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行进中的现代性: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永兰 《学海》2014,(4):117-121
基于身份再生产的新生代农民工"身份政治",是中国从现代化中期向现代化后期转变进程中的"行进中的现代性"的影子,有着显著的过渡性和非均衡性。因为具有农村户籍居民和城市务工人员的双重身份,新生代农民工在权益焦点、表达方式及其实践效能等方面,既有因身份而形成的代际传承,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密切关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之中呈现的私力救济困境,既反映出农民工的城市市民化和乡村农业产业工人化之制度容纳的迫切需要,更折射出农民工自身之公民主体性价值观念与行为习惯习得养成的重大意义。制度与文化是促进"身份政治"改造并最终促成其向"公民政治"转变的两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2.
柴民权  管健 《心理科学》2015,(5):1170-1177
以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以其对群际通透性的感知为测量指标,检验积极群际接触的有效性,探察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和群体认同对积极群际接触有效性的影响,以及群体认同在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与积极群际接触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积极群际接触可以有效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对群际通透性的感知;(2)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对积极群际接触有效性有显著的中介作用;(3)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人认同水平对积极群际接触有效性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4)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对积极群际接触有效性的中介作用不受其群体认同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对积极群际接触的有效性和感知的群体受害者身份与群体认同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地讨论。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中的社会心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社会心态。本研究发现,相当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相对剥夺感、社会差异感、社会距离感、混乱的身分认同和不满情绪,并从社会制度、参考群体、社会需求等三个方面对这一普遍心态进行了解释,最后从打破各种制度壁垒、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纠正传媒偏差等角度提出了调整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心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社会身份重要性和社会认同对群体参照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选取四个参照条件(国家、民族、性别、职业),探讨个体内部的社会身份重要性、以及个体对其不同社会身份的社会认同度对群体参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个体内部,社会身份重要性越重要,相应的群体参照效应也越大,而社会认同的高低对群体参照效应的大小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在个体的自我内部,不同的社会身份是按照重要性来排列,越重要身份越靠近个体自我概念的核心,而且这种重要性也影响着集体自我相关信息的认知加工。  相似文献   

5.
塑形文化与颌面外科——社会身份认同的基础外形需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00多年来,明星文化(电影带来的影述文化),精神分析学说和整形外科三大现象相互作用,形成了塑形文化,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身份认同中,不断提高着个人的呈现价值,处于世界文化发展的核心位置。在塑形文化中,整形外科直接影响着人的形象,其中,颌面整形外科占据着整形外科最重要的位置。其中的硬组织整形,即正颌外科,为人进行正常的面部骨骼塑形和重建,是建立面部美容的基础,也是个人社会身份认同的外形基础。  相似文献   

6.
宗教认同研究的意义在于梳理宗教认同与其他身份认同的关系,减少由于单一身份标签导致的对多样身份存在的扭曲,探索构建社会和谐之路。在汉斯莫尔(Hans Mol)以宗教是身份的神圣化定位了宗教认同的基本内涵时,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和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的方法,对我国初中阶段城市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认同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城市认同水平显著高于老家认同水平。(2)在城市认同方面,女生的城市认同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在城市所待时间超过5年的城市农民工子女,其城市认同水平显著高于在城市所待时间少于或等于5年的城市农民工子女。(3)在老家认同方面,初一初二年级学生的老家认同水平显著低于初三年级学生,初三年级的学生中,在城市所待时间长于5年的学生,其老家认同水平显著低于在城市所待时间少于或等于5年的学生。(4)内隐联想测验显示,城市农民工子女具有积极的内群体认同,更容易将本群体的概念词与积极的属性词相联系,存在内群体偏好。  相似文献   

8.
王芳  李志荣 《心理科学》2014,37(5):1225-1231
以珠海及宁波两地439名新生代农民工为对象,使用问卷法考察了他们的适应策略、生活结果(社会文化适应状况和主观幸福感)及命运观对适应策略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1)整合策略是被调查者主要使用的适应策略,可协商命运观是被调查者主要持有的命运观;(2)持有可协商命运观的个体更多选择整合策略;(3)使用整合策略的个体具有更积极的社会文化适应状况和更高的主观幸福感;(4)可协商命运观对生活结果的积极影响可通过更多使用整合策略、更少使用分离和边缘化策略完全中介。  相似文献   

