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AS)的变化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入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10例,其中高血压合并抑郁组(80倒)、高血压不合并抑郁组(130例),两组检测血糖、血肌酐、血脂等指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血糖、血脂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高血压合并抑郁组肾素、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水平均显著高于高血压不合并抑郁组.高血压合并抑郁组血浆肾素(r=0.283,P<0.01)、血管紧张素Ⅱ(r=0.312,P<0.01)、醛固酮水平(r=0.276,P<0.01)与HAMD量表总分呈正相关.RAAS系统激活与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关系密切,这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研究血尿酸(UA)与脑梗死发病与预后的相关性.本试验选择2008年5月至2009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同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门诊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均进行血尿酸(S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血糖(FBG)、纤维蛋白原(Fg)及C反应蛋白(hs-CRP)及血压的测定.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的相关指标的变化,并比较高尿酸与非高尿酸组的梗死例数与严重程度、生化指标等的变化.脑梗死组SU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UA组的患病率也显著高于非HUA组(P<0.05);大梗死灶组UA值高于小梗死灶组(P<0.05),中梗死灶组UA值高于小梗死灶组(P<0.05).重度损伤组UA值大于轻度组(P<0.05);中度损伤组UA值大于轻度组(P<0.05).HUA组的SBP、DBP、TC、TG、LDL-C、FBG及hs-CRP各值高于非HUA组,HDL-CD低于非HU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3.
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了解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晨峰现象对主要靶器官结构及功能的潜在损害.11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分为晨峰组和非晨峰组,均常规检查血脂谱,空腹血糖,放免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计算体重指数(BMI)、左室质量指数(LVMI)、颈总动脉(CCA-IMT)和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CA-IMT)、心电图测量计算QT离散度(QTcd).晨峰组的24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均显著高于非晨峰组动态血压监测水平(P<0.05),而且晨峰组的睡-谷晨峰变异幅度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晨峰组的LVMI、CCA-IMT、ICA-IMT、QTcd和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均高于非晨峰组(P<0.01).两组在BMI、血脂谱、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清晨高血压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潜在危险因素.长期晨间血压负荷升高使得机体全天处于血压高负荷状态,更易使心肌重构肥厚和心电生理特征改变,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因此遏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晨峰高反应是降压达标和减缓靶器官损害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分析不同类型的高脂血症患者血清摄食抑制因子-1(NSF-1)、脂联素(ADP)、瘦素(LEP)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它们在脂代谢中的作用。纳入高胆固醇血症组87例,高甘油三酯血症组124例,混合型高脂血症组145例,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组29例,健康对照组100例。比较五组临床参数的差异,分析血清NSF-1、ADP、LEP与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等血脂组分的相关性。结果除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组以外血脂异常类型各组的血清NSF-1、LE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脂异常各组的血清ADP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NSF-1与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ADP与TG、LDL-C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LEP与TC、LDLC呈正相关;TG是NSF-1和ADP的独立影响因素,TC是LEP的独立影响因素。NSF-1、ADP、LEP共同参与脂代谢的调节,在高脂血症的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大连地区健康成人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调查研究.选取2009年4月至2010年12月大连地区16 052名健康体检者,并按性别和年龄分组.早晨空腹,采集所有调查对象3ml肝素抗凝血,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TC、TG、HDL-C和LDL-C的结果.结果大连地区健康成人血脂水平比2007年发表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所确定的正常参考区间偏高,因此,我们对大连地区人们的血脂水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预防和减少高脂血症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通过检测老年糖代谢异常患者的血浆N末端血清脑钠肤前体(NT proBNP)水平与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探讨其早期监测意义.共77例观察对象,其中12例血糖正常的健康老人为对照组,65例老年糖代谢异常组患者根据空腹血糖(FBG)和糖耐量2小时(OGTT2h)血糖水平分为空腹血糖受损组(IFG) 14例、糖耐量受损组(IGT)23例和2型糖尿病组(DM)28例.各组均检测血浆NT- proBNP水平和无创超声监测FMD.随着血糖代谢异常程度加重,比较正常组,糖代谢异常组的血浆NT- proBNP水平升高(P<0.01),FMD调节下降(P<0.01);糖代谢异常发展过程中,IFG阶段FMD即出现舒张失调(P<0.05); IGT阶段血浆NT- proBNP水平升高有意义并达到无症状心衰诊断标准(P<0.01),且FMD出现舒张过度调节,提示收缩和舒张功能双向调节不良.空腹血糖升高增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害,当FBG合并(或)餐后血糖升高,血浆NT- proBNP水平升高可以成为早期预测慢性无症状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因此,关注老年糖代谢异常早期阶段进程,并联合血浆NT- proBNP水平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监测,不仅对靶器官保护具有早期预警意义,而且是临床控制血糖管理的重要而简易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比较甘精胰岛素在不同时段注射对2型糖尿痛患者空腹血糖的影响.最终选择89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甘精胰岛素早餐前(A组,n=46)和夜间睡前(B组,n=43)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的变化.结果显示,所有患者使用甘精胰岛素治疗以后,空腹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01).但B组的空腹血糖水平下降幅度更为明显,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故在相同剂量的情况下,夜间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较晨间注射具有更强的降糖幅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调查中国林县PD患者非运动症状发生状况.对中国林县PD患者和对照人群进行痴呆诊断、运动功能损害评估及其他非运动症状,包括便秘、抑郁、焦虑、睡眠评估.PD患者MMSE平均分为19 (15.00~22.50)分,正常对照人群MMSE平均分21(17.25~24.00)分.两组人群时间定向和MMSE总分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患者抑郁自评分数平均为(39.43士7.95)分,正常对照人群平均分数为(33.34±9.36)分,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PD患者焦虑患病率(43.3%),与对照人群间差异不显著.38.81%PD患者便秘,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D患者常见非运动症状,以认知功能损害、抑郁、焦虑、便秘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血清尿酸水平(SUA)与2型糖尿病(T2DM)足部自主神经病变(DAN)程度的关系,选取DAN组患者39例,非DAN(NDAN)组患者41例,空腹抽血测SUA、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观察欧米诺膏贴完全变色时间。结果显示:DAN组SUA水平明显高于NDAN组(P0.05)。欧米诺膏贴完全变色时间与SUA水平呈正相关(r=0.905,P0.05),提示T2DM足部自主神经病变程度与SUA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血尿酸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各组分的相关性,随机检测MS,调查人群血尿酸(SUA)水平865份.结果显示:体检的865名人员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6.6%,男性为10.4%,女性为3.2%.与正常血尿酸组比较,高血尿酸组的BMI、BP、FPG和血脂谱均升高(P均<0.05);研究对象的SUA水平与MS的危险因素呈显著相关,其中与腰围,SBP、DBP、TG、FPG、HOM-IR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随着代谢异常数目的增加,SUA水平呈上升趋势;多元Logistic回归高尿酸血症独立相关于超重、高血压和血脂并常.提示SUA水平与MS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独立相关于超重、高血压和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