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逻辑学研究》2014,(1)
奎因对模态逻辑的批评包括:(i)因为模态语境是指称不透明的,所以对其量化纳入没有意义;(ii)一些关于必然真理的经验知识与关于必然性的语言学理论不相容;(iii)模态语境中的量化纳入承诺了"亚里士多德式的本质主义"。丘奇,克里普克和福雷斯达尔对奎因提出了批评。他们提出,模态构造应该是外延上不透明但指称上透明的。奎因式诉诸于模态环境指称不透明的批评,在不采用单称词项的模态逻辑中不成立。他对本质主义的批评引入了一种必然性,但这种必然性没有办法用语言陈述词项进行解释。通过对语言中名称使用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有关包含名称的同一性陈述的真值的经验知识,和卡苏洛称之为"一般模态地位"的先验知识是相容的。既然奎因论证了真同一性陈述的必然真是逻辑真,而且所有逻辑真都遵循戴维森式的意义理论(另文讨论),那么我们可以给出一个关于包含名称的同一性的真陈述的模态地位的先验知识的语言学理论。 相似文献
2.
3.
克里普克提出对描述主义的著名反驳已经40多年,直接指称理论已成为语言哲学的一个新正统。杰克逊(F rank Jackson)在论文"关于指称和描述的修正"和其他一些著述中,提出一种声称能反驳直接指称论者所有严厉批评的新版本的描述主义。本文旨在评价杰克逊的观点,并就其对模态论证和语义论证的反驳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4.
“哲学语法”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但一直以来,这个概念始终让人困惑。本文通过对语法任意性、语言自治性、规则、语词用法等概念的分析,澄清“哲学语法”概念的内容,指出它在哪些方面优于“逻辑”,哪些方面又有所误导。 相似文献
5.
6.
现代逻辑拥有一套方法,使得它能够成为关于推理和其他信息导向之行为的一门广泛的科学,不但在大学里起着联接人文学、精密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并且也是我们信息社会基础的一部分。这篇文章,是我2014年9月26号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大礼堂里所做的"纯粹与应用逻辑的顶级讲座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 of Pure and Applied Logic)讲席之离职演说的修改版本。此文回顾了现代逻辑的历史,阐述了逻辑与智能主体领域里新出现的动向,并讨论了它在未来所面临的的最重要的挑战。范丙申目前是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学荣誉教授,斯坦福大学亨利沃尔格瑞夫斯图尔特哲学教授,同时也是清华大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 相似文献
7.
分析哲学一向被称为"英美分析哲学",这并非是由于这个20世纪最富影响力的治学方法诞生于英国或者美国,而是由于其主要的代表人物大都是英国或美国的哲学家,这无形当中也使英语成为分析哲学的"官方"语言.尽管英美的哲学家们都不大愿意承认他们在语言上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当英语成为从事分析哲学的世界语言时,非英语国家的思想家们所面临的挑战就不仅仅是如何用英语来思考或者如何将自己的思想确切地用英语表达出来,而且还包括如何将分析哲学从英美学者的"垄断"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