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国南传佛教与南亚东南亚南传佛教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圈”,佛教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公共外交中应充分发挥南传佛教民间外交的独特优势,使南传佛教成为与周边国家文化交流的“共同话题”,实现南传佛教“地缘优势”与“中国叙事”的良性互动,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形象、传递中国声音,传输中国正能量,真正促进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囤家问的民心相通、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2.
召腊定 《法音》2020,(1):50-52
自公元4、5世纪以来,佛教在泰国、缅甸、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诸国迅速发展壮大,不少西来高僧在当地弘法度众,更远乃至中国译经传道,不得不说隋唐时期东南亚诸国俨然已经成为印度佛教文化向东亚诸国传播的重要中转站。到5、6世纪,两大语系(汉语系、巴利语系)在东南亚各国继续广为弘传。公元650年左右,室利佛逝逐渐在苏门答腊岛开始兴起,逐渐成为当时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佛教中心。本文着重考察隋唐时期中国与东南亚佛教文化交流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南传佛教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在古代,云南是“南方丝绸之路”上通往南亚东南亚的重要枢纽,不仅沟通了云南与南亚东南亚的商业往来,而且促进了相互之间的宗教文化交流。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调研,要求云南努力建设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这正体现了云南的独特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南传佛教与南亚东南亚南传佛教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圈",佛教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公共外交中应充分发挥南传佛教民间外交的独特优势,使南传佛教成为与周边国家文化交流的"共同话题",实现南传佛教"地缘优  相似文献   

5.
王文宾 《法音》2023,(9):63-67
<正>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加强了对东南亚诸国的宗教渗透,广泛散布谣言,歪曲并攻击中国正义的抗日战争和宗教,企图切断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宗教联系,消除中国宗教在东南亚诸国的影响,进而达到威胁中国“战时大动脉”滇缅公路通畅运行的险恶目的。基于此,1939年10月至1940年5月间,太虚大师(1890-1947)在国民政府的支持下,带领“中国国际佛教访问团”出访缅甸、印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宗教》2017,(1):61-63
近年来,深圳弘法寺积极与东南亚、南亚各国佛教界开展高层次、高频率的交流。推动汉传、南传佛教融通合作。以佛教为桥梁,通过高层次的民间外交深化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友谊。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10月21-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与华侨大学共同主办,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华侨大学海外华人与闽台宗教研究中心、华侨大学海外华人宗教与闽台宗教研究创新团队承办,《世界宗教文化》编辑部协办的第七届东南亚宗教研究高端论坛在福建厦门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东南亚宗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长期以来东南亚宗教研究作为世界宗教研究的重要领域和东南亚社会文化发展的关键议题持续受到学界广泛关注。近年来,人  相似文献   

8.
学诚 《法音》2015,(6):10-11
(2015年5月31日)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作为中国宗教界的一名代表,非常荣幸受到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和东盟基金会的邀请,于初夏时节来到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的巴厘岛,参加第2届"中国—东南亚民间高端对话会",与在座诸位共同探讨"加强民间交流,共建海上丝路"的话题,因缘非常殊胜!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各民族亘古相依、患难与共、情同手足。  相似文献   

9.
本文比较了在日资企业里工作的中国和东南亚三国职工的满意度和企业选好度。1总体而言 ,四国职工的满意度都不太高。中国职工对“现在的工资”、“工资的增长”、“福利保健”及“劳动时间”等方面的满意度更低于东南亚三国。只在“职业稳定性”和“对上司的态度”上显示出比较满意。而东南亚三国在“劳动时间”和“福利保健”上有较高的满意度。2与欧美企业相比 ,四国职工对日资企业的评价总体上是低的。除“雇佣稳定性”外 ,对所有项目的回答都是欧美企业优于日资企业。 3如果条件相同 ,中国职工对企业的选好度的顺序是 :本国企业、欧美企业、港台企业和日资企业。马来西亚是 :日本企业、欧美企业、本国企业、港台企业。印度尼西亚将日资企业排在第二位。泰国将日资企业排在第三位。4在中国 ,对日资企业的选好度的决定因素是对工作和待遇的满意度和对日资企业劳动条件的评价。而在东南亚三国 ,起决定作用的是满意度和日本管理有用性。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末,亚洲当代艺术开始崛起,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遭遇寒流之时,东南亚现当代艺术却渐入佳境。通过分析东南亚现当代艺术作品迥异的艺术风格、拍卖市场上的现状和活跃于市场上的艺术家、艺术作品等方面,探讨其在艺术市场上的表现力,进而分析其巨大的内在潜力和外在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法音》2020,(5)
正帕松列龙庄勐:发挥南传佛教文化连接中国与南亚东南亚"黄金纽带"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云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帕松列龙庄勐在《关于云南南传佛教与周边国家加强友好交往的提案》中指出,中国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其中傣族、德昂族、布朗族、佤族、阿昌族五个民族与周边国家在信仰上一脉相承,共同信仰南传佛教。中国南传佛教与南亚东南亚的泰国、缅甸、老挝等国共同组成"南传佛教文化  相似文献   

