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道》2015,(3)
<正>张艺谋对"电影应该成为弘扬中华文化最好的载体"~([1])一直深信不疑,并且在"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的神韵和充分挖掘电影视听艺术魅力及其二者的融合"~([2])中进行着积极的尝试与创新,从而使得其成为儒学核心精神的影像传承的又一股中坚力量。从早期艺术电影到商业化类型大片,张艺谋将儒家文化中的家国一体观念从  相似文献   

2.
《法音》2017,(10)
<正>南明永历八年~([1])(1654),中土动乱不堪且异族称霸,怀揣着弘法理想与热切愿望的福清黄檗山万福寺住持隐元隆琦,在日本长崎兴福寺~([2])住持逸然性融~([3])等人第四次恳切的启请之下,做出了东渡日本的重大决定。同年五月十日~([4])黄檗山僧俗二众依依不舍,护送隐元一行南下泉州府同安县中左所(厦门),其中廿余人于六月二十一日起航,乘郑成功所辖船护送出海~([5])。七月五日到达日本长崎港。在其弟子独往性幽编纂的《黄檗隐元禅师年谱》~([6])中解读了隐元东渡的心理状态:亦厌观京华寥落,文物销沉云尔。其深心岂易为流俗人言哉。~([7])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7,(2)
<正>各种沿丝绸之路入华的宗教文化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佛教。佛教一度与中华传统文化逐渐碰撞、交流并不断融合,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入华粟特人~([1])的宗教信仰中胡汉杂糅的文化痕迹非常明显。"从粟特人的发展史看,他们主要信仰祆教,同时也信仰佛教,是一个有信仰佛教历史的民族。"~([2])《新唐书·西域传》云康国:"尚浮图法,祠祆神。"~([3])《隋书·西域传》:  相似文献   

4.
正一、"回教民族说"自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民族危机的加深和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传入使得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兴起。~([1])再继之以梁启超"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提出,并对其内涵进行定量分析——"中华民族"由单一民族还是融合民族构成?若由融合民族构成则有无"最重要之民族"以及"最重要之民族为何?"~([2])而后至  相似文献   

5.
儒家学说强调修身养心成为圣贤之路完全靠自己的努力达致目标,一切以人为本、从人心出发、以人的语录为课本、以人为学习楷模,没有拯救、赦罪、审判、终极盼望等教导。21世纪的中国文化面临挑战,致使中国历史与文化背上沉重的包袱,这种特别沉重而且紧急的文化危机感~([1])是包括一切受华夏"文化之根"——儒释道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共同担心、忧虑与承担之情结所在。为了能够使给社会与文化带来负能量的儒家文化得到转化与更新,从而给社会与文化带来正能量的释放与推动;给失德的社会与文化带来正面的积极的道德价值的教育与引导,~([2])中国基督徒应该勇敢地站起来,虽然深知与其"道不同",但存着敬畏上帝与"知本"~([3])的心与其相谋,为儒家学说修为致圣思想把脉,分析其利弊得失,正如神学家余达心牧师呐喊的那样使之归于真自由、真理。~([4])  相似文献   

6.
《法音》2021,(5):31-37
正在佛学、玄学以及对传统哲学的整体研究观照中,般若学与玄学的关系是重要论域,般若学与玄学本体论的关系探讨又是其中的重要论题,亦是思想史研究应该澄清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尚未有清晰、一致的认识。流行的观点认为,般若学受到玄学本体论影响以致玄学化,如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中谓般若"性空"最初译为"本无":"盖魏晋初期之玄学皆崇无,号万物为末有,道体本无,此以玄学之说附会‘般若’也。"~([1])许抗生《魏晋玄学史》谓有的佛教徒援用玄学贵无派的思想,把空无当做世界的本体。~([2])  相似文献   

7.
龙忠 《法音》2019,(8):53-59,中插3-中插4
正白衣佛,因颜色而得名,其实在佛经中并无此名称,而是贺世哲~([1])最先提出,后来一直沿用此称谓。敦煌莫高窟中现存五铺白衣佛图像,分别是北魏时期开凿的第254、263、431、435窟,以及西魏时期开凿的第288窟。~([2])其共同之处是白衣佛图像都造于北朝时期。  相似文献   

8.
《法音》2017,(3)
<正>"教演天台,行归净土"这八个字的字面意思就是:教理阐释依据天台宗的思想体系,而修行实践则以净土宗的称名念佛为依归。这八个字最早出现,是在蒋维乔居士~([1])为谛闲法师写的像赞里。原文是:"巍巍大师,乘愿再来。行归净土,教演天台。建大法幢,作狮子吼。声教广被,暨于九省。作育僧才,芃芃椷朴。法乳分流,自南而北。化缘既尽,安详坐逝。临终写偈,以励后嗣。式瞻遗像,相好光明。高山仰止,垂范天人!"~([2])这里正式  相似文献   

9.
正一、引言圣餐,即主的晚餐,是基督教两大圣礼之一,是耶稣与门徒同吃逾越节晚餐之时亲自设立的。~([1])历史赋予圣餐诸多的神学意义,如强调纪念、圣的相通(Holy Communion)、感恩(Eucharist)、牺牲献祭(Sacrifice)等等,~([2])对古往今来基督徒的信仰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圣餐是"纪念主"的行为,对于基督徒的意义不必多言。但是,圣餐的做法与何人配得领受圣餐等问题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并非讨论圣餐中饼酒是否变质的问题,而是希望回到圣经的原始处境,探讨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17,(4)
<正>第三节得戒之缘先文已述戒体由自心所发,并非由外而来,自心乃是发戒正因,受戒者要以真诚心自愿立下断恶修善的殷重誓愿,正如《大般涅槃经》所言"无有我作他人受果"~([111])。借助殊胜的外境可以更好地帮助受戒者策发殷重的受戒誓愿~([112]),所以佛陀随顺当时缘起,制定了各种受戒方式,本意都是为了促  相似文献   

