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和“物质”是两个不同层次和系列的范畴,不应把它们等同或并列起来。就“物质”来说,它是一个本体论范畴,指的是世界万物的共同本质。我们把千差万别的世界万物加以高度抽象和概括,抓住了它们的“客观实在”这一共同本质,统称之为“物质”。这里的“物质”范畴的外延,是包括人的实践活动所能干预的地球上的各种客观物体,也包括宇宙中其它的各种物质形态。在人类实践所及的属人世界里,物质客体都打上了实践的印记。它们是自然的产物,又是实践的产物;既包含客观因素,又包含人类主观的因素。然而就其物质客体来说,它们的最高本质也是客观实在。就“实践”来说,从认识论角度上看,  相似文献   

2.
有种观点认为,存在概念与物质概念涵义不同,存在高于物质,它是最普遍的最高哲学范畴。存在“标志宇宙中一切事事物物的唯一的最后的共同点”,它既包括物质,“还包括物质的属性和关系,如运动、时间、  相似文献   

3.
灵魂何在     
存在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包括所有生物,毫无例外都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整个宇宙也是物质的,在我们的星球之外,如果还有其他生命形式存在,也必然是物质的.  相似文献   

4.
宇宙的本来的概念是指时空,“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但是现在天文学通用的宇宙的观念,是指天文学观察所能达到的物理世界或物质世界。这种“观测宇宙”(又称“我们的宇宙”,总是有限的,这并没有争议。但如果把未来的发展也包括  相似文献   

5.
在我看来,哲学是对世界的系统概括,也就是说是哲学家对他认为存在的一切,如宇宙、生命和无生命物质、人的“内在”世界之类所做的系统概括。哲学同科学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些思想虽然有时受到观察的启发,但并不接受系统的观察的检验,也就是说,无须通过一些程序来确定某些叙述是否“真的是那样”。这类程序属于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6.
小林隆彰 《法音》2001,(11):5-6
佛教告诉我们:有形的东西或像精神一样的无形东西,一切都依缘起的法则而生灭轮回。就是说,一切都存在于关系性之中。基督教之类的神教社会里,只承认独一无二的上帝创造了宇宙中的一切,其中的人类便类似上帝,除此之外的动物、植物和大自然,仅是为了被人类任意利用而创造出来的。对于由所谓造物和被造物建立的人类至上主义,佛教是持否定态度的,认为:人不但是自然界中的一个成员,又是无限宇宙中的一分子。天台智者大师以“一念三千”之教义验证说,人是无限宇宙中的一粒微尘,这就是与无限宇宙的关系。人类依赖大自然养育,但对大自…  相似文献   

7.
一近来有人专论意识、思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或五种基本运动形式之外的第六种运动形式。其理论根据是恩格斯的下述两段话:“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  相似文献   

8.
回族医学承袭了阿拉伯伊斯兰医学大师拉齐(al-Razi,865-925年)的“真一流溢说”和伊本·西那(Avicenna,980-1037年)的“任何自然物质皆是(现实)形式因和(潜在)质料因所构成”的形成与转化学说,且与伊斯兰宇宙学和哲学密切相关。认为医学的对象是人,而人是自然宇宙存在的象征,是个微观宇宙,把人看作是灵魂的外延,它与精神和灵魂紧密相关。人被视为“真一———元气”创造的宇宙万物中最完美的生灵。人,不只是血肉之躯的物质的人,也是有精神和灵魂的高尚的人,因而对人体的认识也包括对精神及…  相似文献   

9.
列宁指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全集》第38卷,第228页)通过创造性地改造客观世界而创造性地反映客观世界,是人类认识活动区别于世间其它一切物质存在形式反映或认知行为的根本特征,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认识之谜”。几千年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91,(11)
对物质世界的解释是一切哲学、宗教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佛教的物质观是缘起的观念,认为万事万物皆是因缘假聚,缘合则生,缘散则灭,即“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当这种缘起的观念和“无我”的思想相结合,便形成了佛教思想最显明的特色,也成为佛教思想与其它一切宗教、哲学相区别的标志。斯里兰卡鲁达纳长老《佛教的物质观》一文以科学分析的方法论述了佛教对物质世界的看法——“无我”的缘起观。  相似文献   

11.
现实世界由万物组成,虽整体上具有质的无限多样性,但具体到每一物,则无一不是有限且实有的。“有限”说明其局限性,“实有”说明其客观存在性和俗常可知性,因此不妨称现实世界为“物有世界”,“物”即“有”,此处“有”概念的内涵是“有限”与“实有”。以物有世界的无限多样性可相统一为前提,对其在时间上的终极来源的寻求形成了宇宙生成论,对其存在的终极依据和基础的寻求形成了哲学本体论。由于任何有限物都因其所受的局限而无法解释和决定万物整体上的无限性,因此此终极的统一只能在一切有限物“之外”去寻求。“统一”意味着…  相似文献   

12.
唯物主义一直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现在未被认识、将来必被认识之物,一切“自在之物”都可以变成“为我之物”。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涉足的范围越来越广,对我们现代人是不是万物之灵发生了怀疑,提出了是否存在着比我们人更高级的物质这个问题。并开始探寻“宇宙人”的存在:一方面在寻找“宇宙人”光临我们“诺亚方舟”的足迹,产生了不少“飞碟”、“宇宙有客来”一类的奇闻轶事,吸引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另一方面,向太空发射了宇宙飞船,上面载有地球方位、风貌图和各种人种的照片、录音,希望能与“宇宙人”取得联系,请他们到地球上来作客。这是自然科学向哲学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问  相似文献   

