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两年来在我国学术界中展开了关于“形式逻辑与辩证法”问题的讨论。这种讨论对于逻辑方面的科学研究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必须明确,迄至目前为止,对于形式逻辑与辩证法相互关系的讨论,并没有多大进展;而争论的双方,似乎各执一端,不相上下。在各种争论的不同意见中,关键性的问题之一,在于对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属性问题是我国的哲学研究者在研究工作中经常涉及到的一个老问题。但是对这个问题作较全面的探讨,进行各种不同意见的争论,还是近几年以来的事。现在的讨论,虽然提出了以往所未能提出的问题,论及的范围已经扩大,但各种意见的阐发仍须深入。  相似文献   

3.
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期间,我国哲学界曾就历史唯物主义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的问题开展过讨论。当时,有人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对哲学体系问题又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在这次讨论中,大家比较一致地肯定了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但对于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条件、时间、方法以及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等问题,仍然存在分歧意见。下面我把几个主要问题的争论情况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4.
历史唯物主义同社会学、尤其同具体社会学研究的相互关系的问题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正确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和内容是不可设想的。近来,我国哲学著作中实质上进行着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的讨论。诚然,进行这一讨论时,尤其在《哲学问题》杂志上,并没有使用直接讨论历史唯物主义对象的形式,而是使用交换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的相互关系问题的意见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生活方式问题,是我国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研究课题。它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开始重视这一问题的研究,写出了一部分论文,《文汇报》和《中国青年报》还开辟专栏,讨论“生活方式”和“现代生活方式”的问题。下面就讨论中涉及的有关理论问题,作一简要的介绍。一、什么是生活方式?讨论中对生活方式的内涵有多种提法和表述,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意见。  相似文献   

6.
朱玮  何旺翔 《学海》2006,(1):79-82
合伙民事主体资格问题向来是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将从德国法学界对此问题的讨论入手,并介绍德国联邦最高法院新近对合伙民事主体资格问题的一个著名判决,进而在对我国学界对此问题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相似文献   

7.
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实质的讨论中,本体论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目前有三种基本的意见:无本体论(或曰反本体论)、实践本体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一元论。后两种意见都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本体论。本文就在这个共同的前提下,着重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一元论?围绕这个总的问题,我想提出若干问题来具体讨论。  相似文献   

8.
关于当前我国医患关系若干问题的评估意见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2004年7月在大连举行的“医患关系-医疗诉讼-医患维权”的学术研讨会,就这个《评估意见》进行了讨论,现在发表的是依据讨论中提出的意见进行了修改的文本。我们认为,建立医患之间的诚信关系,正确处理和协调当前医患间的一些纠纷,在如下一些问题上达成共识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2003年我国制定的IBS的共识意见已不适用,因此2007年我国肠易激综合征共识意见进行了重新修订,称为长沙共识意见。长沙共识意见借鉴了国际公认的罗马III标准,在IBS的诊断所需的时间,IBS的亚型分型等方面做了较大的修订。并强调了随诊在IBS诊断中的重要性。长沙共识意见同时指出罗马III标准是基于西方国家的研究资料制定的,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我国在IBS的诊断中应结合国人的发病特点进行诊断。长沙共识意见在IBS的治疗方面就我国现状提出了治疗流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经济和伦理道德的关系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学术界的讨论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人们的道德水平将越来越提高;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市场经济虽然是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必需的形式,但作为其代价必然会发生道德水准下降的现象。笔者认为,这两种意见都有其合理因素,同时又都有片面性;若转换新的视角,即从衡量社会现象的历史尺度和伦理价值尺度及其相互关系出发,或许对问题可以有新的认识。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  相似文献   

11.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以下简称毕派),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我国哲学史界的传统看法认为,毕派是西欧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唯心主义派别。近几年,有的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并展开了讨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毕派是唯物主义派别。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尽管在毕派的哲学思想中,具有宗教神秘主义的色彩和唯心主义的因素,但不是主流,主流是朴素的唯物主义。主要根据是:  相似文献   

