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张焕粉 《法音》2021,(3):57-60
近40年来,关于山西五台山文化的研究成果不胜枚举。其研究内容涉及五台山佛教哲学、历史、文化、艺术和五台山地理、生态、旅游以及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等。其研究所运用的资料除传统古籍文献之外,还有敦煌文书、图像资料等。五台山碑文数量众多,也是学术研究所需的重要资料。相较于明清,唐宋时期五台山的碑文资料较少,但多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由省社会科学院和五台山研究会组织几位同志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从中选出有关五台山的一部分记载,重新加以点校注释,陆续出版一套五台山研究丛书。其中包括《五台山游记选》、《五台山古诗选》、《五台山楹联集锦》、《五台山碑文集注》、《五台山佛经总目》、《五台山佛教史》、《五台山花卉》、《五台山革命史》、《三传点校注评》及《五台山巡礼行记校注》等。这批文献资料跨越历史一  相似文献   

3.
唐宋五台山旅游活动的兴盛对寺院财产产生了深刻影响。大批来自国内外的僧尼、官员和普通民众通过捐施的方式,为五台山寺院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同时,寺院也因经营与旅游活动相关的业务获得了一定的财物。唐宋五台山寺院财产呈增加的态势,从经济层面反映出唐宋佛教的兴盛状况以及五台山所处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在唐宋文学中,与五台山文化相关的意象非常丰富,既有文殊显现事象、清凉山文殊道场景象,还有大量的五台山僧、"五台宾"等人物意象,长松、琵琶、蟠龙等物象。唐宋文人通过它们表达对文殊智慧的崇拜、礼赞和对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唐宋时期民间佛道融合的世俗化信仰观念。这些五台山文化意象在后人反复使用和不断传播中,对丰富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形象、内涵以及扩大五台山文殊信仰的影响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五台山的佛教文化对东亚所产生的影响非常深远,从唐宋时期至五台山巡礼求法的日本僧人,和五台山有着缘源关系的日本寺院,在日本流传的五台山文殊像以及东大寺的“四圣御影”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五台山佛教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0年10月23日,山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张成德同志应日本爱知学院大学禅研究所邀请,率领该院《五台山研究》主编崔正森研究员、五台山佛医研究所所长孟海贵副研究员和五台山研究会理事、五台山文化研究所所长董杰英教授等人组成的佛教文化代表团赴日进行学术文化交流考察。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11月5日,五台山研究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召开。大会修改并通过了《五台山研究会章程》,制定了《五台山研究学术规划大纲》、《五台山研究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选举产生了五台山研究会第四届理事、常务理事会及领导成员,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杨安和当选为新一届五台山研究会会长。  相似文献   

8.
2004年lO月8日,五台山管理局局长、五台山研究会副会长罗荣华同志应韩国五台山月精寺的盛情邀请,率领五台山区政府、五台山佛协和五台山研究会等部门的有关人士及殊像寺佛乐团等60余人组成的佛教化访问团,赴韩国五台山参加“首届韩国五台山佛教化节”,并进行佛教化交流考察。  相似文献   

9.
由五台山研究会、山西省社科院、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政府主办、五台山碧山寺、显通寺承办的“五台山佛教文化国际学术会议”,于2002年8月8日——11日在清凉圣地五台山五峰宾馆胜利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五台山研究会特邀顾问、北京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申维辰、原山西省人大副主任、五台山研究会会长李玉明、山西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五台山研究会副会长张成德、山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周新玉、原山西省旅游局局长杨建峰、山西省旅游局副局长韩和平、忻州市副市长谌常瑞、五台县县长。  相似文献   

10.
2007年9月3日至5日,五台山文化研讨会暨五台山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在五台山五峰宾馆举行。本次会议由五台山研究会、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主办。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白清才,山西省原人大副主任李玉明,山西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李留澜,  相似文献   

