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菩提一叶     
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不能以金钱、权力、荣耀以及征服来衡量,如果以强迫等非法手段获取或误用,乃至以执著的态度来看待这些世间之物,它们就会成为占有者痛苦和悲伤的根源—那烂陀对于众生来说,幸福是一个美好的名词,但是幸福是什么样的呢?有人说;“我不幸福,因为我没有钱,有了钱我就幸福了。”有人说:“我不幸福,因为我没有权,有了权我就幸福了。”有人说:“我不幸福,因为我没有名.有了名我就幸福了。”有钱可以下馆子、买房子、买车子……可是钱不等于幸福;有权可以让人服从、听话,可以指挥别人,但是并不等于幸福;有…  相似文献   

2.
邮寄情绪     
邮寄情绪是在20世纪中,这是让我自己最满意的事情之一。 通过读书,我知道了以下的话语:“幸福让人分享之后,就成了两个幸福;痛苦让人分担之后。就成了半个痛苦。”并且从这句话语中,得到了很大的启迪:虽然生活中许多的事情自己不能够主  相似文献   

3.
日内瓦国际討論会于1961年9月6日到16日,举行了第16届討論会,主題为“幸福的条件”問題。参加討論的有来自許多国家、代表各种流派的人士53人,会上有5个人作了专題报告:(1)季埃格萊(Henri de ,瑞士人):“幸福的光景及其源泉”;(2)杜巴勒神父(Le. R. P. Dominique Dubale,法国人):“幸福的哲学条件”;(3)拉加歇(DanilLagache,法国人):“从心理分析观点看幸福”;(4)沙夫(Adam Schaff,波兰人):“个人幸福的社会条件;”(5)朱維納尔(Bertrand de Juvenel,法国人):“理想世界”。此外:日內瓦市敎育局长波雷耳(Alfred Borel)和日內瓦国际討論会委員会主席迈尔(Louis Maire)也作了演說。 圍繞各个专題报告,又举行了七次各有一个中心問題的討論会:(1)“幸福和基督敎的价值”;(2)“有理性的人。”(3)“心理分析观点,”(4)“社会主义倫理学中的幸福問題;”(5)“現实的幸福和理想的幸福”;(6)“面对着幸福的青年一代;”(7)“为人服务的經济学家。”最后举行了总結討論会。在討論会中社会主义国家的哲学家作报告的,只有沙夫一人。許多資产阶級学者对沙夫的专題报告提出了质詢,沙夫又作了答辩。討論会的全部专題报告、演說和討論記录,由該会編成一集,題为“幸福的条件”,由瑞士“Baconnier”出版社出版(法文)。本文是从这本汇編中譯出的。  相似文献   

4.
幸福三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幸福 :宿命与选择人总是追求幸福 ,如果这一判断具有不证自明的公理性 ,那它必定意味着 ,对幸福的追求是人的宿命 ,人的天性。人并非在痛苦和幸福中“选择”了幸福 ,人在特定时空中对痛苦的选择 ,或是因为他把痛苦视为达致幸福的手段 ,或是因为他把痛苦本身视为幸福。与“痛苦”相反的体验不是幸福 ,而是“快乐”。人可以在痛苦和快乐中进行选择 ,但不能 (在“事实”而非“价值”的意义上 )回避幸福。人不能不“选择”幸福。为了孩子的幸福而含辛茹苦的母亲 ,为了逃避现世而削发苦行的僧人 ,为了健康而节制饮食的胖汉 ,甚至 ,为了解脱而…  相似文献   

5.
几年前在海外的一家中文报纸上,看到一幅漫画:夫妻二人,你向我出示“禁止抽烟”的牌子,我则向你出示“禁止赌博”的牌子。漫画的题目就叫作:互“禁”互爱。我一看就乐  相似文献   

6.
琴瑟相谐     
2006年,铁凝登上了一直被文学巨匠占据的“神坛”——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的位置,成为了焦点人物。 2007年5月,铁凝与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幸福牵手,走进了神圣的婚姻殿堂。铁凝说:“一个人在等,一个人也没有找,这就是我跟华生这些年的状态。我说对爱情要有耐心,当然期望值不必过高,但不要让希望消失,我想是这样。  相似文献   

