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注障碍是MODS发生的重要机制,胃肠道是机体最早发生缺血的器官.胃PHi能敏感反映MODS发生过程中胃肠黏膜缺氧情况,对MODS具有预警作用.目前测定PHi方法分盐水张力计法和连续气态张力计法,效果较可靠.本文通过大量查阅文献,结合临床经验,较系统地阐述了pHi在MODS监测中的意义、原理、方法、安全性及应用前景,为及早采取措施,防治MODS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
免疫功能紊乱是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机制仍不明了。本文概述CD4+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紊乱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治疗价值,拓宽MODS的免疫调节治疗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免疫功能紊乱是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机制仍不明了.本文概述CD4+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紊乱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治疗价值,拓宽MODS的免疫调节治疗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现有研究提示,基于监测或评估的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愈和改善疾病结局。双相障碍个体化监测及评估在国外已从传统纸质记录方法发展至现在的基于移动医疗手段。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国内该领域研究尚是空白。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外电子智能设备在双相障碍个体化监测中运用的进展,对于国内该领域研究及双相障碍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功能思维障碍是学习不恰当思维模式的结果,主要是通过经典条件化获得的,在罪犯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这种现象,主要有绝对化思想、过于普遍化、精神过滤、自我轻视、自我中心化等特征表现,通过认知治疗,在揭示被治疗者思维障碍的基础上,促进其改变错误认知,最终达到改善不良情绪的目的,因而对罪犯功能思维障碍最具有针对性,而且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通过让被试在自定步速的学习条件下完成重复学习任务,考察在重复学习范式中学习时间的监测功能。研究发现:在两次学习中,学习时间与学习判断等级和回忆成绩均有显著负相关;在第二次学习中,线索有效性不变,而随着线索利用率的提高,学习判断预测的准确性也显著提高。研究结果验证了学习时间的监测功能。  相似文献   

7.
由于帕金森病早期常仅存在抑郁、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表现,其与重症抑郁障碍难以鉴别.本研究通过对帕金森病患者及重症抑郁障碍患者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匹兹堡睡眠指数及多导睡眠监测评定抑郁及睡眠特征,尝试发现两者之间差异,为早期鉴别及诊断帕金森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运用多因素特质内隐联想测验(MFT-IAT),对田纳西自我概念五个维度的内隐效应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1)田纳西自我概念五个维度均表现出了显著的内隐效应,自我概念的内隐效应表现为与他人相比,个体与积极词语的联结更为紧密;(2)MFT-IAT可以有效地测量多维度自我概念的内隐效应。  相似文献   

9.
刘涛  刘星辰 《心理科学》2017,40(4):1005-1010
社会交往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技能。社交能力的缺失会导致严重的行为障碍和精神疾病,如自闭症。由于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性,绝大多数的自闭症脑成像研究多集中在年龄较大的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在静息态或简单的任务态下的脑激活模式或功能连接状态。自闭症的核心症状—社会交往障碍和语言交流障碍却较少有研究触及。近年来,近红外光学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在真实的交流和互动中研究自闭症儿童的神经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机遇。  相似文献   

10.
比较临床鼻中隔偏曲、解剖鼻中隔偏曲及无鼻中隔偏曲组间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的差异.比较过敏性鼻炎与无过敏性鼻炎病史组间AHI、最低血氧饱和度的差异.分析性别、年龄、病程、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等多种因素对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作用.比较临床鼻中隔偏曲组、解剖鼻中隔偏曲组、无鼻中隔偏曲组的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均无统计学差异.比较过敏性鼻炎组与无过敏性鼻炎组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过敏性鼻炎组的AHI大于无过敏性鼻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差异.多种因素对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作用无统计学意义.合并过敏性鼻炎的OSAHS患者可能睡眠中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次数更多,但不能通过性别、年龄、病程、过敏性鼻炎及鼻中隔偏曲的因素来预测OSAHS的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血液净化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液净化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已在临床医疗中广泛应用。简要介绍血液净化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相关知识。重点运用科学思维分别从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信息方法三方面阐述两者间的内在联系,为临床工作提供新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一些进展期胃癌患者,胃癌联合脏器切除术不仅可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甚至有的病例可以达到根治而长期存活。但是胃癌联合脏器切除术难度大,手术死亡率高,并发症多,故胃癌联合脏器术前应恰当地掌握手术指征,充分进行术前准备,正确判断可切除性,充分与患者沟通后周密设计手术方案,术中应进行细致有序的操作,术后应注意及时发现并...  相似文献   

13.
器官移植的临床决策难题——医务人员面临的伦理尴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器官移植技术在临床的推广应用,在有效救治病人同时,也面临着复杂的伦理问题,医务人员身处诸多两难的尴尬境地,已成为临床决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立法的必要性和立法模式问题,以及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法的体系和基本原则进行深入研究,指出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立法宜采用统一立法模式,并遵循知情同意、人民健康第一、效用与公平、规范程序与便于操作、违法必究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15.
我国首部全国性人体器官移植法规《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即将于今年7月1日起实行,标志着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器官移植领域无法可依局面的结束,它必将为推动我国的器官移植事业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为下一步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分析了该法规的特点,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器官移植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那些已经不能用其他疗法治愈的重要生命器官终末期疾病的惟一有效的方法。同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的器官移植手术成功率和长期存活率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由于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器官移植的法律,导致了国内器官移植的无序竞争,同时造成了可供移植器官的巨大浪费。《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办法》能够有效地缓解这种矛盾,同时有利于发扬医学人文精神,体现医学伦理学道德。  相似文献   

17.
移植免疫学的新突破与器官移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器官移植是建立在移植免疫学基础上,移植免疫学基础研究的每一个进展都推动了器官移植的发展。90年代以来,Starzl提出了移植排斥的“双向移植排斥理论”,反映了在临床应用免疫抑制药物的情况下,移植排斥的特点,是移植免疫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地临床器官移植耐受的诱导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体来源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有鉴于此,建立一个非技术的人体器官移植的社会支持系统对促进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该系统各组成部分如法律法规系统、组织管理系统、宣传教育系统、补偿系统的研究,旨在对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