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医院文化发展走向的战略思考薛炜清通过对医院文化内涵要义、框架结构、价值体系和特征功能的探寻和考察,我们不难看出,构筑于人类物质实践本原基础之上的医院文化,是一门博大而精深的多学科理论体系和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尤其是要建构符合时代精神的有中...  相似文献   

2.
李可染先生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画家,其绘画作品对后世的意义,可以从其笔墨、构图等几个方面论述,但是从审美层面上研究其绘画艺术,则不能忽视其作品的境界。他的山水画是一种壮美,表现祖国山河的博大、崇高、雄浑。是"为祖国山河立传"的一种具体的表现,正是这种追求,使得李可染最终确立其独树一帜的中国山水画。  相似文献   

3.
编辑先生:宗教文化历史悠久,体系博大,内容精深,应该值得我们重视并加以研究。但是很多人都说“宗教是唯心主义”,我不知该怎样看,特此请教。浙江小玉小玉朋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是对于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位问题的不同回答。凡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武警新闻奖"揭晓时,李超榜上有名。谁也不会相信,三年前,他还是新闻"门外汉""摄影小白"。他是如何获得这一殊荣的呢?李超是一名"95后",出生于山东省沂蒙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这里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几乎每一寸土地上都有红色故事,耳濡目染之下,他从小就立志要当一名军人。  相似文献   

5.
朱子学精深博大,古人和今人对之研究者甚多。全面分析朱子学者有之;探求朱子学逻辑结构者有之;研究朱子学分化演变者有之。笔者在这篇文章里,着重分析朱子学“理”范畴及中日朱子学“理”范畴的异同。“理”是朱子学的核心范畴。剖析朱熹“理”范畴的建构,可以看到它具有三重意义:一是  相似文献   

6.
朱子对于《尚书》并未有专书论之,但他对这部经典却有着精深的理解,对《尚书》思想的诠释是深刻的。朱子在治《尚书》的过程中,不仅重考证,而且重义理。训诂考证方面,在朱子的《尚书》学中主要是对伪《古文尚书》及《孔传》、《书序》的考证辨伪;在义理阐发方面,朱子提出治《尚书》要"求圣人之心",并强调重在以义理解之,通其所可通,毋强通其所难通。可以说,重义理阐发而又不废章句训诂是朱子对《尚书》经典诠释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读画     
中国画自古文脉相承,古有"读画"之称。画只有读,才得画中之寓意哲理,感受诗画的韵味。名画要如诗句一样去解读,去鉴赏。中国画是集诗、书、画、印于一炉的精深艺术,更要一一解读,认真欣赏才知其中味。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儒、道、佛的美学精神和审美风范大致代表了中国传统的美学精神和审美风范。儒、道、佛是中国文化的三根支柱。儒家文化精神的核心是仁爱博大、刚健有为,它表现出来的美学风貌就是刚健崇高、雄浑博大之美。道家文化精神的核心是"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它表现出来的美学风貌就是自然朴素、冲淡虚静之美。佛教文化精神的核心是"缘起性空"、宁静清净,它表现出来的美学风貌就是空灵幽静、清净淡远之美。  相似文献   

9.
胡煦之"体卦主爻说"及对"卦变说"与"错综说"之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林 《周易研究》2005,(6):43-50
胡煦是清初一位有独到见解的易学家,他考镜源流,参以心得,深契易理.胡煦根据<周易>建立的一套很精深的生成论哲学,不仅具有解经的意义,更含有哲学的意味.他提出的"体卦主爻说"比较严密地说明了卦爻的生成与变化,对<周易>中"内外往来,上下终始"的解释更为合理,更为贯通,从根本上纠正了"卦变说"与"错综说"之误,在易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帛书《要》篇的"万勿润"当读为"万物屯",也就是"万物化生"之义。依据帛书《要》篇的异文,《益》卦上六爻辞的"立心勿恒",只能解为"位心勿恒"。"赐缗■□之为也"是说我将"易筮""之为"视为昏乱。"察其要者"之"要",当训为要妙,精深微妙。"其要",指孔子"老而好《易》"的要妙,也就是本质。"纣乃无道"句之"乃"当读为"仍",在此应训为一再、频繁。  相似文献   

11.
当代佛教的主导思想是在继承了近代佛教先进思想的太虚大师等所倡导的“人间佛教”的基础上,发扬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当代佛教思想理念。关于佛教与和谐社会的理念,如果就广而言之,其思想之广博以一言半语不可言尽。今本文仅就从当代高僧真禅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而言,就可窥见其思想博大而精深,影响深远而重大。我们就从真禅法师对佛教的重建和振兴、国际友好往来、佛教现代教育、维护祖国统一、发展佛教社会慈善等方面,可以清楚的认识到真祥法师是佛教与“和谐社会”的真正实践者。  相似文献   