12.
去年以来,我国各地心理学工作者在大学毛主席著作、实现思想革命化和工作革命化的同时,就心理学工作如何加速革命化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哈尔滨等地心理学工作者曾先后举行了一系列座谈会。讨论中涉及心理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对许多问题有了大致相近的看法,但也存在不少分歧意见。茲就所看到的有关材料和所能了解到的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选择论的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哲学界关于认识的本质的讨论,把哲学研究的视角转向了主体自身的认识。拙作《认识定义新探》(载《哲学研究》1986年第4期)发表之后,不少同志针对我的看法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目前在认识的本质问题讨论中,出现的多种观点并存的态势,应该说是我国哲学认识论研究的一个好现象。因为它开辟了从多角度、多方位研究认识论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不同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结合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和方针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在讨论中,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等问题,都存在着不同的理解。现将几种不同意见简介如下: 一种意见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指的是人(生产者)的“能力”方面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方面广泛的、充分自由的发展。而长期以来,国内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哲学界正在就认识发展阶段问题进行讨论。现就掌握的部分资料,对讨论中的几种不同意见归纳如下: 一、认识过程的三个阶段论有些同志主张,将认识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又有几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主张将认识过程划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个阶段。有的同志提出,认为一旦形成概念、判断就进入理性认识,就反映了本质,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有大量的概念、判断只反映了现象,并未反映本质。另  相似文献   

16.
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理论界对恩格斯的“两种生产”(即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理论重新开展了讨论。近年来,随着两个文明理论的深入研究,一些论者对精神、精神生产、精神生活、精神文明这一系列的问题作了探讨。讨论中,出现了对三种生产的涵义和历史作用的不同意见,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肠易激综合征:罗马III标准与我国共识意见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2003年我国制定的IBS的共识意见已不适用,因此2007年我国肠易激综合征共识意见进行了重新修订,称为长沙共识意见。长沙共识意见借鉴了国际公认的罗马III标准,在IBS的诊断所需的时间,IBS的亚型分型等方面做了较大的修订。并强调了随诊在IBS诊断中的重要性。长沙共识意见同时指出罗马III标准是基于西方国家的研究资料制定的,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我国在IBS的诊断中应结合国人的发病特点进行诊断。长沙共识意见在IBS的治疗方面就我国现状提出了治疗流程。  相似文献   

18.
安乐死是社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在我国 ,自 80年代以来 ,安乐死的讨论、调查和研究逐步深入。在此进程中 ,尤其是自“汉中案件”以后 ,安乐死的立法问题几乎成为所有讨论、调查和研究的最后聚焦点或最后的理论归宿。“安乐死暂行条例 (草案 ) (建议稿 )”的提出[1] (以下简称“草案”) ,在安乐死立法问题上 ,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草案”实际上代表着目前在安乐死立法问题上的一种主流意见。在这种主流意见 (不一定就是“草案”本身 )被立法机关采纳之前 ,应该有更冷静的思考和分析 ,应当促使安乐死问题有一个更深入…  相似文献   

19.
系统论与哲学的关系,特别是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我国哲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还处于刚刚开始的阶段,意见还没有充分发表,争论还没有充分展开。我们发表这份材料,目的是引起大家的注意,以便使讨论能更深入地开展起来,并通过讨论,取得积极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否属于上层建筑的问题,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早在五十年代初期,苏联理论界就对这个问题开展过讨论,并于一九五二年被介绍到中国来。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理论界在讨论、研究科学是生产力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有的同志在论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中,认为“教育的主要属性不是一定社会形态的上层建筑”,“教育是现代化的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引起了教育是不是上层建筑的争论。争论中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种不同意见,争论主要围绕着教育是由什么决定的?教育与生产力有没有直接联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什么?等等问题。现将几种不同意见的主要论点和论据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