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祚庥院士发表在《青少年科学博览》上的《我不 赞成青少年练气功》一文(以下简称“何祚庥一文”) 中,提到的理论物理所“由于练法轮功精神失常”的学 生正是我的一名研究生。为了保护患者,我在这里将 他的真实姓名隐去。 我的这名学生在理论物理所期间,因为修炼法轮 功,“诱发”了“精神分裂症”(医生的诊断语言),他只  相似文献   

2.
《哲学研究》1988年第5、6期上发表了拙文《科学中问题的结构与问题逻辑》,前不久又发表魏发辰先生专题论文《关于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探讨——兼与林定夷先生商榷》(载《哲学研究》1989年第12期)。魏发辰先生在文章中不但对我关于“问题”的定义提出了讨论,而且也提出了建立“问题哲学”或“问题论”的任务。就他对我的文章的质疑,本文作些澄清和说明。就他提出应当建立问题学或“问题论”这一任务来说,这是与笔者近十年来的努力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我是去年初开始阅读《科学与无神论》杂志的,2001年第1期杂志的“卷首语”就深深打动了我。 去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卷首语”一开始,就把在这新旧世纪之交所面临的形势与上世纪开始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联系起来,深刻地指出:上一世纪初,当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清朝政府逃亡西安的时候,徒有一腔热血的义和团群众,竟想凭借神功异术,以血肉之躯去抵挡侵略者的洋枪大炮,结果被慈禧太后和清廷的大臣们投入血海,不仅使他们惨遭杀戮,而且终至造成丧权辱国的结果。这一历史教训,值得永远记取。但是,在本世纪之初,居然又有些人宣扬“神功能够强兵,异能可以富国”,他们“以魔  相似文献   

4.
对《说明》的答复《哲学动态》1995年第10期发表了我整理的一份动态资料:“关于‘国学’研讨中的几个问题”。文章发表后,一同志批评我对他的文章观点的介绍“有明显的误读”,于是在《哲学动态》1996年第1期上发表“关于‘国学’热讨论的几点说明”(以下简...  相似文献   

5.
编者同志: 《哲学研究》1979年第3期,第7期在“来函照登”栏里,连续发表了杨献珍同志的三封信,在第5期上又发了他的《关于“合二而一”的问题》一文,并组织展开了讨论。这件事,在广大读者特别是在我国哲学社会科  相似文献   

6.
解放前,我也曾经读过还珠楼主所著《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等宣传“成仙得道”故事的小说。当时在报纸上,也屡屡有某些青少年迷上这些小说,而上山修道,最后发现是骗局的报道。 《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里所讲的故事是很有趣的,主旨当然是“劝善惩恶”。不过,书里所讲的神功异能却是假的,是还珠楼主编造出来的。但是,  相似文献   

7.
关于“星座与命运”,我曾对一位不到20岁的海外学子来信中,就他在“好易通”上的八字命评“此人般般事无成,得来即是去之时”而十分苦恼,回过一封信(发表在《科学与无神论》)。最近又有人写信给《科学与无神论》编辑部,就当前中学生  相似文献   

8.
周兵 《现代哲学》2022,(3):19-28
毛泽东在1942年5月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引言”和“结论”两次讲话。两次讲话的记录稿经胡乔木整理后形成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一经典著作。会后,《讲话》在延安整风运动中被传达和学习,由此形成了“传达版”《讲话》。1943年3月党的文艺工作者会议的新闻报道和大会发言较大篇幅地引用了“传达版”《讲话》。1943年10月19日,《解放日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首次公开全文发表《讲话》,由此形成了“1943年发表版”。《讲话》“传达版”和“1943年发表版”在文字上差别较大。1943年10月以后,全国各地以不同的版式和体例印刷出版“1943年发表版”《讲话》,促进了《讲话》的学习和传播。《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著作,但其意义远超文艺领域。  相似文献   

9.
上海哲学学会在今年4月14日至28日举行了1962年年会。现将年会上有关哲学史方面的讨论情况简介如下:(一)关于孔子哲学思想评价问题年会讨论了严北溟的《论“仁”——孔子哲学的核心及其辐射线》一文。这篇文章曾发表在今年《江海学刊》第3期上,年会之前,他将这篇文章又进行了一次修改,年会上讨论的是他的修改稿。  相似文献   

10.
《国内哲学动态》1984年第10期上发表了熊立文同志的《辩证思维应该如何表述运动》一文。该文认为:我国许多辩证逻辑教材和一般哲学著作,都用这样一个命题来表述机械运动:“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而这个由黑格尔首先提出的命题是不恰当的。据此,熊文便提出了一个新命题:“运动就是,当既是此刻又非此刻时,物体既在这里又不在这里。”  相似文献   

