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座落在高原古城——西宁市东关大街的东关清真大寺,是西宁市十多万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在青海省内规模最大,历史悠久,与西北地区著名的西安化觉寺、兰州桥门寺、新疆喀什艾提卡尔清真寺并称为西北四大清真寺。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相传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据寺内《重建西宁大寺碑记》记载:  相似文献   

2.
北京 牛街礼拜寺 长营清真寺 天津 北辰区天穆清真北寺 塘沽区清真寺上海 小桃园清真寺 重庆 重庆市大清真寺 河北 石家庄清真寺 河间市瀛州镇清真南寺 大厂县南寺头村清真寺 邯郸市清真寺 山西 长治市清真中寺 太原市清真古寺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清真东寺 乌兰浩特市清真寺 辽宁  沈阳市清真南寺 大连市清真寺 吉林 辽源市清真寺 临江市清真寺 黑龙江 哈尔滨市清真寺 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清真寺 阿城市清真寺 陕西 西安市大皮院清真寺 宝鸡市群众路清真寺 甘肃 兰州市西固清真寺 临夏市清真老王寺 平凉…  相似文献   

3.
在古城西宁东关大街的路南,屹立着一组宏伟壮观、幽静肃穆的伊斯兰建筑群,这就是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的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是青海省1400座清真寺中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寺院,在清末已有了“陇上清真寺之冠”的美誉。据考,东关清真大寺始建于北宋。明洪武时,太祖朱元璋允准甘青穆斯林人士之请求,敕令回族名将沐英和穆斯林土司领头,在东关古清真寺基础上修建了一座可容纳3000人同时礼拜的清真寺。建成后,朱元璋亲笔御题《百字赞》,希望寺院从此“协助天运,保庇国民,五时祈佑,默祝太平”。此后,历代皇帝多降旨加护寺院,敕赐乌纱帽、乌丝鞭等悬挂于寺…  相似文献   

4.
宝鸡市群众路清真寺坐落在市区群众路北段东侧。解放前,群众路段南、北各有一座清真寺;对称为清真南寺、清真北寺。群众路清真寺因居南段,故旧称清真南寺。解放后,于五十年代关闭北寺,保留南寺。后改用今名。群众路清真寺创建于1938年。依靠坊上穆斯林群众的力量,购置土地,运石  相似文献   

5.
马传真阿訇 1903年出生, 1948年归真,经名优素福,号笃信,籍贯安康,因安康旧称兴安府,所以人称“兴安马”。为经学大师胡登洲嫡传弟子。   安康地处陕西最南部,这里千峰竞峻,万石峥嵘,江河纵横,稻香鱼肥,既有北方地域的壮美,又有江南水乡的秀丽,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汉水孕育了异彩纷呈而又灿烂辉煌的安康文化。而伊斯兰教的传入,又使安康更具异域的风采。现在安康约有 2万回族人口, 6座清真寺,其中以静宁南寺和城内清真寺最为有名,尤其是静宁南寺,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占地面积较广,颇具气势。这浓郁的伊斯兰文化的氛围…  相似文献   

6.
一、清真南寺的历史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的清真南寺,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清真南寺于明代崇祯九年(1636)就曾有“院落较小,房屋不多的简陋寺院”。(杨耀恩:《沈阳清真南寺考略》)而清真南寺的建造和规模扩大与辽沈地区的回族望族——铁氏家族密切相关,皇太极崇政五年(1633),铁氏家族在沈阳建立南清真寺(一说是清天聪元年,即明朝天启七年,1627年)。  相似文献   

7.
天津清真大寺位于天津市红桥区西北角小伙巷,是天津市著名的清真古寺,始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嘉庆六年(1801年)重修,翌年冬竣工。迄今已有360余年历史,享有津门古寺、天津清真寺首郡之称,现为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相传天津清真大寺初建时规模较小,只有10余间礼拜殿、3间北讲堂、3间南讲堂和3间沐浴室。后来经过多次扩建、补建,基本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占地约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其中礼拜大殿890平方米。天津清真大寺是集中国宫殿式建筑和伊斯兰文化为一体的古建筑群,古色古香、金碧辉煌。整座清真寺以礼拜殿为主体,对面…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几个市伊协、清真寺管委会,阿訇、乡老纷纷行动起来,投入捐款赈灾的热潮之中。据不完全统计,各地捐款有;锦州市清真寺捐款3000元,丹东市伊协捐款2000元,沈阳市伊协捐款1000元,清真南寺捐款  相似文献   

9.
济南清真北大寺史志济寺管济南清真北大寺是全国著名清真寺之一。始建于明弘治年间,据修寺碑文记载:"清真寺于前明宏治。国朝乾隆初年,寺师金君玉连倡修北清真寺,至道光、嘉庆、光绪及民国初年均有修聋。"修寺碑文可查。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被列为济南第一批重...  相似文献   

10.
槐店清真寺     
槐店清真寺,原名至元寺,近称老寺。座落在今河南省沈丘县槐店镇东关,这里居住着回族群众八千余人。据《沈丘县志》记载:该寺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由被忽必烈强征到中原来的波斯人阿力所建,距今已有714年的历史。据《古碑》叙述它是豫东建起的第一座‘麦斯吉德’教坊。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南下坡清真寺位于北京朝阳门外南下坡,约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清真寺建筑呈中国传统四合院式,主要建筑均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清真寺曾于清嘉庆五年、同治年间、光绪三年三次重修,奠定了清真寺整体规模和四至规格。清真寺礼拜大殿古色古香,装饰有对联和匾额,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2013年礼拜大殿部分垮塌,  相似文献   

