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在他的《儿童的道德判断》(1932)一书中,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观念的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对动机意向和财物损坏(或客观后果)的道德判断问题;二是关于对惩罚的公正性的判断问题。皮亚杰之后,不断有人对这些课题加以重复验证或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直至七十年代,美国爱尔金和达贝克(D·Elkind & R·F·Dabek)又对一个新的课题——儿童关于人身伤害与财物损坏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研究(1977)。这些研究为探索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资料。本研究试图验证皮亚杰和爱尔金等人的研究结果,查明我国5~11岁儿童道德观念发展的特点和一般趋势,为我国儿童道德教育课程的编订和儿童心理学教材的建设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2.
我们经过三年连续观察,小学生理想确有如下一些特点:1.小学生的理想主要属于职业理想,开始产生和发展起来。三年调查,1976名九岁到十一、二岁(个别的十三、四岁)的儿童中,有1964名(占99.85%(儿童根据自己所受的教育和兴趣爱好填写了自己的职业理想,这是有力的证据。儿童对自  相似文献   

3.
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论文采用量表法对664名小学四、五、六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进行研究,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的发展具有显着的影响。父母对少年儿童采取“温暖与理解”的教养方式会促进少年儿童自尊的发展,提高儿童的自尊水平。相反,父母对少年儿童采取“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拒绝与否认”“过度保护”等教养方式,都会不同程度地阻碍少年儿童自尊的发展,降低儿童的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4.
儿童语言能力的评价,是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研究成果的一项重要应用,它不仅能为我们提供正常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一般模式和标准常模,而且为我们诊断儿童的语言缺陷、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可贵的资料。语言是儿童学会的最复杂的规则系统之一,不同环境和文化下的正常儿童都能在很短的  相似文献   

5.
三年来我们对城乡小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状况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湖南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家族、苗族和汉族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以探讨少数民族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规律性,为因材施教,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元认知10—15岁少年儿童记忆监控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景杰 《心理学报》1989,22(1):88-96
我们采用了“学习—判断—再认”过程,以及“等级量表与再认测验”相结合的方法,对10—15岁少年儿童记忆监控中预计精确能力的发展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企图探讨10—15岁少年儿童的记忆预计精确能力是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从而证明其在少年儿童智力发展中的作用。给果表明,10—15岁少年儿童的记忆预计精确能力的发展趋势基本上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是不平坦;“感觉知道”经验在记忆的信息编码、储存和提取中起到了指导器和激活器的作用。同时表明,被试对自己信息储存的方式和位置是有监控意识的。这些规律的发现不仅为培养学生的智力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在教学中如何按学生的元认知特点进行教学有着特别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7~11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同伴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法,考察小学一、三、五年级共128名7—11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结果发现:(1)由教师评价的小学儿童的分享行为在小学一、三年级无显著差异,从三年级到五年级,得分显著下降;学生自我评价的分享行为在一、三年级呈上升趋势,在三、五年级问呈下降趋势;(2)根据教师评价,一年级小学生在游戏分享和物品分享上的得分最高,学习分享次之,心理分享最少;对三、五年级小学生来说,游戏分享与物品分享行为逐渐退居次要位置,而让位给心理分享和学习分享行为;(3)教师对小学生分享行为的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之问有0.26的相关;教师评价与同伴提名之间有0.37的相关:而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提名之间无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8.
闫嵘  俞国良 《心理科学》2006,29(5):1167-1170
80年代以来,语用研究范式逐步为教育和发展心理学所采纳,并为进一步探索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技能的规律提供了崭新视角。在对语用的概念进行简要介绍后,对西方近20年有关学习不良儿童语用研究的主要成果从言语行为、语用灵活性、意图推理、指称交际和干预五个方面进行了概括和分析。最后,就语用对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技能研究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5~14岁儿童对亲社会行为认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问题的提出道德教育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内容是否符合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虽然为确定儿童道德认知水平提供了一个基本构架,但不能具体反映儿童对各种道德现象的认知水平。因而,要深入了解儿童道德认知规律,必须对各种具体的道德认知现象进行研究。亲社会行为是道德行为的一种,儿童对亲社会行为的认知涉及道德评价、道德动机等方面。了解儿童对亲社会行为的认知特点,有助于我们解释许多儿童道德行为的机制,也可以为教育工作引导儿童开展合作、分享、援助等多种形式的亲社会行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周林  唐燕  王竹颖 《心理科学》2000,23(5):609-610
1 引言  自 1 985年 ,在北京第八中学办起了超常儿童教学实验班 ,是用来满足超常儿童特点的特殊教学。十几年来 ,已有五个班的小学生在短期完成了初高中全部教学、升学的工作 ,应该说 ,这样的特殊教学对超智儿童的早期开发有积极意义。少儿班学生达到了知识的“超常”是有目共睹的 ,西方一些教育心理专家对这样的特殊教学效果也点头称是。现在的研究是采用多种能力测验考察进入一段教学后高智力学生的智能心态 ,为保持和修改超常儿童中学教学提供参考依据。《鉴别超常儿童认知能力测验》是查子秀研究员1 986年主编的智能测验。该测验分出…  相似文献   

