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五常”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传统道德的典范形式。"五四"运动以来,因为受"三纲"之累而遭到了猛烈批判。实际上,"五常"完全不同于"三纲","五常"是扎根于人性而形成的道德理念,具有纯粹的抽象的形式和普遍适用的合理内核,具有永恒的价值,是民族精神和民族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时代,"五常"必须与"三纲"切割,经由树立新"三纲":自由为立人之纲,正义为立社之纲,民主为立国之纲,重新组合为新三纲五常。新"三纲"与"五常"的组合,有因循,有损益,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文化守成与文化创新的结合,可以取代旧三纲五常而通行于现时代。  相似文献   

2.
朱熹认可"三纲五常",惟提及次数较少,且纲常说在朱学体系中只是应用性伦理,而非本体之论。"三纲"有二义:普通义指君臣、父子、夫妇三伦构成人世纲领,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普通义下的多种特殊义之一。朱子述此特殊义,仅见于《论语集注》《通书注》。其所暗含的尊卑关系,在朱子所继承的儒家礼法中,倒也充分体现。特此尊卑不是无限尊卑,乃可量化的有限尊卑。依三礼、朱子《家礼》、《唐律》、《宋刑统》等所具,夫妻同尊而有别,父子尊卑至多相去一等,而君臣尊卑可相去四等。凡此皆就社会角色而言,非在某角色,即无某尊卑可言。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伦理观念”与“关于伦理的观念”如果用一个字诠释中国传统伦理的精髓,那就是“伦”;如果用一个字概括现代中国伦理所遭遇的根本性挑战和最大难题,那也是“伦”。孟子曾经这样诠释伦理的发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这段依据传说并带有明显思辨色彩的解释,日后之所以被奉为伦理的经典并积淀为中国伦理的传统,就是因为它揭示并奠定了中国传统伦理的最为重要的文化内核和道德哲学基石:中国伦理在人兽之分的意…  相似文献   

4.
陈寅恪与贺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肯定"三纲"之于中国现代道德建设的意义。陈寅恪通过对王国维自杀原因的文化学分析,高度肯定王国维为旧道德殉难的精神意义,认为王氏自杀恰恰体现了他"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而且,陈氏认为,《白虎通德论》中的"三纲六纪"的道德伦理思想是中华文化精神所在。贺麟先生认为,"三纲"是"五常"的合乎逻辑的发展,比五常更具有道德伦理的约束力。如果经过自由意志的过滤,"三纲"的绝对伦理要求恰恰与康德讲的"绝对命令"有相通之处。陈、贺二先生对"三纲"现代意义的阐发,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三纲"的内容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传统儒家道德体系的"总纲",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人们的误解和批评。一些人认为,"三纲"体现的是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这是一种误读。其实,"三纲"体现了儒家"仁义"和"仁爱"的伦理精神,目的是为了协调社会秩序,其本质内涵是从整体利益出发,体现小我服从大我、个体服从全体、部分服从整体的"抽象理想"的道德原则和伦理秩序。因此,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实践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视野下,应该抛开片面的、单一的思维模式,全面地审视"三纲",从中汲取合理的价值资源,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社会中,政治、伦理、教育千年一贯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传统德育的繁荣。20世纪初,“五四”巨子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使其失去了合理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转型,伦理道德与政治脱离走向边缘化,德育日渐式微。当代出现“人的危机”,传统德育扬弃自身走向超越。  相似文献   

7.
"伦"、"理"二字,早在<尚书>、<诗经>、<易经>等经典中已分别出现."伦"有类、辈分、顺序、秩序等含义,可被引申为不同辈份之间应有的关系."理"则具有治玉、分别、条理、道理、治理等义."伦理"二字合用,最早见于秦汉之际成书的<礼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大约西汉初年,人们开始较为广泛地使用"伦理"一词,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既包括优良的美德,也包含腐朽的糟粕,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剔除其腐朽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概括说来,“三纲”基本上属于腐朽和束缚人性的“糟粕”,应当彻底予以否定,而“五常”则可以视为维护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重要纽带,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精华,我们要持分析和“扬弃”的态度.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必须同弘扬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德之行”是思孟“五行”学说的基础。通过对“德”义发展史的考查,本文认为“德之行”是子思对早期儒家“德行”观的一个突破,而孟苟思想的差异体现了儒者在“行”和“德之行”这两种“德”观念上的不同选择。“德之行”的提出,为儒家开出了新命题新方向,它提升了儒家的伦理规范,是儒家伦理宗教化的开端。  相似文献   

10.
陈晨捷 《周易研究》2020,(1):105-111
一般认为,商周天命观之变革在于周人以道德之天、伦理之天取代殷商的命定之天与前伦理之天,从而确立了“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德治传统,表现出“人道主义”“人文精神”或者“道德人文主义”的特征。但事实上,“以德受命”“为政以德”可能是源自殷商的一贯传统,而非周人的创造。周人的贡献在于,否定任何氏族、王朝与天“有亲”的观念,将“德”作为天命转移的唯一依据。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周人的天命观总体上呈现如上倾向,但并不意味着此后理性精神的高歌猛进与绝对胜利:一方面,道德性成为天命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西周的天命观仍带有“不完全理性”的成分,与天道“有亲”的观念通过其变形依然得以留存,甚至对春秋末期孔子的天命思想犹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大学》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作品 ,对儒家理想人格的修为之道进行了从内到外的总结 ,《大学》统篇所阐释的是一种修己治人之道 ,亦即儒家思想一以贯之的内圣外王之道。《大学》一开始便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把“修身”作为其整个道德修养体系的价值目标和根本目的 ,并且成为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出发点。具体说就是 ,《大学》明确提出了两条最基本的儒家道德修养思想原则 ,则“三纲领”说和“八条目”说 ,而“修身”正是《大学》“三纲八目”说的核心。“三纲领”就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明明德”重…  相似文献   