11.
敦煌文献中散藏有《辞娘赞文》写卷9份、《五台山赞(文)》写卷16份。敦煌写卷《辞娘赞文》有单写本和连写本两种形式,其连写本则与《五台山赞文》抄录在一起,是研究五台山佛教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辞娘赞文》敦煌连写本的文献梳理、内容述要和隐喻诠释,可以管窥以文殊菩萨信仰为核心的五台山佛教信仰在9世纪至12世纪之剪影。  相似文献   

12.
本大纲是山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五台山研究会会长刘贯文同志为深入开展五台山的研究工作制订的,且经首届五台山学术思想讨论会审议通过的。希望五台山研究会会员和有志于从事五台山研究的专家、学者、爱好者,选择其中课题,积极参与研究,五台山研究会将给予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本刊是从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多角度研究五台山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五台山因佛教而驰名中外,因此对五台山佛教的研究列为本刊的重点,但本刊并非单纯的佛教学术刊物。我们十分欢迎多角度研究五台山的作品。现在把韩建平、曳宏玉两位先生多年考察、研究五台山木本植物资源的成果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14.
唐宋时期,见于史籍的国际五台山巡礼活动中留下了关于口译者的记录。唐高宗敕鸿胪掌客为译语人,陪同释迦密多罗参礼;不同身份的新罗译语人促成了日本圆仁的五台山之旅,日本译者也在巡礼中得到成长;北宋日僧成寻参礼五台山时,有民间通事客人一路相伴。官方译员、国际译者、民间口译等不同类型的译者在五台山佛教国际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7月21日,《五台山世界文化遗产档案》阶段性成果汇报及评审会议在佛教圣地五台山举行。山西省人大原常务副主任、五台山研究会总顾问杨安和,山西省人大原副主任、五台山研究会会长李玉明,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著名佛教考古专家杨泓先生,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著名佛教艺术史专家罗世平,原山西省旅游局局长、五台山研究会副会长杨建峰,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五台山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崔正森,山西省出版传媒集团副总、五台山研究会副会长崔元和,  相似文献   

16.
五台山研究会的工作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台山研究会是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由省委宣传部批准,于1985年4月16日正式成立的群众性的学术团体。五台山研究会成立十六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省社科院的代管下,在省财政厅、省旅游局和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会员的通力协作,积极努力,为研究、宣传五台山,发展五台山的旅游、经济、文化做了不少工作,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2006年8月10日-12日,由五台山研究会和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政府在五台山举办的中日五台山文化研讨会圆满结束。参加会议的有中日高僧大德、专家学者30余人。他们对五台山文化及其核心进行了深入探讨,互相切磋。会后还参观考察了五台山国家一级的重点寺庙。会议圆满成功,取得了丰硕成果。从本期起,本刊将有关内容,撷其要者,陆续予以发表。  相似文献   

18.
五台山又名清凉山,因是文殊菩萨道场成为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五台山自然气候的清凉与文殊菩萨智慧的清凉深度契合。"清凉智慧"沉淀深化成为五台山文殊智慧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内核。清凉智慧导人超脱烦恼,达到彼岸,获得开悟,明心见性,其禅学价值对净化人心、建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具体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第五次五台山工作会议精神,由白清才副省长主持,于一九八七年二月二十日在省城召开了五台山研究会工作会议。会议回顾总结了五台山研究会成立以来的工作。认为研究会成立一年多的时间,组织、吸引全体会员和热心参与五台山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教授,以及各行各业的爱好者,初步开展了对五台山的综合研究。对五台山的一些重要历史文化问题,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和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通过学术交流,沟通了信息,加强了联系;  相似文献   

20.
五台山研究会形成一门专门学问——五台山学吗?任继愈先生的入室弟子、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五台山研究中心主任崔正森研究员对此深信不移,他和他的同道多年来推出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就是为此付出的努力。这些成果包括《五台山佛教文化》、《五台山佛教建筑艺术》、《五台山宝塔研究》、《五台山与亚洲佛教文化》等数百篇论文以及《五台山游记选注》、《五台山诗歌选注》、《五台山楹联牌匾集锦》、《五台山碑文选注》及其主编的《五台山文物集粹》、《五台山诗文撷英》、《五台山(传)(志)选编》、《五台山旅游览胜》、《五台山画册》、《山西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