7.
沈天慧 《天风》2007,(13):15-17
亚伯拉罕和撒拉在年纪老迈的时候,得了一个儿子;多年在美门口乞求周济的瘸腿人意外地可以正常地行走——你能想象他们的心情吗?撒拉说“神使我喜笑,凡听见的必与我一同喜笑。”(创21:6)美门口的瘸腿人在痊愈之后,“走着,跳着,赞美神”(徒3:8)。得子的亚伯拉罕和撒拉,得了痊愈的瘸腿的人,在他们遗憾得以补足的那一刻,顽疾得以痊愈的那一刻,我们说他们是快乐的,是幸福的。撒拉和美门口的瘸腿人看似毫无关联,但是却享受了同样的心情,当他们的企盼达到或是超越企盼的时候,他们是幸福的,他们的幸福  相似文献   

8.
旅行     
曾经看过一幅漫画:一个人大踏步地向前走,而后面的道路则一圈一圈地卷了起来。画上有一行小字:人生是一次没回程的旅行。看了这幅漫画,让我感触颇深。 许多时光,我们都在不经意间让她从身边悄悄流走,想起来,是多么的令人惋惜,令人感叹时光不再,  相似文献   

9.
李兰芬  倪黎 《哲学动态》2006,(10):48-52
财富、幸福与德性构成人的本质发展的永恒主题。财富是人们安身立命之基础,幸福则是人关于生活意义的体悟。作为基础的财富构成体悟的对象,幸福的体悟能力则蕴涵着人们对财富创造、分配和消费意义的评价和选择,具有不同评价选择能力即德性素质的人将勾勒出财富与幸福之间复杂关系的不同的曲线图。一财富与幸福的背离现象坎贝尔(Compbell)等人关于“美国人的生活质量”的研究(1976)发现,在可能影响生活满意度的12种因素中,经济地位排在第11位。而金(King)和纳帕(Napa)则发现(1998),在影响幸福指数的各种因素中,金钱只起到1/5的作用,在构成…  相似文献   

10.
陈巧凤 《天风》2004,(3):32-32
记得小时候,唱过这么一首儿歌:“幸福在哪里,朋友我告诉你……幸福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正如,每个人都渴望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以及幸福甜蜜的婚姻与家庭。但究竟什么是幸福?看过张坷老师的一篇文章《这也是幸福》中如此描绘:夏天,拉灭昏昏欲睡的灯,轻轻撩开窗帘,让月光柔柔地漫过眼睫,漫过没有一点皴皱的心地,这是幸福。 秋日,独自跑到山上,寻一块被阳光染成金色,散发清香的草地躺下,任  相似文献   

11.
在婚姻中找到幸福的人说婚姻是天堂,没找到幸福且尝尽苦水的人说婚姻是地狱。其实,幸福美满的婚姻是从一枝一叶中积累出来的,虽然平淡,但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却是日积月累而出的。 爱“爬格子”的我自然便成了“夜猫子”,由于一有闲暇便敲键盘、发“伊妹几”,因此,和妻子总有分歧,常因“鸡毛蒜皮”闹得不可开交。一切改变都在那个暴雨之夜。那天晚上,天下起了暴雨,我仍在电脑前编着故事。抬头,见前楼阳台上的中年女人在向楼下张望着。女人的丈夫是出租车司机,女人每天都等丈夫回来才会一起吃晚饭,无论多晚,有时见她热了几次菜。 由于正对着我的视线,写东西思索时往往目光  相似文献   

12.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德性与实践智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问题的提出: 德性与实践智慧古希腊伦理学首先关注人类幸福 (υ,δαιμονι' α, happiness)。在古希腊文中, 伦理的 (η,θικο's, ethi cal) 一词与智力的 (διανοητικο's, intellectual) 一词相对。伦理学关乎一个人行为的对错, 而对错的标准则在于个人幸福。德谟克利特说道: “好坏的准则是快感与痛感”(DK68B188; TD26; Water field, p.191)。那么个人幸福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赫拉克利特早就言道: “一个人的品性就是他的命运”(Heraclitus, p.119)。品性既然对于个人幸福至关重要, 自然也就与关注幸福的伦…  相似文献   

