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宝鸡市群众路清真寺坐落在市区群众路北段东侧。解放前,群众路段南、北各有一座清真寺;对称为清真南寺、清真北寺。群众路清真寺因居南段,故旧称清真南寺。解放后,于五十年代关闭北寺,保留南寺。后改用今名。群众路清真寺创建于1938年。依靠坊上穆斯林群众的力量,购置土地,运石  相似文献   

2.
开封市地处中原,回回民族定居此地较早,清真寺比较古老,保存至今的仍有十三坊男寺和七坊女寺。成为回族人生存和发展的集中表现。但近几十年来,清真寺的文物遭破坏甚为严重,使一部分寺史已无可靠文字记载。为抢救史料,给后代留下一个较为完善的开封市清真寺史料,在市民委和政协  相似文献   

3.
1986年12月18日,上海市伊协在福佑路清真寺召开各坊清真寺民主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会议,交流1986年寺管工作,研究下一步工作的打算。  相似文献   

4.
2014年5月12日,上海市伊协在小桃园清真寺举办了“上海市清真寺寺管会成员培训班”。市民宗委副主任金梅、市伊协会长金宏伟等出席。全市七坊清真寺和一处固定处所的全体寺管会成员,市伊协的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会。会议由金宏伟会长主持,金梅副主任在培训班上作了动员讲话。  相似文献   

5.
清真寺在穆斯林心目中有着神圣崇高的地位。它是穆斯林宗教生活、社会活动、文化学习的中心,是穆斯林的精神家园。穆斯林以清真寺为中心形成同心圆式的居住方式,即一个清真寺就是一个寺坊。寺坊是一种宗教性的地缘社区,它整合着整个社区的生活,实现了社区内部的自治。同一寺坊内的穆斯林以寺为中心形成了错综交杂的社区网络,并且可以保证该社区辐射范围内的物质、精神、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广大穆斯林群众提供方便,保证了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与内部秩序的整合。同时,作为伊斯兰文化象征的清真寺,也总是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掺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图片新闻     
2004年12月27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北坊寺、宽巷寺、西大桥寺、河坝沿寺等9个清真寺的理事长将为穆斯林青年田进仓募集的助医捐款交到了新疆慈善总会副秘书长单芬玲手中。田进仓,回族,今年19岁,患有骨结核,他从小失去双亲,一直生活在姨妈家中,全家仅靠姨父打工维持生活和治疗,生活十分困难,已无力疗治疾病。在穆斯林爱心志愿者马德礼等的积极倡议下,乌市院街寺、黑山头寺、银川路清真寺、青海大寺等9个清真寺的坊民为小田募集到捐款8756.3元,体现了穆斯林扶危济贫、互相帮助的光荣传统。 (图·文/墨骥) …  相似文献   

7.
清真寺是穆斯林的精神家园和生活习俗的载体,也是党和政府宣传教育穆斯林群众的园地,展示穆斯林群众精神风貌的窗口。清真寺管委会主任是寺坊穆斯林群众的领头人、清真寺的当家人,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履职尽责呢?结合湖北省伊斯兰教界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学习,内强素质清真寺管委会主任要引领本坊穆斯林群众跟上时代发展,应对时代挑战,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带头坚持学习。  相似文献   

8.
各地简讯     
1999年11月6日地处西北边陲的新疆霍城县三宫回族乡下三宫清真寺举行了清真寺重建落成典礼 ,四乡八坊的各族阿訇、毛拉、乡老及穆斯林数千人参加了典礼 ,并热情送来了近20条地毯及其他礼品。该寺于1872年由甘肃迁徙来此垦荒的几户回族群众出资出力修建的。建寺以来 ,历经风雨 ,三度遭劫难 ,三次重修建。1997年又遭火灾 ,整个建筑一夜间化为灰烬。这里的穆斯林不仅痛失礼拜场所 ,而且还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坊民们痛心不已。一年后 ,寺管会接受了几位年长穆斯林的建议 ,经伊犁地区和霍城县民宗部门批准 ,将乌鲁木齐的单致…  相似文献   

9.
正伊斯兰教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界人士和广大穆斯林群众,开展宗教活动、保障民族习俗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教育穆斯林群众的重要阵地,也是穆斯林群众展示良好精神风貌的特殊窗口。清真寺寺管会,是一坊伊斯兰教界人士和穆斯林群众的群众组织。根据国家《宗教事务条例》和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清真寺民主管理办法》、《伊斯兰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人员聘任办法》等规定,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体会,我就如何担负清真寺寺管会职责有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0.
四川都江堰清真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1-1566),原为明蜀康王朱承爚的夏宫,后毁于兵燹,都江堰回民集资购得并于此修建了灌县清真南寺(都江堰清真寺前身)。清光绪十七年(1891)、中华民国初期增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寺内建筑再次修葺;2008年汶川大地震受损之后历时三年,清真寺于原址原样修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宗教》2022,(1):F0004-F0004
四川都江堰清真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1-1566),原为明蜀康王朱承爚的夏宫,后毁于兵燹,都江堰回民集资购得并于此修建了灌县清真南寺(都江堰清真寺前身)。清光绪十七年(1891)、中华民国初期增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寺内建筑再次修葺;2008年汶川大地震受损之后历时三年,清真寺于原址原样修复。  相似文献   

