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是中周历史上唯一有南传、汉传和藏传三大部派佛教共同传播和发展的地区.巴利语系佛教从东南亚地区传入云南傣族地区,藏语系佛教从西藏、四川等地传入云南藏族、纳两族地区,汉语系佛教从内地传入昆明、大理等汉族和白族聚居区,悠久的历史和复杂的民族关系,使得云南佛教既带有鲜明的部派特点,又有较为复杂的民族性和人类学特征,信仰形态异常半富,也由此令云南佛教的研究在中国佛教研究领域备受学界关注.在相关诸多著述中,新近出版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侯冲先生所著<云南与巴蜀佛教文化研究论稿>(下文简称<论稿>),是目前所见颇有学术功力和史料创新意识的一部著作.该书在史料考证基础上从宗教与民族意识角度对云南佛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教在云南长期传播,全省几乎都有分布,其中主要分布地点是昆明、保山、大理、云溪、红河、文山、曲靖、昭通等8个地、州、市。本文拟就伊斯兰教传入云南的年代、教派及其演变特征作一研讨。伊斯兰教最初传入云南的时间,目前仍在探讨,较主要的有两种说法:(一) “教门”始于唐代;(二)伊斯兰教传入云南于“元跨革囊”开始。其中“元跨革囊”始传入一说,因有可靠的史料记载,所以早就为大多数学者公认;而前一种说法,因既无直接的史料可以证明,而实物的证明更不充足,尚难成为定论。  相似文献   

3.
佛教自公元前,已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传入中国内地和朝鲜、日本等国的通常称为北传佛教,传入我国西藏、青海、甘肃、蒙古等地的称为藏传佛教,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印度支那及我国云南边题的称为南传佛教。到今天,佛教的传播得到了新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佛教徒6亿多人。在世界佛教中,藏传佛教越来越受到重视。佛教渗透于藏地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之中,水乳交融,不可分割。西藏的文字本身就脱胎于梵文,没有佛教就没有西藏的文化。但是,中国内地在历史上号称为第二佛国,汉地佛教也是世界佛教中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
何俊伟 《法音》2004,(4):27-30
中国古代寺院藏书在汉传佛教寺院的兴建和译经活动中初露端倪。大理地区古代寺院藏书也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兴起。南诏后期、大理国时期,佛教得到了发展,佛经也随之传入大理地区。开元二年(714)南诏遣使张建成入朝,“玄宗厚礼之,赐浮图像,云南始有佛书”。经各个时期的求经、赠经和购经,使大理地区古代寺院藏书在吸收汉文化经籍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寺院藏书特色、体系,与大理古代私人藏书和书院藏书共同形成了大理古代图书事业的主体。一、大理古代寺院藏书体系形成的原因1、汉文化的传播与吸收大理自南诏始就推崇儒学。《全唐文》卷八十…  相似文献   

5.
《法音》1992,(6)
这里,取西域之狭义,特指今新疆。弄清佛教初传西域的时间问题,关系着中国佛教史。历来学界众说纷纭。但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是,遵循佛教由印度经西域传入内地的程序,若根据《魏略》、《大唐西域记》等汉文献,再对照藏文《于阗国授记》、《于阗教法史》等史料,佛教在公元前1世纪(约前82年)时传入于阗,以毗卢折那阿罗汉感化于阗王兴建赞摩帝寺为标志。汤用彤、吕澂、羽田亨、羽西了谛等中外学者所  相似文献   

6.
中国佛教译场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佛教译场的回顾与前瞻王雷泉程群一、翻译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作用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文献确凿可考者算起,已有整整二千年。除非是天纵之圣,不假文字而契会心印,绝大多数中国人要读懂并领会释迦牟尼所创、印度历代佛弟子所传的佛法,唯有通过翻译一途。欧阳渐...  相似文献   

7.
方广铝 《法音》2004,(1):7-11
人们常说,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我以为,这句话有四重含义。首先,佛教在印度产生后,历史上曾出现部派佛教(小乘)、大乘佛教、密教等三大派系。但后来,佛教在印度衰亡,三大派系都不复存在。而在中国,却保留了承袭印度部派佛教而来的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承袭印度大乘佛教而来的  相似文献   

8.
上座部佛教源出印度,南弘斯里兰卡,东南亚的缅、泰、老挝、柬埔寨等地先后迎奉,随即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然而,学界关于上座部佛教初传云南的时间和路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果充分利用历史文献、民族志、地方志资料,并借鉴南亚、东南亚佛教史相关研究成果,建立南传上座部佛教史研究的时空坐标,考辨南传上座部佛教初传云南诸说,以傣泰民族文化圈和东南亚佛教文化圈的形成为历史背景,以润派佛教形成及其传入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时间为切入点,那么可能对南传上座部佛教初传云南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将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9.
佛教初传时期,古印度佛教经典便有了清晰的部类划分。佛经传入中土后,中国古代佛经的分类,通过对古印度原始佛教部类的改造,逐渐形成了既尊重和吸纳古印度原始教理教义,又符合中国佛教发展现实的分类体系。就"杂藏"类文献的演变历程进行考释,对其价值和意义做了论说,从而探讨了我国佛教文献目录的发展以及佛教中国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
天台宗与中国佛教任继愈佛教自印度次大陆传入中国,经历了漫长的交流融会过程,形成中国佛教。中国佛教有佛教外来文化因素,又有中国文化特色,它是中国化了的佛教,而不是“佛教在中国”。它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国文化有深远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出现了三...  相似文献   

