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法治与德治互动之社会机制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思想,必须把“法治”和“德治”的互动与结合具体落实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秩序规范的机制创建之中。社会主义法治和德治互动的社会机制包括宏观机制,中观机制和微观机制。这三个层面的机制有机地统一在社会主义法治和德治的互动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2.
论跨世纪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成型和定型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延斌  曹孟军 《学海》2001,(3):146-150
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成型、定型机制,是能否完成塑造跨世纪国民思想道德素质任务的根本保证.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这种机制的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横向看,一方面它是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三大互联网络的"合力"凝聚,另一方面是养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交叉渗透;从纵向看,是一种蒙养教育到基础教育、再到成人教育的层递推进;从素质的积淀看,是外在教育和内在修养的有机作用机制;从人格的境界看,存在不同梯级的依次递升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公共卫生属性淡化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妇幼卫生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幼保健机构是妇幼卫生工作的实现主体,为了促进我国妇幼保健机构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通过对妇幼保健机构的社会功能、行为动因和行为特征的系统分析,构建出妇幼保健机构公共卫生属性淡化的作用机制模型.公共卫生的实质是公共政策,建议政府要实现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促进妇幼保健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乐观偏差是指人们趋向于认为好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坏事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一种心理期望(Weinstein, 1980)。乐观偏差的研究范式主要有社会比较范式、过去未来想象范式以及信息转变任务范式。运用fMRI对乐观偏差研究发现, 乐观偏差的神经机制主要涉及前喙扣带皮质和杏仁核、前额叶、多巴胺等。未来要结合社会比较和信息转变范式对乐观偏差进行测量; 研究乐观偏差认知机制的神经机制, 特别是采用ERP技术研究乐观偏差的认知机制; 同时要进一步揭示不同亚型乐观偏差的神经机制; 最后还要开展乐观偏差影响心理健康的神经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5.
文化与人格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与人格”包含着“文化中的人格”和“人格中的文化”两个命题。当今人格与文化研究中存在几个问题:人格特质的跨文化普遍性问题;人格与文化研究中的文化问题;人格与文化的作用机制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1.将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结合起来;2.将文化看作动态的过程;3.考虑到文化与人格之间起作用的中间机制;4.加强人格心理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学海》2015,(6):38-43
安全生产除了政府推进机制以外,也存在市场推进机制。风险补偿工资、浮动保险费率、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绿色信贷、安全生产中介服务等因素都可以形成安全生产的市场推进机制。但是我国市场经济总体不太健全,安全生产的市场推进机制还需要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在继续加强安全生产行政监管的同时,政府还应当完善安全生产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健全绿色信贷制度,落实保险人安全检查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激励企业推行企业社会责任,全方位培育安全生产的市场推进力量。在条件成熟以后,政府应当转变安全生产治理模式,以实现政府监管与市场推进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
论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规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道德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认识和把握其内在规律性。道德内化是贯穿于公民道德建设全过程的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它支配着公民道德的形成和发展。道德内化规律发生作用的过程是一个他律和自律、受动性和主动性有机统一的过程 ,并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所以 ,在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应当把他律机制和自律机制、灌输机制和接受机制、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数值加工的机制是数量认知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三数值加工系统假说从新的角度阐释了各种数值加工机制的关系, 它认为认知系统通过三种不同的机制来快速分析非符号刺激的数值:感数(subitizing)机制精确地分析1~4个刺激的数值; 数量(numerosity)机制分析密度适中的刺激点阵的数量, 加工误差正比于被分析的数量, 符合韦伯定律; 当刺激的密度超出一定范围时, 密度(density)机制通过分析刺激密度来推断刺激的数量关系, 加工误差正比于被加工数值的平方根。一系列研究证实, 这三种数值加工机制具有不同的行为规律和脑电特征。未来研究需要探讨数量机制是否分别与感数机制、密度机制存在平行激活, 从而阐明三种数值加工机制的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9.
范虹 《道德与文明》2005,1(3):58-62
网络道德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认识和把握其内在规律。道德内化是贯穿于网络道德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它支配着网络道德主体德性的形成和发展。道德内化规律发生作用的过程是一个他律和自律、受动性和主动性有机统一的过程,并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在网络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把他律机制与自律机制、灌输机制与接受机制、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处于自我损耗状态时, 个体在意愿上偏好即时利益和目标, 并且会做出许多非理性决策行为。在梳理自我损耗对行为决策的影响基础上, 指出自我损耗降低决策理性的注意机制和执行机制:一方面, 损耗使个体注意力更容易为即时利益所捕获, 进而重视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 即降低个体关注未来的能力; 另一方面, 损耗导致个体缺少计划性和行为实施的执行力, 即降低个体坚守未来的能力。此外, 损耗对决策理性的影响存在个体和情境两个方面的重要边界。未来可结合眼动技术验证损耗降低决策理性的注意机制, 进一步探究潜在边界条件以及寻找助推理性决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自然内在价值的哲学论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自然内在价值的问题 ,是生态伦理学理论的基本问题 ,又是它的理论论证中疑惑最多、论证最困难的问题。我们需要把目的论、存在论和价值论统一起来 ,从“主 -客关系”统一的角度 ,进行它的哲学论证。  相似文献   

