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孔子诗论》说《关雎》等七篇义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孔子诗论》看,孔子解诗,注重诗篇主题大意的论说和诗篇思想大义的阐发。前者是对诗义除掉背景材料后的更高度概括,与诗的本旨有时距离不是太远;后者则是着力挖掘诗篇背后隐藏的抽象义理,是一种读诗者的新体悟,与诗的本旨相去渐远。孔子这种解读方式,在《诗经》阐释史上有创新意义,是《诗经》研究走向义理化的开端。《孔子诗论》不仅体现了孔子诗教的本质和特点,更与孔子的思想相一致,是研究早期儒家诗学及孔子思想的珍贵材料。 相似文献
3.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重要、最根本的神圣经典。成书于公元7世纪阿拉伯半岛四大哈里发——奥斯曼时期,也称"奥氏本"。全书共30卷,114章,6239节,分为麦加章与麦地那章。自从被搜集成册以后,伊斯兰教的信仰、礼仪、伦理、科学等以它为理论基础,对穆斯林的世俗生活和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4.
《美与时代》2016,(2)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对于《诗经》的解读从未停止。《关雎》是《诗经》的首篇,从孔子以来就备受重视,可见《关雎》对于《诗经》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考察历代学者对《关雎》的释义流变,可以发现对于《诗经》的阐释,始终离不开对其社会功用和伦理价值的阐发,即从其艺术风格、创作手法方面的考察,而所谓民俗学和人类文化学的考察,难免只能停留在对其诗句字意和创作背景的考察上,而一旦涉及到对其诗义、主旨方面的探讨,则不免要结合儒家思想这一文化资源。儒家思想本身是非常丰富的,在用其解读《诗经》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从那些有益于社会进步、有益于人的发展的方面来进行。同时,也应看到,《诗经》作为文学艺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以文艺论文艺,更有利于文学艺术朝着更加丰富和绚烂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6.
<诗经·关雎>是孔子及早期儒家最重视的篇章之一,但西汉以来后儒所言<关雎>主旨却是说法纷纭.新出土的郭店楚简<孔子诗论>言<诗经·关雎>主旨是"改",即由"好色之愿"到"返纳于礼"的转变.孔子及早期儒家对<关雎>的重视,反映了孔子希望"正夫妇"之礼的愿望,以及要求人们"克己复礼"并重视婚姻家庭伦理教化的观念. 相似文献
7.
8.
9.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立法依据,其内容涵盖伊斯兰教基本教义和宗教礼仪制度《。古兰经》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同时又是阿拉伯语言文学的巨典,文辞优美,风格凝重,它在语言文学方面的价值是无可比拟的,其高超独特的修辞艺术、振聋发聩的语言魅力、博大精深的内容包含着深刻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纵观艺术史,许多艺术大师都有成熟的美学思想和哲学思想,如东晋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说,北宋郭熙的"三远"法,意大利达芬奇"镜子"说,英国雷诺兹的"中心形式"说。在三大油画中《宫娥》的作者委拉斯贵支也不例外,他带给观者的是"视线观"的神秘皇室故事。文章试图通过十七世纪的宫廷画家委拉斯贵支的著名油画作品《宫娥》来阐述作品里的巧妙构图和特殊故事性,旨在表达一定的美学思想和潜在的社会构成关系。 相似文献
15.
《美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与上海文艺出版社文艺理论编辑室合编的辑刊,于去年12月份已与读者见面了。这是打倒“四人帮”以后,新开垦的美学园地之一。由于条件所限,出刊尚无定 相似文献
16.
《古兰经》的美学世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兰经》〔1〕是伊斯兰教最神圣的经典,是穆斯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是伊斯兰国家的思想旗帜,在人类文明史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东西方学者历来重视对它的研究。在我国,从政治、哲学、经济、历史等角度研究《古兰经》的成果相对丰富,而从美学角度的研究相对薄弱。《古兰经》是内容博大精深之美学世界,从它的文本语言之美、对美的本原的探讨到对人的完善的关注和自然美的描绘,均表达了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宇宙观、人生观及审美意识,表达了对人性不断完善的理性思考和审美理想。笔者想就此做一初步探讨。一、文本语言的庄严华… 相似文献
17.
<正> 《易传》是中国思想史上一部重要著作。《易传》虽然不是一部美学专著,但它所阐述的“天人合一”思想、“《易》者象也”思想,不仅影响了古代的理论思维,而且也影响了形象思维,从而为中国美学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以及强调形象思维在艺术和审美中的重要意义,提供了哲学的依据。另外,《易传》在对客观世界的变化以及《易》象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作出解释时,使用了“阴阳”、“刚柔”、“乾坤”、“知几其神”、“通变成文”和“修辞立诚”等范畴和命题。《易传》对这些范畴和命题的深入发挥,同样对中国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从中国美学史的角度讲,不了解《易传》,就不可能真正把握中国美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成唯识论》的哲学本位埋设两大主题:法相与法果。在法相谱系中,以触为核心的一系列心所所表现的心理现象沾溉了与审美体验相类似的思维胚胎,具备可能萌发审美体验论的逻辑生长点。另外,法果的本质是一种绝对的美。审视法果就是审美,审视法果之美中涵摄两条根本线索:直观人的美和领略佛的美。 相似文献
19.
《管子》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是融合了以人为轴心元素的美学概括,是围绕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自身心境的调节为主题的美学阐释。比德是人与自然物所联结而产生的特殊的审美情趣,也是中华民族审美理想的固有的寄托方式。德义即君子施德于平民百姓,是人与人交流互动的施德亲近行为。天人合一思想体现了中国先哲对既要生存发展又要和大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美学问题的深层忧思,所以《管子》总是强调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虚静美是关于人的心境调节的美学理路。《管子》的虚静美肯定人的精神自由与心境的宁静是体道悟道即艺术审美的基础条件。虚静美揭示了艺术审美活动的心理特征,同时也触及到审美联想等艺术创作问题的本质环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