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二法门     
马明博 《佛教文化》2018,(3):103-105
如果把《楞严经》拍成一部电影,阿难、摩登伽及文殊菩萨,只是在序幕中出现的配角。如果把《维摩诘经》拍成一部电影,释迦佛则甘愿作配角,让维摩诘与文殊菩萨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男一号”与“男二号”。  相似文献   

2.
释“彼”     
“彼”是《墨辩》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对它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墨家辩学性质的认识。自近代至今,有关“彼”的释义,众说纷纭,如“中词”说、“非”说、“矛盾命题”说、“一个命题”说等等,但我以为这诸种解释都失之确当,与《墨辩》“彼”之原意不符。近代比较逻辑研究大师梁启超释“彼”为“研究之对象”。此说虽较接近《墨辩》原意,但仍失之确切,过  相似文献   

3.
无知,常是人们对某一个体或群体缺乏教育和文化、道德修养,以及没有知识、愚昧落后状态的一种卑视。因而,它常被人当作“毫无价值的东西”,予以讨伐。可是,哲学认识论并不拒斥无知。无知在哲学认识论领域有着广阔的生存空间。苏格拉底曾以“自知其无知”自夸,①并要人们以自知其无知要求自己。在他看来,承认自己的无知,是探求知的前提。爱尔维修说,“人生而无知,并非生而愚蠢。”“无知是真知识与伪知识之间的中点。无知的人的位置在伪学者之上,在有才智的人之下。”②他还认为,人犯错误的原因在于:“没有一个人对自己的无知抱恰如其分的怀疑态度,因此人们极容易认为自己在一个对象上看到的东西就是能够看到的一切。”③康德认为,“无知的意识……不应当成为我们探索的结论,而应当成为对它们进行探求的最强烈动机。”④波普尔说,他之所以要论述“无知的来源”,目的在于“左右注意力,借助于这个题目的措辞让人注意……关  相似文献   

4.
<正> 《论语》中子夏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长期以来人们对其义作了诸多解释,在这些众多解释中,且都将其中的“优”字确定为是理解这句话的关键词,由此便出现了“优”作“余力”讲,还是作“优秀”讲的说法。而我认为要全面准确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关键的词不是“优”而是其中的“学”。个人认为,“仕而优则学”中的“学”应作“敩”(xiao)讲,即是“教学”、“讲学”的意思,而“学而优则仕”中的“学”仍指的是“学习”。也就是说,这句话的意思应是“做官成绩优秀,有余力时应去教人;而学习成绩优  相似文献   

5.
释“善人”     
"善人"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早期儒家关于"善人"的表达,基本都是政治性的。作为一种政治性话语,"善人"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从功能上讲,"善人"是具体负责施教的官吏,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善人",是因为他们的言行很好地展现了儒家政教和礼乐的精神所在。但从结构上讲,"善人"之所以成为"善人",需要面临来自人性论方面的责难,或"生而善",或"学而善",都需要上溯到对自然人性的追问。荀子和孟子的学说,大致体现了"善人"这一概念在人性论层面基本的解释方向。后来的解释者,多沿着上述区分,偏于一隅,因而作出的解释也就掩盖了"善人"概念的真正意涵:"善人"是儒家政教传统中担当"宣教"重任的官吏,是联结圣王与百姓的纽带,简单地说,他们是儒家礼乐精神的践行者。  相似文献   

6.
再释“大公无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年前,我曾在《道德与文明》发表过一篇题为《释大公无私》的短文,就写作时间来说,还要早得多,记得是1987年在武汉开关于职业道德讨论会之前。当时,正有那么些人攻击“大公无私”是什么“要不得的‘左’倾口号”,说它“束缚个人意志、取消个人利益”,也是“永远做不到的。同时,也应当承认:我们有些好心的同志,为了强调“大公无私”在道德上的崇高,  相似文献   

7.
“童牛之牿”中的“童牛”为小牛,“牿”为拴小牛时系在牛脸边带有小木板的拴牛之具,引申为拴.“童牛之牿”意思为把小牛拴起来,这表明小牛在逐渐长大.这一解释更符合大畜卦的卦义,也可以在河南汤阴及其周围地区得到实物验证.  相似文献   

8.
韩凤鸣 《法音》2008,(7):23-27
禅宗由"明心见性"而见到"本来面目",算是开悟了。但本来面目无面目相,这个新视域因思想未曾思想而不识,由于思的清净纯粹而不能言说,形成不了关于面目的描述。因此对"本来面目"的认识注定要身心贴近的亲证,在清净纯粹中自照,机缘成熟时能看到本来"如是"的存在面目。所以本来面目非具体之物而不能形之于事实描述———虽然它必然是事实,但在  相似文献   

9.