11.
《法音》2017,(3)
<正>第一节戒体产生一、戒体与业体戒体是受戒者受戒时产生并领受在自心的法体,是所受的戒法于内心中产生的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羯磨疏》:"夫戒体者何耶?所谓纳圣法于心胸,即法是所纳之戒体。然后依体起用,防遏缘非。"~([1])佛陀将戒比喻为堤塘~([2]),所指正是戒体这种防非止恶的力量。这种防非止恶的力量始于受戒,自此以后,  相似文献   

12.
贺志韧 《法音》2021,(4):31-32
一、孝戒思想的渊源"孝"是儒家一个非常核心的思想。《孝经》中说道:"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孝者,德之至,道之要也。夫孝,德之本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故为德本。"~([1])儒家认为,"孝"是最高尚的道德和最重要的道理,它可以使社会和谐,人民之间没有怨念和矛盾产生。  相似文献   

13.
《法音》2021,(5)
正宗教学家伊利亚德区分了神圣时间与世俗时间的概念,揭示出各大宗教及巫术传统中所存在的超越世俗生活以求回归神圣永恒的倾向。按照他的描述,宗教徒通过宗教节日与仪式"逆出"当下生活的时间序列,而去迎接原初神话的再临。~([1])在中国佛教的信仰实践中,节日与仪式亦被视为通往神圣时间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董群 《法音》2019,(6):28-33
正关于佛教的护国思想,佛教界和学术界都有所关注。~([1])护国,是佛教思想和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包括了护国主、护国土、护国民等内容,汉传佛教则概括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本文从伦理的角度,视"护国"为佛教的一个伦理原则、精神,也是具体的道德规范,是作为德性的伦理规范,也是责任伦理的规范。本文通过三个方面的阐述,来体现护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基督教历史中,有一些古老的、稀缺的、珍贵的圣乐遗产。这些古圣诗不仅具有崇拜礼仪的歌唱价值,而且具有历史文献的研究价值。由于历史语言原因,这些圣诗歌词艰深难懂。为了保持文字和音乐风格的多样化,尊重不同信仰传统的宝贵内容,体现基督的丰富,教会的合一,因此文字虽较古雅,但因其历史意义,仍保持原文刊出。~([1])使徒保罗教导哥林多教会的基督徒要用悟性歌唱,~([2])意思就是要理解歌词的内容,要明白所唱的信仰。本文列举四首著名的古文体风格的中国基督教赞美诗,从历史背景和歌词意义角度进行剖析,期望有益于读者领悟这些诗歌。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7,(8)
<正>第五节戒体差别一、体性无别七众所受持的别解脱戒分为四个层次:1、具足戒,为比丘、比丘尼所受持;2、十戒(又称勤策律仪),为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所受持;3、八关斋戒(又称近住律仪),为优婆塞、优婆夷中的净行者所受持;4、五戒(又称近事律仪),为优婆塞、优婆夷所受持。~([367])南山律将在家戒律与出家戒律纳入同一个整体框架,是因为《四分律》本来就通收道俗之法,在家戒律作为出家戒律的阶梯,对于修行具有重要意义~([368])。《随机羯磨》将在家戒律也包括  相似文献   

17.
自启东教会1983年圣诞节开放至今,江苏南通一些地方的教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1])本文采用图表和数字统计方式,对改革开放30年来南通教会的成长史进行介绍、调查、总结和分析。笔者希望用实际的教会调查数据与读者交通,说明"三自"和神学思想建设对教会成长的重要作用,同时表达对基层教会牧养中比较复杂和细致的问题的一些思考,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正甘肃省是全国伊斯兰教工作重点省份之一。当前,全省穆斯林群众183.4万,占全省总信教人口(351万)的52%;登记的清真寺4570座、拱北196处、道堂7处;伊协组织53个;伊斯兰教教职人员7978人,其中4733人担任主要教职,418人在各级人大、政协中担任代表、委员~([1])。一、伊斯兰教界人士作用发挥的实践途径宗教界代表人士因其肩负着神圣的宗教使命而具有感召性的社会力量~([2]),故能在信教群众  相似文献   

19.
邵祥路 《法音》2019,(8):23-27
正破山海明(1597-1666),俗姓蹇,四川大竹县人,是西南佛教禅宗祖庭"双桂堂"的开创者,西南地区禅宗祖师。根据他的自述,在十八九岁时,"见壁间有志公禅师《劝世歌》,予读至‘身心皆空’处,不觉堕泪如雨,将从前恩爱等事,一时冰解"~([1])。之后在佛恩寺出家,闻法师讲《楞严经》,始终不明其义,便效仿古人住山,立志明此大事。后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引言在教会圈子里的文章中,"辩证"一词吸引我注意的,是在丁主教论述西方神学家怀德海的"过程神学"的文章中。~([1])这使我不由得想到,在我们基督教的群体中,是否常能用辩证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甚至思考《圣经》?生活中充满着辨证,没有人能否定我们有"辨证思维"的存在。当人们说"要实事求是"、"要全面地、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坏事可以变成好事"时,已经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辩证法来处理和指导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