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荀子·乐论》是集中体现荀子音乐思想特别是其音乐伦理思想的专论.荀子的音乐伦理思想深刻体现了儒家乐教思想,并以其完备的系统性构建起儒家乐教的音乐伦理思想体系架构,其主要包括"乐者乐也"的音乐本质论、"乐尚和正"的音乐审美观、"礼乐统管"的社会综治说、"移风易俗"的音乐教化论、"以道制欲"的艺术修养观.《荀子·乐论》是对先秦时期儒家音乐思想特别是音乐伦理思想的集大成,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音乐伦理思想的主基调,在中国传统音乐伦理思想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荀子的家庭伦理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的家庭伦理思想吸纳了先秦儒家伦理中许多合理内容 ,特别是发展了孔孟的家庭伦理思想 ,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是我国伦理史上一宗宝贵遗产。他关于赡养老人、教育子女以及家庭成员间道德权利与义务的思想极具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先秦伦理思想作了较系统的考察,认为春秋战国之际是宗法奴隶制伦理危机和地主阶级新伦理形成时期,孔子的伦理思想基本上还是维持宗法奴隶制道德,而墨子的兼爱说冲破孔子“仁”的贵族藩篱,尖锐地批判了孔子旨在维护宗法制的孝弟之道。战国后期,荀子对诸子的伦理思想进行了批判总结,初步确立了地主阶级的伦理思想。韩非的忠孝观念则体现了其专制主义精神,也为后世统治者所采用。  相似文献   

4.
道德上“积”的思想是荀子论“积”的核心环节,构成荀子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荀子伦理思想的一个鲜明特色.荀子道德上“积”的思想主要关乎人的道德品性、道德行为的积累形成,关乎个体道德人格的成长发展.“化性起伪”是道德之“积”的前提;“积善成德”是道德之“积”的主要内涵;注重学习、专心一志、实践行动和人文环境,是道德之“积”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与现代生态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先秦儒家为开端形成的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无穷宝藏,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关注的对象是"天人合一",它理应成为现代生态文明的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则应成为现代生态文明的文化渊源;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现代生态文明实践具有积极启示.  相似文献   

6.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是战国后期的赵国人。荀子是先秦时期一位集学术思想之大成的思想家,他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思想,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处在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本文拟对他心理学思想的辩证因素,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荀子是先秦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解诸子之蔽,取百家之长,建立了集大成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在很多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贡献,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荀子还非常注重论兵。荀子的兵学思想十分丰富,从中可以看到儒家一脉相承的观点,也可以看到在新形势下对传统思想的发展、充实,显示着荀子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尚书》中的伦理思想肇始于夏商周三代生产力的发展、王朝更替的推动和天命观的形成。《尚书》中的伦理思想包括:民本思想、德的思想、孝友思想、个人修养思想以及宗教伦理思想。这些思想为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不仅为先秦伦理思想的形成起了引领作用,而且影响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伦理文化的脉路。  相似文献   

9.
《管子》与《荀子》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管子》和《荀子》是先秦的两部重要典籍,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学术价值,本文对《管子》和《荀子》从天论,王霸,礼法,群臣,心术和富国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二者的联系和区别,作者认为以《管子》为代表的管子学派对荀子有着深刻的影响,《荀子》包含着对《管子》思想的吸收和扬弃。  相似文献   

10.
荣辱思想是荀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孟的知耻思想,第一次对荣辱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他界定了荣辱的内涵,区分了荣辱的层次,明确了荣辱的实质,探讨了荣辱的价值,并进一步探索了荣辱的养成.研究苟子的荣辱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荣辱思想的精华、进一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现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逻辑史界的中国逻辑研究既有名称的不同,又有研究内容的差异,主流的中国逻辑观念是以西方传统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为参照的。如果将先秦逻辑确立为一种"正名-用名"论证类型,那么《荀子·正名》之"正名"在于"正心",确立"名"的所指,以满足治国的要求。其"用名"思想是对圣人、君子之辩说的考量,形成荀子心学的论证体系。不过,《荀子·正名》将"正人心"的要求放大到一般的正名原则,又体现出先秦逻辑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12.
《吕氏春秋》与《荀子》思想主体之比较──兼议学派归属性的一般问题修建军《吕氏春秋》与《荀子》是在相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具有共同的思想倾向性而又有着各自特点的两部著作。一般说来,学术界多认为《荀子》是集先秦儒家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吕氏春秋》则是先...  相似文献   

13.
荀况是战国末期黄老之学的代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荀学的重新定位问题,认为传统的看法把荀子视为先秦儒学大师,但有许多疑点可以对此加以否定。文章分析了荀子思想与孔孟思想的不同,认为荀子思想从整体结构来看既远离了孔孟儒学,亦非醇法家。文章分析了黄老之学的理论体系和基本特征,认为荀学具有黄老之学的理论体系,其基本的学术特征是综合百家、吞吐道法。《荀子》书所表现的学术思想符合黄老之学的理论体系和思想范畴,荀况是战国末期黄老之学的代表。  相似文献   

14.
荀子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大师,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其音乐思想系统地集中于《乐论》,他继承了儒学重视礼乐的观点,思想体系完整,是我国第一部音乐论著。文章从音乐的本质及特征、荀子的音乐心理学理论及音乐的功能等三个方面对其音乐思想做剖析及总结,旨在对其音乐学的贡献及地位总结梳理,以期对其有一公正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荀子是先秦诸子学派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学说体系非常广泛,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思想就是裕民经济思想,其核心目标就是富民强国,通过富民,实现民众治理、国家安宁、社会和谐、天下太平。总结荀子的裕民经济思想,其主要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即节用以裕民、尚德以裕民和善政以裕民。  相似文献   

16.
任丑 《道德与文明》2007,(3):97-101
吾淳先生在《荀子与黑格尔伦理思想共同点之比较》一文中认为荀子与黑格尔关于伦理学说的人性论证明、社会学证明、伦理问题的基本认识和伦理实现的条件等方面有诸多共同点.事实上,荀子与黑格尔的伦理思想表面上相似,实质上却有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荀子原典,对其王霸之说进行了深入剖析,肯定了荀子在继承和发展先秦诸子王霸之说的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独立而完整的王霸思想。这种思想不仅传承了孔子内圣外王的思想,还贴切当时的社会实际,丰富并充实了儒家的国家政治学说,为其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荀子的军事思想姜国柱战国末期,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和长期兼并战争,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趋于形成,荀子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子百家的学说,把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推到了时代的高峰,而成为先秦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与此同时,他的兵论,亦颇有...  相似文献   

19.
先秦儒家的美育思想不仅是后世儒家美育思想的滥觞,而且基本上奠定了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基础。经过孔子、孟子、荀子对美育的发展,存心养性的心理觉察与化性起伪的礼乐教化,成为中国传统美育的两个最基本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郭沫若说:“在儒家中对于兵学有确实的见解的,除掉专家吴起之外,恐怕要推数荀子了。”(《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吴起为儒家,我们不敢苟同。但郭说肯定荀子在兵学上的见解,却是很有见地的。其实,荀子不但是先秦儒家中在兵学上最有造诣的大师,其军事思想,就是与孙武、孙膑这些第一流的军事家相比,也毫不逊色,独有其存在的价值。荀子的军事思想,主要反映在《议兵》篇里。《议兵》所载,主要是记荀子在赵孝成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