12.
何益鑫 《孔子研究》2023,(2):109-117+159
《大学》首句乃是全篇的宗旨所在。它以《周书》等所见的周文理想政治之传统为依据,提炼出儒学最高的实践理想。就其古义而言,“明明德”是在政治领域中显明其光明之德,亦即行明德之政。明德之政,除了恤民怀柔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选贤任能。行明德之政,即亲民、安民的过程。在此意义上,“亲民”与“明明德”是一体之两面。其最终所达到的道德政治的理想境界,如文王后期之所至,即“止于至善”。《大学》首句是以平天下为视域,故其本义乃就最高处说。但在后续的论述中,则又可以作泛化的理解,普通人在各个层面都可以有相应的实践。后儒以“明明德”为修己,以“亲(或新)民”为治人,以立“三纲领”的结构,不是《大学》古义。  相似文献   

13.
一段时间以来,受救亡运动、疑古风潮和极端阶级分析法的影响,先秦儒家的“法先王”思想屡遭抨击和批判,其实质被保守、虚妄、反动的表象所遮蔽,其价值被“厚古薄今”的思维定式所消解。从伦理向度看,“法先王”是先秦儒家以“立德”“弘道”为基本价值取向对先王之德、先王之道的形塑与倡扬,是阐旧邦以开新命的政治智慧。先秦儒家以“可施于礼义”的伦理标准,萃取和凝练了“五经”中的王道思想;从伦理维度进行理论开新,奠定了王道政治的坚实根基;用中庸之道为王道政治理想的实现提供了方法论。先秦儒家“法先王”思想既具有强烈的批判功能,又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它形成了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和王道政治范式,是中国传统政治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伦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中国,“伦”、“理”二字,早在公元前8世纪前后的《尚书》、《诗经》、《易经》等著作中已分别出现。大约西汉初年,人们始终广泛使用“伦理”一词,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概观2000多年的中国伦理思想文化遗产,注重于一般人际关系道德问  相似文献   

15.
《原道》2015,(4)
人伦关系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基本的伦理关系,人伦思想支撑了人们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五伦"是人伦关系的范型和原初形态,它既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参透儒家思想的密匙甚至是不二法门,更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且贯穿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的始终。随着时代的变迁,伦理传统的嬗变和伦理观念的不断涤荡,人伦关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体抽象为"五伦""三纲""天理人欲"和"第六伦"四个具体的理论形态,是人伦思想具体理论形态的呈现方式。对人伦关系诸理论形态的研究能为实现伦理复兴提供可借鉴的伦理道德资源。  相似文献   

16.
《原道》2015,(3)
人伦关系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基本的伦理关系,人伦思想支撑了人们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五伦"是人伦关系的范型和原初形态,它既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参透儒家思想的密匙甚至是不二法门,更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且贯穿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的始终。随着时代的变迁,伦理传统的嬗变和伦理观念的不断涤荡,人伦关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体抽象为"五伦""三纲""天理人欲"和"第六伦"四个具体的理论形态,是人伦思想具体理论形态的呈现方式。对人伦关系诸理论形态的研究能为实现伦理复兴提供可借鉴的伦理道德资源。  相似文献   

17.
罗尔斯伦理思想总体上可归结为一种权利伦理学;“自由优先于德性”是罗尔斯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个原则以“自我优先于目的”为形式根据,以“正义(权利)优先于德性”为质料内容。罗尔斯权利伦理揭示了现代自由社会的道德特征和道德要求,提出了诸多新的伦理理念和伦理观点,但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罗尔斯伦理思想总体上可归结为一种权利伦理学;“自由优先于德性”是罗尔斯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个原则以“自我优先于目的”为形式根据,以“正义(权利)优先于德性”为质料内容。罗尔斯权利伦理揭示了现代自由社会的道德特征和道德要求,提出了诸多新的伦理理念和伦理观点,但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个核心观念是超越时空、恒常不变之道,是经过儒者长期的精心筛选、提炼、组合而构建起来的核心价值观。先秦孔孟荀对五常都有论述,仁的根本与核心地位逐渐确立。经过汉初贾谊、陆贾、韩婴起步,到董仲舒"五常"提法固定下来,并初步形成了以"仁"为核心,仁与义、礼、智纵向展开的内在思想结构,后来《白虎通》总结,扬雄、王充等人补充、修正,初步构建起了仁、义、礼、智、信"五常"价值观。以程朱为代表的宋儒把五常说成是天理,强调其本源性、普适性,增强其权威性,论证了以仁为本、为体,义、礼、智、信为末、为用的五常之道,完成了"五常"价值观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个核心观念是超越时空、恒常不变之道,是经过儒者长期的精心筛选、提炼、组合而构建起来的核心价值观。先秦孔孟荀对五常都有论述,仁的根本与核心地位逐渐确立。经过汉初贾谊、陆贾、韩婴起步,到董仲舒"五常"提法固定下来,并初步形成了以"仁"为核心,仁与义、礼、智纵向展开的内在思想结构,后来《白虎通》总结,扬雄、王充等人补充、修正,初步构建起了仁、义、礼、智、信"五常"价值观。以程朱为代表的宋儒把五常说成是天理,强调其本源性、普适性,增强其权威性,论证了以仁为本、为体,义、礼、智、信为末、为用的五常之道,完成了"五常"价值观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