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有力地反对把古人现代化达种非历史主义倾向,划清下面两条界限是十分必要的。这就是:(一)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分析、评论古人同把古人现代化的界限;(二)用现代的科学概念和术语解释古人思想同把古人现代化的界限。本文拟对这两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请同志们指教。  相似文献   

2.
明代山水画家董其昌,在我国的绘画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董其昌的山水画和山水画论的症结,就在师古人大大地超过了师造化。他心目中充满古人的笔墨之美,因而他所谓的师造化也就容易流为空谈了。董其昌过分模仿古人,以致也害了清代四王,也误导了明末清初的担当和尚的绘画艺术。文人画精神是董其昌艺术思想的核心和理论基础。他提出山水画南北二宗说,扬南宗,抑北宗;这种用南北的理论来划分文人画和院体画的观点,是为了标榜门户,不免牵强附会,自相矛盾。但是,从另一方面,董其昌研究山水画中的笔墨和风格的演变则有些独到见解,董其昌所尊崇的先工后淡、绚烂之极、反造疏淡的艺术境界,是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3.
以"管仲纪念馆前言"的翻译为例,主要探讨齐文化外宣中几个专名的规范翻译,就其中涉及古人的名、字、号的翻译规范,行文顺序,音译问题,作一分析、论述;并就"齐桓公""管子""齐文化"专名的相关翻译逐一探讨,疑义相与析。易于理解,方便记忆,内外兼顾,是翻译处理之遵循标尺。  相似文献   

4.
饥饿、性与母性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96级博士生(210097)郭永玉一、饥饿古人说:民以食为天。人要维持生命,就要吃饭,而吃饭是因为饥饿。饿了想吃,吃了就不饿,饥饿动机或饥饿驱力(hungerdrive)是进食的原因,似乎是常识。但仍有几个问题需要探究...  相似文献   

5.
1 方法论指导误区学习中医文献是中医教育的一个基本内容 ,关于学古文 ,国学大师王力先生在《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这篇文章中谈到了关于“从思想上去体会还是从语言上去说明”这一问题 ,他指出 :“我们读古人的书 ,必须很好地体会古人的思想 ,但是 ,当我们阅读一本古书的时候 ,是应该先体会古人的思想呢 ,还是应该先弄懂古人的语言呢 ?这个先后的分别非常重要 ,这是有关方法论的问题。”毫无疑问 ,弄懂古人的语言是体会古人思想的前提基础 ,有意无意地曲解古人的语言 ,或者说“断章取义” ,使它为自己的观点服务 ,这样 ,即使把古书“讲通…  相似文献   

6.
中医理论与临床脱节刍议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610016)冯汉镛目前中医界普遍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理论与临床脱节;一是疗效推广困难。中医理论与临床脱节,并非现在开始,而是传统有之,故古人才会留下“读书三年,无病不可医;行医三年,无一方可用”的名言。一...  相似文献   

7.
正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古人的心灵非常发达,而头脑就简单得多。也许很多人会说,古人的头脑简单,但古人不是很有智慧么?说得很好,古人的智慧来自于心灵。不论你属于哪个国家,不论你是哪个民族,不论你是什么肤色,也不论你说的什么语言……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可是所有的文化及事物都来自于人们的头脑、心灵和本能,这是  相似文献   

8.
太极图的空间结构与气功学刘亚楠,厉树忠,曹红军一、古人认识世界的理论框架易经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又是形成东方文明的重要哲学思想基础之一,是古典的天人整体观的代表。《易》产生于卦爻,先于文字的出现,因此也可以说卦爻是文字的推形。古人“仰则观象于...  相似文献   

9.
古人对《周易·无妄·六三》爻辞的注释是千人千面,他们所依据的爻位说首先就值得怀疑,之后的解说也没能把握爻义的本质。这则爻辞实际上反映的是古人转移巫术中的移祸巫术。  相似文献   

10.
五行说对中国古代气象学的影响胡化凯五行说是中国古代形成的一种重要理论,它是古人借用五种事物构造的一套理论模式,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抽象符号体系(胡化凯《五行说—中国古代的符号体系》,《自然辩证法通讯》,1995年,3期)。它之所以能被古人广泛应用于科...  相似文献   

11.
贵人语迟     
正古人说:"水深流慢,贵人语迟。"古人又说:为人要"慎言"。这些话真好。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是不能随便、随意、无所谓的,应当慎之又慎,不要急着说、抢着说,而要想好了再说,当说则说,不能说则不说。王吉,西汉时期琅琊人。他年轻时,做了云阳县令。三个月后,王吉被调到昌邑王刘贺府中担任中尉,时人说他"平步青云", 官运亨通。因为刘贺身边聚集的  相似文献   

12.
道教外丹哲学思想研究述要徐仪明外丹亦称外丹黄白术即通常所谓的炼丹术。近年来随着对整个道教文化研究的全面开展,人们开始注意到这个既充满神秘气息又蕴涵着科学知识的古老方术。由于国内外至今尚无人对外丹哲学进行系统的专门研究,目前所提出的一些看法仍属探索性的。现就有关外丹哲学的内容,归纳整理为四个问题,做一概述。一、神仙思想是外丹哲学思想的来源与理论基础服食金丹大药的目的是为了长生不老、修炼成仙,因此神仙思想自然就成为外丹哲学思想的来源与理论基础。虽然人们习惯把外丹称作道教外丹术,但神仙思想并不是从道教开始才有的。卿希泰指出,神仙思想与长生不死的观念早在道教出现很久以前就存在了。《山海经》关于“不死之山”、“不死之国”、“不死之药”和“不死民”以及大荒之中有灵山神巫,“从此升降,百药爱在”的记载,表明了古人对长生不死的向往。随着社会的进步,养生术和医药学的发展,人们取得了强身祛病、延年益寿的某些成就,出现了一些神奇的长寿的传说人物。如殷大夫彭祖,自称黄帝师的容成公,楚狂接舆陆通等,这反映了古人探求长生久视的愿望。人们又在海市蜃楼的幻景启示下,想象人世之外有一神仙世界。那里有逍遥自在长生不死的神仙,他们有不死之方药,  相似文献   

