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家荣 《天风》2004,(7):14-15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教会、了解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及当代中国教会的神学建设,增加与中国教会弟兄姊妹的亲密情谊,在肢体间彼此相顾、彼此代祷、彼此支持。应中国基督教两会的邀请,美国三藩市华人基督教联会于今年3月11至3月23日赴中国  相似文献   

2.
林培泉 《天风》2003,(1):32-34
鸟瞰教会历史的发展 思考中国教会的现状 中国教会的自治原则有着坚实的圣经依据,并非凭空想象。 从中国教会的现实处境看,自治原则是要长期坚持的。 出于爱心的普世教会资源分享,从使徒时代就有了。  相似文献   

3.
陈志华 《天风》2017,(8):11-12
教会应当秉承"总要肢体彼此相顾"的教导,互相支援农村教会是中国教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农村教会的健康发展,健康的中国教会也就无从谈起。但放眼当今农村教会,其总体情况令人担忧,亟须引起必要的关注。但比关注农村教会内部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先关注当今中国农村社会的主要现状。  相似文献   

4.
<正>丁光训主教曾说:"神学是教会在思考。"相应地,我们可以说,中国神学就是中国教会在思考,是中国教会在自己处境中的思考。有人说,中国的教会缺乏教会性,要办好中国教会,就需要加强其教会性,让教会成为教会。历史地说,中国教会是一个差传的教会,曾经宗派林立,基督的身体被撕裂。现实地说,中国教会是一个后宗派的教会,或者更合适地说是一个联合中的  相似文献   

5.
编者的话     
《天风》2003,(12)
满载着中国1600万弟兄姊妹情谊的中国基督教代表团一行9人,完成了对加拿大、美国14个教会组织和机构及11所神学院的访问交流后顺利回国。中国基督教代表团就神学思想建设、神学教育、中国教会事工近况、有关中国宗教政策等主题的专题演讲,让海外教会弟兄姊妹们感受到“中国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建设是对普世教会的一种贡献”。在中国教会的信仰具体实践中,中国教会是一个宣讲和服务的教会。  相似文献   

6.
中国基督教不是孤立地在于世界,因此,介绍自己,了解别人,消除误会,增加友谊是外事工作的目的。不同时期,针对新情况,中国教会外事交流内容应有所侧重。 二十一世纪,中国教会在外事交往中重视什么是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老是交流一些枯燥的统计数字和没有新意的说教,就不能更好见证上帝对中国教会的特殊带领,显然已不能满足学术界和海外教会的愿望。因此,  相似文献   

7.
朱致国 《天风》2005,(7):32-33
当中国教会处在一个更为开放的社会空间中时,我们应该而且更愿意以教会有效地宣讲与更多人群分享基督与所有人分享生命一样,成就和睦。一个处在时代中的中国教会,必然也应该是与人民在一起的教会,无论在何处、何时,这都是来自中国教会的声音,而这一声音也必然成为中国教会及中国基督徒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8.
陈鼎亮 《天风》2010,(2):12-14
几乎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是有关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说明这是中央政府关心的头等大事,因为一个国家如果不解决“三农”问题,要实现真正的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同样,中国教会是否能健康发展,首先当关注农村教会,因为就中国教会的人数而言,农村教会占多数。若没有农村教会的健康就不会有中国教会的健康。本期的几位同工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农村教会问题,希望各地,尤其是城市的弟兄姊妹更多地关心农村教会发展,并为之代祷。  相似文献   

9.
正要想对中国教会礼仪更新和发展以及礼仪牧灵有清楚的了解,我们应该先简单了解一下中国教会在礼仪更新前的大概历史,也就是礼仪更新的背景,然后再看礼仪更新及礼仪牧灵的具体情况。一、礼仪更新的背景同普世教会相比,中国教会在礼仪更新方面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首先,从利玛窦把福音传到中国,使信仰在中国扎根以后,中国教会就和普世教会一样,一直实行的是脱利腾大公会议确定的礼仪传统模式,也就是用拉丁语举行的礼仪模式。尽管在历史上也出现过这样一个情况,就是当时教宗考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20,(6)
正一、身体神学的时代意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出现至今,中国社会包括中国教会经历了认知、情绪、行动等各个层面的"洗礼"。基督徒再一次认识到,个人身体、教会组织、社会肌体各个方面都需要重视和加强"身体"层面的建设。同时,教会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大趋势中,也应当思考如何使用自身的信仰资源,参与、维护和建设好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郭峰 《天风》2001,(9):23-24
三自原则不仅仅是中国教会的宣教策略,还是使基督教会在中国得以更好存在的必要条件,得到教内外广大人士的认同 今日中国教会遵循三自原则,虽也含有与中国人的社会文化处境相适应的意思,但中国教会并不仅仅将遵循三自原则作为中国教会的宣教策略,是基于对宣教史的反省和对承受在肩的福音使命的认信。 一些对中国教会抱着负责态度的领袖如吴耀宗先生等人对此进行思考。他们认为一个教会如果不能与它所处的国家民族在政治文化等多方面有着共同语言,那它的福音工作就会困难重重。向人宣扬福音,向人宣告上帝的与众  相似文献   