12.
工程是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这是工程伦理学存在的现实基础和学理前提。由于对“工程”的性质、对象和范围存在“广”“狭”两种不同理解,从而也就在工程伦理学的学科定位和学科发展方向上出现了两种理解和两种发展进路。中国学者在进行工程伦理学研究时,不但必须重视“狭义工程伦理学”进路的研究,而且应该更加重视“广义工程伦理学”进路的研究。在研究和分析工程伦理时,必须把伦理分析和其他纬度的分析结合起来,不但应该注意不同纬度之间的相互渗透问题,而且应该注意不同纬度之间的矛盾、冲突、排序和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根本特征之一 ,它在传统伦理思想中表现为天人合德。这一命题规定了传统道德的本体、道德价值的本原以及人的道德本性 ,是传统伦理思想最核心的理念和最根本的特征。它固然存在许多理论上的缺失 ,但又极富思辨性 ,对伦理学上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都提供了自己的解答。这对于我们今天探究这些问题 ,仍然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医现代化的反思和中医的发展之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讨论了当前所进行和提倡的中医现代化的结果不是在发展中医,而是导致了对中医的歧义的误解。认为中医的发展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在遵循中医自身规律的前提下,在不断地纯中医方法的临床实践中,用开放的思维方式和开拓和精神发展中医的基础理论,加强中药生药的质控,用中医理论与西药匹配,加强中医的方证研究,使中医更适合社会的需要,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疗中,乃至儿科疾病的防治中,应注重调节好矛盾的两方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医患双方处理好知情同意,避免诊疗中的过度医疗,对于建立积极主动的、和谐信任的医患互动模式非常重要.这也体现了双方对新生命的最大的珍惜和尊重.  相似文献   

16.
论新的医学人文观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人文观念有其不同的发展形态。新的医学人文观要点有三:关爱与敬重生命;尊重人的生命权与健康权;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的结合。向医学科学注入医学人文精神,同时将医学人文精神注入科学精神,医学科学学者与医学人文学者的合作,是当前我国医学人文精神建设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7.
面对目前年轻医生对科研束手无策的状况,提出了科研的重要性。从科研选题要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医学科研选题强调创新与实用的原则、医学科研需要的科研素质、培养独立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能力、充分利用优势科研资源,加强科研合作能力的培养五方面进行阐述如何进行临床科研工作,以便更好地促进临床医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习考察德国紧急救援应急管理体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德国的紧急救援应急体系结构合理,网络密集,分工明确,责任清晰,法制健全,管理先进,技术精良.特别是他们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理念;全民参与,平战结合,组织志愿者,从娃娃抓起的组织机构;合理分工,严谨、科学的态度更值得我们称道.为我们做好灾难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可以学习的经验和模式.  相似文献   

19.
The "wisdom of the crowd" phenomenon refers to the finding that the aggregate of a set of proposed solutions from a group of individuals performs better than the majority of individual solutions. Most often, wisdom of the crowd effect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for problems that require single numerical estimates. We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effect can also be observed for problems where the answer requires the coordination of multiple pieces of information. We focus on combinatorial problems such as the planar Euclidean traveling salesperson problem, minimum spanning tree problem, and a spanning tree memory task. We develop aggregation methods that combine common solution fragments into a global solution and demonstrate that these aggregate solutions outperform the majority of individual solutions. These case 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wisdom of the crowd phenomenon might be broadly applicable to problem-solving and decision-making situations that go beyond the estimation of single numbers.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assesses how views of disability and enhancement can combine. It is hard to maintain that disabilities and enhancements are both undesirable. Disability-positive views can combine with support for or opposition to enhancement, but not with the view that enhanced traits reliably increase well-being. It is consistent to hold that disability is bad and enhancement good; the plausibility of this combination depends on whether it is better to have more options and fewer limitations. Understanding these combined positions makes it easier to check for consistency by evaluating positions on disability and enhancement against each oth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