13.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判断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理论检验的实证研究中如何处理价值问题?我们认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应从三个方面把握价值判断问题。1.理论检验的全过程都是与价值判断相关联的。从理论检验的程序看,在问题的提出和理论尝试性解释阶段就带有浓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刊关于哲学史方法论问题的讨论,是从批评周易研究中把古人现代化开始的。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取得了大体上一致的意见,但哲学史方法论问题的讨论,却还需要继续展开,有许多重要的原则问题需要深入讨论。我们建议,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进行讨论:(一)在哲学史研究中,是否除了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挂到古人名下以外,还有把古代思想资产阶级化的倾向?一般地说,把古代思想现代化的认识论根源是什么?(二)怎样在哲学史研究中贯彻阶级分析和历史主义?本刊上期发表的方克立的文章、本期发表的昭父的文章和冯友兰的《方克立同志和我的分歧》一文,以孔子的研究为侧,就这个问题初步进行了讨论。我们欢迎一般论述这个问题的文章,也欢迎以孔子或其他哲学家的研究为例来进行讨论的文章。(三)历史、哲学史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问题: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本期衷尔钜就这个问题对冯友兰提出了批评,冯先生的《对于陈义成同意的问题的一些答复》,也对这个问题进一步表述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希望,对这个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我们希望参加讨论的文章,“有的放矢”,结合哲学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互相批评中,要弄清对方的论点,对准“口径”,避免误解对方的意思和不必要的纠缠。  相似文献   

15.
风水理论中的地理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卡 《周易研究》2006,(4):92-96
风水理论作为我国古人生产生活的依据之一,具有盲目迷信和不科学的地方,但在另一方面,却是古代人民在自然环境中长期形成的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是古代人民伟大智慧的凝结,包含着丰富的地理学思维和合理的科学内核。本文认为:风水理论产生和发展于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风水理论充分关注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议题,体现了古人的地域综合体的思维;风水学从不同尺度来考察人类周围的环境,体现了地理学的尺度观念。  相似文献   

16.
Talhelm等人认为种植水稻与种植小麦有重大差别,所以,中国水稻文化与小麦文化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南方的水稻文化更倾向于东亚文化,北方的小麦文化看起来更像西方文化。"水稻理论"视角颇新颖,但能否成立有待检验。以整体思维为例,用"水稻理论"解释中国人偏好整体思维的缘由时存在两个矛盾:一是南宋之前的多数中国人虽长期生活在小麦区,但他们的思维方式却主要是整体思维,几乎没有分析思维,且整体思维至迟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炉火纯青;二是目前无足够的可靠证据证明种植小麦的中国北方在文化上看起来更像西方,并且北方人擅长的同样是整体思维。这两个矛盾证明"水稻理论"解释不通。其实,促成中国古人崇尚整体思维最可能的外因是:先人从长期的治水经验尤其是从鲧治水失败而大禹治水成功的一反一正事例中直观、真切地看到了天人密切相关理念、顺应自然和通盘考虑(整体思维的雏形)在成功解决复杂问题时的重要性;促成中国古人崇尚整体思维最可能的内因是蕴含阴阳思维的阴阳学说、蕴含五行思维的五行学说和蕴含阴阳五行思维的阴阳五行学说的提出与被认可,它们为中国人如何运用整体思维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思维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实在论有两个基本的论题,一是认为科学理论中的每一个概念是有指称的二是认为科学理论是近似的真的。第一个论题涉及指称理论,第二个论题涉及其理论。显然指称理论是真理论的基础。因为只有当科学理论的概念先有指称即它意指一个客观世界中的对象,而后才可能导致科学理论与客观世界相符合,因而才能得出科学理论近似的真的结论。科学实在论的指称理论涉及如下两个问题,一是指称的确定性,二是指称的本体论承诺。本文想仅就指称的本体论承诺问题作一点粗浅的评述。科学实在论者认为,一个语词,它本身是人类语言中的一个具体名词,但…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初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有效手段,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下面就如何选择适宜的朗读材料、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掌握不同作品的朗读方法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优雅的等待     
闲暇的时候,我喜欢独自凭窗而立,这时,手拿一卷线装的古籍,默默回味着古人写下的文字,我会突然想:古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古人没有钟表和手表,古人没有电视和电话,古人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脑,不过,古人的生活节奏也不似当今这样的快速,古人的生活节奏是舒缓而闲适的,古人的民风是质朴而醇厚的。而且,古人有着优雅的等  相似文献   

20.
由浙江大学哲学系等7个单位发起的“自组织理论与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于1987年8月9日至13日在普陀山举行。会议就如何把自组织理论的哲学问题研究引向深入和如何把自组织理论更加准确有效地应用到各个领域的问题开展了讨论。一、如何把自组织理论的哲学问题引向深入?自组织理论是一门新兴的横向科学,是系统科学的一个分支。自普利高津的耗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