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15,(3)
<正>编者按:"堂务管理委员会"是教会的管理组织机构。随着教会的发展,对教会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管理组织的堂委会也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堂委会"的职能是什么?应当怎样换届?本期请几位牧者谈谈堂会换届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新酒新皮袋     
韩愈 《天风》2016,(12):15-16
正义工问题,其实是一个教会论问题。具体来说,就是教会结构如何搭建,如何运行便教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一、"新酒新皮袋"基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义工讲道"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和处境性,在圣职群体青黄不接的时候,义工承担了大量的教会工作。但是,当教会的经济能力能够负担专职传道的时候,当神学教育能够培养足够数量和质量的传道人的时候,本着教会发展和服务工作提高的目的,应该重新认定义工在教会中的位置和角色。说到现实中的义工,各地教会的概念不一样。有的教会所谓义工就是堂会中服侍的团体团契,有的堂会义工数量巨大(达  相似文献   

3.
《天风》2015,(3)
<正>换届工作是关乎全体会众的大事,我们应当本着大公无私的精神来运作,充分发扬民主,任人唯贤,使堂会通过换届及时更新调整,补充新鲜血液,与时俱进。"堂会"是教会自身管理组织的简称,其全称通常有两种形式:一为"堂务管理委员会",二为"堂务管理小组"。堂会管理是教职人员乃至信徒代表对教会实行管理的主要方式和途径。现今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教会都已设立了"堂会"或"管堂小组"。目前已有很多地区的堂会实行定  相似文献   

4.
刘立权 《天风》2016,(12):14-15
正要同心同工维护教会的圣洁,加强义工队伍建设,真正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使教会健康发展。义工,顾名思义,是义务为教会做圣工的人。有些义工受短期培训后在堂会协助牧师的传道工作,在农村,许多堂点没有专职的牧师传道,则由义工负责讲台。对于有的义工素质有限却长期占据讲台,怎么办呢?内要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加强学习,克服改正自己的不足;外要完善教会堂点的管理,使教会管理更加有序规范。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什么东南亚华人基督教不再依赖中国教会与西方教会的外部支援,反而迎来令人瞩目的增长?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运用社会资本理论构建新的分析框架,从内部关系网络视角切入,通过对当代东南亚华人基督教内部社会资本结构面的考察发现:1976年以后东南亚华人教会间的互动频率大幅提升;以堂会为单位的网络密度较以往已有所提高;各种小团体间已逐渐建立联系;内部网络的群体中心性处于较低水平;上述结构面内部社会资本,为东南亚华人教会获取有益信息提供了频繁广泛且多样的接触机会,促进了信息的顺畅流动,并且有利于内部跨宗派、跨区域合作的形成。其实际成效就是东南亚华人教会可以通过内部网络获得更丰富的资源,并在较为一致的"教会增长"理念的引领下,通过地区联动、神学教育、大型布道等领域的合作,达成原有单个教会和机构难以实现的教会事工,最终促成华人教会在信徒人数和堂会数量的大幅增长。上述分析说明,内部社会资本的提升是促进当代东南亚华人基督教快速发展至关重要的动力,当代东南亚华人基督教的发展模式已从"外生型"转向"内生型"。  相似文献   

6.
黄幸平 《天风》2016,(4):12-13
正制度上墙,是建立制度;制度在手,是学习制度;制度入心,是贯彻制度。政府讲"依法治国",教会讲"依规办教"。教会活动、教会人员、教会财物等都要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依法管理。与此同时,教会内部需要做好制度配套,就是在国家宗教管理法律法规的大框架内,结合教会具体实际,  相似文献   

7.
《天风》1999,(11)
“九九香港教会普查” 业已展开 由“香港教会更新运动”进行的“九九香港教会普查”已经展开。这次香港教会普查除对在港堂会概况进行调查外,亦就福音机构及神学院进行资料搜集。堂会调查的内容,包括各堂会会友及崇拜出席人数、同工数目及会众出席各项非崇拜聚会等数字,  相似文献   

8.
马宏志 《天风》2004,(10):22-23
教会如何回应这个全球化的现实?"富裕"和"贫穷"是否都应该是教会的主题?教会自身又如何自养?教会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做如何回应?如何从教会的层面去理解消费主义?在维护正当的经济秩序方面,教会如何从基督教伦理的角度作出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9.
《天风》2020,(7)
正行政管理中,制定计划是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会行政管理中同样需要有制定计划这一项。中国举办奥运会这样大型的国际体育盛会,需要周详周密的计划,一个堂会举办两三天的夏令营,同样需要做出详细的计划。有人说:"如果你不做计划,你就计划失败。"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笔者在服侍的堂会每年年初都制定全年事工计划,直至现在。之后担任市基督教两会的主席、会长期间,笔者也倡导各堂会制定年度事工计划,并在每年年初召开的全委会上,安  相似文献   