12.
定州穆斯林的捐资兴学传统──读定州清真寺民国年间三块碑有感马生祥暑假回乡探亲,到定州清真寺拜谒,看到寺管会最近找回的民国年间清真寺刻的三块碑,其内容大都是记述本坊穆斯林如何捐资献力兴办学校的,反映出定州穆斯林早就有捐资兴学传统,并曾取得显著成效。释读...  相似文献   

13.
常州市现有回民九百多人。大约在明末清初,常州开始有回民。据常州杨氏宗谱载:其迁常始祖杨潋川,原系华阴人,洪武间,宦游常州,迁居双桂坊。又据康熙年间的《武进县志》载:“真教寺,在池子巷,明初以西域归化夷人安插各府,共人犹守故教,不食犬豕。各府皆有寺,……”真教寺即清真寺,池子巷即今公园路,清真寺系沿池子巷而建,而大门设在双桂坊,故又称双桂坊清真寺。由此,可见常州于明初已有相当数量的回民定居了。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2010年11月6日至7日,河南省沁阳市伊斯兰教协会举办了伊斯兰团结与和谐理念论坛。来自全市20坊男女清真寺的阿匐、寺管会主任及穆斯林558人参加。  相似文献   

15.
笔者曾撰《浙江清真寺的分布和建造年代》,①近年在搜集整理浙江回族和伊斯兰教史料的过程中,又发现一些有关清真寺的颇有意义的资料。这些资料说明:镇海回向教寺系佛寺;回回拜佛堂是杭州又一座清真古寺;杭州醋坊巷、板儿巷、秉祥巷等三座清真寺是明末清初丁大绶创建;凤凰寺阿拉伯文刻砖可能不是宋代的。今拟就本文,欢迎方家教正。  相似文献   

16.
我担任上海沪西清真寺管委会主任已七年。在实际工作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只有处理好教长和寺管会的关系,才能团结一致在安拉的道路上,爱国爱教,搞好教务,加强寺管工作,使清真寺为穆斯林宗教活动提供更多方便,也有助于青年阿訇的成长。根据我寺近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认为教长和寺管会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各有分工,有主有辅;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创造条件,支持教长;团结合作,共同进步。一、各有分工,有主有辅。清真寺虽是个小单位,但它的工作头绪却也不少。大致  相似文献   

17.
上海沪西清真寺,原名小沙渡回教堂,又名药水弄寺,俗称老寺,位于普陀区药水弄。昔日小沙渡路(今西康路)一带荒僻冷落,人烟稀少,1914年前后,日本内外棉纺织株式会社在此租地建工厂,民族工业也开始在这里兴起,逐渐形成了沪西工业区。从湖北、河南、安徽、山东等地来沪做工的回族穆斯林也多居于此。出于宗教生活所需,回族工人在药水弄内租赁了一间小屋,作为礼拜场所。1921年在上海清真寺董事会的捐助下,租地0.8亩建清真寺,建筑面积为330平方米,取名“小沙渡回教堂”。1933年又集资重修。抗战胜利后改称药水弄清真寺。1947年后又曾称沪西清真寺。  相似文献   

18.
五百年沧桑五十年辉煌的古寺——北京东四清真寺建寺550周年纪念彭年回宗正今年是驰誉中外的北京东四清真寺建寺550周年,适逢举国上下各族人民欢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一年,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东四清真寺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据明碑记载:“寺...  相似文献   

19.
正硝河城清真大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至今有六百余年的历史。据考证,该清真大寺是宁夏最早建成的清真寺之一,与同心清真大寺同期建成。有史记载,硝河城清真大寺的建筑是"上有九间朝拜殿,下有十间衣食厅"。清宣统《固原州志·硝河城志》把清真寺作为一景:"按署后清真寺内,有楼一座,高可凌霄,扉棂洞达公辖暇偶,一  相似文献   

20.
在革命圣地延安,有一座毛泽东主席亲自题写寺名的清真寺——宝塔区清真寺。延安宝塔区清真寺始建于1940年,复建于1993年。清真寺背靠风景如画的层层黄土山坡梯田,有一栋两层的建筑。第一层是8孔石砌窑洞和6间平房,第二层是礼拜大殿。大殿顶上是典型的阿拉伯建筑风格,有8米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