12.
南阳的清真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地处豫西南,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南阳13个市县有回民124454人,居河南省各地、市回族人口之首。伊斯兰教传入南阳当在南宋以后。南阳清真寺始建年代最早的首推唐河县三基屯清真寺,建于明宣德(1426—1435年)年间,其次为天启乙丑(1625年)年所建的新野县沙堰清真寺,另有社旗的清真南寺、唐河县城关清真寺和湖阳清真寺、邓州城关清真寺、内乡县金银坡清真寺、镇平县贾宋清真寺和黑龙集清真寺、方城县米市街清真  相似文献   

13.
<正>徽县东关清真寺为陇南市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建成至今已有530余年,是一座具有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特色的清真寺。该清真寺占地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布局为三进五院,由殿堂、楼阁、照壁构成建筑主体,中心为"崇一殿"。寺内外环境清净,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历史和考古价值,曾获得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等称号。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旬阳县蜀河镇地处陕西东南部,汉江蜀河交汇于此。自明清时期以来这里商贾云集,铺面林立,市场繁荣,车水马龙,加之这里地形酷似武汉三镇,故而被称之为小汉口。 蜀河坊目前有坊民200余户,600多人。坊上有一座建筑风格独特的清真寺──蜀河清真寺。 蜀河清真寺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后来经过多次重修扩建,规模较大的一次扩建于民国四年(1915年)。是汉水流域久负盛名的清真寺。该寺位于蜀河上街兴文桥西侧的寺澡子陡峭的山崖上,墚因寺得名,寺凿墚而建,寺南为文风沟,沟中溪水潺潺四季不断,寺后古木参天,郁郁葱葱,…  相似文献   

15.
北京的清真寺以牛街礼拜寺和东四清真寺等最为著名,但是,在北京的胡同里还保留着一些始建于明、清时期的清真寺,虽然面积不大,却在附近穆斯林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前门清真寺和南下坡清真寺就是其中的代表。 前门清真寺 前门清真寺又称笤帚胡同清真寺,坐落在居民稠密的前门外大栅栏繁华商业区。始建于明朝初年,清康熙年间重修。据史料记载,前门清真寺的建立与常遇春(1330—1369年)有关,常遇春是一位回族穆斯林的高级将领,曾辅佐朱元璋打天下,是明朝的开国功臣。明初在民间流传有“十大回回保大明”的佳话,十…  相似文献   

16.
正化觉巷清真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鼓楼西北隅化觉巷内,又被称为"清真大寺""礼拜寺""清修寺""东大寺""化觉寺"等。这座有着中式建筑风格的古老清真寺,与广州怀圣寺、泉州清净寺、扬州仙鹤寺等中国最古老的几座著名清真寺齐名。一化觉巷清真寺的建寺沿革可追溯至唐代。据现存寺内的《创建清真寺碑》碑文记载,唐天宝元年(742),工部督工官罗天爵奉命"董理匠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乡有一座古老的清真寺 ,是仅次于省会西宁东关大寺的全省第二座清真大寺。又因它是撒拉族的祖寺 ,历史悠久 ,建筑宏伟而全省闻名。撒拉族是原生活在今土库曼斯坦境内撒拉克地区的古乌古斯部落的一支。在十三世纪前半叶由尕勒莽、阿合莽带领170多户族众 ,从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城东迁来中国 ,定居在西北地区黄河上游的河谷地带。起初他们曾修了一座比较简陋的清真寺 ,称“尕勒麦西提”(撒拉语为黑色寺)。到明朝洪武年间因人口增长原寺不能适应 ,于是便筹划修建一座较大的清真寺 ,寺址就设置在古迹驼骆泉边…  相似文献   

18.
谷德久,今年七十四岁,是锦州市黑山镇清真寺的阿訇。他于1980年来到寺里,那时清真寺刚恢复,由于“文革”时的破坏,清真寺已破烂不堪,重修清真寺  相似文献   

19.
正西宁东关清真大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是中国西北地区著名的清真寺之一。创建于明朝初期,历史上曾不断修建,现存建筑是1913年时重建。东关清真大寺建筑雄奇,具有我国古典建筑和民族风格的特点,雕梁彩檐、金碧辉煌,大殿宽敞、高大、明亮。整座清真寺古朴雅致,庄严肃穆。  相似文献   

20.
上海沪西清真寺,原名小沙渡回教堂,又名药水弄寺,俗称老寺,位于普陀区药水弄。昔日小沙渡路(今西康路)一带荒僻冷落,人烟稀少,1914年前后,日本内外棉纺织株式会社在此租地建工厂,民族工业也开始在这里兴起,逐渐形成了沪西工业区。从湖北、河南、安徽、山东等地来沪做工的回族穆斯林也多居于此。出于宗教生活所需,回族工人在药水弄内租赁了一间小屋,作为礼拜场所。1921年在上海清真寺董事会的捐助下,租地0.8亩建清真寺,建筑面积为330平方米,取名“小沙渡回教堂”。1933年又集资重修。抗战胜利后改称药水弄清真寺。1947年后又曾称沪西清真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