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小组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糖代谢的影响.将67名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以降糖药物治疗,实验组并给予小组干预.每位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末和5个月末检测糖代谢指标,治疗前和治疗后5个月末测查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为实验组临床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认为小组治疗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糖代谢情况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观察小组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糖代谢的影响。将67名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以降糖药物治疗,实验组并给予小组干预。每位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末和5个月末检测糖代谢指标,治疗前和治疗后5个月末测查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为实验组临床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认为小组治疗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糖代谢情况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检测老年糖代谢异常患者的血浆N末端血清脑钠肤前体(NT proBNP)水平与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探讨其早期监测意义.共77例观察对象,其中12例血糖正常的健康老人为对照组,65例老年糖代谢异常组患者根据空腹血糖(FBG)和糖耐量2小时(OGTT2h)血糖水平分为空腹血糖受损组(IFG) 14例、糖耐量受损组(IGT)23例和2型糖尿病组(DM)28例.各组均检测血浆NT- proBNP水平和无创超声监测FMD.随着血糖代谢异常程度加重,比较正常组,糖代谢异常组的血浆NT- proBNP水平升高(P<0.01),FMD调节下降(P<0.01);糖代谢异常发展过程中,IFG阶段FMD即出现舒张失调(P<0.05); IGT阶段血浆NT- proBNP水平升高有意义并达到无症状心衰诊断标准(P<0.01),且FMD出现舒张过度调节,提示收缩和舒张功能双向调节不良.空腹血糖升高增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害,当FBG合并(或)餐后血糖升高,血浆NT- proBNP水平升高可以成为早期预测慢性无症状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因此,关注老年糖代谢异常早期阶段进程,并联合血浆NT- proBNP水平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监测,不仅对靶器官保护具有早期预警意义,而且是临床控制血糖管理的重要而简易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心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风险.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病死亡风险是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目的.强化降糖治疗能减少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及糖尿病相关死亡,但不同的个体应有不同的强化降糖措施和不同的标准.对于老年人、糖尿病病程长、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需要在注重安全性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5.
调查二级甲等医院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知识水平并探讨不同治疗方法患者的知识水平情况.根据"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原则",选取唐山市某二级甲等医院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并按治疗方式分为应用胰岛素组和单纯口服降糖药物组,每组90 例.采用统一调查量表进行调查.应用胰岛素组在低血糖处理、足部护理、慢性并发症的认识方面优于口服降糖药物组(P<0.05).口服降糖药物组在糖化血红蛋白作用、体育锻炼认识上好于应用胰岛素组(P<0.05).二级甲等医院门诊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水平较差,不同治疗方式患者知识水平不同.因此,今后应对不同治疗方式的门诊糖尿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加强糖尿病知识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水平,延缓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虽然肿瘤的发病率在老年人并不低,但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度并不高.几乎所有肿瘤药物临床试验都把老年人排除在外,因此,不少药品说明书特别注明"缺乏老年人资料".老年癌痛治疗领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老年癌痛的病理生理及心理特点很独特,加之对老年癌痛重视不够及缺乏正确评价,所以老年癌痛的研究相当复杂,因而癌痛的处理犹如癌症一样也需要综合治疗.癌痛治疗药物可分成两大类:非阿片类及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药物中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治疗轻度癌痛,非甾体类抗炎药,特别是选择性COX2抑制剂可在对乙酰氨基酚无效时应用.阿片类药物则广泛应用于中度到重度的癌痛治疗.辅助治疗药物包括三环抗抑郁药、抗惊厥药、苯二氮艹+卓类药物等.可用于癌痛三阶梯治疗的任一阶段,能够治疗特殊类型疼痛,改善癌痛以外的症状,增加主要药物镇痛效果,减轻副作用,但不推荐常规使用.总而言之,对于老年癌症患者更要强调以镇痛为主的姑息治疗,特别在重症老年患者,可能成为最重要的治疗,有时甚至是唯一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面对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国际肿瘤界逐渐意识到老年肿瘤治疗问题的严重性.老年肿瘤患者在被确诊时多已处于晚期,基础疾病多,各脏器功能下降,姑息治疗对老年肿瘤患者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疼痛治疗.目前,因为对老年人疼痛的认识不足、评估不够、过分担心药物副作用,使得老年癌痛控制现状不容乐观.本文综述了老年癌痛的特点、评估方法及治疗原则,强调对于老年癌症患者治疗的目标不是重返工作或者延长生命,而是尽最大可能地提高生活质量,让老年癌症患者远离癌痛,真正享受到无痛人生.  相似文献   

8.
通过检测老年糖代谢异常患者的血浆N末端血清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探讨其早期监测意义。共77例观察对象,其中12例血糖正常的健康老人为对照组,65例老年糖代谢异常组患者根据空腹血糖(FBG)和糖耐量2小时(0GTT2h)血糖水平分为空腹血糖受损组(IFG)14例、糖耐量受损组(IGT)23例和2型糖尿病组(DM)28例。各组均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和无创超声监测FMD。随着血糖代谢异常程度加重,比较正常组,糖代谢异常组的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P〈0.01),FMD调节下降(P〈0.01);糖代谢异常发展过程中,IFG阶段FMD即出现舒张失调(P〈0.05);IGT阶段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有意义并达到无症状心衰诊断标准(P〈0.01),且FMD出现舒张过度调节,提示收缩和舒张功能双向调节不良。空腹血糖升高增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害,当FBG合并(或)餐后血糖升高,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可以成为早期预测慢性无症状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因此,关注老年糖代谢异常早期阶段进程,并联合血浆NT—proBNP水平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监测,不仅对靶器官保护具有早期预警意义,而且是临床控制血糖管理的重要而简易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非小细胞肺癌被认为是老年疾病.迄今为止尚无专门针对治疗老年NsCLC的指导原则.作者就当今对老年NSCLC的治疗策略进行论述,并指出年龄不是影响NSCLC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放射治疗以及化学治疗的单一因素.  相似文献   

10.
老年抑郁发病率高,病因、临床表现、预后有其特殊性.在老年抑郁症的治疗决策中,运用个体化和系统论的原则,选择个体最优化综合治疗决策,改善老年抑郁症的不良预后,减轻本病带来的家庭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