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海》2018,(2):43-51
本文据作者2017年11月18日在北大文研院"纪念涂尔干逝世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的口头发言整理而成,述及年鉴派汉学成就、"道德环境"(社会)、文明论及学派形成等,夹叙作者个人在其学术实践中如何体会涂尔干相关思想的启迪。作者指出,涂尔干逝世百年了,但我们的处境(尤其是个体-实利主义和排他的国族主义制造的"氛围")并没有产生根本改变;"重新发现"这位前辈的教诲,学习其思想,对于我们更务实地看现实出现的问题及我们对它担当的责任,都深有启迪。  相似文献   

2.
杜鹏  吴新望 《天风》2020,(1):42-44
2019年12月7日至8日,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基督教全国两会举办的"圣经日"系列活动在杭州市基督教崇一堂举行。"圣言常存"百人抄经、圣经日纪念座谈会、圣经日主题礼拜、中国教会青年作者新书签售、手抄圣经颁奖等活动精彩纷呈,这个周末崇一堂非同一般,两个半天活动内容丰富,意义神圣。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单渭祥牧师以及基督教全国两会圣经事工委员会的部分同工出席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3.
《天风》2020,(1)
正编者按:2019年12月7日至8日,基督教全国两会圣经事工委员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基督教崇一堂举行"圣言常存"——"圣经日"系列活动,旨在唤起全国基督徒对圣经事工的重视,从而更爱圣言,更好地支持圣经事工!连续两个半天的活动十分丰富,举行了"百人抄经"、圣经事工座谈会、圣经日主题礼拜、中国教会青年作者新书签售、手抄圣经颁奖等系列活动,当天崇一堂两场礼拜共有七千多人参加活动。现选取一些活动图片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4.
葛兰 《美与时代》2007,(8):108-110
象征是小说《红字》最主要的修辞手法.在作者笔下,不仅红字"A"被赋予了"通奸"、"天使"及"让人敬佩"三层含义,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也分别代表着正义和邪恶两种社会力量,就连随处可见的景物也被作者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这些都被作者刻画得入木三分.  相似文献   

5.
佛教新闻     
《法音》2001,(3):38-42
中国佛教协会荣获全国同"法轮功"邪教组织斗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  本刊讯 2月26日上午,中央组织部等中央和国家机关7个部、委、办在人民大会堂召开表彰大会,对全国在同"法轮功"邪教组织斗争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110个先进集体和271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其中,中国佛教协会荣获同"法轮功"邪教组织斗争先进集体称号,《佛教"气功"与法轮功》一书作者、《法音》编辑部陈星桥居士荣获同"法轮功"邪教组织斗争先进个人称号。 (明 远)各地佛教徒愤怒声讨"法轮功"祸国殃民  本刊讯 1月23日大年除夕,正当全国人民喜迎新春佳节的时候…  相似文献   

6.
《学海》2016,(1):76-81
作者基于对我国"十三五"和中长期人口格局变化的判断,提出需要重新调整中国人口发展战略和实施相关政策改革。作者提出需要将生育政策改革、开发人力资本红利、推进户籍改革和实现迁移流动人口市民化、积极开展行动应对老龄化,及强化家庭的发展能力构造成为面向未来的新人口发展战略五个支柱。作者深化讨论人口转变和人口红利的关系,提出应充分挖掘人口结构变化产生的"新人口红利",推进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7.
"爻"字臆说     
本文对《周易》中的"爻"字作诠释。作者认为"爻"字是由两直线相交的"十"字,作旋转成"×"后,撤捺而成的。对此,作者考察了"爻"字的生成及"爻"字与"十"、"爻"字与"×"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求证了传统对"爻"的本义的界定:"爻,效也","爻,交也"。最后,文章由"爻"之本义论及"卦"之形成。  相似文献   

8.
两岸教会的交流阶段可用三"春"来形容,从过去的"春江水暖",到现在的"春暖花开",及将来的"四季如春"。应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中国基督教协会的邀请,魏悌香牧师和欧阳家立长老率领的台湾基督教联合参访团于3月26日至31日对北京、南京、上海、福州四个城市进行了参访,这是两岸基督教界继  相似文献   

9.
<正>《大秦景教大圣通真归法赞》是唐代景教敦煌文献的一篇赞辞,全卷18行,每行约14个字,总共199个字。有人认为,按卷末所记作者应是景教徒索元;也有人认为,索元只是本经卷的抄录者。对索元本人,我们已无可考证。据日本学者佐伯好郎(1871-1965)考证,它应是纪念"耶稣登山变相日"所用的诗歌,若果真如此,那它就是一篇实用的唐代景教赞美诗了。  相似文献   

10.
《科学无神论原理》(草稿)是中国无神论学会副理事长李申教授的新作。该著分"导论"、"正编"和"附录"三个部分,依次阐述了"科学无神论"的"概念与宗旨"、"关于神祗不存在的证明"和"主要宗教神学知识及批判"。作者指出:"无神论否定的,仅仅是有神论观念",其核心内容就是"否定神的存在","中国共产党人宣传科学无神论,遵循着两条基本原则,第一,不在宗教活动场所宣传无神论;第二,不向已经有了宗教信仰的人宣传无神论。"接着梳理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历代人类创造"神"的过程,指出"神的形态可以变化,但神祗的超自然能力,则一如既往,区别仅仅在于超自然能力的大小。"既然神的形态在发展中,那么后出的一定是对先在者的否定或扬弃。以此为前提,作者把以前无神论者的所有证明,也把有神论者关于所谓神祗的说明,依历史顺序逻辑地联结起来,竟然使一大批著名有神论者成了著名无神论者马克思等人证明神祗不存在的忠实伙伴。由此出发,作者对事神行为做了分析和批评,同时纯粹从负面介绍了主要宗教神学知识并对它们做了点到为止的简单批判。针对宗教有神论这些年来在我国境内大发展的现实和全国人民所面临的防治邪教和宗教极端主义的产生和蔓延的历史任务,作者专门阐述了中国的宗教问题和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显示了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应有的担当。  相似文献   

