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465名男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网络游戏中的竞争、合作、沉醉感和网络游戏成瘾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网络游戏中的竞争、合作、沉醉感和网络游戏成瘾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2)网络游戏中的竞争除了可以直接对网络成瘾产生正向影响,还可以通过沉醉感的中介作用对网络成瘾产生正向影响,沉醉感在竞争与网络成瘾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网络游戏中的合作对沉醉感没有影响,对网络游戏成瘾有负向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基本需要满足对游戏满意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采用基本需要满足问卷、沉醉感问卷、积极情感量表和游戏满意度问卷对286名网络游戏玩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基本需要满足、沉醉感、积极情绪和游戏满意度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2)基本需要满足对游戏满意度不仅有直接预测作用,还能通过三条间接路径影响游戏满意度:沉醉感的中介作用;积极情绪的中介作用;沉醉感和积极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结论:基本需要满足不仅对游戏满意度有直接影响,还能通过沉醉感和积极情绪的序列中介作用影响游戏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3个实验探究了地位感知变化对消费者地位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在感知到地位提升还是地位威胁的情况下,消费者对地位商品的购买意愿均会提升,然而两者却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对于感知地位提升的消费者,自我提升动机在地位感知对地位商品购买意愿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而对于感知地位威胁的消费者,自我补偿动机同时在地位感知对地位商品和非地位商品购买意愿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在感知地位威胁的情境下,自我实现的新兴价值观具有强化消费者地位消费行为的作用,而谦卑的传统价值观具有弱化消费者地位消费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技术接受模型(TAM)为理论框架, 通过对380名中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了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结果发现:(1)有用感、易用感、品质感知、游戏体验和态度与网络游戏成瘾显著正相关;(2)品质感知和游戏体验通过态度的部分中介作用对网络游戏成瘾产生间接影响, 同时对网络游戏成瘾有直接效应;有用感和易用感通过态度的完全中介作用对网络游戏成瘾产生间接影响, 对网络游戏成瘾没有直接效应。本研究结果表明, 品质感知、有用感、易用感和游戏体验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具有重要影响, 态度是其中的重要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5.
江红艳  王海忠  何云  朱力 《心理学报》2016,48(1):95-105
由于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关系与人际关系存在许多相似之处, 反映人际感知的刻板印象内容模型为品牌感知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然而, 以往研究多关注品牌感知两大维度--“感知能力”和“感知温情”二者之间的作用关系, 鲜有研究同时基于公司层面和产品层面考察品牌感知不同维度的前因变量及其交互作用机理。鉴于此, 本文实验1考察了公司形象/产品属性超越的不同维度与“感知能力”和“感知温情”的对应关系,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现公司形象和产品属性超越对购买意愿的协同效应。具体而言, 当公司形象为能力型时, 产品享乐性(相对于功能性)属性超越下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更高; 当公司形象为诚信型时, 产品功能性(相对于享乐性)属性超越下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更高。而且, 品牌赞赏感在上述协同效应中发挥中介作用。实验2探究感知风险调节公司形象和产品属性超越对购买意愿的协同影响。文章最后讨论了本文的理论贡献, 对企业如何实现公司形象策略和产品属性策略的协同促进等方面的营销启示, 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常亚平  肖万福  覃伍  阎俊 《心理学报》2012,44(9):1244-1264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的方法, 构建了以情感为中介的第三方正面评论与网络消费者冲动购买意愿的关系模型, 并检验了产品类别和评论员级别对该模型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三方评论的好评度、好评数、时效性直接正向影响冲动购买意愿; 好评度以快乐和唤起情感为中介、好评数以快乐情感为中介间接正向影响冲动购买意愿; 消费者购买低涉入度(VS:高涉入度)产品和阅读高级(VS:初级)评论员发布的评论时, 第三方正面评论对冲动购买意愿的影响更强。  相似文献   

7.