10.
耀波 《天风》2009,(10):54-54
当今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教会弟兄姊妹的单纯善良,巧设骗局,将黑手伸向教会,应引起我们教会特别是堂会负责人的关注和警惕。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00,(8)
香港、台湾教会统计情况 1999年下半年,香港教会更新运动进行了香港教会普查。普查结果显示,香港教会堂会数目虽仍保持增长,但速度已经放缓;而崇拜人数却下跌近10%。1999年,香港共有华语堂会1,129间,10年增长率为2.7%。在册教友人数345,000,居港教友人数  相似文献   

12.
<正>神对其儿女既有"爱"也有"管教",且就是因为"爱"才会有"管教"谈到惩戒,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如何平衡爱与惩戒?一个讲爱的教会,怎么适当地实行惩戒?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教会的存在与发展需要制度来规范,失去规范的教会容易偏离神的正道,而在规矩与制度中间必有惩戒的条例作为警戒。  相似文献   

13.
王从友 《天风》2009,(10):28-29
"和谐教堂的建设"是一个大课题,涉及到教堂与周围的协调关系等外部建设,也涉及到教会内的人事管理、议事制度及牧养事工等内部建设。创建和谐教堂不但是社会的要求,更是基督教自身发展的根本需要。本期话题刊出几位同工结合自身教会工作经历的分享,盼望能给教会牧者的侍奉以启迪……  相似文献   

14.
教会自身建设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制度建设,这是关系到教会自身行政管理的事工,是教会建设的基础,是教会事工进展的组织保证;二是生命的成长如何使教会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这既包括如何带领信徒个人灵命追求和如何走侍奉神的路,又包含将教会金灯台的见证显明社会之中,使教会成为荣神益人,造福社会的教会,成为荣耀的教会献给神。神藉着圣灵向人和教会启示他的旨意和真理的方式不是绝对的。他以相对的、渐进的和不断更新的方法引领我们进入他丰富恩典。教会历史和圣经明训极为充分证明了这个极为重要的一点,这是我们中国教会…  相似文献   

15.
单渭祥 《天风》2022,(1):29-32
当前中国教会的不少堂会管理机构,多数名称为"堂务管理委员会"(或有的以"长执会"替代——即成员由长老和执事组成,性质类似),他们多数是信徒中被推选出来的义工领袖,与专职教牧一起,共同担负起建设教会的重任. 理想状态而论,牧者与信徒领袖皆为属灵品格受到敬重的教会工人,广义而言他们都为神所拣选之仆人,由他们所组成的团队自然...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15,(6)
<正>编者按:保罗提醒教会的众信徒,"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林前14∶40),治理教会,没有纪律和制度是不可想象的,中国教会必须建立自己的规章制度。对教牧和信徒,各地堂会也应有各自的纪律要求,其目的并不是使人受辖制,而是希望更多的人在真理上得自由,使教会更健康地成长。本期我们约请部分同工谈谈教会纪律问题。  相似文献   

17.
谢炳国 《天风》2009,(10):22-24
"和谐教堂的建设"是一个大课题,涉及到教堂与周围的协调关系等外部建设,也涉及到教会内的人事管理、议事制度及牧养事工等内部建设。创建和谐教堂不但是社会的要求,更是基督教自身发展的根本需要。本期话题刊出几位同工结合自身教会工作经历的分享,盼望能给教会牧者的侍奉以启迪……  相似文献   

18.
香港基督教会 积极参与社会服务 香港基督教现有堂会1200所,信徒在册人数381,200人,占全港人口6.29%。香港教会历来强调传道与服务的配合,在教育、社会福利事业上有显著的参与和贡献。目前教会中学和小学约占全港学校的20%,教会的服务机构约占全港服务机构的50%。超过一半的堂会均开设阅览室、幼稚园及医疗、辅导等服务。80年代以来教会更加关注服侍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开展多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2,(1):38-41
祷告会是堂会牧养事工中一个重要内容,一般教会都有祷告会,但可以说多数教会的祷告会不太令人满意。牧者和负责同工也常为如何带领祷告会而着急。本期我们摘录了台湾夏忠坚牧师《爱上祷告会》中的一章(有些删节),希望对我们带领祷告会的同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吴志福 《天风》2017,(2):34-35
在当前教会里,不少弟兄姊妹都有跨堂会侍奉的情况。他们既在A教堂诗班里献唱,也到B教堂参与探访工作,或者在C教堂当主日学老师,到D教堂做文字事工。对于跨堂会侍奉,有些牧者传道、弟兄姊妹感到难以接受,认为基督徒侍奉最好仅在一个堂会,不要到处乱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