12.
诚静怡(1881-1939)是中国近代一位享誉海内外的教会领袖。他很早就提出中国教会处于“过渡阶段”的论断,极力提倡建设本色的“中国教会”,并从中国基督教的实际出发,设计了从“差会”到“中国教会”的过渡模式,主张差会逐渐向中国教会移交财产和治权,中国教会也能逐渐承担起全部责任,通过渐进而非激进的变革,来实现真正的中国基督教。本文尝试对诚静怡教会本色化思想的来源和特征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刘家峰 《宗教学研究》2006,17(3):111-117
近代中国基督教的本色化无法逃避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处理差会和中国教会的关系,本文主要对来华传教士以及中国教会在这方面的观点以及措施进行考察分析。基督新教入华的第一个百年,传教事业完全在差会和传教士的控制之下,但随着新一代中国教会领袖的成长和传教士“中国教会”意识的增强,到20世纪初期,主张差会向“中国教会”移交财产和治权,从“教会在中国”(ChurchinChina)逐渐过渡到“中国教会”(ChurchofChina),已成为传教士和中国信徒的共同理念。但实行起来并不容易,直到1950年代初,能完全做到自养、自治和自传的教会还是很少一部分。原因有多方面,包括传教士的不愿主动放权以及中国信徒自身能力的缺乏。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9,(4)
<正>基督教中国化的萌芽在20世纪初就已经出现,属于中国教会近现代发展中的一大特色,已经成为中国教会的思想传统和实践经验之重要构成。当时,由于西方差会对中国基督教会的政治、经济、教牧及神学的掌控,中国教会的有识之士为了打破这种被动的窘境而提出了教会"三自"发展的构想,并且尝试将之付诸实施,如俞国桢早在1906年就提出"有志信徒,图谋自立、自养、自传"的思想,诚静怡在1922年代表中国教会发布了"自养、自治、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19,(8)
社会服务是基督教参与社会、为社会发展助力的有效方式。历年来,中国各地教会结合自身情况,开展各种社会服务事工,体现了中国教会坚持爱国爱教道路的坚强决心和具体行动。现选取一些图片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06,(15):16-17
神学思想建设开展八年来,方法是得当的,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对中国教会的影响是深刻的。过去的保守落后、偏颇,具有殖民主义色彩的,不符合圣经本意的神学思想得到了清理;通过神学思想建设,按三自原则办好中国教会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中国教会的神学教育取得了很大、很好的成就。随着时代和中国教会的发展,一些更深层的问题,也在这次调研中提了出来。例如,如何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神学教育体系和培养适合中国教会建设需要的各种人才的机制,这是大家共同思考寻求的中心。  相似文献   

17.
梅康钧 《天风》2003,(12):38-39
2002年6月份中国教会成立的“社会服务部”,这是的远象:上帝的旨意不断地穿透在历史中,我们在爰 中国教会社会服务事工更为规范、有序化的重要标志。凸显了一个有生命力的教会,必然应有的激励中,哪怕是对最微弱人群的服事,也使我们真切的感悟,要认识上帝就必须事奉他。  相似文献   

18.
汪维藩 《天风》1994,(7):26-27
“自治”与“治好”,不只是中国教会争取并保护她的主权问题,同时也是探索并建立她的管理体制问题。各地教会有无腐败、专横、任人唯亲、以公肥私等现象,就当前中国教会来说,仅取决于教牧或负责人个人的灵性与品德,却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体制来制约、预防、克服并消除这侵蚀基督身体的种种腐恶。 初期教会有许多事例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9.
刘刚 《天风》2005,(8):22-23
加强当前神学思想建设的途径是加强与中国社会现实的适应性,对于任何一个教会来说,它的神学思想越是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适应,就越能促进自身的发展。神学思想建设是使中国教会建设更加符合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只有建立中国教会自己的神学思想体系,中国教会才能更好地与世界上其它国家的教会在信仰和神学上进行交流、对话。  相似文献   

20.
<正>神学教育至少包括教育、研究、培训这三方面的内容(神学教育的内容),这些方面与中国教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息息相关,神学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就会直接影响中国教会什么样的"发展",神学教育直接关系到中国教会在当下的生存及其未来的发展(神学教育的落脚点)。神学教育要立足中国的处境和教会的实际(神学教育的道成肉身性,即神学教育的"此时此地"性),才能为中国教会培育符合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