12.
李退溪(湿)是十六世纪朝鲜李朝时代的理学大师,是东方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所创建的"退溪学"是一博大而深途的思想体系。"退溪学"既集朝鲜朱子学研究之大成,也直接吸取和蕴含了孔孟儒学思想的精髓。退溪先生自幼就熟读《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孔孟儒学对他影响颇深。在《退溪先生文集)}中,常见"孔颜曾孟"或"孔孟程朱"提法,而孔孟儒学思想也渗透在他的言行思想之中。退溪的政治哲学,就与孔孟儒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吸取了孔子的"仁"和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竭力推行孔孟儒学的"仁政"和民本思想。首先,退溪从君与民在经济…  相似文献   

13.
转眼新世纪的第一年就要过去了.李洪志于2001年7月21日在华盛顿美国国旗下亮了一次相后就又龟缩起来,一晃又是半年了.这半年来他实际上是在恐慌中过日子.在上半年他几乎每月都要发两篇"经文",不断为弟子打气,并不断预言"大法"前途光明.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洪志的预言一个也没有实现.  相似文献   

14.
明月秋风,桃红柳绿,这是自然的和谐;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艺术的和谐;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是人文的和谐。宽容是一种和谐。蔺相如用他博大的胸怀宽恕了廉颇的傲慢无礼,为了赵国,他收起了完璧归赵时的怒发冲冠,敛起渑池赴宴时的不为瓦全。老将廉颇最终被蔺相如的大度所折服,当他负荆请罪、屈膝一跪之时,金山倒、玉柱折,百炼钢化作绕指柔。"将相和",让强秦不敢小觑,让赵国立身中原,成就  相似文献   

15.
刘一明(1734-1821),山西曲沃人,是我国清代乾嘉时期道教全真龙门派主要代表人物。其前半生为其寻求养生真谛走南闯北,后半生在复修甘肃榆中兴隆山道观的同时,对儒、释、道经典作了系统精深的研究,并改革、创新和补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宗教理论和道学思想,重点在以下方面:一、宇宙生成论刘一明"宇宙生成论"的核心是研究道的实质是什么?他认为,"道"即"气",是"先天虚无真一之气"。此"气"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星球在宇宙间运行的动力,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刘一明"宇宙生成论"思想,源于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学,宋代朱熹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一看书法,二看文章,凡书法欠佳者,别说进士、状元就是举人、秀才也难考中.尤其是清朝科举选拔更重视书法特别是清代要想通过科举的文人们必须要练习馆阁体.所以进士、状元除了要在文章方面出类拔萃外书法造诣也须精深.因此清代遗留下来的科举书画是很具有收藏价值的.  相似文献   

17.
唐君毅以中国大乘佛学为建构中国哲学史的质料,有关佛学研究之内容,尤其是对华严宗法藏大师以最为精深的义理化解融摄各家的精粹,超越各家的矛盾以及佛教大乘教派初传中国时的"水土不服"的弊端,以及由此必然生起的圆融无碍的包容心态,而集中国佛学发展之大成的论述,唐君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融摄与超越也是他哲学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正叶秀山先生是我国西方哲学研究大家,也是一位哲学研究和行文写作独具风格的哲学家。他对西方古典哲学尤其是古希腊哲学造诣精深,其研究并不简单地停留于一般哲学史的理论知识和思想逻辑研究,也不只局限于古典哲学,而是涉及现代和后现代哲学及跨学科性的宗教、科学、艺术、中国哲学等领域,并能够"以史带论"乃至"以论带史",深刻地面向哲学问题本身而阐发其独到  相似文献   

19.
在日本大阪有一个远近闻名的高僧,他不仅佛法精深,而且还有着传奇的一生。他幼年的时候父母双亡.流落街头,是一个好心的寺院院主将他收留。然而,院主很快发现这个孩子不仅身世可怜,  相似文献   

20.
吴廷翰是明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哲学家,他在自然观、人性论、形神观等方面都有许多独到而精深的见解。他从人本身出发,探讨人在发展、养成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性,同时又在元气唯物论的基础之上围绕着人自身阐发了他的无神论思想。吴廷翰的学说对当时流行的种种有神论观点进行了有力驳斥,也对当时盛行的鬼神迷信与宗教神学进行了深刻而尖锐的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