11.
这本书是我近四十年前开始写的,因为事务冗忙,时作时辍。原来计划,除现在书中的五章外,还有三章是有关中国与外国佛教关系史的,因佛教协会已有这方面资料的编辑和著作,所以不重复了。我写成第一章后,曾以《楞严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句话中提出“饮水”二字作为笔名,陆续在《现代佛学》杂志上发表。有一位朋友问我:“你为什么用这样一个小题目?”我说:“我喜欢‘小题大做’,而不愿‘大题小作’,更害怕有题空做。”这本书名很合我的心意。几年前,一位青年僧人用日文翻译这本书,我应他的要求写《序》时,曾记下与本书有关的一件事:一九五…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些潜在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也“不由自主”地愈加明显地表露了出来,“谱牒”就是其中之一。据《楚天都市报》不久前报道:湖北省部分农村(尤其是离城市较远的边远地区,当然也包括城市)最近十多年来,突然兴起了祭祖修谱之风。例如:孝昌县的一位自称已进入了“小康”的农民张某,他为了来汉寻宗问祖,不惜花费万元巨款,结果还只是草草了事;大悟县娘娘顶村的一位地方民营企业家陆某,他带领着家族的随行人员5人,一路北上京城,南下广州,据说也是搞什么“联宗收族”之类的事,最后办得怎样,我不得而知,但钱财却花费了不…  相似文献   

13.
当萨特尔获得诺贝尔奖金时,P.布里松一再要求我为《费加罗文学报》写一篇回忆文章,谈谈萨特尔和我在高等师范学校那几年的生活和交往。我没有接受这一要求。在学术上,萨特尔讨厌听别人的赞扬,在政治上,我们之间有意见分歧,当时的形势又不适宜进行一次清算,或暂时把分歧搁置起来。我向P.布里松提出,是否改写一篇关于《辩证理性批判》的长文。《费加罗文学报》的这位社长失望之余,无可奈何地回答说:“我需要的不是巴黎大学的讲稿”。其实,当我们钦佩一位思想家的精神力量,但又不同意他的论点和立场时,向他表示敬仰的最好办法,不正是阅读和评论他的哲学著作吗?  相似文献   

14.
《二十年来辨是非——法轮功何以成势(1979~1999)》约10万字,在《科学与无神论》杂志连载(2002年第3期至2003年第1期)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该稿件以翔实的史实记述了从1979年四川发现了“耳朵识字”的儿童起,一场特异功能到神怪气功到邪教的“新时代”运动在中国大地风靡二十余年的历史。在这二十余年中,我们看到了太多的“神功大师”大轰大嗡、大红大紫,太多的愚昧信众上  相似文献   

15.
《二十年来辨是非——法轮功何以成势(1979-1999)》约10万字,在《科学与无神论》杂志连载(2002年第3期至2003年第1期)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该稿件以翔实的史实记述了从1979年四川发现了“耳朵识字”的儿童起,一场特异功能到神怪气功到邪教的“新时代”运动在中国大地风靡二十余年的历史。在这二十余年中,我们看到了太多的“神功大师”大轰大嗡、大红大紫,太多的愚昧信众上  相似文献   

16.
在一九六一年第五期的《哲学研究》上,周礼全同志发表了批评《论“所以”》的文章。《论“所以”》那篇文章发表后,我虽然也接触到一些批评的意见,然而我认为这些意见帮助不太大。周札全同志的文章是有很大的帮助的。首先我要向他表示谢意。在批评的过程中周礼全同志是遇到困难的,原因是《论“所以”》那篇文章有很大的毛病。它摊开得太广,提出来的问题太多太杂,中心问题反而不够突出。这些毛病的根源还是思想不够明确。思想之所以不够明确因为在主张新看法的时候,旧看法并没有排除。这  相似文献   

17.
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是当前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出于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我于2006年9月7日在《社会科学报》发表了《当前主要任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一文(下文简称“拙文”)。《哲学动态》2007年第1期上发表了王锐生先生的一篇商榷文章,题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该结束了吗?》(下文简称“结束”)。我用心读了数遍后,深感获益极大,很多我原来没有涉及到的问题,“结束”一文都提出来了,并且做了正确解答。但我经反复研读后,又觉得“结束”一文并没有提出使我放弃原来观点的充分理由…  相似文献   

18.
三十年代末,我在《马克思主义者季刊》上发表了“自然与辩证法”一文后,不久便在哥伦比亚大学碰到M. 霍克海默尔。他认为我对待辩证法原则的态度是不正确的,在我的分析中反映出深受实证主义的影响。我提议我们举行一次座谈会来讨论这个论题,他欣然同意了。我联络了E. 奈格尔,M. 夏皮诺,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之一O. 纽拉特当时在  相似文献   

19.
1988年1月,新闻界掀起一股张宏堡热。1月2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神奇的故事——气功大师张宏堡小记》;8日,《北京青年报》报道:《张宏堡掀起气功热》;22日,《中国电子报》报道:《张宏堡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办气功班》;31日,《天津日报》报道:《中华养生益智功风靡京城知识界》。 1988年1月,《武魂》杂志第1期,发表了张洪林“气功外气发放之我见”的文章。这是张洪林针对当时“外气”浪潮,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第1篇批评“外气”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张洪林首先批评了“内气外放”的观点,同时也指出所谓“外气”就是受暗示性  相似文献   

20.
波普认为,抽象的哲学认识论并非远离政治的;恰恰相反,不论自觉还是不自觉,认识论观点和政治观点是相互影响的。他赞成罗素的看法,认为否认客观真理的相对主义和实用主义可以成为法西斯主义的理论根据。波普宣称他的认识论观点和他的自由主义政治信念是密切关连的,而且这一关连又是自觉的。他在《自传》中写道,他的自由主义政治信念是促使他发表《科学发现的逻辑》的部分原因,而其后发表的政治哲学著作(《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和《历史决定论的贫乏》)则是从《科学发现的逻辑》“生长”出来的。下面介绍波普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