13.
漫画真谛     
“三个和尚”已经有水吃了。但我的任务还得继续,从他们的生活中寻找出有意义的故事,为他们编写新传,用漫画形式表达出来。这确实是挺有意思的事。不过,这并不容易。倒还不是因为故事难编,我担心的是‘众口难调’。漫画是老少咸宜的,真谛是人人欲求的。可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秉性,有高低不同的根器,有强弱不同的理解力。就在本刊1—2期合刊出版发行后,我听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说:‘刊物最好能再通俗一点。’另一种说,‘普及虽需要,但似乎还要有些学术性强的文章。’在‘漫画真谛’这一栏目中,同样会有这样的问题,我该如何对待呢?我有点畏难了。然而,三个和尚却帮了我的忙,看看后面的故事,大家心里都会有数。我不多说了,您能看明白么?希望能来信告诉我。  相似文献   

14.
奥古斯丁的基督教幸福观辨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性论”与“幸福论”构成了西方伦理学中的一个争论焦点。“幸福论”认为,德性取决于幸福,幸福即德性。“德性论”则认为“幸福取决于德性”。苏格拉底、斯宾诺莎和康德都对“德性即幸福”这一原则进行了理智主义的辩护和论证。中世纪伦理学(或基督教伦理学)作为西方伦理学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幸福问题无疑也是其核心问题。那么,基  相似文献   

15.
墨岩 《佛教文化》2013,(5):18-29
“修寺院从来都不会缺钱,缺的是修行。”“我建这个寺院是让众生欢喜的,不能让众生烦恼。只要有一户不同意我就不能干,只要有一人烦恼我就不能奠基。”  相似文献   

16.
如影随形     
这是一则古希腊神话故事:有一个人整天祈求上天赐给他幸福,他的诚心感动了上天,终于有一天,幸福女神来敲他家的门。幸福女神美丽非凡,令他喜出望外。他请女神进屋,但幸福女神却说:“请等一等,我还有一个妹妹。”说着把在暗处跟随着她的妹妹拉过来介绍给他。他一看大吃一惊,因为这个妹妹长得十分丑陋。他问女神:“她真是你的妹妹吗?”幸福女神说:  相似文献   

17.
孔子讲“仁”是立足于“己”的。在孔子看来,要想在人与人之间能够“行仁讲让”,应当先以“我”(“己”)为原点,彰显“亲亲为大”的真性情。另外,“仁”是人最本质的特征,但凡“知人”者皆具备内省自己(“知己”)的能力;由“知人”而“知己”的过程中无不贯穿着对“仁”德的体察。在切“己”“知人”的前提下,通过“尽己”的方式最后顺利实现“行仁”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爱与被爱     
如果我是一棵树,我就有了19个生命的年轮。年少的我对生命的感悟虽然不深,但在接受着“大地”和“阳光”的哺育时,也愿意奉献出自己生命中的绿色。因为我知道,被别人爱是一种幸福,而爱别人则更是一种快乐。常常感觉到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因为我生活在这爱与被爱之间。  相似文献   

19.
礼品     
未婚夫,朝觐还,说有礼品送俺。他故意不说是啥,叫我猜猜看。一猜,是一瓶“渗渗泉”的水,天下最纯的水,地上最甜的泉。泉水里,含着一个生动久远的故事,喝一口,能让我信仰更纯更坚!二猜,是一捧麦加的“椰枣”,颗颗鲜艳,个个甘甜。尝一口,分享他朝觐的幸福,也增加我对天房的向往、眷恋。三猜,是一顶麦地那的“花头巾”,让我把秀发护好遮严。自尊、自爱、自强、自立,效法阿西叶、法图麦女中英贤。未婚夫,让我闭上双眼,啊!一个惊喜突现在面前——除了我猜的三件礼品,更有一部精美绝伦的《古兰》!礼品@郭世忠~~  相似文献   

20.
倚弟兄 《天风》2012,(4):20-21
近来的林书豪现象确实是值得弟兄姊妹们反思。“是上帝让林书豪赢球”这说法当然可以成立,因为一切都在神的掌管之中。 林在访谈中说,他本来想去斯坦福大学而不是哈佛,为此他祷告了6个月,但神让他去哈佛有其他目的,是他回头看才能明白的:“我只是很喜爱打球,我尽量多打点球,让自己全力以赴做到最好,但是仍需要许多条件的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