12.
正一近年来,深圳弘法寺积极与东南亚、南亚各国佛教界开展高层次、高频率的交流,推动汉传、南传佛教融通合作。以佛教为桥梁,通过高层次的民间外交深化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为亚各国的友谊。(一)与东南亚、南亚各国佛教界、政府宗教部门开展高层次、高频率的互访交流。一方面,通过高频率的交流,促进汉传、南传佛教的相互理解。弘法  相似文献   

13.
《法音》2015,(6)
<正>(2015年5月31日)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作为中国宗教界的一名代表,非常荣幸受到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和东盟基金会的邀请,于初夏时节来到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的巴厘岛,参加第2届"中国—东南亚民间高端对话会",与在座诸位共同探讨"加强民间交流,共建海上丝路"的话题,因缘非常殊胜!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各民族亘古相依、患难与共、情同手足。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一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15,(6)
<正>本刊讯第二届中国—东南亚民间高端对话会5月31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来自中国及印尼、文莱、新加坡、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东帝汶等11个东南亚国家的200余名代表出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发表了题为《宗教对话与海上丝路》的讲话,他表示,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下,人类社会日益成为相互联系、彼此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如果说世界各国的和平、  相似文献   

15.
四月初,京城不时黄沙漫天,东南亚却正值一年中最热的旱季。我们一行人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德教组织的邀请,开始了考察三国德教会及华人宗教信仰状况的旅程。德教在20世纪40年代由中国潮汕地区传入东南亚,成为该地区华人的文化慈善性信仰实体,后又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袁琴 《宗教学研究》2024,(1):200-208
基督教传教士来华初期,受禁教政策的限制,大量活动于中国的边陲地区。经过雅裨理的考察,美部会开教于东南亚,主要包括暹罗、新加坡、爪哇岛及婆罗洲等地。美部会通过印发宗教书籍和册子、开办诊所施药治病、聚集民众宣讲福音以及开办教会学校等方式,传教于东南亚以及当地的华人移民,以期间接对中国施加基督教影响。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上述传教方式均遭遇了困境,传教活动未能达到预期。鸦片战争后,美部会逐渐将传教力量转移至中国本地,其对华传教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东南亚地区是美部会乃至整个基督教团体早期对华传教的跳板和后方基地,在中国基督教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美部会针对东南亚华人移民的传教策略亦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17.
外事工作是基督教对外交往的一个重要活动,事关中国基督教的形象。几年来我省基督教两会在开展对外友好交往方面作了一些工作。 一、有的放矢。我省有800万的海外乡亲,他们绝大多数分布在东南亚。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将东南亚的教会作为我们开展对外交往的重要目标。抓住乡情、侨情、血肉之情开展对外交往,。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11月1日—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共同主办了"第三届东南亚宗教研究高端论坛",本次论坛主题为"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东南亚宗教"。作为一个具有浓郁宗教传统的地区,东南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区域之一,东南亚的宗教与社会发展势必影响到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格局,因此,对这一地区的研究与探讨极为重要,有鉴于此,此次学术论坛的召开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次高端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郑筱筠研究员主持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  相似文献   

19.
实学是中国儒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学术思潮和理论形态 ,曾经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产生过积极影响。进入近代社会 ,实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向现代文化转轨的中介和桥梁 ,对于中国文化的近代化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明中叶以后 ,中国实学远播朝鲜、日本、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因此实学也是一门在东南亚各国广具影响的国际性学问。古代实学家所倡导的“事实求是”、“崇实黜虚”、“经世致用”、“兴利除害” ,对于现时代的文化建设和民族精神的塑造 ,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自上个世纪 80年代以来 ,中外学者就中国实学问题展开广泛、深入地研究 …  相似文献   

20.
德教是由上个世纪的中叶,从中国东南沿海传至东南亚,在东南亚华人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新兴的民间宗教。它已接近成型,有自己的教主、神灵系统、教义、经典;有自己独特的宗教仪式、祈祷方式、通过扶鸾沟通神人;有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德教会的组织和称之为德生的宗教信徒。应该说现代宗教学所界定宗教的基本要素,德教或多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