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中,梅山教是巫术色彩浓郁的教派,其神灵和法术深受道教影响。本文考察梅山教的神灵和圣地崇拜,并分析梅山教、茅山教与西南各族群的关系,认为梅山教、茅山教的不同法术风格,是历史上道教传播影响的结果。梅山教在西南傩祭傩文化中的浸润影响,更反映其多元宗教文化的特征。对西南少数民族梅山教多维度的解析,是西南少数民族宗教比较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茅山教,是以法术祈禳度人的民间宗教派别。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承的民间宗教,大致有梅山教和茅山教两大流派,且都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茅山教在南岭走廊的传播,茅山教与闾山教的关系,茅山教的宗教特质和法术特点,茅山教蕴含的道教文化元素,是深化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梅山教在西南少数民族中的长期传播,形成南岭走廊以梅山教信仰为特征的宗教文化圈。本文通过梅山教文化圈历史文化地理、梅山教文化圈与南岭走廊关系及南岭走廊各族群梅山教信仰的考察,以分析梅山教文化圈的形成及梅山教的特质。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中,有着广阔地域和多元族群影响的梅山教最具典型性。梅山教从湘中向西南地区辐射并传承至今,说明梅山教是适应南岭走廊文化生态的民间宗教。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有着丰富的神灵信仰与祭祀仪式。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的祭坛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坛场设置不同程度受到道教坛仪的影响,道教神灵在少数民族傩坛占据主导地位。认为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祭坛的道教意蕴,是历史上道教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播所致,是华夏文化在多元一体的中国社会辐射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张五郎是梅山文化中的一位重要神灵,其翻坛倒立的独特造型,有着丰富的梅山教土俗神内涵。古梅山地区的盘瓠、蚩尤和鬼巫崇拜,成为张五郎形象重要的底层传统;开梅山以来,道教、佛教和儒家文化大规模影响梅山地区,从而让张五郎的形象更为多元。随着民族融合与国家力量的统合,以梅山本土信仰为主的底层传统与儒释道等代表国家意志的上层传统在张五郎身上交织重叠,但仍清晰可辨,呈现出"多层一统"文化的样态。探寻两种传统对张五郎多元混融神格特质的影响,有助于我们从民间宗教的视角窥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6.
倪彩霞 《世界宗教研究》2011,(1):97-105,194
20世纪30年代,在瑶族传抄文献中发现"梅山教"的存在,由此展开了梅山教的研究。湘中雪峰山脉,古梅山地,是苗瑶祖居地之一,梅山教的发源地。魏晋以来,这里生活着荆蛮部落,巫信仰盛行。唐宋之际,梅山猎人张五郎到龙虎山学习道法,开创"梅山教"。宋熙宁间,朝廷开发梅山,汉族大批移居梅山,梅山蛮主体逐渐迁离梅山,梅山教随之流播各地。在梅山地区,梅山教奉地方神祇张五郎为教主,到了广东瑶区,奉应三郎、黄三郎、李三郎为"三元法主",进入广西十万大山以后,奉道教神"三元将军"为祖师神。梅山教在族群迁徙过程中,逐渐在南方山地民族地区发展成为民间道教的一个流派。而另一方面,在汉人佛、道、民间宗教的影响下,梅山地区的宗教信仰在数百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的梅山师公教已经迥异于"梅山教",而是以汉族宗教信仰为主,留存了"梅山教"部分成分的民间宗教。  相似文献   

7.
湖南江永勾蓝瑶与广西恭城山水相连,同为平地瑶族属。勾蓝瑶水龙祠壁画与恭城的"梅山图"都属于瑶族梅山教美术作品。笔者通过比较"梅山图"中猖兵的形象对水龙祠壁画梅山猖兵身份进行了考证。水龙祠壁画的九位梅山猖兵处于非常突出的位置,动作夸张、形象独特,与民间认知的猖兵形象有某些类似但又有不同,这与瑶族梅山教信仰有着必然的渊源关系。在瑶族梅山教信仰中,梅山猖兵已经成为瑶族的民族之神,猖兵统领张五郎亦被称为"梅山",代表瑶族宗教记忆中的"故里"。毋庸置疑,梅山猖兵在瑶族信仰中比其他民族有更深刻的情感,对他们的尊奉寄托着瑶族民众死后魂归梅山故里、成为家神的真切愿望,这也成为他们追求的人生终极宗教信仰目标。  相似文献   

