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佛教的宗旨是利乐有情和普度众生。历来有研究医药学和施医舍药的优良传统。佛教经籍记载:“(佛)为大医王,善疗众病。分别病相,晓了药性,随病授药,令众乐服。”释迦牟尼佛的弟子耆婆,是王舍城的名医。耆婆医术高超,著述甚丰。隋唐之际,耆婆的《耆婆五脏篇》、《耆婆脉经》,就已传入我国。佛经中记述的持水父子,也都是巧知四大,善解医方、妙通八术的佛教医学名医。  相似文献   

2.
耆婆在中印医学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分律》中关于耆婆医案的记载最为集中,案例涉及疾病病种有头痛、痔疮、肠扭结、水肿,治疗方法涉及外治法、内治法、手术疗法。通过对耆婆的生平、《四分律》中关于耆婆的六则医案以及医案反映出的医学思想等三个方面进行介绍,说明耆婆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突出耆婆在医学上丰富的诊疗经验和高超的医学技术,有助于准确把握耆婆诊疗方式、手术治疗特点、用药特色,挖掘当时医学的发展进程,有助于梳理耆婆医学思想在医学发展史上的历史意义以及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3.
试论扁鹊     
关于先秦齐国名医扁鹊,我们准备分三个问题来进行探讨。一、扁鹊与东夷人的原始医学扁鹊是战国时期山东齐国名医。司马迁在《史记》中专为他列出一传《史记·扁鹊列传》,并将他列于医学之首。该传云:“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正义》引《黄帝八十一难序》云:“秦越人与轩辕时扁鹊相类,仍号之为扁鹊。又家于卢国,因命  相似文献   

4.
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医德思想的文献。从概念史角度,利用概念分析的方法对《大医精诚》中相关思想史进行考察。《大医精诚》中"大医"概念,来自佛教"大医王"概念的本土化。起初"大医王"即为佛陀,佛陀拯救苦难众生的身体与灵魂,进而"大医"可指佛教故事中拯救世人躯体和灵魂痛苦的菩萨、信仰者。"大医"的概念随佛教传入中国并本土化,在梁简文帝《劝医论》中指通晓佛典,用医术拯救世人的医者即为"医王"(大医)。孙思邈"大医"概念当经过如是发展演变,成为《大医精诚》中的样貌。  相似文献   

5.
药师佛     
药师佛是佛教的诸佛之一。药师,梵名,药师琉璃光如来。因他是为人医治无明痼疾,音译为靼杀社窭噜,又作药师如来,全名为解除病苦,令人身心安乐的医生,所以又名大医王佛,或名医王善逝;又因他在过去世行菩萨道时,曾发过十二大愿,故又名十二愿王。其十二大愿为。  相似文献   

6.
扁鹊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名人。人们对扁鹊的认识多来源于《史记·扁鹊传》,篇中撰写的主人公有实有虚,即扁鹊可以指称具体的某一位医生,亦可泛称众良医。在汉画像石中,扁鹊形象奇特,人面鹊身,是一个抽象化的人物。解读两种文献材料,扁鹊应该为古代良医之公名,而非确指某个固定的人。扁鹊一名的内涵,因声求义,扁鹊与“病却”古音相似,此名当取义于“病却”,以此寓神医之德,寄托病人的心愿。把神医命名为“病却”既合人们的愿望,又合古人命名的法则。  相似文献   

7.
东晋南北朝时期天台山作为五百罗汉圣地的塑造,远早于中土山岳菩萨道场的构建。在中国传统东西神圣空间的对称格局下,借助道教"洞天福地—神仙治所"的理论,佛教中的阿耨达池五百罗汉实现了"东迁"与"南渡",最终变成天台山五百罗汉。北齐《赵郡王高叡修寺碑》中"远住东海"的"金台罗汉"就是天台山五百罗汉,他们也是《首罗比丘经》中得见月光童子出世的五百仙人。  相似文献   

8.
在印度部派佛教中,说一切有部毗婆沙师、经量部等反对将"缘起"列为"无为法",而他们理解的"无为法"并不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而大众部等则依据《杂阿含经》中的《缘经》,认为"缘起"与"涅槃"并属为"无为法",且"无为法"是"有为法"构成的经验世界之基础。这也使得"法性""如"等与"缘起"有关的概念,及"实际"等与"涅槃"有关的概念,逐渐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小品般若经》中"缘起"被重新理解为"空性",但只是消极意义的"无自性";而由《小品般若经》扩充而来的《大品般若经》中则出现了与大众部等相似的"无为法"之分类,相应地,代表"空性"的"如""法性""实际"等概念在《大智度论》里被看作"实相"。后来,这些概念逐渐发展为大乘佛教中的本体论范畴。  相似文献   

9.
"易"论医学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作为中国古代便形成的通俗唯物主义哲学,在指导社会及科技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历代医学先贤,无不对"易"有着深刻的理解."不知易,不足为大医"之论也始终是历代医者所遵循的至理名言.的确如此,人类社会的发展,无不体现在"变"的过程之中,传统哲学"易"的形成及发展,不仅本身是变的展示,而且对变化之道进行了精确的阐述,而祖国医学的形成及发展正是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之下产生并逐步发展完善的.因而,"易"对传统医学而言,是根,是本,是原动力.  相似文献   

