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作不安全感、创造力自我效能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浩  龙立荣 《心理学报》2011,43(8):929-940
采用问卷调查法, 以286对上级-下属配对数据为样本, 探讨了工作不安全感、创造力自我效能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创造力有倒U形的影响, 中等工作不安全感水平下员工的创造力最高; 创造力自我效能对员工创造力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工作不安全感与创造力自我效能的交互效应显著, 创造力自我效能越高, 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越小; 工作不安全感、创造力自我效能及其交互效应通过内在动机的完全中介效应影响员工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校教师工作特征问卷、人格特质问卷、工作满意度问卷对400名高校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高校教师工作特征与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工作特征中的多样性与工作本身、人际关系达到中度相关;工作特征中的完整性与工作满意度、重要性与工作满意度的五个维度均达到中度相关;工作特征中的自主性与薪酬待遇、进修提升、人际关系呈中度相关;工作特征中的反馈性与工作本身、薪酬待遇、进修提升、人际关系呈中度相关。(2)高校教师人格特质与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人格特质中的外向性维度与进修提升呈中度相关;与领导管理呈  相似文献   

3.
工作疏离感指的是工作情境不能满足员工的需要或与期望不符导致的员工与工作分隔的心理状态。首先分析了工作疏离感的概念内涵, 介绍了相应的测量工具, 然后着重分析了工作疏离感的影响因素, 包括人口学变量与个人特质、组织与工作特征、上级领导方式以及社会文化等, 并探讨了工作疏离感的影响效果。最后指出了以往研究的缺陷以及未来在中国组织情境下的研究方向, 比如以家文化为背景, 由工作疏离感扩展分析中国员工对组织的疏离感。  相似文献   

4.
通过问卷调查法,探讨在工作态度调节下大五人格特质与工作绩效的关联。对1277名公交行业一线员工的研究结果表明:(1)人格特质与工作绩效有显著的相关,工作态度在这一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在高工作态度中,人格特质与任务绩效联系较为紧密,工作绩效的良好预测指标是尽责性和外向性;在低工作态度中,人格特质与关系绩效联系较为紧密,工作绩效的良好预测指标是宜人性和外向性。(2)在高工作态度的环境中,人们更看重工作的完成;在低工作态度的环境中,人们更看重关系的协调。工作态度调节着人格特质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考察工作-家庭冲突对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及人格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利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大五人格量表、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870名被试进行施测.结果:工作干涉家庭和家庭下涉工作对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预测作用,且呈显著负相关;但对工作满意度都没有直接影响.大五人格在其中具有凋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问卷、大五人格量表和自编中学生吸烟行为调查问卷对2415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压力与青少年吸烟行为显著正相关,大五人格的开放性、宜人性与青少年吸烟行为显著负相关;大五人格的宜人性在压力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性别在压力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考察职场中颜值影响工作幸福感的机制及边界,对1079份配对数据的多项式层级回归分析发现:颜值对工作幸福感有倒U型的影响,颜值中等偏上(6.88)的员工有最强的工作幸福感;不同职场类型中颜值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在高要求-高控制的职场中,颜值对工作幸福感的曲线效应最强;分配公平感在上述影响路径和交互效应起中介作用。结论对人力资源管理和面孔吸引力理论具有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赵晨  高中华 《心理科学》2014,37(4):944-949
本研究以来自高科技企业的500名新生代知识员工为样本,采用单因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法揭示了工作家庭冲突的人口特征差异,以及不同人口特征变量之间的交互效应。检验结果表明:(1)新生代知识员工的工作家庭冲突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与工龄差异,而职位层次差异并不显著;(2)工作家庭冲突的性别差异分别与工龄差异、职位层次差异之间存在显著的二维交互效应;(3)性别差异与工龄差异、职位层次差异之间存在显著的三维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大学生人格特质与道德认同的关系,及其法律意识在二者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采用法律意识量表、道德认同量表和大五人格量表对1878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尽责性、宜人性、开放性和外向性与道德认同、法律意识呈显著的正相关;神经质与道德认同、法律意识呈显著的负相关。(2)人格特质、道德认同、法律意识表现出了显著的性别差异,同时尽责性对道德认同的影响也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3)法律意识在尽责性与宜人性对大学生道德认同的影响中起着负向调节作用。本研究结果提示,应该尊重人格特质的个体特异性,在高校进行专业的法制教育和法律意识培养,提高个体的道德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10.
黄飞 《心理学探新》2014,(3):236-242
人格结构研究中的一种观点认为人格特质具有层级结构,其中大五人格结构是一种流行的人格结构模型,近年来有研究关注大五人格背后是否存在更高等级的人格.采用全循环设计,用等级评定和团队内排序方法,在80个4~6人小团队中收集成员及成员之间在五个人格特质上的自我人格知觉和对成员的人格知觉,共获得四种来源的大五人格数据,根据社会关系模型分解出目标效应.对每一种来源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跨来源联合因素分析,将四种来源数据视为四个指标进行结构方程建模,结果显示,两高级因素相关模型对数据有较高的拟合程度,两个高级人格因素对关系质量有显著且不同效应量的预测作用.结果支持大五人格背后存在更高级的人格因素.最后,讨论高级人格因素模型对理解人格结构、进行人格评估的意义;未来研究可从发展角度采用多评定者、多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