频繁出现的血祭诽谤案引起普通民众反犹情绪高涨,这一切最终导致爱德华一世驱犹事件的出现,并为欧洲大规模驱犹树立了一个样板。  相似文献   

7.
刘易斯是当地有名的拳击手,他高大威猛,身高在两米以上,而且力大无穷。作为一个拳击手,他拥有出色的素质和天赋,在身体条件和灵活程度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在这年的拳王争霰赛上,刘易斯表现特别突出,他一路过关斩将,以全胜的战绩挺进了总决赛。  相似文献   

8.
论辩博弈与不一致性意见的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论辩是一种言语博弈论辩是一个言语现象,它是指同一论题上持有不同观点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展开辩护和反驳的过程。论辩往往是在两个人(或两群人)之间进行的,当然这不是必然的,因为在同一个论题上人们可能拥有两个以上的观点。博弈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理性人之间的一个互动;博弈论作为一个学科,研究互动中的理性人———即参与人(player)———如何进行策略或行动选择以最大化各自的利益。论辩虽是言语现象,但从博弈论的角度看,论辩同样是一个博弈(game):参与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他们有各自的目标:战胜对方赢得胜利。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9.
周王后妃不仅仅是皇帝宫廷的宠幸玩物,也不全是奢侈性后宫消费群体。事实表明,以周王王后为首,后妃们主要以蚕织生产监管者的身份参与到王室经济中,从而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经济角色。此外,她们不仅身负为王室生产创造增殖财富的经济职责,而且通过蚕织生产已间接介入到诸如以命服制加强专制王权的政治活动中,是周王力求控制支配经济体制为王朝政治服务企图的实际执行者,因此设置尽可能多的后妃是符合周王利益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古代埃及 18 王朝中后期渐受王室尊宠的阿吞神崇拜的兴起、发展、独尊以及独尊地位的丧失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长时段的历史考察,认为其兴衰以阿蒙霍特普四世统治时代为界,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同时还分析指出,18 王朝中后期阿吞神渐受王室尊宠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埃及社会政教权力结构平衡受到了威胁,而古代埃及阿吞崇拜的实质则是太阳崇拜。  相似文献   

11.
智能开发已引起当今世界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多元智能理论的倡导者加德纳教授指出,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七种以上智力的潜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而美术教育是开发这些智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就"天子"一义而言,公羊学向有尊王与正王两种意涵,而其归趋则在于对大一统"王道秩序"的维护。庄存与完整承袭了公羊家的这一解经路线,但他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其尊王的程度比四传多有过之而无不及;二是其正王非但没有《胡传》激烈,甚至比乾隆官方的经解亦有所收敛,更注重对以"天王"为代表的礼法秩序崩坏的闵叹,而非对天王个人的讥贬。彰显出作为皇子师傅的庄存与,其经解是自觉站在王室立场之上的,有着明确的维护王室、维护大一统、维护王道秩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第七章达味王国有关达味王室的故事分布于《旧约》中的《撒慕尔纪》上·下,《列王纪》上·下,和《编年纪》上·下诸书之中。达味王国是将《旧约》和《新约》接入一种持续不断的救恩史脉络中的一个历史环节。这便是《新约》开篇所指,《玛窦福音》第一章回溯了天主通过从...  相似文献   

14.
“礼”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先秦,尤其是西周时代对于治理社会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史载“周人尊礼尚施”(《礼记·表记》),因此才有后人的“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年》)的说法。然而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王室...  相似文献   

15.
不能不在乎     
乔治·伊士曼是举世闻名的柯达公司的创始人,他拥有难以计数的财富,但并不迷恋财富,他一生捐出去的款项在一亿美元以上。有人称赞他是"纯朴而坚硬的  相似文献   

16.
春秋是中国历史上大动乱时期。周天子虽为“天下宗主”,但已名存实亡。“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诸侯国相互兼并,连年征战,陆续出现大国,打破了王室独尊,“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诸侯国间在频繁的战争中举行会盟成了春秋时代社会政治生活中相当令人注目的特有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的帝王几乎都是后妃成群,这是他们拥有至高无上权力在婚姻道德问题上的体现。到了周朝,因为帝王的老婆太多,不得不实行定编定员:皇后1人,夫人3人,嫔妃36人,女御81人。尽管他们妻妾多达百人以上,但仍满足不了他们的荒淫欲求,因此。后世的皇帝不断更换皇后,扩充嫔妃,甚至把老婆分为16个级别,多者竟逾万人。帝王们在性行为上的荒  相似文献   

18.
"以德配天"的天人论思想以及"明德慎罚"的主张,是西周时期实施道德教化的理论前提和宗旨。从内容上看,这一时期的道德教化主要包括政德教化、王室教化和民众教化,其教化内容、方式与体制也各具特色,这对我国儒家德教思想、传统治国方略和蒙养教育等优良传统的形成和家训演进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发源于中世纪的西欧,但学者们认为:“中世纪欧洲学习机构的名称和发展都是穆斯林学校的仿制品,伊斯兰宗教学校是欧洲学习机构的原型,被教皇和王室授权后成为欧洲大学。”[1]这说明,中世纪西欧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了伊斯兰大学的影响和推动。本文就这一问题做初步探讨。一、世界最早的大学—伊斯兰大学的产生与发展在伊斯兰教出现以前,阿拉伯人的基础教育主要在特定季节里进行,  相似文献   

20.
高丽是韩国历史上最推崇道教的王朝,道教斋醮颇受王室重视。为了举行斋醮,高丽王朝设立了一系列道教机构。高丽的道教机构分为具有官署性质的机构和不具官署性质的机构两种类型。具有官署性质的道教机构又可分为只为斋醮提供服务的机构和庙署合一的机构。高丽的道教机构主要设置在京城,地方上也有少量道教机构。地方道教机构有些是本土信仰道教化的产物,有些则是高丽官方所设,都不具官署性质。京城道教机构和地方道教机构共同构成了高丽王朝的官方道教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