11.
阿吒力是梵文“Acarya”的音译,意为“轨范师”、“导师”、“正行”。白族称之为“阿吒力轰”,直译为汉语就是阿吒力教的意思。阿吒力教是佛教密宗的一支,大约在唐朝之际传入今云南大理地区,元、明之后逐步衰落。阿吒力教的主要修行方式有诵咒、结印、祈祷,有所谓“三密”即语密(口诵真言)、身密(手结契印)、意密(心作观想)之说。阿吒力教在大理地区流传的时间长、影响的范围广,曾一度是西南地方政权南诏与大理国占统治地位的宗教。 据文献记载,阿吒力教是由印度高僧赞陀崛多直接到云南传播的。赞陀崛多在云南地方史乘中…  相似文献   

12.
佛教传入中国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它对中国宗教和文化的发展曾起过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朝鲜、日本等国也产生过重要影响。中国佛教把中国传统思想与印度佛教理论、仪礼融合后,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佛教思想和体系。同时它又囊括了世界佛教流行的几大派别,有属于北传佛教的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属于南传佛教的云南上座部佛教,三者又为一体,构成了完整的中国佛教体系。它们在传播过程中平行发展(有时亦有交叉融、合或冲突的现象),地位平等,缺一不可。按现今中国史学界的观点,1840年以前为中国古代时期,之后至1919年为中国近代时期,1919年至今是中国现代时期。在中国佛教史中,学术界一般把两汉称为佛教传入期。  相似文献   

13.
整理说明:汤用彤对印度哲学研究的贡献突出地体现于他的汉文史料整编工作。印度古代哲学相当丰富,但资料多散失。佛教传入中国后译经注疏不断,多达数万卷。从中甄选各类印度哲学史料如大海捞针,但汤用彤留学归国后就开始致力于这项繁杂的梳理工作。1954年中风初愈后仍坚持不辍,作  相似文献   

14.
塔起源于印度,是伴随佛敬传入我国的。如同印度佛教传入我国后,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中国佛教一样,印度佛塔传入后,与我国传统建筑形式和民族风格相结合而创新,建造了造型不同、形式多样的中国佛塔。亭、台、楼、阁为我国建筑的传统形式;寺院、佛塔、石窟是佛教建筑的特殊象征。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汉代以前塔是不见记载的。中国大地上出现塔的建筑是在印度佛教传入之后。今天人们看到的佛塔已不是印度佛塔的原型,而是我国自东汉以来历代建筑家们经过精心设计、艰苦劳动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华民族建筑传统和风格的中国佛塔。在  相似文献   

15.
起源于印度的佛教,以其宗教的普遍性,越过印度文化圈,传入西域,进而传至中国。中国自古以来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化,儒学、老庄等固有思想,已深深地浸透在社会各个方面。异国的佛教学说传到中国后,扎根于中国社会形成了中国佛教。佛教传入中国在公元前后。不久,佛教逐渐地被中国人所信仰,随着学术研究的进展,同时也形成了势力强大的教团。经数百年之久,至隋唐时代,佛教已完全脱离了印度色彩,形成了中国独自的佛教。所谓中国  相似文献   

16.
李四龙 《中国宗教》2022,(11):62-65
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既与印度佛教一脉相承,又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进而成为东亚佛教的核心。印度佛教融入中国文化、中国社会,这是世界文明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佛教在中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形成了适合中国农耕文明、宗族社会的佛教形态。  相似文献   

17.
崔颖 《美与时代》2014,(4):17-17
大理处于中国南方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的交汇口,是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大理所遗留的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是人类文化遗产最密集和杰出的一个区域。唐代中期佛教传入大理地区,并成为南诏国的国教,佛教成为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工具,自此成为大理地区盛行的宗教,佛教建筑盛行。大理佛寺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崇圣寺。以崇圣寺为例来介绍大理古城的佛教建筑。  相似文献   

18.
佛教源远流长,约在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五世纪诞生于印度,公元一世纪左右传入中国内地。由于传入各地的派别、时间、途径不同,加之民族文件.及社会历史背景的差异,形成了中国佛教的三大系列:汉语系的汉地佛教、藏语系的藏传佛教和巴利语系的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冲突和融合,日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佛教在汉地流传、发展,在历史上出现了两次高潮:一是东晋南北朝时期(公元317~589年)。在这近三百年的时间里,…  相似文献   

19.
(一)佛教的传入和经典的翻译问: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答:佛教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和年代,现在很难考定。最初传入时,不过在少数人中奉行,未必为上层官府和史官之流所注意。公元前二年,大月支国(原居我国甘肃的一个强盛的少数民族西迁中亚后建立的国家)国王的使者伊存到了当时中国的首都长安(即今西安)他口授佛经给一个名叫景卢的博士弟子,这是中国史书上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的记录。我们可以推断,由于在此一百二十年前汉武帝开辟西域交通的结果,当时由印度传布到中亚细亚的佛教很可能早已通过行旅往来而向东方渐进。也有传说:在与印度阿育王(约公元前  相似文献   

20.
一、序言──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 众所周知,佛教传入中国已经2000年。 1998年3月中国佛教协会刊行的《法音》刊载王志远的论文《中国佛教初传史辩述评──—纪念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论文就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史实进行评论,认为今年是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的值得纪念之年。 王志远(中国宗教学会秘书长)列举中日两国学者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论点,认为元寿元年传入说,即“伊存授经”之年是佛教最初传入中国之年。 印度佛教在13世纪灭亡,而佛教传入中国已度过2000年,札根开花,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方面,直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