春秋时期,晋景公曾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厉鬼来索命。第二天景公就遭受重病,所谓“膏肓”之疾。其病位于肓之上,膏之下,此处非针刺、艾灸乃至草药所能及。最终,晋景公上厕所时跌倒在便池里,窒息而死。首次指出,此“膏肓”处并非人身体内某一解剖部位,而是指虚幻名利所致困境。虚幻名利之疾,即使良医如医缓也束手无策,无可奈何!追逐名者最终被名索命,追逐利者最终被利索命,猎取名利者最终成为名利膏肓的猎物。所以老子谆谆告诫世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膏肓暗指名利。贪求名利即膏肓之疾。

  相似文献   

10.
再释“齐”     
古文字的"齐"字多写作"品"字形排列的三个矢镞之形,笔者认为迄今为止的训释均未探寻到"齐"字的本源。本文据甲骨文和金文字形以及文献资料,探求和证明"齐"字的本源和本义。齐地"五泉并出,有异于常",泉眼中间高四周低写作矢镞之形,"品"字形排列的三个矢镞之形实为多个上部平齐泉眼的象形,故"齐"字的本义为平齐、整齐。"齐"字象泉水之形,故可以看作"泉"字的异构字。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园林受儒道两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崇尚自然,秉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设计的转折时期,是山水园林发展的奠定时期。在唐宋时期,我国园林的设计更是受到诗歌和绘画的影响,诗情画意成为中国园林设计的指导思想,注重园林山水的仿神写意,力求在园林中注入高雅的意境。  相似文献   

12.
《论语》中曾子认为,孔子"一以贯之"之道"忠恕而已矣",而《中庸》引孔子之言说"忠恕违道不远",虽然肯定"忠恕"近"道",但实际上却点出"忠恕"还不是"道"。如何消弥《论语》与《中庸》两部经典之间的思想在语言表述上的不一致,于是成为具有创造性的儒学经典诠释者所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一直到明道与伊川,通过"体用"贯"忠恕"和区分"仁恕"之不同,才有了初步的解决。而朱子则在二程思想基础上,通过完善"忠恕"和"一贯"之解释,构造了一个逻辑层次分明的"忠恕"体系,使此问题获得完满之解决。朱子注解与诠释《论语》与《中庸》中"忠恕"与"一贯"思想的思路,为我们在当下创造性地诠释儒学思想,发展出合乎时代要求的儒学理论,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从“两仪”释“太极”李存山《周易大传·系辞上》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人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这段话是借解释篮法象数的形式而发挥出关于宇宙生成的哲理。“易有太极”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不二法门"在佛教理论及实践中是深达般若、了悟无生的了义义理。在学术研究上,"不二法门"是佛教哲学了义义理的核心,也是种破除对二元思维之执着的思辩方法,它不同于西方哲学上的线性二元逻辑思辩,而是一种"圆顿思辩"。"不二法门"破除了对二元见解的执着,但又不落入任何文字言语和思维的窠臼里,而能够依  相似文献   

15.
“儒释调和”,是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的重要现象,是佛教传入中土后长达几百年间的大规模文化交流的果实,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历史发展与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影响很大。但这却是一个畸形的果实。由于佛教文化的影响,我国历史上在文学、艺术、建筑以及哲学、逻辑学(因明)、语言学、史学等众多领域确实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如从意识形态发展的总体  相似文献   

16.
释“加之以师旅”杨宝忠陈剑《论语·先进篇》载,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让他们“各言其志”,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加之”之“之”,旧多不释,王力先生主编的《古...  相似文献   

17.
相传乾隆年间,大学士和 自以为年轻有为,深得皇帝的欢心,瞧不起三朝元老刘通训。刘通训则认为自己诗通赋达,劳苦功高,不把和 放在眼里。每当朝政两人常常相讥而不和。乾隆皇帝对此早有察觉,暗想:如此下去,岂不损我大清的事业。怎样使两位爱卿和好呢?乾隆皇帝冥  相似文献   

18.
"五蕴"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在佛教传入中原的历史过程中,"五蕴"曾有不同的翻译,如"五众"、"五聚"、"五受阴"、"五阴"等。每一种不同的翻译,其背后都隐含有对"五蕴"涵义的不同理解,这也反映了印度佛教融入中国文化之过程。组成"五蕴"的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又有着不同的内涵与功能,色蕴主要指的是物质的要素,但又不限于物质,其余四蕴指的是精神的要素。佛教认为,"五蕴"相互作用,共同积聚成每一个人的人身,人们不知自己的真性被覆盖,痛苦就会多一些,只有认识到"五蕴"的假合作用,才可令真性显发,而且,还要从空性的角度来认识"五蕴"。  相似文献   

19.
《论语·颜渊》孔子答颜渊问仁说“克己复礼为仁”一语,到底应该怎样解释,从古至今分歧很大,在清代成为汉学与宋学论争的焦点之一。分歧表现在训治上,也表现在义理上。主未学的人继承并极力维护朱表《论语集注》的观点,反对汉学家的解释。汉学家有的从训治的角度讲对了,但是不敢碰朱章;有的敢碰朱育,训话却又搞错。今人的问题是既未把训信弄明白又慑于朱章的余威不敢把朱高的错误说清楚。我们认为,这个问题今天应该实事求事地加以解决。清代汉学家没说对的,我们把它说对就是了;清代汉学家说对了的,我们继承过来接着说;对于朱高…  相似文献   

20.
龙树在《大智度论》表达了佛教的语言观:语言功能是有限的,同时又有文以载道的伟大意义;语言有传义功能,但其最终有效性也有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