11.
超常儿童数学能力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君达  倪斯杰 《心理科学》1998,21(6):511-514
培养与发展超常儿童的智力与能力是教育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在智力与能力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对组成超常儿童数学能力的因素进行结构分析。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抽出了五个主因素.即综合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灵活的形象思维能力,并对各能力特点作了进一步分析。本文的结果将为超常儿童智能发展的理论研究提供可资参照。  相似文献   

12.
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过程或阶段中的各种心理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儿童心理学对哲学认识论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列宁曾指出:儿童智力发展史是“构成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知识领域"之一。而更重要的是:儿童心理学能为教育工作、儿童医疗卫生、儿童文艺、广播电视等社会实践领域提供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基础科学知识。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性,就决定了我们探讨我国儿童心理学前进道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超常儿童心理研究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子秀 《心理学报》1990,23(2):3-16
本文总结了我国超常儿童心理发展十年研究主要结果。 内容分五个部分:(Ⅰ)简要地考察了从神童到超常儿童概念的历史发展。(Ⅱ)概述了我国研究者关于超常与常态儿童认知和个性以及两者关系比较研究的结果。(Ⅲ)总结了对超常儿童的鉴别原则、程序及实践。(Ⅳ)分析了我国关于超常儿童和少年的教育实验,指出了进展、主要特点和现实意义。最后,是对我国超常儿童研究协作组坚持十年协作研究作用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学生的数学能力主要是在学习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不同的教学条件会对能力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研究分析在某一教学条件下学生会获得怎样的能力以及达到怎样的发展水平,对指导和改进实际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以小学数学为例,分析使用部编五年制教材小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发展状况,为改进教学和修订教材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为了比较客观地了解在特定的教学条件下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所能达到的可能发展状况,我们使用了西方研究能力问题普遍运用的方法——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分析小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十年来我国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9年《心理学报》复刊,标志着我国心理学新时期的开始,至今已十年了.如何评价这十年来我国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我们试图通过对十年中发表的有关文献进行调查,来分析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和动向.为此我们收集了14种心理学期刊和97种相关期刊上有关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的文献共2274篇,建立了1979-1988年我国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文献数据库,经过参考有关文献,请教有关专家,在反复讨论、修改的基础上,确定了对这些文献进行数量和质量测量的标准,从各领域文献数量随年度变化趋势、研究的一般水平、研究者和期刊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本文是这项研究的一部份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为考察当代小学生理想的结构及其现状,本研究编制了当代小学生理想调查问卷,对全国九个省市的510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当代小学生理想调查问卷包括自我、社会、道德、生活、身体、职业和学业等7个维度;(2)问卷的信效度良好,问卷反映出当代小学生理想主要包括自我、社会、道德、生活、身体、职业和学业等7个方面;(3)当代小学生在自我、社会、道德、生活、身体、职业和学业等理想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其中女生在道德、生活、身体和学业等理想方面的水平高于男生;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在身体、职业和学业方面的理想水平高于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在自我理想方面的水平低于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独生子女小学生在自我、社会、道德和生活等理想方面的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小学生,在学业理想方面的水平低于非独生子女小学生。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注意线索范式对小学生视觉选择性注意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被试为小学一、三、五年级学生,研究主要考察分心物数量、线索有效性和目标新异性对小学生注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三年级(8~9岁)儿童表现出显著的注意阶段性波动,该结果与国外研究有一定的一致性,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2)小学阶段儿童在相同任务上的选择注意加工速度比成人慢300~1100ms;(3)分心物数量、线索有效性和目标新异性对儿童选择注意发展的影响与成人的结论一致,而且呈现持续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对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诊断工具IPDT的信度效度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修订了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儿童认知发展诊断工具IPDT的信度效度资料,在390名北京小学生样本中的修订结果表明,该测验具有稳定的信度、良好的效度、适当的难度和理想的区分度,适合作为小学生认知发展诊断工具。对应用的范围、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需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任务难度和反馈学习对儿童类比推理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研究采用情景类比任务,通过两个实验对180名小学生进行纸笔测验,探讨了任务难度对儿童类比推理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进行反馈学习以降低任务难度时,7~8岁儿童能完成更高年龄段儿童才能完成的任务;但增加任务难度,11岁以上儿童也表现出类比推理能力的弱化.结果提示,儿童是否能在类比推理任务中表现出相应的能力可能取决于任务难度,反馈学习可促进一定年龄段内儿童的类比推理能力发展.本结果为有机融合皮亚杰和Goswami等人的观点提供了有效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调查目的和方法了解小学儿童学习动机的特征及其发展的规律,是为培养和激发儿童学习动机提出科学的依据,是为“学习心理”的教学提供可靠的资料。我们于1982年在我省的承德、唐山、衡水和张家口等地区,按地、县、社各级分別选择了二十所小学,调查了一至五年级学龄儿童共2853人(系自然取样)。我们在试查的基础上,拟订了统一的调查方案和问卷,采取谈话与问卷相结合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