11.
崔海鹰 《现代哲学》2014,(3):98-103
《成之闻之》是郭店儒简中的重要一篇。该篇的作者问题,关系到文本的时空定位和主体定位,以及对该篇乃至整部郭店儒简思想内涵的探讨。在战国儒学传播背景下,系统考察郭店儒简与《子思子》的关系、《子思子》成书过程,以及子思为人与《成之闻之》文本特征之关系,可知子思与该篇作者颇为密合。本文进而对该篇简制问题及"闻之曰"问题加以探讨,从而据多个角度推定《成之闻之》作者应为子思。  相似文献   

12.
本文集中讨论赫拉克利特著作残篇DK-B1的翻译与理解问题。作者利用古典语文学方法详细阐述了DK-B1的若干文本问题,在总结西方学界各种观点的基础上对Λγο(logos)的含义进行了深入分析。作者认为,赫拉克利特的具有多个层次的含义,它不仅表示赫拉克利特个人的"叙述"或"教义",而且表示超越的"理性"或"法则"。赫拉克利特呼吁人们理解Λγο,洞察存在者之本性和真相,追求智慧而脱离愚昧,这是真正哲学式的召唤。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语言与心智的关系及研究历史进行了梳理与阐述,理性地评价了自机械哲学以来对心智概念的多种探索性尝试,并对笛卡尔提出身-心二元论背后的"方法论上的自然主义"和世界可理解性之伽利略模式做了积极的肯定。"方法论上的自然主义"有别于"方法论上的二元论",前者是无可厚非的,而后者极具争议。作者认为语言与心智的某些方面,无论是还原还是整合,在建立丰富的学说主体之前,还不为人类当前的智力所及。  相似文献   

14.
羌族宗教经典《刷勒日》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羌族宗教经典《刷勒日》浅析徐君《刷勒日》是羌族宗教的一部重要经典,学界对其尚缺乏研究。作者运用民族学、宗教学的研究方法,对《刷勒日》的主要内容及所反映的羌族宗教观念,作了初步的分析研究。作者徐君,四川大学历史系讲师,在职博士研究生。羌族是只有语言、没...  相似文献   

15.
2009年6月22日, <参考消息>"时事纵横"一栏中刊登了一篇援引美国<时代周刊>、署名作者为迈克尔·埃利奥特、题为<围绕轴心移动>的文章.  相似文献   

16.
本文集中讨论赫拉克利特著作残篇DK-B1的翻译与理解问题.作者利用古典语文学方法详细阐述了DK-B1的若干文本问题,在总结西方学界各种观点的基础上对 (logos)的含义进行了深入分析.作者认为,赫拉克利特的具有多个层次的含义,它不仅表示赫拉克利特个人的"叙述"或"教义",而且表示超越的"理性"或"法则".赫拉克利特呼吁人们理解 ,洞察存在者之本性和真相,追求智慧而脱离愚昧,这是真正哲学式的召唤.  相似文献   

17.
<正>在第二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4月13日上午,中国道教协会组织全体道职员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并深入开展了讨论交流,全力推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教育活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对幸福的定义和体验》一文中,作者辨析了伊斯兰关于"幸福"sa‘adah这一概念的内涵,为使读者理解,作者简要解释了"伊斯兰"的概念并对人的本性作一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幸福和信仰、人性、记念真主(dhikr)的关系,分析心灵的安定与平和(mutma’innah),对真理的确信(yaqin)。在分析过程中,厘清人类的感官及其与善恶的关系。在这个前题下,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创见,从伊斯兰的角度分析"悲剧"这一概念,认为西方文化中这一概念不仅仅局限于文学,断定它有更深层的宗教背景,分析它在西方传统中与幸福的关系。作者严密解释了"幸福"的对立面就是《古兰经》中所描述的"薄福"shaqawah,认为这也是西方概念"悲剧"的本来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正7月28日至8月1日,国家宗教局在培训中心举办"天主教中青年代表人士研讨班"。来自全国各地50多位主教、神父、修女及教友代表参加研讨班。王作安局长亲自指导此次研讨班的筹办工作并会见了全体学员。陈宗荣副局长出席开班式并授课,他作了题为《当前宗教工作形势》的报告,从"怎样看待宗教工作"、"怎样把握宗教政策"、"怎样做好宗教工作"三个方面,对宗教工作进行了深刻的解读,系统阐述了宗教工作理念、宗教政策法规、宗教工作实践等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对幸福的定义和体验》一文中,作者辨析了伊斯兰关于"幸福"sa‘adah这一概念的内涵,为使读者理解,作者简要解释了"伊斯兰"的概念并对人的本性作一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幸福和信仰、人性、记念真主(dhikr)的关系,分析心灵的安定与平和(mutma’innah),对真理的确信(yaqin)。在分析过程中,厘清人类的感官及其与善恶的关系。在这个前题下,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创见,从伊斯兰的角度分析"悲剧"这一概念,认为西方文化中这一概念不仅仅局限于文学,断定它有更深层的宗教背景,分析它在西方传统中与幸福的关系。作者严密解释了"幸福"的对立面就是《古兰经》中所描述的"薄福"shaqawah,认为这也是西方概念"悲剧"的本来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