10.
《名医别录》是中国本草学的奠基性著作之一,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传统史志多称由陶弘景撰集,清末日人多纪元简父子始提出质疑,近代以来此说于国内亦渐盛行。陶弘景是道教史上的重要人物,对他与《名医别录》关系的确定不仅对中医发展史和本草学研究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研究古代道教与医学关系,以及道教史上一些现象的阐释(如中药女青与道教"女青"观念的关系)都有一定意义。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梳理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证明《隋志》中称《名医别录》作者为"陶氏"并非是对其作者为陶弘景的否定;第二,通过对主要史料的分析、阐释,证明唐宋时期史料已明确指出《名医别录》作者就是陶弘景;第三,论证《名医别录》就是对《本草经集注》中"名医副品"部分加以补充的单行本,其主体部分的编著者就是陶弘景。  相似文献   

11.
孙思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道医.<大医精诚>中有关"大医"之德、术、体、法,体现了道教的基本教义:济世度人,尊道贵德,清静寡欲,和光同尘,戒律精严.道医同源,源出道藏深厚的人文底蕴.  相似文献   

12.
心脏移植的前前后后重庆医科大学94级研究生(630046)黑飞龙导师房秀生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列子》中就记载名医扁鹊为赵鲁二人互换内脏的故事,但真正使心脏移植在临床开展却是2000年后的1967年。1908隼Car-rel对血管缝合和脏器移植进行了...  相似文献   

13.
《大乘起信论》是中国佛教中影响极大,也是最富争议的论著之一。近代以来,学界围绕该论的真伪问题争讼不已。从文本的语境中看,《大乘起信论》有明确的摄受对象和强烈的修行关切,其目的在于令修行者发起对大乘佛法的信心。关于大乘佛法的"法""义"问题,可以从"能解""所解""能诠""所诠"的角度加以理解。论中所谓"真如""如来藏""本觉"等并非同一层面的概念,"真如"是诸法的离言实性,"如来藏"则是依功能假立的"相","真如"与"如来藏"皆非"实体"或"基体","本觉"亦非指众生现实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14.
正百姓的称谓古代百姓的称谓有很多,如"黎民",这是古代称呼普通民众最常用的词。《礼记·大学》载:"以能保我子孙黎民。"与黎民近义的词还有黎庶、黎氓、黎苗、黎氓、黎首、黎元等,都有民众之意。这些词语长期活跃于古代汉语中,如杜甫名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这里的"黎元"就指老百姓。"黔首"也是用来称呼老百姓的,战国比较流行,秦代也  相似文献   

15.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和政治学有着共同的出发点:人应选取最好的生活(或幸福),至于如何实现最好的生活,亚氏在伦理学和政治学中着重从德性阐释和理想政体的建构两个不同的方面给出解答。这两个不同方面的解答其实包含了同一种"好人"的两种景象。在伦理学中,"好人"是以理想的道德人身份出场的,但在政治学中,"好人"是以理想城邦的统治者(或立法者)身份出场的。尽管亚里士多德并没有给好人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通过文本分析我们可推知好人需要满足"知""情""意"和"品质"四个条件,或者以"明智"德性作为充分必要条件。伦理学中"好人"的景象,为在政治学中"好人"作为理想政体的立法者或政治家的出场做了铺垫。  相似文献   

16.
正"仙宗十友"是五代以降的古代文人,出于对活动于初盛唐时期的司马承祯、李白等十位文人群落的追慕而提出的一个称美性质的范畴,他们并未活动于同一时期。"仙宗十友"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不同的成就,同时他们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同向文化符号︱︱就是跟当时作为国教的道教有着十分亲密的关联,这使得他们成为后人视野中鸟瞰盛唐气象的一个表符。仙宗十友是五代以降的古代文人,出于对活动于初盛唐时期的司马承祯、李白等十位文人群落的追慕而提出的一个称美性质的范畴,他们并未活动于同一时期。"仙宗十友"在各  相似文献   

17.
"文人画"泛指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绘画,以别于民间和宫廷画院的绘画。文人画将文学、书法、绘画融为一体,强调"士气""逸品",重视笔墨情趣和意境的表达,反映了古代儒生文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在中国书画史上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堪称中国绘画艺术史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18.
三、佛与别的弟子的故事1.那拘陀长老故事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婆祇国设首婆罗山鹿野深林中。那时候,有那拘罗长者,百二十岁,年耆根熟,羸劣苦病,而欲觐见世尊及先所宗重知识比丘。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年衰老,羸劣苦病,自力勉励,觐见世尊及先所宗重知识比丘。惟愿世尊为我说法,令我长夜安乐。”那时候,世尊告那拘罗长者:“善哉,长者,汝实  相似文献   

19.
宋代以前,黄耆主治痈疮、兼顾补虚,重在"遏病",不被视为典型的补益药物。随着唐宋之际人们对植物类药物的深入利用,北宋中期至南宋末年,黄耆被不断赋予"补气"良药的理论地位。由于处于南北政权对峙,黄耆在供需紧张之中而被人为地抬高了身价。黄耆的药用重心,出现了从重于"遏病"向重于"补虚"的变化。这变化既来源于汉唐以来杰出医药学家的拓展实践,也有赖于宋代官修药方和官办药局的认可普及。南宋时,黄耆补脾(补气)的地位的确立,对后世(特别是明清)过分注重气血补益有一定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刘芳 《管子学刊》2016,(2):110-112
初生之蚕的名称"蚕蚁"至迟在中唐时期就已经出现。宋代继续沿用"蚕蚁"的同时,开始用"乌儿""虫少"指称初生之蚕,元代开始用"蚁蚕",明代开始用"蚕花",至清,更有"乌""蜗儿""报头蚁"等名称。随着时代的推移,对初生之蚕的称谓不断增多,这一流变与我国古代蚕业的历史发展相一致,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古代蚕业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