13.
陈鹏 《哲学动态》2023,(6):23-30+127
现代仁学面临的焦点问题之一为:是在现代生活世界中重建一个以道德为统摄(仁体统摄)的文化人生系统,还是只将道德作为文化人生的某个特殊的部分或领域。因此,现代仁学的开展中关于道德“本体性”强弱的思想线索有二:一是仁之本体性的“扩展”方向,二是仁之本体性的“收敛”方向。冯友兰明确否定在宇宙本体论的意义上讲道德,甚至肯定一个“非道德”的生活领域。牟宗三致力于道德形上学的建构,认为仁体既是道德(狭义)的根据,也是一切存在的根据,此乃“一本仁学”之极致。杜维明所建立的“精神人文主义”虽主张存有连续中的精神性,但其仁学收敛于“修身的人学”。现代仁学的“扩展”与“收敛”形成了多元化的儒学开展。  相似文献   

14.
从“世界普遍交往”到“东西南北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讨论经济全球化、国际金融危机等问题时,我以为不应该忘记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社会历史研究应当遵循的最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唯物史观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点,它主张用物质实践解释观念的形成,反对单纯从观念去解释实践。而实践不仅指物质生产活动,还包括物质交往活动。因此,从物质实践出发看问题,就意味着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及其相互制约作为观察一切社会历史问题的出发点;否则,就谈不到“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时代,人们之间的交往已经开始向各民族之间的“世界普遍交往”扩展。所以…  相似文献   

15.
论尊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尊严”?“尊严”一词最初表达的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以及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自己在宇宙中高于其他一切有生命的存在物的地位,认识到自己是宇宙万物中有最高价值而产生的一种族类的优越感和自我意识。后来随着人类对自己的反思以及个人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尊严”不仅表达作为“类”的人在宇宙中高于其他存在物的崇高地位,而且用以表达在社会中个人的存在价值,同时也引伸出来表达阶级、民族的社会地位。在这个意义上,所谓尊严,作为个人意识,它是人对自己存在的社会价值的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16.
在《宇宙的层次与元宇宙》、《再论宇宙的层次与元宇宙》 (载《哲学研究》 2 0 0 2年第 2、1 0期 )两文中 ,我提出了“宇宙层次”、“元宇宙”、“本宇宙”的概念 ,其根本宗旨在于揭示和描述我们的可观测宇宙 (即“本宇宙”)不是单一的唯一的宇宙存在形态 :它是一种历史的产物 ,是由更原始更低级的宇宙形态 (即“元宇宙”)演变而来的 ,并且原始的母宇宙依然存在。于是 ,元宇宙作为本宇宙的背景又与本宇宙一起在总体上形成了宇宙的双层 (或多层 )结构。所以 ,宇宙在总体上是历史地生成的“立体宇宙”。目前 ,在宇宙学界“多宇宙”的观念已逐…  相似文献   

17.
尹健 《哲学动态》2023,(4):14-22
关于辩证法的“本体论承诺”问题,以往的研究主要囿于谓词逻辑而不是现实存在去探求其“是什么”,从而将日常生活世界与抽象理念世界割裂开来。这不可避免地滋生出形式化或诡辩论风险,削弱了辩证法对于生活世界的具体意义的解释力。马克思辩证法始终关注现实存在的本质及其演变,因而也将遭遇外在的“本体论承诺”的难题。然而,能否规避“本体论承诺”的风险,根本上取决于辩证法是否直指存在本身并展示本体论的构建性维度。马克思辩证法立足于现实世界和人类实践,内蕴了本体论的构建性意义,在人类实践的发生学视野中将辩证法的本体论探索转换到追问其“是否真实存在”这一深层问题,促使外在形式化的“本体论承诺”转向内在构建性的本体论意义,有效转化并规避了“本体论承诺”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印度佛教本体论简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度佛教自部派佛教以来,尤其是大乘佛教,重视对宇宙万物的终极本质、一切存在的真实本性、众生的本原和成梯的根据等问题的探讨和阐发,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本体论学说。印度佛教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其本体哲学思想也随之不断发展,前后变化很大。本文拟就印度佛教的本体“实有”说、本体性空说和本体心识说三个主要的本体论学说类型的内涵与演变,作一简要的论述。一、本体“实有”说释迹牟尼创立佛教时,并不关心,也没有讨论作为实体的“我”是否存在的问题。他主张“无我”,要求“离我执”,是指不要执着“我”的观念,“我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李洪志在《转法轮》一书篇首的“论语”中说:“‘佛法’是最精深的,他是世界上一切学说中最玄奥、超常的科学。”“‘佛法’是从粒子、分子到宇宙,从更小至更大,一切奥秘的洞见,无所不包,无所遗漏。他是宇宙特性‘真、善、忍’在不同层次的不同的论述。”实际上,“真、善、忍”只能是某个人类社会群体的生活信条,绝不是什么宇宙的根本特性。而  相似文献   

20.
儒家生态哲学有一个由"气""通""和""生生""时""道"构成的范畴体系。"气"是构成宇宙万物也包括人的最基本的元素或质料。"通"是气在不同物质实体之间、人与物质实体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流通、循环,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和"是阴阳二气的运行能够产生生命的状态和万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应然状态。"生生"是天地万物的生命、生长,是对宇宙万物的存在状态、机能和发展趋势的说明,是一种包含死亡在内的辩证统一性。"时"是宇宙运行,万物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节奏、节律和阶段性,天道和人道的结合点,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表现在对"时"的把握。"道"是对宇宙起源及运动规律的总体概括,它综合地含有宇宙的整体性、有机性、有序性、联系性、合目的性等。有序和谐、生生不息的道是自然界的事实,也是自然界成员应该遵守的规则和价值。"气""通""和""生""时""道"是人在与自然互动中形成的对自然界的认识,同时也是人类行为的规范,其中包含着自然对于人的行为的制约,这是其生态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