8.
近现代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以来外国旅行家、传教士、学者,纷纷进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考察。20世纪20-40年代,中国人类学界者开始对西南少数民族进行科学研究,西南少数民族丰富的宗教文化遗存,是近现代国内外研究者考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对近现代西南少数民族宗教考察研究的成果进行回顾性的评述,认为中国人类学者投身于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的学术精神,值得21世纪的中国民族宗教研究者汲取弘扬。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引起各界的关注。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历来是宗教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关注的重要内容。梅山教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影响广泛的少数民族传统宗教之一,涉及汉族、壮族、瑶族、苗族、仫佬族、侗族、布依族、毛南族、水族、畲族等民族,且与各族生活方式的紧密结合体现在各民族多种祭祀仪式、傩坛、神话传说以及民俗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0.
西南少数民族具有原始古朴的宗教信仰,西南各族群的灵魂观生动反映祖先崇拜的心性。在西南少数民族送灵指路的经书、仪式中,各族群有三魂归宿的生动叙事和仪式象征,人死归祖是西南少数民族灵魂观的显著特点。本文从西南少数民族灵魂观的宏观视野,深度分析西南各族群灵魂观的思想内涵。指出西南少数民族人死归祖的灵魂观念,是历史上华夏文化长期浸润影响的结果。通过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灵魂观念互渗的比较分析,可以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擀毡祖师苏武在大理白族金圭寺村是一个转译的神灵。面对村内全面衰败的擀毡业,金圭寺村不同行动体合力推动“六月六”祖师节在村落中的影响,重构节日意义与内涵,扩展和转译了擀毡祖师苏武的神力。研究擀毡祖师苏武崇拜以节日形式在当下的复兴与意义重构,有助于探析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村落共同体建构的多元实践,从而为汉文化在边疆地区的在地化重构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代实践提供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12.
西南少数民族心理研究是我国民族心理学的重要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 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认知、智力发展、人格、价值观和品格等方面, 并取得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成果。目前, 西南少数民族心理研究主要有几个特点:(1)研究取样主要是青少年和学生; (2)研究取向主要是民族心理的发展; (3)民族心理研究大多与教育研究相联系; (4)民族心理研究的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有待增强; (5)民族心理研究的核心是民族文化, 民族心理研究应该深入民族生活中去考察民族习俗; (6)民族心理研究多将民族和民族文化作为实验中一个变量, 对民族心理本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13.
宗教学研究中的信仰与仪式密切相关,信仰与仪式始终是宗教的两个重要范畴。本文以文化传播视野下的信仰与仪式为中心,来探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的关系,比较分析原始宗教与神学宗教相互融摄的文化意义。认为当今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承的道教,是经历长期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的关系是双向渗透、相互影响的,从而形成具有中华特色的道教与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南地区的佤族宗教,具有原始宗教多神信仰的特点.论文通过对佤族宗教的神灵和信仰,佤族宗教的木鼓、铜鼓,佤族宗教民俗与占卜法术的详细分析,认为佤族宗教保存着较多原生古朴的特质,在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类型中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南的傈僳族及其宗教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傈僳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西南边疆的古老民族.本文考察傈僳族传统宗教的巫师,傈僳族宗教信仰系统的神灵及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特色傈僳族民间流传的祭歌、创世史诗,记录反映了傈僳人古朴的宗教信仰认为傈僳族丰富的祀神祭歌,不仅在民间文学领域具有研究价值,对宗教学的少数民族传统宗教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谈到“神灵观”的时候,必须注意这样一个现象,即事实与尺度的差距。所谓事实,指客观存在的世界各民族实有的各种神灵模式;所谓尺度,指研究者在研究神灵观时所采用的主观标准。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文化发展的路线不同,各民族的神灵模式实际有很大的差异。但对神灵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是近代宗教学产生以后的事。而近代宗教学又是由西方学者站在基督教文化的背景上建立起来的。用基督教文化系统中的神灵观标准来衡量世界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歧杂多样的神灵模式,自然不可能完全契合。  相似文献   

17.
西南少数民族教育价值观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献综述、开放式问卷和个别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南少数民族教育价值观的理论构想,自编了西南少数民族教育价值观量表。约1,500名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被试接受了测试。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西南少数民族的教育价值观包括教育效用、家族荣誉、个人发展、民族传承等四个维度,西南少数民族群众的教育价值观在性别和年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民族和文化程度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论瑶族道教的教派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瑶族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的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越南、泰国、缅甸、老挝等国,约有300多万人。瑶族中的蓝靛瑶、过山瑶和茶山瑶等支系至今仍虔诚地信仰道教。瑶族道教因来源于早晚不同时期而形成不同的教派,道教传入瑶族各支系后,又与其原始宗教信仰融合,形成了各具特点的不同教派。本文将据其来源、教义、道法科仪、神灵系统、经书等各方面的差异,讨论瑶族道教的教派分野及各派的特点。一、梅山派及其特点梅山派是道教在中国南方的一个支派,尤其在南方少数民族中流传甚广。梅山派之名并不见于中原道教经典,而是…  相似文献   

19.
道教在东汉正式创立以后,随着中原汉族的流徙和中原文化的广泛传播而流入西南地区诸少数民族中。本文以普米族韩规教作为观察单元,分析了普米族宗教坛场科仪、普米族宗教神灵信仰、普米族岁时民俗中的道教因子,阐明之所以形成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普米族宗教,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较早形成,亦反映历史上华夏文化辐射力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急剧变迁与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与碰撞, 少数民族的压力应对问题已经变得日益重要。对少数民族压力应对与文化的关系进行全面的审视与探讨, 能够更好地理解多元文化交融下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的心理机制, 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文章总结了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研究的4种文化视角, 包括压力应对的跨文化研究、文化适应的压力应对研究、宗教应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应对思想研究, 并对不同研究视角进行了评述。未来中国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研究应该综合多学科、多元文化视角的研究思路, 加强量与质的研究范式的整合, 进一步扩展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的研究领域与研究范围, 从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的实际情况出发, 加强对少数民族不同社会群体的压力应对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