从信息加工流畅性视角切入,探讨消费者权力感对不同类型拟人化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168名本科生参与分组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高权力感的人来说,与热情型拟人化产品相比,他们对能力型拟人化产品的购买意愿更高;对于低权力感的人来说,与能力型拟人化产品相比,他们对热情型拟人化产品的购买意愿更高。信息加工流畅性在权力感与拟人化类型交互影响拟人化产品购买意愿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权力感对拟人化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璐  沈模卫  关忻 《心理科学》2005,28(3):660-666
从信息加工流畅性视角切入,探讨消费者权力感对不同类型拟人化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168名本科生参与分组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高权力感的人来说,与热情型拟人化产品相比,他们对能力型拟人化产品的购买意愿更高;对于低权力感的人来说,与能力型拟人化产品相比,他们对热情型拟人化产品的购买意愿更高。信息加工流畅性在权力感与拟人化类型交互影响拟人化产品购买意愿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两个子研究考察权力感对助人行为的影响,及社会距离的中介作用与责任感的调节作用。研究1通过问卷法考察权力感与助人行为意愿的关系,并检验社会距离的中介作用;研究2通过实验法检验权力感对助人行为的影响,社会距离的中介作用及责任感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权力感以社会距离为中介,抑制助人行为;责任感能调节权力感的直接效应,控制条件下权力感抑制助人行为,责任增强条件下权力感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心理契约破坏感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伊默  袁登华 《心理学报》2007,39(1):155-162
通过对398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探讨了组织支持感(POS)和领导—部属交换(LMX)在心理契约破坏感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POS在心理契约破坏感与员工工作态度(组织认同和留职意愿)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但POS只能部分中介心理契约破坏感与留职意愿的关系。(2)LMX在心理契约破坏感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利他行为、个人主动性、人际和谐和保护公司资源)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LMX对员工的工作态度(留职意愿和组织认同)不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它主要是通过POS的中介对其产生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112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价格框架对不同认知闭合需要者在线购物时对动态定价策略下的价格感知与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1)相比非动态价格,动态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感知价格公平感、购买意愿都较低;(2)在打折框架下,高认知闭合需要者对采取动态价格在线购物网站的感知信任显著好于非动态价格,而低认知闭合需要者则相反,说明消费者的价格感知受这三个变量的综合影响;(3)在降价框架下,认知闭合需要与动态价格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意味着在线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可能受到更多其它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配偶排斥对女性离婚意愿的影响,以及愤怒情绪和婚姻满意度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对543名已婚女性施测了社会排斥体验量表、特质愤怒问卷、婚姻满意度问卷以及离婚意愿问卷。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配偶排斥显著正向预测女性的离婚意愿,愤怒情绪和婚姻满意度分别在二者之间起中介作用,同时配偶排斥还顺序地先通过导致愤怒情绪增加,再使得婚姻满意度降低这一链式路径对女性的离婚意愿产生影响。未来可以通过减少配偶排斥以及减弱愤怒情绪和提升婚姻满意度的途径来增加婚姻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以及自尊量表对605名青少年施测,旨在探讨压力性生活事件对自尊的效应以及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和人生意义感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和拥有人生意义感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自尊之间起中介作用,压力性生活事件分别通过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拥有人生意义感的中介作用和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拥有人生意义感的序列中介作用对自尊产生效应。  相似文献   

14.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以及自尊量表对605名青少年施测,旨在探讨压力性生活事件对自尊的效应以及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和人生意义感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和拥有人生意义感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自尊之间起中介作用,压力性生活事件分别通过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拥有人生意义感的中介作用和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拥有人生意义感的序列中介作用对自尊产生效应。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考察了环境亮度对食品消费决策的影响,揭示了其发生的心理机制及边界。实验1和实验2发现环境亮度正向影响消费者支付意愿。这一效应的内在机制是因为明亮环境使消费者产生更高的食品安全感知,进而增加其对食品的支付意愿。对产品认证标签的检验进一步验证了安全感知的中介作用 (实验2)。结果表明,当食品具有认证标签时,食品安全感知无法中介环境亮度对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891名河北省衡水市某小学4~6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亲子间教育期望差异对小学生情感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学业成绩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多重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亲子间教育期望差异影响小学生情感幸福感,与感知到的父母教育期望和自我教育期望一致相比,当感知到的父母教育期望高于自我教育期望时,小学生的积极情感水平更低而消极情感水平更高;(2)学业成绩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感知到的父母教育期望 > 自我教育期望”这一差异方向与积极情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感知到的父母教育期望 > 自我教育期望”与消极情感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具体而言,“感知到的父母教育期望 > 自我教育期望”可直接影响积极情感,还可通过学业成绩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独立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积极情感;同时,“感知到的父母教育期望 > 自我教育期望”可通过学业成绩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独立中介作用以及学业成绩的独立中介作用影响消极情感。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量表、自尊量表、感知积极反馈量表和孤独感量表对武汉市八所普通中学1588名11~19岁的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和孤独感的关系,以及感知积极反馈在二者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和自尊对这一中介作用的调节。结果显示:(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和社交网站使用时间后,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孤独感;(2)感知积极反馈在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和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经由感知积极反馈影响孤独感的中介作用受到自尊的调节。具体而言,感知积极反馈的中介效应只出现在高自尊者中,在低自尊者中并不存在上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大学生自我担当对其亲社会行为意愿的影响机制,采用问卷法测查了836名大学生的自我担当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预期自豪情绪和亲社会行为意愿。结果发现:大学生自我担当不仅能直接促进亲社会行为意愿,还能通过自我效能感经预期自豪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意愿,但自我效能感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研究发现为通过责任感激发和道德情绪培养来提升大学生道德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325名员工及其领导的配对问卷调查,探讨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内部人身份感知与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内部人身份感知与创新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创新自我效能感部分中介了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创新行为的影响;遵从权威对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遵从权威调节了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内部人身份感知与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学海》2018,(3):140-147
本文从社会认知理论视角探讨了组合促销方式及思维加工模式对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影响以及其中的内在机理。通过3个实验发现,在商家进行单店满减的促销活动时,与启动局部加工模式相比,启动消费者的整体加工模式会提高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在商家进行跨店满减的促销活动时,与启动整体加工模式相比,启动消费者的局部加工模式会提高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其中感知价值在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我们的研究发现进一步丰富了现有的组合促销和思维加工模式文献,并对企业在进行单店满减或跨店满减的促销活动时,如何提升消费者的冲动型购买意愿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