9.
以社会认同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制造业22个团队的331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一线员工在团队内的社会身份差异(性别差异和地域差异)对其职场欺负感知的影响,以及团队认同在这一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员工的社会身份差异对其职场欺负感知的五个维度均有显著性影响,团队认同在社会身份差异对权利剥夺型欺负的影响中未起到中介作用;而在性别差异对社会排斥型欺负的影响中,团队认同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高消费问题日渐突出,呈现出物质化、时尚化、符号化、超前化、利己化等群体性消费特征。新生代农民工高消费的伦理成因主要源于国家、社会、家庭三个层面,包括制度不平等、基于社会认同的意义建构以及家庭中消费利他主义的衰退与利己主义的兴起。解决高消费问题的可能性伦理路径在于年轻的农民工群体形成"绿色消费观",进行"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11.
社会认同理论视野下的社会认同威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沛  刘峰 《心理科学进展》2007,15(5):822-827
社会认同威胁是指,在社会比较的情况下,由于群体地位的差异,某一群体的个体在认知、情感上,对自我、所属群体身份的不承认,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疏离感和剥夺感、自卑感。社会认同威胁的结果包括3类:脱离群体、改变群体的状态、接受消极的社会认同结果。外显“社会威胁”的测量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测量“社会威胁”的内隐方法则以心脏血压和平均动脉血压作为测量指标。社会认同威胁的实验研究将群体分化为内群体和外群体,操纵群体地位的差异,通过模拟社会游戏来了解群体的社会认同威胁及其生理反应。未来的研究将重点关注下述问题:对社会认同威胁概念的建构、跨文化研究及其内隐过程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Zajonc和Baron分别提出社会唤醒理论和分心-冲突理论对社会助长效应进行解释,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研究在两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认知资源的解释观点。通过行为实验和脑电实验对这一观点进行验证,结果发现: (1)行为数据符合社会唤醒理论假设(2)简单任务组比复杂任务组诱发更高的N1波幅。(3)简单任务下,有人在场诱发更高的N1波幅;复杂任务下,有人在与无人组诱发的N1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他人在场通过改变个体的注意力投入来影响任务的完成效果。研究很好的解释了社会唤醒理论和分心-冲突理论无法解释的盲区,为社会助长效应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社会心理学将阴谋论视作一种意识形态上的信念,并定义为人们将重大的政治或社会事件归因为有权力的群体或个人暗中预谋以达成其目的的解释倾向。社会认知视角为个体这种阴谋论信念的产生提供了三种解释。错觉模式感知导致人们认知上倾向于在不相关的事件之间建立联系;敏感性动因觉察影响人们过度感知并假定事件背后的动因、目的和意图等;投射是将自己愿意参与阴谋的意图归因于事件中的他人。  相似文献   

14.
The present research interrogates the greater tendency for Chinese people to somaticize depression relative to Westerners. Drawing from a social identity perspective, three studies were conducted examining the role that cultural norms play in symptom expression. In an initial study, we confirmed greater somatization, minimization of distress and suppression of emotional expression among Chinese participants compared with Australians (Study 1). Asian normative expectations of collectivism moderated these effects such that somatization was higher among those who endorsed collectivism norms, but only among Chinese participants. Studies 2a and 2b found that only when Asian participants identified strongly with Asian culture did collectivism norms predict somatic symptoms. These findings have implications for practitioners working with people from Asian cultures, highlighting that it is not culture per se, but the endorsement of normative expect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strong identification with cultural groups that predicts which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re emphasized.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
采用整群取样方法对选自北京市的1164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 考察社会支持、社会认同在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整体上并不明显, 其社会文化适应状况整体良好; 歧视知觉对社会文化适应有显著负向预测性(β=-0.39, p<0.001); 在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的负向预测关系中, 社会支持起部分中介作用, 城市认同有增强作用, 老家认同有缓冲作用; 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受到城市认同、老家认同的调节。  相似文献   

16.
Inspiration is a state, evoked from some source, which creates a form of approach motivation within an individual to work toward a goal,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a creative task or product. Previous research has explored inspiration as a trait which varies in the level of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that one is inspired by a given source. The present research views inspiration from a social identity perspective. In Study 1, we examined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ingroup identification and both state and trait inspiration. In Study 2, we manipulated salient group identity and examined ingroup identification as a mediator of salient identity and felt inspiration. In Study 3, we manipulated outgroup comparisons to examine inspiration change. Combined, the present research offers insight into how one’s group influences how ingroup members are inspired.  相似文献   

17.
从社会认知神经科学角度谈自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对自尊研究的发展进行简要述评。影像学的证据表明,自尊与海马的体积相关;电生理学的证据表明,自尊与P300成分的激活有关。文章最后提出,对自尊神经机制的研究要尊重自尊概念的复杂性,同时要达到提高个体自尊水平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8.
同一性风格: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自我同一性问题的研究由关注同一性状态转向关注同一性风格。同一性风格是指个体在建立与维持同一性时表现出的社会认知策略方面的偏好,包括信息风格、规范风格和扩散/逃避风格。研究者围绕同一性风格与社会认知加工策略、人格、家庭环境、心理健康、学业表现等方面关系展开了丰富的研究。未来的研究方法和被试样本应该更加多样化,跨文化比较研究及干预性研究也有待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讨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社会认同及文化适应的关系。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流动儿童社会认同量表、流动儿童文化适应困难量表对北京市932名流动儿童进行了调查。经过分析发现:(1)女生、未转学、家庭收入高、父母教育程度高、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文化适应更好;(2)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对其文化适应的直接预测效应显著;(3)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可以分别通过老家总认同和城市总认同间接影响文化适应,也可以通过老家总认同和城市总认同的整合更好地间接影响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20.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来自北京市、山东省的1307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流动儿童感受到的歧视对其认同整合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歧视,认同整合水平良好;(2)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会对其认同整合产生消极影响,歧视知觉越高,认同整合水平越低;歧视知觉也通过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的认同整合产生显著的影响;(3)社会支持不仅在歧视知觉对认同整合的关系中起到了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社会支持还又在应对方式和认同整合之中起到了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